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心理學的電影
心理學的起源,也正是從希臘神廟中那句箴言「認識你自己」開始的。認識自己,給自己一個人生定位,這是每個人終其一生的任務。下面我給大家推薦關於心理學的電影,希望能夠幫到大家,歡迎閱讀!
1、《吮拇指的人》thumbsucker
心理看點:ADHD Ritalin,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段此
點評:名叫Justin的男孩,17歲了還在像嬰兒一樣吮吸大拇指,戒不掉。
2、《記憶碎片》memento
心理看點:短時記憶障礙,海馬體損傷
點評:就不重復細節了,不是因為太經典而在這里設懸念,而是完全無法重復。
3、《水果硬糖》Hard Candy
心理看點:戀童癖、犯罪心理學
點評:看完這部電影後:基本上男人都覺得一陣寒意飄過,女人則覺得大快人心。
4、《大象》elephant
心理看點:校園暴力,社會心理學、犯罪心理學
點評:這是一部關於校園暴力的片子,思考良久為什麼名叫「大象」?——原來青春期的大象才是最危險的。
5、《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心理看點:Abnormal的心理學,潛意識,人格分析。變態心理學,異性癖、食人狂
點評:經典中的.經典,強烈推薦!就算再多看上幾遍,依然回味無窮啊。
6、《心理游戲》the game
心理看點:人格/性格測試,應用,設計情景
點評:一部標準的好萊塢電影,值得一提的是,情節的接宕起伏會讓你愛不釋「眼」。
歲櫻7、《愛德華大夫》spellbound
心理看點:夢的解析、失憶、強迫泛化;精神分析中的經典
點評:希區柯克的名作,也是心理電影不容錯過的經典之作。
8、《夢旅人》picnic
心理看點:精神病患者,精神分裂
點評:影片並沒有過多地表現精神病的歇斯底里,取而代之的是這些病人的單純和可愛;岩井俊二的巔峰作之一。
9、《約書亞》Joshua
心理看點:兒童心理學
點評:九歲男孩Joshua,因為妹妹出生而失寵;在此之後,發生了一連串不幸的事。
10、《聖女貞德》the messenger: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心理看點:精神分裂症
點評:一部讓人深深迷戀的片子,喜歡貞德振臂高呼「Follow me」時血液沸騰的感覺。
11、《雨人》rain man
心理看點:孤獨症(通俗點叫自閉症) 高功能孤獨症
點評:驚覺於它如此細膩而又震撼人心。
12、《和莎莫的500天》(500) Days of Summer
心理看點:戀愛心理,失戀治癒
點評:繼《暖暖內含光》之後又一治癒大片;不同的是前者是做夢大片,後者是醒夢大片。
13、《象人》The Elephant Man
心理看點:精神救贖、社會心理學
點評:大衛·林奇1980年的處女作,黑白膠片,看完會哭的。
14、《火柴人》matchstick men
心理看點:潔癖、強迫性人格
點評:火柴人——美國俚語,說的是那種讓你掏心掏肺外加掏錢的騙徒……內容挺有意思的,結局也很精彩,值得一看。
15、《第六感》The Sixth Sense
心理看點:兒童心理學
點評:影史上只有四部驚悚片曾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這握雀迅部片子便是其中之一。
16、《庸人哈爾》Shallow Hal
心理看點:教育心理學
點評:庸人哈爾和一個胖妞談戀愛的故事,一部有明顯教育傾向,能深切滿足各位有受教育痞的人們願望的片子。
17、《蘇菲的世界》Sofies verden
心理看點:心理教育、自我分析、犯罪心理學
點評:把一部哲學名著改編成電影,還讓那麼多人喜歡,不容易啊。
18、《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
心理看點:心理咨詢,認知行為療法;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點評:看完後我的感受是:我想找個像Sean一樣懂愛的人。
19、《美國精神病人》american psycho
心理看點:雙重人格 精神分裂症
點評:Christina Bale的表演得真好。再沒有比他更有魅力的變態殺人狂了。
20、《死亡實驗》das experiment
心理看點:服從心理,經典的社會心理學實驗
點評:這是一部通過設定極端環境表現人性陰暗面的電影,非常有震撼人心的沖擊性。
⑵ 推薦幾部有內涵,有深度的電影
中國的(包括香港和台灣)
青春期 八月的故事 蝴蝶 十三棵泡桐 十七歲的單車 暖春
香港製造 三個女人的故事 去年煙花特別多 不夜城 榴槤飄飄
香港有個荷里活 朱麗葉與梁山伯 天邊一朵雲 孔雀 瘋狂的石頭
看上去很美 東宮西宮 可可西里 小武 站台 三峽好人 世界
獨自等待 青紅 尋槍 蘇州河 藍宇 卡拉是條狗 我們倆 盲井
天浴 花眼 藍色大門 悲情城市 最好的時光 海上花 千禧曼波
暖 美人草 一一 依莎貝拉 台北朝九晚五 墮落天使 不散 愛情萬歲
河流 洞 你那邊幾點 天橋不見了 十七歲的天空 海南雞飯 想飛
麻將 經過 不見
日本的
情書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 四月物語 花與愛麗絲 燕尾蝶 菊次郎的夏天
導盲犬小Q 夢旅人 煙花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 玩偶 愛的捆綁 下妻物語
忍 喜歡你 大暴走 誰知赤子心 果醬 戀愛地圖 電車男
五個撲水的少年 咖啡時光 催眠 東京鐵塔 藍色青春 澀谷24小時
羅生門 人證
外國的
畢業生 聞香識女人 卡薩布蘭卡 美麗人生 發條橙 搏擊會
放牛班的春天 剪刀手愛德華 天黑黑 低俗小說 雨人 死亡詩社
洛城機密 英國病人 虎口脫險 西雅圖夜未眠 美麗心靈 猜火車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與狼共舞 男孩別哭 斷頭谷 世貿中心 夜訪吸血鬼
本能 布拉格之戀 美國麗人 第五元素 鋼琴師 大魚老爸 第六感
蝴蝶效應 勇闖奪命島 鋼琴別戀 天使之城 中央車站 克萊默夫婦
末代皇帝 閃靈殺手 莎溫情史 歌劇魅影 雲上的日子 盧安達飯店
永不妥協 費城 情人 百萬寶貝 諾丁山 殺死一隻知更鳥 後窗
嫌疑慣犯 美國X檔案 上帝之城 精神病患者 迷魂記 計程車司機
純潔心靈的永恆陽光 罪惡之城 大白鯊 安妮霍爾 不可饒恕
羅拉快跑 盡善盡美 芝加哥 時時刻刻 訓練日 死囚之舞 亂世佳人
羅馬假日 教父 阿甘正傳 勇敢的心 辛德勒名單 肖申克的救贖
楚門的世界 杯酒人生
⑶ 求一部電影
真懷疑 回答者:wangrun 的智商是不是負數。
鄙視這種什麼都不懂卻要瞎回答的人。
我來告訴你吧,這部電影我在《看電影》上看見過。是叫
《性癮者》
片名:I Am a Sex Addict
譯名:我是性癮者
導演:凱維赫·扎赫迪(Caveh Zahedi)
編劇:凱維赫·扎赫迪(Caveh Zahedi)
主演:凱維赫·扎赫迪(Caveh Zahedi) Rebecca Lord Emily Morse Amanda Henderson Greg Watkins
類型:喜劇(Comedy)
坦率說,在看這部片子前,我把它當成了一部准色情片。而結果呢?它讓我大為意外,它不是一部准色情片,當然,它更不是色情片,它一點都不色情,而且它居然也不像一部文藝片,它像一部自傳性紀錄片,其實又不太像,它甚至不像一部影片,而像導演的一次自述節目,而且是雙重文本的自述,說了那麼多我相信它還是和你想像的不一樣,它相當奇怪,又相當普通。這部片子的主演就是導演自己,他講述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想說,他是一個真誠的、單純的、木納的、卑鄙的、變態的、讓所有女人都無法接受的男人,他講述了他和一個女人的愛情,然後又和一個女人的愛情,然後又和一個女人的愛情,然後繼續,總共是5 個愛情,這中間他老實巴交的呈現了自己無可奈何又可恥到令人發指的態度。其中的一些情節荒誕極了。
這里有劇照http://auction1.taobao.com/auction/34-50000201/item_detail-0db1-.jhtml
現在只找到這些資料(找到新的話我會補充的),下載的話BT上有。
一定是對的,樓主務必要履行諾言,要追加分數···
⑷ 不羈的天空的影片評價
Wherever, whatever, have a nice day.
whatever it takes to have a nice day
It's not where you go, it's how you get there.
《My Own Private Idaho》的中文譯本有三種,一是《我私人的愛達荷》,一是《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一是《不羈的天空》。三種譯名,從英文片名和影片內容來看,譯的最差的應是《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該片1991年公演,獲獎眾多,是同性戀題材的經典之一。
傳統的介紹會說這是一部關於兩個男人的影片,邁克(River Phoenix飾演)和史考特(Keanu Reeves飾演),他們不是同一個階層的人。邁克是亂倫後的產物,而史考特來自富裕的中產家庭,是市長的兒子,他們的行為和心理差別甚大。兩人從不同的家庭走到一起,淪落為街頭男妓,成了親密朋友,並一起出發去尋找邁克的母親。尋找中,邁克的母親沒找到,史考特卻邂逅了自己的最愛,從此與邁克分道揚鑣,兩人各走各路。
我更想說這影片是關於邁克的,故事由他始,隨他終。邁克是一個點,從這個點展開,形成一個面,幾乎所有都是圍繞著邁克發生的。史考特作為邁克的暗戀對象,在影片中佔了很大的篇幅。介紹史考特,是為了看清邁克的選擇和他的價值觀。邁克追逐的東西都是帶有理想色彩,並不現實的。一路上,他在構建自己的烏托邦,裡面放了他認為美好的東西。如慈祥的母親,無憂無慮的睡眠,自由田野里的房子等。同時,在路上,他也尋找著這個烏托邦。影片結束時,還是那條愛達荷的公路,延綿沒有盡頭,邁克孤身繼續著自己獨特的旅程。
通過邁克這個點,可以看到一個社會的橫截面:下層男妓們的生活。影片的目的不是控訴,也不是召喚,而是追溯根源,是什麼導致這一群孩子走上這條路的?它把答案指向了家庭。片中幾乎所有孩子的家庭都不正常,只有史考特的家庭看去正常,但史考特不這樣認為,他討厭童年時,父親從沒把他當成孩子來看待。他的任性放縱,是對那個家庭的反叛,他要自己的生活,用他的話說,是「Wherever, whatever, have a nice day」。
這是一部並不輕松的電影,盡管導演用輕快的語調去表現。明亮、輕快的調子在哼唱一曲嚴肅的曲調。對比反襯的運用,加強了表達的感染力,可也並非毫無缺陷。
影片的敘述手法十分藝術,採用了多種現代的表現方法來表現這群孩子們支離破碎的生活,如象徵,暗示,獨白,夢幻與現實夾雜,時空的交錯,多聲部的大合唱等等。可惜太過藝術,多種手法的應用增加了影片的混亂性。姑且把影片分成前後兩塊,分界點是邁克和史考特出發去尋找邁克母親那一段。前面是描繪大世界的,也就是關於邁克的生活環境(也可以說是街頭男妓們的生活),他謀生的艱辛(客人多有奇怪的性癖好),他的朋友,他們的活動等等。問題就出在這一塊,這里大量地運用了想像與現實夾雜,多聲部的合唱等手法,這樣做令影片包含的內容更多,能讓人看到邁克和他的朋友們的混亂生活,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觀看的流暢,停下來思考會減少影片的吸引力。讓人在理解上感到輕松的是在後面,感人的地方也在這里,聚光點放在邁克身上,也就是講述小宇宙的時候。在這一塊,可以看到邁克痴戀著的童年,他不可觸及的愛,他尋找烏托邦的艱難,還有他夢想碎裂後的幻滅等等。邁克不再離人千里,遙不可及。與此同時,也看到了史考特冷酷的選擇,他與過去將近四年的街頭放盪生活說再見,繼承了他父親的遺產回到了上流社會,徹底與他那群老朋友斷絕來往。曾經他被認為是街頭流浪兒的救主,大家等著他繼承財產,過上好日子。傷感的是,這個救主只是臆想出來的,史考特不稀罕。他擁有邁克想擁有的一切,他是勝利者,在片中,他象徵著現實。現實與理想對陣,往往是現實贏的多,輸的少。
從大方向倫理道德來看這部影片,會牽涉很多社會問題。片中人物的行為也很難截然劃分對錯,有時候他們做錯了,可緣由並不全在他們身上。
復雜的社會問題還是留待社會學家去研究。在這里,我還是回到影片本身,看看幾個讓人感動的畫面。
首先是邁克在影片中接的一個女客人那一段。一晚,邁克如常站在街頭,等待被來往的客人選中,此時一個中年婦女開輛靚車停在他前面,頭向著他,吐著煙圈招呼他上車。邁克驚訝,說:「簡直像夢一樣,快沒女的看上我了,更別說像你這種漂亮有錢的女人。」那女人含情脈脈地看著邁克,一邊撫弄他的頭發,一邊笑著說:「她們從不挑你?那我就不清楚原因了。」很快,她就會知道原因了。邁克跟她回家,走進她的卧室,瀏覽著屋內的擺設,正拿起海螺聽海浪聲的時候,女人換了套性感睡衣進來了,她接過海螺放好。邁克看著她,彷彿看見了自己的母親,他轉過身去,下意識扣上敞開的外衣,一直扣到領口,同時腦中也浮現出童年時和母親嬉戲的場面。那女人放好海螺,走過來,含情地看著邁克,邁克省悟到,馬上又解開衣扣。兩人正准備親熱的時候,母親的影像又出現了,邁克的嗜睡症一下子發作,倒在地上,呼呼睡去。剛看到這一幕的時候,還以為自己眼花看錯,邁克出於職業需要應該馬上脫掉衣服才是,後來重看時確定他是扣上後又解開了。這一扣,一解,是邁克的悲哀,是迫於現實的無奈,看著讓人心酸。
最觸動人心的是場面是史考特和邁克在愛達荷田野的那一夜。兩個人燃起一堆野火,史考特半躺在地上,邁克手抱膝蓋坐著,面朝篝火。把他們之間的對話摘錄如下:
Mike: 「If I had a normal family, and a good upbringing, then I would have been a well adjusted person.」 (如果我有一個正常的家庭和良好的教養,那我會是一個人格正常的人。)
Scott: 「Depends on what you'd call normal.」(那要看你叫什麼是正常。)
Mike: 「Yeah, it does. Well, you know, normal, like a mom and a dad and a dog and shit like that... normal.」 (是啊。可是,你知道正常就像一個人有父親和母親,有一隻狗……)
Scott: 「So you didn't have a dog? Or you didn't have a dad...」 (你以前沒有一隻正常的狗?還是你沒有父親……)
Mike: 「I didn't have a dog and I didn't have a dad. Well, not a normal dad... 」(沒有,我根本沒有狗,也沒有父親,正常的父親。)
Mike: 「That』s all right. I am not sorry for myself. I feel like, you know, a well adjusted...」(沒關系。我並不為自己感到難過。我是說我覺得我人格很正常……)
Scott: 「What』s a normal dad?」(什麼叫正常的父親?)
Mike: 「I don』t know.」(我不知道。)
Mike: 「What do I mean to you?」(我對你有什麼意義?)
Scott: 「What do you mean to me? Mike, you』re my best friend.」(你對我有什麼意義?邁克,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Mike: 「I know. I』m your friend. We are good friends. That』s good to be, you know, good friend, that』s a good thing.(我知道我是你的朋友。我們是好朋友。能成為好朋友很好,這是好事。)
Scott: 「So?」(所以呢?)
Mike: 「So, I just...」(所以,我是……)
Mike: 「That』s OK. We can be friends.」(沒什麼。我們可以做朋友。)
Scott: 「I only have sex with a guy for money.」(我為了錢才跟男人作愛。)
Mike: 「Yeah, I know.」(我知道。)
Scott: 「And two guys can't love each other.」(兩個男人無法相愛。)
Mike: 「Yeah. Well, I don't know. I mean... I mean, for me, I could love someone even if I, you know, wasn't paid for it... I love you, and... You don't pay me.」(我不清楚,我是說,對我而言,我可以愛一個人,不是為了錢。我愛你,而你不用付我錢。)
Scott: 「Mike...」
Mike: 「I really wanna kiss you, man... Well goodnight, man... I love you though... You know that... I do love you.」(我很想吻你……晚安……我愛你,你知道的,我真的愛你。)
上面的三段對話,是邁克毫無修飾的內心流露,使我深為之感動。尤其是他那段愛的表白,堪稱經典。「對我而言,我可以愛一個人,不是為了錢。我愛你,而你不用付我錢。」聽著讓人何等心酸。他那習慣性的「是的」,「我知道」總是隨口而出,也許他真的知道,一直知道……對話期間,邁克始終沒看史考特,出於羞涉或者害怕,他對著篝火,彷彿自言自語。他愛的人不愛他。答案也許他早就知道,就像他老早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自己的哥哥一樣。他沉默不等於他無知。哥哥以為他不知道真相,試著讓他接受許多謊言編織而成的「真實」。邁克聽著哥哥的謊言,腦中浮現一家三口的情景,他激動地打斷「老兄,你少騙我,我知道真相是什麼,我知道誰是我真正的父親,就是你。你是我的父親,我知道。」他哥難以置信,說「你知道太多了!」
這套片子里充滿了謊言。每個人告訴別人的都是謊言。流浪兒們的領袖鮑勃更是,謊言吹得比天大,搶劫別人後,被邁克和史考特用詭計嚇得逃跑,回來時卻對手下說他碰到一群朋克黨。鮑勃用謊言織造自己的領導力。邁克是個弱者,謊言是保護他的武器,可惜這個武器並不厲害。生活在謊言里是幸福的,一切那麼美好。可邁克偏偏什麼都知道,他很清醒,他的謊言對自己不起作用。清醒著,卻無力去改變,是痛苦的。但邁克沒有放棄,他仍嚮往著,盡管現實是醜陋的,他卻仍要尋找自己的媽媽,彷彿只要找到她,就沒有可憂慮的事了。
最後是貫穿全片的愛達荷田野的風景。電影開始時,邁克獨自站在這片風景里,綿延著沒有盡頭的公路,白雲朵朵,兩旁是無邊的田野。這風景在影片中反復出現,既是象徵,也有暗示。緊接著,他用表計算著走十步需要用的時間。十步以後,他掐掉秒錶,開始獨白,這一段獨白表明了整個影片的主旨:我們都困在了這里。不久,邁克放鬆地躺在媽媽懷里,她溫柔的語言圍繞著他:不用擔心,沒事了,會沒事的,不是你的錯。這個畫面是邁克的追求,是他的烏托邦。在影片結束時,邁克又回到這片風景里,自言自語:我是路的行家,一生在嘗路的滋味。這條路……永無止境,也許它環繞著整個世界。話音剛落,他嗜睡症發作,倒在公路上,這次沒有史考特在旁,醒來後也不會看見他,圍繞他的將會是陌生的世界。也許他知道自己畫的這個烏托邦很難實現,也許永遠不會實現。
這片風景就像剃了陰陽頭的臉,不協調,不一致。也許就像邁克和史考特的命運,一邊是茂盛的,而另一邊是凋零的,看著讓人心酸。這部影片不折磨人的眼睛,相反,它的畫面拍得很優美。看完影片不會流淚,只讓人感到心痛,一種揪心的痛。痛心之餘,讓我想起了一部小說,塞林格的《麥田守望者》,書中的主人公霍爾頓最大的心願是成為一個麥田守望者,看守著麥田,不讓不知方向的孩子掉下懸崖。在《My Own Private Idaho》中,沒有守望者,住著一群迷失了的孩子,在歲月的旅途上狂奔,嚮往著心中的烏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