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八佰為何會引發極端的爭議
電影八佰為何會引發極端的爭議?人紅是非多,雞蛋里挑骨頭,用這兩句話說這個比較合適,有人「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心理在作祟,一部電影的好壞,取決於它的編劇、導演、演員、後期,當然創意是首要的,它想表達什麼?核心價值是什麼?我們知道八佰是一部抗戰片,在九一八來臨之前,讓中國人再次了解一下那個年代普通人是如何愛國的,面對外辱,中國人應該如何做,我想這可能是影片想表達的,至於某些人說的「這樣的事情太多了,不值得表揚」其實恰恰問題就出在這里,我們要拿出典型來做例子,越是大眾的越有效果,如果都是英雄才能做到了,普通老百姓就只能敬仰了,無法共鳴和激勵的作用就會小了,正是小人物也可以有大作為,才能讓觀眾產生共鳴,激發愛國情懷。
《八佰 》電影取材於真實歷史事件——四行倉庫保衛戰。這個戰爭,或許有很多人不熟悉,但談起淞滬會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次戰役是發生在淞滬會戰的最後一戰,它的結束標志著淞滬會戰的失敗。
不過電影有些適當的爭議,也是好事一樁,可以為今後更加完善提供參考,不過,上綱上線是沒必要的。
② 2020年有哪些值得看的國產電影
來看看2020年最值得看的電影吧。
(註:已上映未上映的都有)
電影行業的發展也預示著中國自媒體時代的進步。
觀望今年,不難發現,愛國和家的系列電影增多。
疫情也讓我們意識到家人的重要,國家的凝聚力。
大家出入公共場合一定要帶口罩,齊心協力抗疫。
③ 電影八佰最後為什麼過橋時日本人開槍
在看《八佰》的時候,有很多值得回味的細節,比如當時為什麼要義無反顧的沖橋?日本人為何要在那個時候開槍?
(一)撤離四行倉庫
和之前在四行倉庫的戰斗相比,在最後離開倉庫過橋的過程中,四行倉庫守軍遭到日軍機槍掃射,出現了部分人員傷亡,其中就包括實際的戰場指揮官楊瑞符營長,確實是比較憋屈的,可能很多觀眾都會覺得,與其如此,還不如繼續在四行倉庫堅持戰斗,像死守寶山的姚子青營一樣,戰斗到最後一個人,打死一個夠本兒,打死兩個賺一個。
所以說,和在四行倉庫的堅決戰斗相比,八百勇士真正的遭受的屈辱其實並不是日本人給予他們的,而是在撤離四行倉庫之後,進入租界才開始的,而且是當時中國的所謂的友邦給予他們的。這也是中國在當時的國際秩序中的地位的反映。中國人不怕死,尤其是為了抵抗侵略,都願意捐軀報國,但列強卻不允許中國抵抗,要制止中國人抵抗。這才是更大的屈辱。
④ 《八佰》熱度持續走高,為什麼有人卻說光看宣傳片就知道是爛片
《八佰》是最近比較火的電影之一,電影根據抗戰時期真實題材改編,整個故事劇情高潮迭起。每一次攻防交火都牽動著觀眾們的心,不同人看同一個電影也一定會有不同的解讀,每個人從中得到的信息和關注點都是不同的,所以電影的評分高低並不代表著電影的好壞,只能說迎合了大部分人的心。
一、劇情跌宕扣人心弦影片熱度不僅僅是製片人的炒作,更多一部分還是國民的愛國情懷,觀影者為了致敬那些為國捐軀的烈士,現在擁有和平穩定的生活,都是當年將士們拿生命換回來的。高懸旗幟不僅向國人展現了抗爭的決心,還讓外國人看到了我們的態度,堅決抵制外國侵略,誓死捍衛國土完整。敵人用的是飛機大炮,而我軍手中拿的卻只是步槍,拿機槍掃射飛機就是當時抗戰的現狀,而且不僅僅是武器的落後,當時人們的思想也處於落後的狀態,落後就會挨打是亘古不變的道理。現在國家的命運掌握在新一代人的手中,科技時代國家需要人才,要加強孩子的愛國教育,提高新一代人的社會責任感。
⑤ 八佰票房破20億,華誼要求影院墊資事件可否一戰翻身
一.我認為應該是可以一戰翻身的,因為華誼要求影院墊資就是因為他們有足夠的自信,可以在八佰這部電影里可以一戰翻身,就是因為他們有充足的自信,他們才敢提出這種要求來。沒有人敢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提出這種要求。
四.我認為華誼敢提出這種要求,正是他們相信自己的實力,他們堅信這部電影一定會綻放出光芒,助他們一戰翻身,不僅是一戰翻身,而且票房一定會爆滿,甚至會成為最佳影片,他們也會因為這部電影而被這些人民群眾給深深的記住了,從此,他們的前途一片廣大,當然,他們這一次也是破釜沉舟的勇氣,抱著一種不成功便成仁的勇氣,如果不成功的話,就會深受惡名,從此在華誼演藝圈生存不下去,但是他們都成功了,讓他們一戰翻身,人民群眾都記住他們的名字了。
⑥ 華誼兄弟年度片單,你覺得最好的一部電影是什麼
我認為最後的電影是《八佰》這部影片的上映可謂是一波三折。時隔一年,再次觀看這部電影,過程並不輕松,或許用“痛苦”二字形容更為貼切——疼痛、震撼。
⑦ 八佰堅持這么多天,後面為啥沒人支援
四行倉庫戰斗實際上只進行了四天,從10月26日開始,31日就撤進租界了,時間很短,而且戰斗本身在整個淞滬會戰期間也並不算什麼特別激烈的戰斗。
雖然謝晉元給孫元良的報告里說斃傷敵二百多人,但是按照日軍方面的報告,只死了一個海軍陸戰隊的士兵。當然,因為國軍有誇大戰果的傳統,日軍有縮小戰損的傳統,所以這兩個數據的可信度都不算太大。但在經歷四天戰斗以後,原本420人的國軍,退進租界的還有370多人,其中相當一部分人還是在最後過橋時被日軍掃射中槍的,也可見戰斗本身並不是十分激烈。
最後一番討價還價之後,顧祝同和委員長同意,八十八師不是全師留下阻擊日軍,而是留下一個團。但在執行命令的時候,孫元良自作主張,擅自改變原命令,只留下了一個營,由中校團副謝晉元率領,對外虛張聲勢,號稱八百人,留在蘇州河以北阻擊敵人。因為四行倉庫是師部所在地,糧食,彈葯和水儲備充裕,建築本身則足夠堅固,所以八百壯士也就被留在這里堅守,阻擊敵人。
但四行倉庫除了有這些優勢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優勢在於,和英租界只有一河之隔。只要日軍要全力攻擊,想要拔掉這個釘子,就必須要使用重武器,這就難免回出現槍炮無眼,炮彈落到租界的情況,就有可能引發國際干預。所以說,四行倉庫之戰雖然在軍事上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價值,但它本身就是一場政治仗,是為了爭取國際干預而放出來釣魚的一個魚餌。
國軍和日軍乒乒乓乓的在四行倉庫打了四天,上海租界的各國媒體也直播可四天,確實是達到了打給列強看的目的。但是打了四天之後,列強表示他們看夠了,不想再看了,所以必須要結束這個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戰斗。於是委員長期待的國際干預真的來了,甚至租界的婦女組織斗找到了委員長夫人說情,要求盡快結束這場再租界鼻子底下的戰斗,確保租界的安全。
但是讓委員長始料未及的是,姍姍來遲的列強干預並不是像他期望的那樣,制止日軍侵略中國,像一二八淞滬抗戰那樣調停,而是要求中國軍隊馬上放棄抵抗,停止戰斗,來確保租界的安全,以及租界里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生活不受叮叮咚咚的戰爭的影響。國民政府軟弱無能,仰人鼻息,最終只能同意列強的要求,要求謝晉元和孤軍營停止戰斗,退入租界,由租界保證他們的安全。
與電影中那些潰兵和逃兵貪生怕死完全不同的是,謝晉元和八百勇士留下來堅守四行倉庫的時候,他們其實就已經知道自己被置之死地了,不會有人來增援他們了,他們要麼投降,要麼戰斗到最後一個人。而再當時的情況下,因為有之前姚子青營堅守寶山縣城的前車之鑒,所以他們都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做好了為國捐軀,殺身成仁的心理准備的。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在最後會是如此屈辱的結果。
⑧ 看完電影《八佰》後,從專業角度如何評價這部影片
情節與現實的嚴重脫離
首先先定個調。八佰講述了一個魔改於真實事件的戰爭故事。電影包含了導演認為的真實,以及導演認為的人性,以及導演自己理解的精神。而這些真實、人性、還有精神都過於自我化、狹隘化,符號化,甚至是偏離事實化。致使整部片子在內涵層面空洞有餘,高度不夠,情節方面嚴重與真實事件不符。致使故事的說服力大幅度下降。
這種英勇,這種無畏是具有極高可信度,是真實的。我相信,很多人會感動也是因此。但這種感動不該,也不能完全等同於電影本身的感動。它的內核很大程度源自外部而非完全來自電影本身。且不論這個橋段設計所帶來的邏輯爭議。就在精神內核上出現問題時,這種表達本身就站不住腳了。
⑨ 《八佰》上映兩天,評分遠超《戰狼2》,票房為什麼卻吃虧了
《八佰》這部電影是一部軍事題材的作品,相信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吧,這部電影其實在去年的時候,就已經花了很大的力氣宣傳並且做了預熱,但是後來卻因為種種原因沒有上映。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也不容大家忽視,那就是這段時間上映的影片實在是太少,這部電影的成績之所以耀眼和沒有其他新片上映是有很大的關系的,如果其他影片一旦投放市場,同樣也會影響到這部電影的票房。
⑩ 戰火無情人有情!細數10大經典戰爭電影都有哪些
雖然中國電影問題重重,戰爭片在電視劇領域,抗日神劇已經成為笑話的存在。但並不代表,中國並沒有好的戰爭電影。
第1:首推的《大決戰三部曲》
小成本戰爭片,《我不是王毛》和《捍衛者》也都非常不錯。
未來的國產戰爭片,最值得期待的,還是導演了《老炮兒》的導演管虎,執導的最新戰爭大片《八佰》,希望是中國戰爭片又一個高峰。
更多關於戰爭片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