1. 電影詩歌《末代獨裁》:
(作者:WO好萊塢/宇宙詩人) 尼古拉斯醫師來了/來到一個烏干達的國度/結識了國家新元首阿明/他成了他的私人醫生/兩人成為知友與至交/醫師漸漸喚醒了總統的殘暴/血腥的阿明凶性逐一展露/這個國家的暴君獨裁者/殺人如麻吃人成性/國家已充滿恐怖彌漫驚悚/蘇格蘭醫師最終逃離了/阿明終成最後的蘇格蘭王
2. 末代獨裁完整版電影
末代獨裁_hd.mp4
3. 末代獨裁的劇情簡介
1970年的蘇格蘭,尼古拉斯·加瑞根(詹姆斯·麥艾維飾)從醫學院畢業,但他不想繼承父業,所以隨意地挑選了一個國家行醫。他去了烏干達一家由大衛·梅里特和妻子設立的診所。
加瑞根到達烏干達時,正值伊迪·阿敏將軍(佛瑞斯·惠特克飾)發動政變推翻總統米爾頓·奧博特。加瑞根和阿敏在一宗交通意外相遇,加瑞根治療了阿敏手部的輕傷。阿敏一向很敬佩蘇格蘭長期忍受英格蘭的統治,所以他很高興加瑞根是蘇格蘭人。加瑞根很欣賞阿敏的魅力和建立平等國家的抱負。阿敏主動要求用自己的軍服和加瑞根寫著「蘇格蘭」的汗衫交換。幾日後,阿敏邀請加瑞根成為他的私人醫生,負責改革烏干達的醫療系統。
加瑞根很快便獲得阿敏信任。阿敏不但在醫療事務上信任他,甚至連國事也諮詢他。雖然加瑞根明知在首都坎帕拉大量人民被射殺,他仍相信阿敏的解釋,說清勦奧博特的殘黨才可為烏干達帶來長治久安。但加瑞根靠著烏干達貧窮人民的民脂民膏過著富裕生活,對阿敏政權心有不安。
加瑞根發現阿敏冷落了他三個妻子中最年輕的一個,凱,因為她誕了一個患了癲癇的兒子,馬肯茲。加瑞根治療馬肯茲的同時,和凱產生感情。
加瑞根目睹阿敏多疑,殘暴和仇外,對他的信心日少。阿敏把加瑞根的英國護照換成烏干達護照,防止他出走。加瑞根發現護照被換後,去到英國外交部當地的辦公室求助,但職員告訴他,除非他以私人醫生之利行刺阿敏,否則不會協助他離開。加瑞根不從。
凱告訴加瑞根她有了加瑞根的骨肉。若給阿敏知道凱不忠,凱就會被阿敏殺死,所以凱求加瑞根給他秘密地墮胎。阿敏藉詞要加瑞根出席西方記者的記者會,令加瑞根錯失了和凱約定的時間。凱以為自己遭丟棄,逕自去到鄰近村落墮胎。她在那裏被阿敏的軍隊抓住。加瑞根找到她的時候,只能發現她的屍體被殘酷虐待。他懊悔不已,終於面對阿敏暴政的不人道罪行,決定只有殺了他才能制止他。
不久,一批巴勒斯坦武裝分子挾持一班客機到恩德培,尋求政治庇護。阿敏為了幫助「巴勒斯坦兄弟」,帶同加瑞根趕到恩德培機場。在機場,阿敏的一個保鏢發現加瑞根意圖用頭痛葯毒殺阿敏。加瑞根的計劃曝光,被阿敏的爪牙毒打。阿敏到達後,告訴加瑞根他已發現他和凱的私情。他命令爪牙用肉鉤勾著加瑞根的胸部皮膚,把他吊起來。
阿敏把以色列人以外的人質釋放,虐待加瑞根的人把他暫時棄置在地上。加瑞根的同僚均居趁機拯救加瑞根。均居拜託加瑞根把暴政真相告訴全世界,因世界會相信白人說的話,然後調查阿敏的統治。均居把自己的外套給了加瑞根,擦去他臉上的血,把他偷運上帶同獲釋人質的客機。當守衛發現加瑞根失蹤,均居被當場射殺。飛機帶同加瑞根帶開烏干達,阿敏想阻止也太遲了。電影最後以伊迪·阿敏的真實片段終結,字幕交待他的獨裁殺了至少300,000個烏干達平民,當阿敏1979年被推翻,人民上街慶祝。
4. 有誰知道在《末代獨裁》電影中阿敏原型的基本情況,越詳細越好!
若干年前,在一家碟店淘碟時,一個叫《阿明將軍》的人物記錄片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觀看這部90分鍾長的記錄片是一個令人愉快的歷程。法國新浪潮派導演Barbet Schroeder獲准跟蹤采訪這位烏干達的黑人獨裁者。影片開始部分介紹在阿明將軍近似於法西斯的高壓統治下烏干達生靈塗碳的情景,包括大批人士被執行槍決的鏡頭。
接下來是導演面對面跟拍阿明的政治活動以及導演與阿明進行正面對話的鏡頭。這位身材魁梧、全身烏黑、性格開朗的統治者大談其統治之道。他有些喜怒無常,但在鏡頭下基本上保持著一副令人愉快的模樣。時而爽朗大笑,表現得詼諧幽默,思維活躍,妙語連珠,有一套嚴明的政治哲學,他輕松地吐出的言詞中,充滿深刻的道理。他幾乎是開誠布公地回答導演提出的任何問題,面對一些尖刻的問題也不惱怒。從鏡頭中他參加的活動中,和他與導演的對話中,你能感覺到這位黑人統治者的人格魅力,熱情,幽默,堅定,勇敢。你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有著大大的EGO的可愛的人。
你幾乎沒法不喜歡電影鏡頭中的阿明——在你對他的真實作為缺乏了解的情況下。
後來,當了解到他在歷史上的作為,以及他那些駭人聽聞的「個人事跡」比如將人肉放在冰箱里、將一個不聽話的老婆殺死並吃掉之後,我簡直無法將這些荒唐故事,與電影中這個有人格魅力的人物形象相聯系起來。但是,歷史就是如此真實而殘酷地發生過。
這個電影鏡頭中的阿明是如此生動,感覺好像是昨天才完成拍攝似的。但這是一部70年代的電影作品。
2003年8月,80歲的阿明並沒有受到應有的懲治,他在醫院里享完天年後逝世。
將控制著本國經濟的外國居民趕走——阿明的這一幼稚手段是阿明統治期陷烏干達於災難深淵的一大因素。
1979年,殘暴統治了烏干達8年之久的伊迪·阿明政權被烏干達民族解放軍聯合鄰國坦尚尼亞的軍隊推翻,阿明逃離烏干達。沙烏地阿拉伯成了他的最終避難地。這個被稱作獨裁者、瘋子、暴君、屠夫、虐待狂、食人者、黑人希特勒的人在紅海城市吉達的一套由沙特政府提供的別墅里,過上了釣魚、散步的悠閑生活。
2003年8月16日,倒台後又度過了24年安逸生活的這位前烏干達獨裁者,終因腎衰絕導致的多重並發症,在吉達的醫院不治身亡,享年近80歲。他去世數小時後,即被草草收葬於吉達港一處不起眼的公墓。人們認為,應該再讓他活幾年,讓他有時間好好懺悔。「如今他死了。這是我們人類無法控制的。他將面臨上帝的最終審判。」
出生年月不詳的窮孩子、拳壇霸主、一代暴君
阿明通過政變謀得權位。烏干達1962年才得以擺脫自1890年以來的英屬殖民地地位。米爾頓·奧波特成為獨立後的第一任總統。行伍出身的「阿明將軍」任陸軍總參謀長。奧波特逐漸感到在軍隊中拉幫結派的阿明是個威脅,1970年10月終於一道命令將其軟禁,1971年1月25日,在新加坡出席國際會議的奧波特通過新聞報道看到,阿明成功發動政變,宣布自己成為烏干達的統治者。
出生於烏干達西北部西尼羅河地區一個小村莊的阿明連具體出生日期也不為人知,人們只能推測他大概生於1925年。他少時家貧,只斷續讀過三四年小學。由於身材高大、臂力過人,他在烏干達拳壇得到很好的發展,1951年至1960年,他獨霸烏干達拳壇冠軍寶座10年之久。
入伍成就了從小就渴望權力的阿明的權力上升之路。1946年阿明加入英國殖民軍隊「皇家非洲來福槍軍」第四營。二戰中的緬甸戰爭期間,阿明在同盟國的軍隊服役。他的軍事才能受到英方賞識。他從一個普通士兵,終於上升為「阿明將軍」,為他日後奪權奠定了基礎。
奪取政權之初,他因時常嘲笑前宗主國英國而受到不少剛擺脫殖民統治的非洲大陸人的支持。 國際社會只將他看作頭腦簡單的一介武夫。在他上台的第二年,阿明的殘忍和奢侈本性逐漸暴露了出來。他不遺餘力地清除他想像中的敵人或潛在政敵。在阿明的8年統治期間,黑色恐怖流行,30萬-50萬烏干達人被殺。由於來不及挖掘墳墓,很多屍體都被拋入尼羅河。有一次,因為屍體數量過多,位於金賈的一座主要水電站的進水口都發生了堵塞。阿明成為「黑暗與恐怖」的代名詞。
小學未讀完的阿明憑自己的想像治國,他認為應該把掌握其國家經濟80%的亞洲人趕出烏干達,以實現烏干達的經濟獨立。於是,6萬余名亞洲人被剝奪在烏干達的產業並被驅逐出境。整個商務階層的消失加之國際社會的經濟制裁,使得該國經濟頓時跌入深淵,物資貧乏,經濟水平倒退到多年以前。
個性復雜的人魔
1974年,法國電影導演巴貝特·斯特羅德受邀為阿明拍攝了一部紀錄片,在斯特羅德的影像里,這個重達112公斤的大塊頭黑人顯示出過人的精力,他的談吐大膽而風趣,時時爆發出自嘲或志得意滿的爽朗大笑,顯出極度的自信或自負,風格強硬而不失舉止的優雅。與那個人們所知曉的罪行累累的阿明相比,鏡頭里的阿明顯得極富親和力,在鏡頭前,他是個天生的表演家。
他稱尼克松為「我親愛的兄弟」,希望他度過水門事件難關;嘲笑鄰國坦尚尼亞總統說「我非常愛他,如果他是個女人,我願意娶他為妻」;他抨擊基辛格為意志軟弱的領導。他自稱為「大不列顛帝國的征服者」,曾表示如果受到邀請,願意成為「蘇格蘭國王」,他還時常寫信給英女王,戲謔地稱願意為英國不景氣的經濟狀況出一把力、捐獻600英鎊。他果然組織了一場全國支援英國的募捐,不過看起來更象是一場鬧劇,他募得了數車蔬菜食品,及43000先令現金,只是「基思首相一直沒有派飛機來取」。
好大喜功的阿明給自己加上「烏干達全體人民的救星、國父,勝利大十字勛章、傑出服務勛章和軍事十字勛章獲得者,陸軍元帥,共和國總統阿明博士」等一大串的頭銜。在他的豪宅里,僕人全部是白人,以顯示他的「黑人比白人更優越」的觀點。狂妄的阿明表示過他崇拜希特勒,甚至認為希特勒殺害600萬猶太人「是對的」。
阿明一生共娶了5個妻子,育有43個子女。另有一種說法是他娶了13個妻子,育有54個子女。如今這些子女中有許多都居住在美國和歐洲各地。
反對派稱阿明殺人後把人頭放在冰箱里冷藏,把人肉喂給鱷魚,還把眾多妻子中的一名殺掉分屍。據說還有一次,當他發現自己的情人有男朋友之後,當場將其殘殺,然後把他的屍體煮熟後生生吃了!因此,阿明獲得了「吃人魔王」的綽號。曾有記者向阿明求證他是否真的吃過人肉,阿明居然回答「人肉太咸,不符合我的口味」。
5. 電影《末代獨裁》的演員表
吉莉安·安德森
弗雷斯特·惠特克
凱麗·華盛頓
6. 急求:《末代獨裁》電影的影評 2000字左右
這是一部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影;然而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常常有種接近於讀小說的感覺。很細膩,很安靜;就算這並不是一部講著細膩以及安靜故事的電影。 類似於這種用第一人稱視角講敘第三人稱的故事,不論在小說或者電影領域其實都並不少見;可是很少有一部作品,可以像這部電影一樣,如此讓人贊嘆。或者說,這是一部名人傳記式的電影;只是,這部名人傳記並且是我們常見的勵志類的積極主題,而是一部揭示真實的殘暴政權的人文主題。 這部電影所蘊含的政治隱喻讓這部電影獲得了奧斯卡的青睞。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弗雷斯特·惠特克在這部電影里的表現讓人贊嘆;當然,也無法否認這依舊是一部讓人感觸頗深的電影。可是娛樂依舊服務於政治,這似乎是永遠無力改變的無奈。 更大的無奈是這部電影背後讓人冰涼的政治陰喻,或者說是這部電影對人文悲劇的冰冷預言。《末代獨裁》,只是我們知道,在戰爭頻繁的年代裡,非洲這片荒涼富饒而國際關系復雜的大陸上,也許,永遠沒有「末代」的獨裁。 正如尼古拉斯帶著青春特有的沖勁和熱情來到烏干達時在阿敏極具煸動性的演講之後和莎拉的對話。 「Obote也曾講過同樣的話,最後還是把國家的錢裝進自己的口袋。」 「噢,拜託,給他一個機會。」 「我很認真,在這里呆上幾年你就會知道。」 這樣的對話也許僅僅只是兩個朋友在茶餘飯後最稀疏平常的聊天,可是換一個角度來說,這樣的對話其實是年輕的理想與洞悉世故的碰撞。 用一個小人物的視角,放置在一個大環境里來詮釋復雜的政治環境和國際關系,這樣的對話在電影里顯得尤為重要。以小見大,用細膩的最平常的平民百姓對待政權的看法來放大和投影整個復雜的社會環境,這就是這部電影最成功的地方。 然而,這也是這部電影最冰涼的隱喻。年輕、朝氣蓬勃的理想和對新任總統的狂熱,以及在這個地方呆了幾年已經對政權完全失望的疲憊,這兩種東西的碰撞除了夢想的破滅和讓人絕望的現實,最大的悲涼是對這個新生政權的無奈預言。 尼古拉斯;年少氣盛的外援醫生。阿敏;烏干達新生政權的獨裁領袖。這兩個人構成了這部電影最基本的人物關系的構建,這樣的構建並不顯得復雜。從一種真摯的朋友關繫到一種從屬的工作關系再到最後那種利益關系,這樣的轉變,是用了一種最簡潔的方式來投射復雜的大環境以及從側面完成了對阿敏這個人物多種人格的完美描繪。 這一點在這部電影里顯得非常成功。或者說,尼古拉斯在這部電影里成了一個參照物,他總是用他那善良而美好的渴望想在這個對他來說也許完全陌生的國家裡盡他的能力讓這個國家變得更美好。可是,因為他總是保持著他的善良和美好,於是,他成了人性上一個固定的參照物。他和阿敏兩者的關系轉變,阿敏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成了最關鍵的基礎。兩者對比;鋪墊、反差、側繪以及不停變化的關系,這樣所塑造出來的阿敏要遠比直接的描繪來得更生動更豐滿也更完整。 阿敏在這部電影有些時候看起來非常的無奈。作為一個推翻舊政權的來自於貧民的新領袖,他不得不把自己更好地保護起來,而為了自我的保護,他變得殘暴似乎並不是自我的意願而僅僅只是一種祈盼安全的手段罷了。 扼殺一切對自己威脅的最好辦法是,在威脅還沒真正形成的時候就把它掐死在襁褓里。這成了他殘暴的最直接的成因。 然而他也必須給自己營造一個親民的、先進的、親善的、有承諾的以及有成效的、有思想以及有理想的領袖那美好的公眾形象。他必須確保自己的安全,而後確保他自己親手建立起來的新生政權。於是在他聖潔的表象下,他不得不殘暴地把一切反對他的政府的一切反對言論和人們鎮壓和扼殺。 Power;Control。也許只有這樣,他才能在非洲這個混戰連年的大陸上確保住他的政權,以及那個看似廉明進步的新政府。 並不能否認他的政權充滿了血腥和殘酷的屠殺和輿論鎮壓。可是身處在那樣的政治環境里,阿敏似乎並沒有太多的選擇。 多疑、善變、冷酷、殘忍、偽善、瘋狂、擅於心計、深沉而且有著強烈的控制慾望。這也許是電影最後給阿敏刻畫出來的最終形象。然而在此之前,這個深埋在深處的人物形象是如何一層一層剖開的呢。 在這部電影的大部分鏡頭流逝去的時間里,我們也許像尼古拉斯一樣更願意給他一個機會,也更願意給自己一個虛妄而美好的願望。我們願意相信他是一個年輕有為的將把烏干達帶往富強之路的並且將會有卓越政績的親民領袖,像他自己曾經向他的子民所承諾的那樣,有自由、有房子、有錢、有田地、有所有幸福生活的一切。甚至在他懷疑自己是否被下毒暗殺的那個夜晚,在他害怕以及擔憂的眼睛不停地閃爍著悲涼的光亮的時候,我們曾給過他憐憫並且跟著他一起忐忑不安。 這在電影的最後給我們留下的強烈的反差。 一個美好的妄念最終殞滅了。在非洲烏干達的政治舞台上,從英格蘭人的鏡頭里飛進了法國巴黎電影院的首映銀幕上,透過了美國好萊塢的頒獎典禮而最終定格在我們DVD的屏幕上。 直接刺穿了我們最脆弱的那根神經其實是這部電影里背後那些冰涼的絕望。我們也開始跟著一起全身冰涼。 浪漫的愛情並不屬於這個戰亂頻頻的美麗國度,於是這部電影里有關的浪漫情懷最終也都無疾而終;善良和美好聖潔的情感也並不屬於這個政權交替頻繁的美麗國度,所以尼古拉斯空有的那一腔的抱負和一廂情願的熱情也都付諸東流而愴惶地逃離。 這是一部很讓人絕望的電影。沒有希望、沒有未來、沒有美好、沒有熱情和祈盼。徹底絕望。 因為阿敏之後,是不是還有另一個阿敏呢。如果不換射到現實中來,在電影里,我們看不到這樣虛妄的希望。暴行將繼續;血腥和屠殺將繼續;獨裁,末代的獨裁之後,還會有另一個新的總統和國王,一切將繼續前行。 我喜歡這部電影。音樂、色調、鏡頭、風景、人物,這一切我都很喜歡。可是我不喜歡這部電影這種鮮麗的色調背後那種陰涼的死寂。 奧斯卡的暖風吹響了非洲大陸上的最後戰歌,我在想,但願如電影的名字先預言的一樣,《末代獨裁》之後,天下太平。被驅逐的亞洲人將回到那個他們熟悉的國度里繼續生活,繼續支持起那個國家的經濟;被驅逐的蘇格蘭醫生將回到那個地方,醫治那些貧苦的人民。死去的愛國的衛生部部長也許不可能再回來了,可是他將永遠被人記住,而不是人間蒸發而永遠消逝在人們的眼球里。浪漫的愛情、聖潔和偉大,這一切都將回歸,不再殺戮也沒有殘暴和鎮壓。 這樣的願望是否虛妄;我不知道。也許,我應該慶幸的是我們自己有的這種和平的生活,以及,我們可以安靜地享用著咖啡和熱茶,以及這些讓人悲憫的電影。於是,我們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