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國波黑旅遊景點介紹大全 波蘭十大旅遊景點
波黑是歐洲國家,有著復雜的歷史和非常豐富的文化遺產嗎?
波黑全名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是巴爾干半島的一個國家。一個看起來很遙遠的地方,但他們的名字卻讓人誤認為這是非洲的一個國家,其實是在歐洲。
波黑首都
全國各地第一大城市。坐落於波黑中北部,位於丘陵地形,四周望山。薩拉熱窩內設4縣市,總面積142平方千米,人口數量約30萬;是波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藝術中心。
薩拉熱窩是歐洲唯一一座四種宗教信仰及文化相互交融的城市,有很多歷史時間文化古跡,城裡伊斯蘭的清真寺、天主教教堂、東正教教堂和猶太主教堂相映成趣。
主要景點有巴什察爾希亞舊城區(Baarija)、拉丁橋(Latinskimost,別名普林西普橋)。在波黑的外國人同樣可以享受波黑的
免費公共醫療系統軟體,但許多生活在波黑的外國人更喜歡挑選選購個人醫保。主要是因為波黑的公用系統軟體資金短缺,醫生與護士等人員不足,並且很多醫師不會說英語,溝通交流有困難。
波黑的私人醫院和醫療設施關鍵坐落於薩拉熱窩和其它大都市,也有很多外籍人挑選選購國際性醫保,這樣他們就能前去附近歐洲我國去享受更加好的診療,例如其隔壁鄰居克羅埃西亞。
波黑對6至15歲的兒童提供免費的公共教育。但是,很多公辦學校用波斯尼亞語、塞爾維亞語或克羅埃西亞語講課,所以許多生活在波黑的外籍人選擇將他的兒女送至國際學校,這種國際學校要用英語授課,並獲得國際性教育認證的資格。這種國際學校的教學標准一般比公辦學校高些。
假如你是富人或來源於一個富裕的家庭,波黑的生活狀態可能感覺不錯。但是,假如太窮的人在波黑交心談心陷入絕境。波黑的社會經濟發展不容樂觀,並沒有大學文憑很難在波黑找到工作。波黑的顧主也很清楚應聘者找工作的難度系數,他們對於這種上班的人通常會較為嚴苛。
2018 巴爾干 (3) 波黑·薩拉熱窩-瓦爾特戰斗過的地方
薩拉熱窩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並不陌生,早在中學歷史課上,我們就知道一位塞爾維亞青年在薩拉熱窩街頭刺殺了奧匈帝國皇儲,從而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再次聽說這個城市是上個世紀70年代,一部風靡全國的南斯拉夫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讓我們認識了薩拉熱窩的英雄瓦爾特。第三次聽說是1984年的薩拉熱窩奧運會。又一次聽到它的名字就到了1992年,在電視上看到這個城市被圍困了整整1425天,成千上萬的民眾死於戰火和飢餓。1992年7月11日,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和「橋」的導演哈伊魯丁·克爾瓦瓦茨也活活餓死在薩拉熱窩家中 ,時年66歲。
2018年5月16日下午我們來到了這個久聞其名的城市-波黑共和國首都薩拉熱窩。民宿房東十分熱情好客,特地安排她爸爸開車到長途汽車站來接我們。民宿就在老城噴泉廣場附近的一座小山坡上,步行10分鍾可到廣場,出行十分方便。民宿房子寬敞整潔舒適,房東還在客廳的桌上給我們留了一瓶葡萄酒和一些點心,並留了一張紙條祝願我們在薩拉熱窩玩得愉快,讓我們感到很溫暖,有一種回家的感覺。
薩拉熱窩老城建於1450年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老城內街巷縱橫,商鋪鱗次櫛比,至今依然保持著奧斯曼時代的古樸風貌,是薩拉熱窩最繁華的地區。16世紀老城全盛時期這里有上萬家店鋪,一百多個清真寺,有室內的巴扎,公眾浴場,圖書館和伊斯蘭學校。歐洲與奧斯曼帝國的商旅和貨物在此集散,這里是巴爾乾地區最大的商貿中心,也是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干半島僅次於伊斯坦布爾的第二大都市。
噴泉廣場位於老城的中心,它的中央矗立著一座名為塞比利的噴泉木塔,是薩拉熱窩的標志性建築,塔體為八角形,上部是綠色圓形穹頂,泉水供伊斯蘭信徒凈身和飲用。塔身原為大理石製作,波黑戰爭期間被炮彈擊中,2006年重建時改成木質的。
來薩拉熱窩前我們有個願望,就是尋覓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里瓦爾特的足跡。當我們漫步於老城區,電影中的場景開始一幕幕展現在眼前。記得就在這個廣場上,德國黨衛軍用高音喇叭呼叫民眾去認領被槍殺的屍體,企圖抓住敢於出頭的游擊隊員,讓德軍沒有想到的是,廣場上所有的民眾都毫無畏懼地跟著瓦爾特齊步向前,德軍無奈,只得灰溜溜地從廣場撤走了。
格茲·胡色雷·貝格清真寺建於1531年,是波黑和巴爾干最大的清真寺,由奧斯曼帝國鼎盛時期最著名的建築師希南設計建造,他曾主持修建了伊斯坦布爾蘇萊曼清真寺等一系列著名建築。在薩拉熱窩圍城戰期間,清真寺部分受損,現在已經修復。
在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里,德軍在這個清真寺附近布下重兵,企圖誘捕瓦爾特。老鍾表匠謝德得到情報後毅然隻身趕赴這里,擊斃假聯絡員給瓦爾特示警,不幸犧牲。瓦爾特和他的戰友聞訊趕到並與德軍在這里發生激烈槍戰,德軍在附近的鍾樓布置了機槍手企圖射殺瓦爾特,但機智的瓦爾特悄悄摸進鍾樓,消滅了埋伏在那裡的敵人,居高臨下地掃射敵軍,掩護戰友撤退。當德軍最後沖進鍾樓准備抓捕瓦爾特時,瓦爾特卻從高高的鍾樓上拋出一條繩子,從容滑下,悄然消失在德軍的視野里,瓦爾特那矯健的身姿至今還留在我的記憶里。
我們來到了當年瓦爾特戰斗過的清真寺和鍾樓,重溫電影里的場景,感受塞拉熱窩人民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用鮮血和生命爭取自由、解放和獨立的悲壯歷程。雖然電影有虛構的成分,但歷史上瓦爾特確有其人,他的真名是瓦爾特·佩里奇,二戰期間擔任薩拉熱窩抵抗運動的領導人。1945年4月5日,瓦爾特在解放薩拉熱窩的最後一戰中,為保衛發電廠不幸犧牲,年僅25歲。後來南斯拉夫政府追認他為國家英雄,還在薩拉熱窩市內建了他的塑像,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就是以他的傳奇經歷為藍本創作的。
我們離開薩拉熱窩不到一年,2019年4月6日,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博物館在薩拉熱窩開館,館內陳列了主要演員的蠟像,電影中用過的道具和影片中鍾錶店的復原場景。
鍾樓建於1592年,經過鍾樓時,我發現上面鍾顯示的時間和我手錶上的時間不同,還以為它壞了。後來才知道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使用伊斯蘭教歷時間的公共時鍾,它以日落為一天之始,時間設定為12:00。由於每天的時長不同,計時員每天要對時鍾進行調整。
離開清真寺,就聽到叮叮當當的敲擊聲,聲音來自附近的銅匠街。電影里瓦爾特等人從清真寺撤走後,德軍在後面緊追不舍,當他們追到這里時,卻發現瓦爾特他們不見了,這時滿街的工匠不約而同地開始敲打他們手中的活計,叮叮當當的敲打聲掩護了瓦爾特們撤離,德軍見此惱怒萬分卻又無可奈何。
現在這條建於1489年的小街與幾十年前電影裡面的場景相比幾乎沒有變化,我們一眼就認出了這條街的標志,一家店鋪房頂上的大咖啡壺。小街兩邊店鋪擺滿一件件精緻的銅器製品,包括銅質餐具,花瓶,燈具,壺罐,首飾和表現老城風貌的裝飾畫,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最受歡迎的是土耳其式的咖啡具。這里的工藝品有幾百年的手工製造傳統,銅器上的花紋都是由工匠用小錘一點一點敲打出來的。有意思的是在這里我們看到一些用子彈殼做成的飛機和坦克,這些子彈殼都是三年圍城戰遺留下來的。
下圖的照片是我們在城東的高地黃堡拍攝的,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薩拉勒窩市的全景。在影片的結尾,蓋世太保上校馮·迪特里希因為行動失敗被召回國,臨走時他自嘲地說自己一來就在尋找瓦爾特,但沒找到,即將離開總算知道了他。他身邊的軍官不明所以問他瓦爾特是誰,馮·迪特里希就在我拍照的位置對著山谷中的薩拉熱窩黯然神傷地說:「你看到這座城市了嗎?他,就是瓦爾特。」
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中瓦爾特的扮演者塞爾維亞族演員巴塔·日沃伊諾維奇是中國觀眾十分喜愛的一位演員,曾多次到訪中國。他在另一部南斯拉夫電影「橋」中扮演男主角老虎,他的一位好友克羅埃西亞族演員鮑里斯·德沃爾尼克在電影「橋」中飾演爆破專家扎瓦多尼。1991年尋求獨立的克羅埃西亞人同試圖維持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人發生軍事沖突,這兩位相交幾十年的好友因政見不同而公開宣布絕交,成了南斯拉夫解體過程中的標志性事件。15年後,2006年兩人通過視頻在電視屏幕上相會並重歸於好。巴塔說:「過去幾年間我們之間並沒有仇恨」,鮑里斯幽默地回了一句,「只有誤解」,正所謂「相蓬一笑泯恩仇」,這也代表了兩個民族終於走向和解。
巴塔不僅是一個演員,他還是塞爾維亞社會黨副主席和國會議員,長年活躍在政治舞台上,2002年8月他參選塞爾維亞總統,但僅獲得3%的選票,他自我解嘲地說,人們喜歡的是演員的他,而不是總統的他。他還風趣地說,如果由中國觀眾投票,他肯定會當選。2016年5月22日,巴塔在貝爾格萊德因病去世,享年83歲。
什麼好玩的地方'>想問波黑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1、亞霍里納山
亞霍里納山位於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共和國的東南部,同時也位於薩拉熱窩的東南部。亞霍里納山高達1913米,是繼Bjela_nica山之後薩拉熱窩第二高山。夏季,亞霍里納山漫山遍野都是綠色,山間還長滿了各種各樣有名字或者沒名字的野花,充滿了盎然生機,非常適宜徒步旅行、郊遊等戶外活動;而到了到了冬季,山上到處銀裝素裹,白雪皚皚,雪松高高挺立在山上,這里就成了滑雪愛好者的天堂。
2、博物館
薩拉熱窩有眾多博物館,包括了薩拉熱窩博物館、Ars Aevi現代美術館、波黑歷史博物館、波黑文學和戲劇藝術博物館和波黑國家博物館(開設於1888年)收藏有薩拉熱窩哈加達(Sarajevo Haggadah)、泥金裝飾手抄本和最老的塞法迪猶太人檔案。
3、蘇捷斯卡國家公園
蘇捷斯卡國家公園是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共和國的國家公園,同時也是該國最古老的國家公園。該公園之所以著名,是因為這里曾經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該國黨派戰勝德國佔領軍的勝利戰場,公園里矗立著一些石碑以紀念這次偉大的勝利。蘇捷斯卡國家公園佔地175平方公里,該公園是歐洲僅存的兩大原始森林之一!山坡上60米處分布的山毛櫸樹以及當地的黑松樹保護著這里的原始森林,山上大片的樹木像似一個綠色的大毯子覆蓋了整個山谷。
4、莫斯塔爾老橋
莫斯塔爾老橋是波黑古建築,一座曾有427年歷史的石拱橋(始建於1566年,毀於1993年),橫跨流經莫斯塔爾老城市中心的奈萊特瓦河,橋寬4.55米,橋長27.34,橋拱最高端距水面20米,橋兩端各有一個石砌橋頭堡。老石橋的風貌與周圍以古老石頭為主體的建築和大河卵石鋪砌的古街道相和諧、呼應,充分展現了16世紀波斯尼亞的古樸風情和藝術風格。老橋將居住在河兩岸的穆斯林族和克羅埃西亞族居民連系在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更多關於波黑有什麼好玩的地方,進入:查看更多內容
去年已對中國遊客免簽,風景美到爆的波黑,為何鮮為人知?
世界上的國家那麼多很少有人都去過
如果你看一些旅遊集錦節目就會發現世界原來這么美好,這個世界上的國家大大小小一共二百多個,很少有人每個國家都去過,我覺得真正每個大洲都去過的人都不多,反正我認識的人裡面一個都沒有,因為這不僅需要很多錢很多精力,還需要一定的運氣,並不是你想做就能做到。
有人類生活的地方就有中國人存在
但是永遠不要低估了中國人的能力,有一個統計就是但凡有人類生活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有中國人存在的,雖然一個個體很難走遍每一個國家,但是中國人確實在這世界上的每個國家都有,因為我們是一個泱泱大國,所以我們的外交能力非常的強。
波黑是一個美麗的國家但是去過的人並不多
如果有機會出國旅遊,首選肯定是最著名的那些地方,每個人都是如此,我第一次去旅遊肯定也是這樣,比如去了歐洲一定會選擇英法德意,然後就是希臘、西班牙、奧地利、瑞士這些地方,這些著名國家要想好好走走玩玩都得去個兩三回,再去其他國家的機會其實並不多,所以波黑雖然景色很好,但是真正去過那裡的中國人確實很少。
世界很大我們想游遍全世界真的不容易
世界太大了,如果我們每天去一個國家還有用二百多天呢,所以這真的不太現實,有生之前能去
多少國家就去多少國家吧。
在波黑用什麼地圖導航?
波黑地處歐亞交匯處。目前可使用的地圖有網路地圖、高德地圖、騰訊地圖等,國內知名地圖服務商在波黑都可以使用。
去波黑旅遊安全嗎?
簽證
簽證
申辦波黑簽證,材料齊全後,須本人親往波黑駐華使館辦理。根據兩國協議,中國公民申辦波黑簽證免收簽證費。波黑旅遊設施主要有旅館、浴場、私人小旅館、汽車宿營地、溫泉和療養地等。主要旅遊點是薩拉熱窩。
貨幣
可兌換馬克(KONVERTIBILNA_MARKA),或稱波黑馬克。匯率:1美元=1.5728可兌換馬克。
注意事項
一、醫療條件和醫療保險須知
波黑醫療條件一般,但醫療費用較高。建議臨時來波黑訪問、探親和旅遊人員備好醫治一般外出旅遊時經常發生的疾病的葯品和個人常用葯。在波黑長期經商和工作的人員,建議辦好當地的醫療保險。
二、治安狀況
經歷三年(1992年-1995年)內戰後,波黑的經濟、社會、基礎設施等元氣大傷,迄今還沒有得到徹底恢復和治癒。貧富懸殊加劇,犯罪活動,特別是有組織犯罪,仍然是波黑內務部門和國際社會的重點打擊對象。在波黑,特別是聯邦地區,針對中國公民商店的偷盜和搶劫案件時有發生。建議在波黑經商的中國公民首先要採取必要措施預防偷盜和搶劫案件的發生。如此類案件發生,請當事人將案發時間、店名、地址、報案時間,警所等內容書面向使館反映,以便使館進行必要的交涉以保護大家的合法權益。
三、與使館和當地有關部門緊急聯系方式和電話等
與中國駐波黑使館聯系方式:
名稱:Embassy_f_he_eople's_epublic_f_hina_n_osnia_nd_erzegovina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大使館
地址:Bra_e_egi_17,_arajevo,_iH_波黑薩拉熱窩市布拉切·貝吉奇街17號
電話:00387-33-215102(固定電話)
00387-33-665686(固定電話,二、四上午9-11時)
00387-61-132264(行動電話)
00387-61-172367(行動電話)
波黑方
波黑問詢台(薩拉熱窩)電話:1182
火警電話:93
匪警電話:92
交通事故求助電話:987
急救電話:94,611111
波黑國家邊境管理局電話:057-320308
波黑聯邦海關管理局電話:033-279532
波黑塞族共和國海關管理局電話:051-301290
波黑旅行費用
波黑國內只使用現金支付,所有價格單位是官方貨幣---馬克,馬克與歐元掛鉤匯率。在波黑一般的旅行預算每天約80馬克(相當於160元人民幣)。較大的城市裡有幾家小旅店,它們比大旅館更謙和有禮、更具個性化。如果沒有特別提示,一般早餐都包括在住宿費之內。
房價參考:低KM30-70、中_M70-100、高KM100-250、豪華_M250+
參價參考:低KM5-10_⒅_M10-15_⒏_M15-25_⒑闌_M25+
2. 分享一下怎麼評價電影《驢得水》
目前我心目中的國產片年度最佳頒給了《驢得水》,這是一部從笑點淚點台詞配樂到思想都無可挑剔的喜劇。很多喜劇的內核,往往是悲劇,《驢得水》也是這樣,用黑色幽默手法講了一個很悲傷的故事,它海報上寫了一句話「講個笑話,你可別哭」,不好意思,我哭了。《驢得水》的故事題材非常敏感,「品行不端」的鄉村小學教師欺上瞞下騙取公餉,看完後暗暗吃驚,這電影略符合國情吶。電影里很多橋段,都可以從現實中找到參考系,觀眾會心一笑,堪稱大型魔幻現實主義,它得以過審公映讓人不禁感慨「審查制度愈發明朗化了啊」。
3. 笑中帶淚的黑色喜劇電影《驢得水》
故事背景設定在1942年中華民國政府時期,孫校長心懷教育興國的理想,攜同家人和三位老師,前往西部高原的偏遠鄉村,建立了三民小學校,旨在振興農村基礎教育,從根本上改變落後地區人性的貪、愚、弱、私,為國家培養棟梁之才。在艱苦的現實境況中,他們面對重重挑戰,包括缺水問題和資金短缺,通過養驢拉水和報假名方式,艱難維持學校的運作。
在一次驢棚火災的危機中,學校面臨視察,校長決定用銅匠冒充呂得水老師,以應對視察。經過一番准備,銅匠被成功塑造為「呂得水」,成功通過了視察。但事情並未就此結束,銅匠的真實身份終被揭穿,學校面臨危機。為避免露餡,校長、鐵男、一曼等人通過各種手段,讓銅匠完成一系列任務,包括假裝上課、與美國慈善家羅斯見面等,最終成功化解危機。
在一系列的波折之後,銅匠的妻子突然出現,揭示了他與一曼的關系,導致學校再次陷入混亂。為避免學校被牽連,鐵男、佳佳等人決定配合演戲,讓事情看起來像是一場誤會。在一系列戲劇性的事件之後,佳佳決定去美國深造,銅匠也表示想要追隨她。在婚禮現場,悍婦妻子的出現再次導致婚禮陷入混亂,但最終在羅斯先生的見證下,佳佳和銅匠的婚禮舉行。
在佳佳即將前往美國的告別時刻,校長和鐵男、裴魁山共同為學校和項目的未來感到樂觀,但突然傳來一曼死亡的消息,給這個故事畫上了悲傷的句號。佳佳離開學校,校長安慰她一切都會好起來,而學校和項目依然保持著。然而,校長意識到還少了一曼,這一發現讓故事以更加沉重的氛圍收尾,留下讀者對一曼命運的深深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