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佛教的電影
佛教電影可以看看佛陀傳。一行禪師著《佛陀傳》,後排成電視劇,電影,講述了佛陀釋迦牟尼從出生、成長、出家、修行、得道、弘法,直至滅寂的完整一生。世人似乎是從《佛陀傳》中第一次發現,佛陀從來不是神,而是一個人。他沒有任何神通,和我們一樣會困惑和痛苦,他也有家人,有妻子和兒子,只是他離開了他們,獨自走上了修行成佛,拯救眾生的道路。書中的佛陀不僅偉大、慈悲,而且真實可愛。娓娓道來的佛陀生平故事,融匯著佛法的精深奧妙;無論你有沒有佛學根基,閱讀《佛陀傳》,都是一次充滿喜樂和感動,受益匪淺的修行。
⑵ 《佛陀傳:全世界影響力最大的佛陀傳記》摘錄1
金句:
1.沒有親身接觸和透徹理解「苦諦」,是很難得見脫離痛苦的「道諦」的。了解痛苦之性質後,才可以用適當的行動和修行來把痛苦轉化過來,使身心康復,這就是「滅諦」。
2.他從心底里湧出了歡顏,因他這一刻想起佛陀的十八歲的兒子羅睺羅。從十歲開始,羅睺羅已是僧團里的一個沙彌。
3.對縛悉底來說,佛陀的步行就是為享受步行而行的。他似乎全不在乎是否能到達目的地。他的比丘們也是如此,沒有一個人呈現些微的緊張和不耐煩,或希望盡快到達目的地。每個人的步伐都是那麼緩穩平和。他們就像一起在寫意地漫步,沒有一點疲態。而每一天,他們都可以行上一段很長的路程。
4.一個比丘的生活簡單純朴。乞食除能助長謙卑之外,更成為與外界接觸的機會,藉此使一般人體會到佛陀對愛心和體恤的教導。
5.舍利弗給縛悉底三件僧衣、一隻乞缽和一個濾水器。
6.他真誠堅決地發心要好好地栽培自己內在的謙卑和美德。
心得:
1.佛教中修禪者的坐法:兩足交叉置於左右股上,稱「全跏坐」,又稱「吉祥坐」。或單以左足押在右股上,或單以右足押在左股上,叫「半跏坐」。假如先將右腳掌置於左大腿上,後再將左腳掌置於右大腿上,也就是反方向,則名為「降魔坐」,或稱「金剛坐」。
2.佛陀,姓喬達摩,名悉達多,公元前六世紀生於北印度。父親凈飯王是釋迦國(今尼泊爾境內)的君主,希望他能繼承王位,但他對生活中的種種現實深感困惑和痛苦,於是下定決心尋找徹底解脫苦難的道路。
3.羅侯羅,釋迦牟尼佛的唯一的兒子,也是釋迦牟尼的「四大聲聞」,和「十大弟子」之一,是佛陀做太子時和妻子耶輸陀羅所生。
4.佛觀一碗水,八萬四千蟲。
佛教的慈悲博愛,比任何宗教都較為寬宏深切。佛陀的教誡,不但不準弟子們傷害任何重大的生靈,就連那生水中的微細至極、目力不見的小蟲,也要弟子們衷心護惜。為了這一原故,所以在佛教的律儀中,制定了比丘用水,須先用『濾水囊』過濾的訓諭。
5.比丘,是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稱,佛家指年滿二十歲,受過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謂出家之人,上乞法以資慧命,下乞食以資色身,故名乞士。俗稱「和尚」。比丘的具足戒共有二百五十條。
6.出家男眾叫比丘,出家女眾叫比丘尼,在家眾叫居士。
以上部分,是書友分享的常識。
一直只知道佛祖的存在,卻不曾細致了解過他的故事。一行禪師筆下的佛陀傳,開篇就很吸引我。描寫的很細膩,很真實。相信接下來會有很好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