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卧龍景區好玩嗎好玩嗎
卧龍廣場
卧龍廣場是一個以龍文化為內容的主題廣場,是由南開大學視覺藝術研究中心創作並監制。廣場面積為12436㎡,總投資3000萬。整個廣場的整體構思是依循兩個基本概念,在廣場東側有九根龍柱,上面刻有從新石器時代至清代的609種龍紋,浮雕面積1127.88㎡,在西側是九面龍壁,面積為737.7㎡,由北向南,刻有了從仰韶至近代出自甲骨、青銅、簡帛、碑刻和紙本的歷代金石、書法作品共計2012個龍字。
在廣場地面鋪裝使用了十四萬塊廢棄建築拆除的青磚,景區就是在追求廢舊利用的低碳理念的同時,為這個新誕生的景觀注入了百年民生的歷史基因。另外,在廣場地面安放著八十一塊石頭,上面刻著龍的不同形狀。
西遊記神奇宮
西遊記神奇宮建於2009年它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是張紀中新版《西遊記》的外景拍攝地,
裡面建有花果山,女兒國,火焰山,朱紫國,寶象國等五個微縮景觀,《西遊記》拍攝結束後,微縮景觀和部分的道具就保留在西遊神奇宮,供遊人參觀。
龍吟書院
龍吟書院是文人雅士交流思想,切磋書法和展示技藝的地方,恢復建築面積9200平方米,它使景區在展示自然景觀的同時閃耀山西人特有的人文魅力和文化積淀。書院內建有書畫家工作室、作品展室、茶飲室、琴棋書畫和住宿休閑一應俱全。該工程預計總投資5300萬元,已投資1300萬元,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已進行內裝修階段,整體工程已於2012年8月全部完工。2011年,龍吟書院被晉中市評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龍吟書院始創於唐朝初年,舊址在靈石石膏山下的前二溝村,書院原是西漢初年已經開通的靈沁古道上的一座客棧,在唐初政通人和、百廢待興的社會環境下,改設為書院,取名「古道書院」(後周年更名為龍吟書院),課讀周圍村莊的農家子弟,一時聞名靈石、沁源邊境。1200多年來,隨著朝代的更替,書院時興時衰,但院落不曾塌廢,可嘆的是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940年)書院被一夥歹徒燒成一片廢墟。書院雖然處於偏僻的山谷之中,但因他坐落在晉中盆地通往上黨盆地的咽喉之路上,因此過往的名人騷客多駐足書院,據明間傳說與考證,王維、李商隱、趙匡胤、趙普、於謙、傅山等歷史名人都到過龍吟書院。或打尖、或詠詩、或題字、或遊玩·····留下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傳說故事。
時逢盛世,人文蔚起。石膏山風景區得以修復開放,作為石膏山風景區不可或缺的人文景觀——龍吟書院,也在原來的一片廢墟上拔地而起,同時擴大了原來的規模。具有1300多年歷史的龍吟書院,在新的時代里,一定會繼承傳統院風,煥發古老青春,辦成一座即具有厚重歷史底蘊,又具有時代書院氣息的別具特色的書院。
卧龍山莊
卧龍山莊,建築高度13.6米,建築面積7987.24平方米,是提供遊人們休息、餐飲、住宿、商業娛樂的空間,遊客可在此結束一天行程稍作休息或住宿進入下個景區,可以選擇(客運纜車)進入山頂的人文建築景區:纜車全長1074米,上下落差452.5米,所在的位置海拔1715米,投資2000多萬元,全線共有18個吊箱,11個支架,大概需要七到八分鍾可到達上站,單程最大載客量400人/小時,在中途會有兩次的停頓,使人們可以在空中盡情的領略石膏山的美好風光。
乾龍觀
乾龍觀始建於北宋景德年間,位於石膏山卧龍溝中部北側,是山西省道教協會的直屬宮觀,現任中國道教協會任法融會長親筆題書「乾龍觀」。乾龍觀集自然與人文為一體,向遊客展示出一幅天人合一、國泰民安的景象。建築面積為10500平方米,建築由三宮大殿、四御殿、玉皇大殿、三清殿、文昌殿等十六殿和鍾樓、鼓樓、管理接待、流通處等建築組成。總投資3700萬元,已完成投資700萬元,2012年計劃投資3000萬元,正在進行邊坡和地質災害治理,預計年內主體完工。
乾龍觀的創建始末是這樣的: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一大洞天——王屋山洞有一位姓趙的道士,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八月,趙道士從王屋山洞出發,穿過上黨盆地,游過靈空山,取道靈沁古道,來到石膏山下,住在了龍吟書院。趙道士此次出遊,意在尋找一處人間仙境,修建一座道觀,以還自己曾在嶗山太清宮太上老君面前許下的願。
住在龍吟書院,趙道士漸漸同書院山長熟悉起來,二人十分投緣。夜晚,道士給山長一些道家的養生術,白天,山長則領上道士在石膏山下溝壑中轉游,尋找理想觀址。有一天,二人從書院出來,順龍吟谷東行,沒走多遠便來到一個溝叉口,只見谷中楊柳密、山上松柏稠、白雲峰間盪、清泉石上流。道士一眼便相中這塊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若將道觀建在這里,背靠青山,負陰抱陽;面對屏障,藏風聚脈。於是,當即拍板,選定觀址。
常言道:「選址容易建造難」。要建造一座殿宇齊全的道觀,那可不是十兩、八兩銀子的容易事,趙道士為此自然犯愁。不過,趙道士為了了卻心願,便下決心募化十年八年。從此,趙道士早出晚歸,一村一里地跑,一家一戶的募化,無奈在這窮山僻壤,一天多則幾十文,少則十幾文,一旬下來,尚不足一貫。就這,絲毫沒有動搖趙道士建觀的決心。
有一天,趙道士用過早膳,仍然像往日一樣出去募化,剛出院子迎面來了一頂轎子,跟隨的人說:「李員外家的一大翁銀錠不翼而飛,想請趙道士前去鎮邪除妖!」趙道士眉頭一皺,計上心來,非常爽快的答應了這件事。來到李員外家,才知道事情原來是這樣的:李員外的祖上世代為官,俗話說「三年清知府,十年雪花銀」,因此家中積攢了十幾翁銀子。有一天深夜,李員外發現一大翁銀子空空如也,便請趙道士來安頓。
趙道士左拿銅鏡,右手持寶劍,在員外家中里里外外巡查一遭後,告訴員外是家中貓咀神轉走你家的銀子,貓咀神護善懲惡,你平日為富不仁,作惡多端,如此下去剩下的銀子也要被轉走。員外聽後懇求趙道士安頓,要多少銀子都行。趙道士便做起法事來,一柱香的時間便安頓好了。臨走時,趙道士說:「貧道為 你鎮住了貓咀神,但你日後要多做善事,否則非但銀子不保,還要家破人亡。另外,貧道要在石膏山下修建道觀,你只需將工料錢捐出即可,多一文貧道也不取。李員外滿口答應。
趙道士得到員外的捐助銀兩後,第二天便開工,整整用了三年的時間竣工,從前到後建有彩壁、山門、靈官殿、三清殿、四御殿、藏經樓等,共耗資1369兩銀子。道觀建成後,趙道士請山長取名,山長言道:「道觀位於龍吟谷之陽,乾為陽,且竣工之歲為甲辰年,辰為龍,因此取名為乾龍。趙道士認為十分妥帖,便定名為乾龍觀,之後趙道士榮任監院,率一班道士為民宅鎮土,祈福祝壽,深受方圓百里鄉民的尊崇。後來,鄉民為了感謝趙道士之舉動,將乾龍觀所在的溝谷改名為「趙澤溝」,意為「永志趙道士之恩澤」。
乾龍演藝廣場
乾龍演藝廣場是石膏山風景區最大的演藝表演場所,廣場建設規模為13000平方米,廣場舞台由4個表演區組成,其中主舞台760平方米,水面舞台400平方米,以主舞台為中心,看台最大視角127度,共設有大小10條看台通道,觀眾席共設5000座,有大小泊車位70個,廣場還建有庫房、衛生間、配電室等附屬設施。工程預計總投資1500萬元,已投入500萬元,2012年計劃投資1000萬元,主體已完工,預計附屬配套工程於9月30日前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