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溫崢嶸最經典的十部作品
溫崢嶸最經典的十部作品包括:《錯愛一生》、《浮華背後》、《洪湖赤衛隊》、《千山暮雪》、《錯愛2》、《漁島怒潮》、《表演系的故事》、《聞一多》、《刺虎》以及《半步之遙》。
在溫崢嶸的演藝生涯中,她塑造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這些角色跨越了不同的題材和背景。其中,《錯愛一生》中的顧憶羅是一個極度自我、不擇手段想要保住自己富家女身份的角色,溫崢嶸的精湛演技讓觀眾對這個角色又愛又恨。在《浮華背後》中,她飾演的女警蘇暢則是一個剛從警官院校畢業的女大學生,她身陷愛人與父親的抗爭漩渦中,展示了溫崢嶸在演繹復雜情感方面的實力。
此外,《洪湖赤衛隊》中的韓英書記一角,讓觀眾看到了溫崢嶸在塑造革命角色時的堅毅與果敢。而在《千山暮雪》中,她飾演的慕詠飛則是一個為情慾所瘋狂的神經質女人,佔有欲極強,這個角色再次證明了溫崢嶸在塑造復雜人物性格方面的能力。
除了上述幾部作品外,《錯愛2》中的梅雨歌、《漁島怒潮》中的劉三嫂等角色也讓觀眾印象深刻。這些角色各具特色,充分展示了溫崢嶸在演藝事業上的多面性和塑造力。
值得一提的是,溫崢嶸在早期的作品如《表演系的故事》和《聞一多》中也有出色的表現。在《表演系的故事》中,她飾演的角色充滿青春活力,而在《聞一多》中則成功塑造了聞一多夫人的形象。這些作品雖然可能不為大眾所熟知,但在溫崢嶸的演藝生涯中卻具有重要意義。
總的來說,溫崢嶸的經典作品涵蓋了多個題材和角色類型,她憑借出色的演技和塑造力成功地將這些角色呈現給觀眾。這些作品不僅讓觀眾看到了她在演藝事業上的才華和努力,也為中國電視劇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㈡ 給我幾部老年人愛看的老電影
1:地道戰
2:地雷戰
3:平原游擊隊
4:鐵道游擊隊
5:奇襲
6:偵察兵
7:渡江偵察記
8:回民支隊
9:大浪淘沙
10:秘密圖紙
11:五十一號兵站
12:四0五謀殺案
13:南昌起義
14:三戰山城
15:閃閃的紅星
16:野火春風斗古城
17:永不消逝的電波
18:雷鋒的故事
19:董存瑞
20:狼牙山五壯士
21:紅孩子
22:智取華山
23:戰上海
24:黨的女兒
25:烈火中永生
26:小兵張嘎
27:從奴隸到將軍
28:海鷹
29:敖雷*一蘭
30:小花
31:春苗
32:決裂
33:青松嶺
34:金光大道
35:創業
36:青春之歌
37:四室同堂
38:英雄虎膽
39:英雄兒女
40:洪湖赤衛隊
41: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42:劉胡蘭
43:一江春水向東流
44:八千里路雲和月
45:暴風驟雨
46:冰山上的來客
47:阿詩瑪
48:五朵金花
49:劉三姐
50:黑三角
51:牧馬人
52:保密局的槍聲
53:敵營十八年
54:大李老李和小李
55:今天我休息
56:今夜星光燦爛
57:甜蜜的事業
58:神秘大佛
59:萍蹤俠影
60:大刀王五
61:歸心似箭
62:廬山戀
63:小街
64:吉鴻昌
65:天雲山傳奇
66:駱駝樣子
67:紅日
68:東進序曲
69:紅旗譜
70:芙蓉鎮
71:挺進中原
72:戰火中的青春
73:戰洪圖
74:霓虹燈下的哨兵
75:馬路天使
76:十字街頭
77:桃李劫
78:三毛流浪記
79:革命家庭
80:柳堡的故事
81:七十二家房客
82:林家鋪子
83:古塔奇案
84:沙漠追匪記
85:巴山夜雨
86:神鞭
87:三笑
88:苦惱人的笑
89: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90:南海風雲
91:雞毛信
92:大渡河
93:金沙江畔
94:上甘嶺
95:漁島怒潮
96:兵臨城下
97:鐵道衛士
98:南征北戰
99:新兒女英雄傳
100:茶館
101:家
102:龍須溝
103:艷陽天
104:生活的顫音
105:夜半歌聲
106:魔術師的奇遇
107:女蘭五號
108:女跳水隊員
109:沙歐
110:護士日記
111:我我們村裡的年輕人
112:咱們的牛百歲
113:少林寺
114:人到中年
115:林海雪原
116:大林和小林
117:鄉村女教師
118:向陽院的故事
119:羊城暗哨
120:李雙雙
121:激戰無名川
122:黃繼光
123:城南舊事
124:漁光曲
125:戴手銬的旅客
126:二泉映月
127:七月流火
128:嘎達梅林
129:奴隸的女兒
130:打擊侵略者
131:怒潮
132:小二黑結婚
133:甲午風雲
134:林則徐
135:奸細
136:一個和八個
137:瞧這一家子
138:趙一曼
139:苦菜花
140:敵後武工隊
141:五更寒
142:西安事變
143:上海的早晨
144:自有後來人
145:紅色娘子軍
146:索侖河谷的槍聲
147.車輪滾滾
148.神女峰的迷霧
149.小字輩
150.斗鯊
151.好事多磨
152.不夜城
153.劉巧兒
154.他倆和她倆
155.霧都
156.紅牡丹
157.楓樹灣
158.鄂爾多斯風暴
159.一盤沒下完的棋
160.長空雄鷹
還有一些影片現在有些記不住名字了.象京漢鐵路罷工的於洋大律師等.
樣板戲和其他戲曲有:
1.紅燈記
2.沙家浜
3.海港
4.白毛女
5.紅色娘子軍
6.智取威虎山
7.杜鵑山
8.龍江頌
9.磐石灣
10.平原槍聲
11.奇襲白虎團
12.園丁之歌
13.朝陽溝
14.於無聲處
15.天仙配
16.花木蘭
17.三打白骨精
18.沂蒙頌
19.十五貫
20.秋江
有些是解禁之後重新演出的.
外國的影片也記得一些
印度:
1.流浪者
2.奴里
3.大堋車
日本:
1.追捕
2.望鄉
阿爾巴尼亞:
1:寧死不屈
2.海岸風雷
3.地下游擊隊
4.勇敢的人們
羅馬尼亞:
1.創傷
2.沸騰的生活
3.第八個是銅像
4.多瑙河之波
5.廣闊地平線
6.火車司機的兒子
7.尼羅河慘案
南斯拉夫:
1.瓦爾特保衛撒拉熱窩
2.橋
越南:
1.阿福
2.胡志明小道
3.琛姑娘的松林
蘇聯:
1.列寧在十月
2.列寧在一九一八
3.解放
4.莫斯科保衛戰
朝鮮:
1.看不見戰線
2.腳印
3.摘蘋果的時候
4.鮮花盛開的村莊
5.南江村的婦女
6.金姬與銀姬的命運
7.三妯娌
8.賣花姑娘
英國:
1.霧都孤兒
2.倫敦上空的鷹
美國:
1.巴頓
2.卓別林的系列電影
㈢ 有沒有講述海島漁民的電視劇
我知道國內有一部已經在開拍了,叫做《漁島怒潮》。
由山東衛視傳媒、上海藍星共同投拍的電視劇新《漁島怒潮》日前在日照舉行開機發布會。該劇除了展現殘酷曲折的諜戰外,還將描繪如詩如畫的漁民生活。在開機儀式上,導演馬玉輝表示,小說《漁島怒潮》很經典,他將採用多種手法拍攝這部主旋律電視劇。
馬玉輝導演曾經執導過很多觀眾熟悉的電視劇,如《人在旅途》,範文芳版《神鵰俠侶》,梁朝偉、劉德華版的《鹿鼎記》等。在開機儀式上,馬玉輝表示,將影響了幾代人的經典作品首次搬上熒屏,主創人員壓力不小,他會將壓力變為動力,摒棄四平八穩,改用多種影視劇手法去拍,讓劇情更具可看性。當記者問起用何種手法時,馬玉輝賣起關子,稱開播時讓觀眾評判。
溫崢嶸將由都市女神轉為漁家少婦,飾演劇中的劉三嫂,跨度頗大。接戲一向嚴謹的溫崢嶸此次有備而來,「劇本已經讀了五六遍,可以說都爛熟於心了。」如何揣摩劉三嫂這個人物,溫崢嶸體現出了職業演員的素養,她說,除了研究劇本,還「深入了解那個時期的歷史背景、地理人文,了解那個時候山東婦女平時都干什麼活、生活環境是怎樣的。」溫崢嶸表示,翻拍紅色經典很容易臉譜化,她更多地把劉三嫂當成一個普通的母親、女人去演,塑造一個人性化、生活化的劉三嫂。
為了真實再現原著情境,新《漁島怒潮》劇組斥巨資高效、高質量地在日照海邊搭建了符合特定歷史時期的海草房村落,以保證再現山東漁民的真實生活風貌。
新《漁島怒潮》作為第一部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視劇,無疑會喚起觀眾的懷舊情懷。據悉,此次電視劇改編,將故事背景變得更加廣闊,龍王島成為支援我黨海上軍火運輸線的戰略要地,引發了各派勢力的殊死爭奪。電視劇圍繞著龍王島和海上運輸線,反特、反諜、反攻,淪陷、潛伏、收復等情節交織,故事相比原著復雜豐滿了很多。
《漁島怒潮》作為紅色經典,曾經以小說、評書、連環畫和電影等方式紅極一時,影響了幾代人,此次被搬上熒屏還是第一次。該劇不僅以嶄新的藝術形式重拾那段難忘記憶,還將以嶄新的視角和故事將其打造成新的經典。
著名演員呂涼、「國民大媽」孫桂田、香港知名武打演員梁家仁將在劇中有精彩表現。
劇情簡介:1947年春,膠東解放區龍王島解放伊始,島上人員魚龍混雜,敵我難辨,而我山東戰場軍火短缺,形勢危急。地下黨員劉三嫂和中共龍王島區委書記兼區長葉洪山,接上級膠東軍區武裝部副部長於德海指示,以辦漁業供銷社之名,實施「海葵行動」,暗中組織艄公協助軍火運輸線。恰逢日偽殘余勢力、海匪漁霸遲龍章計劃反攻龍王島,派出亡命海盜李忠祖「詐死」回島,組織暗殺排製造恐慌,妄圖亂中奪島。劉葉二人在龍灣頭村漁救會長、黨支部書記王四江的協助下,粉碎了暗殺排一系列陰謀,更揪出了潛伏極深的特務劉志山。山東戰局突變,我軍暫時戰略轉移,龍王島一度被遲龍章占據,但劉三嫂與我留守軍民不屈不饒、堅持敵後斗爭,葉洪山則在龍王島周邊繼續游擊戰。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我軍最終順利完成「海葵行動」,徹底解放龍王島,打倒了反動派,扭轉了戰局。
還有,我不知道你是否能接受韓劇。我曾經看過一部韓劇,叫做《垂涎之島》,女主角和他們一家都是海島漁民,故事也都是發生在海島上的。挺搞笑的,可以看一看。
《垂涎之島》(朝鮮語:탐나는도다)是韓國MBC於2009年8月8日起首播的周末連續劇(夏日納涼特輯),由瑞雨、林周煥、黃燦彬、李善鎬和李承敏等人擔綱演出。此劇由韓國本土漫畫家鄭慧和同名漫畫改編而成。製作公司Group 8則曾製作《宮》和《花樣男子》等熱門韓劇。製作公司原訂以20集為播出目標,但因為收視不振,最終以16集提前終演。
劇情簡介:跨越文明、身份、性別的、在17世紀展開的21世紀式的溝通。該劇是描述17世紀朝鮮在航海中遇到暴風的英國花美男青年William漂流到耽羅島(現濟州島) ,在那與潛女(海女)張泊真和被流放的士大夫朴奎等人相遇後所發生的故事。
本劇由韓國本土同名漫畫《垂涎之島》改編而成。(很有意思而童話氣質的劇情,航海時代的背景很喜歡,人物性格也很有趣,劇里會發生些新奇的事情,選人超強,景色很美很夢幻,多國的古代呈現,音樂也很贊,感覺很游戲很童話很浪漫)
主要看點:
新人林朱煥和徐雨主演的《垂涎之島》也是韓劇2009年特色鮮明的佳作。《垂涎之島》是MBC周末夏日納涼特輯劇,所謂「納涼劇」一般以恐怖和搞笑為主,為的是給炎炎夏日降降溫。該劇由大名鼎鼎的G8(作品有《宮》《花樣男子》等)製作,由韓國同名漫畫改編而來,故事背景是17世紀的朝鮮,英國青年漂流到濟州島,與海女和被流放的士大夫發生了一系列新奇的故事。
新人林朱煥擔綱男一號,飾演流放之徒朴奎。關於如何得到這個角色,林朱煥說當時去G8試鏡,最初以為是《花樣男子》在選高中生演員,於是擔心自己的「高齡」不能入選;當得知是《垂涎之島》在選男主角時,他就更擔心了,因為自己從未擔當過男主角,在圈內知名度也不高。但後來在長談中他卻贏得了社長的青睞,於是有了自己生平第一個主角。該劇雖然由名氣不大的新人擔綱,但是集懸疑、愛情、喜劇於一身,頗受好評。在韓國播出時收視也不俗。
㈣ 漁島怒潮裡面的扮演者三嫚的她叫什麼名字
漁島怒潮里的三嫚扮演者是:溫崢嶸 ,1977年11月2日生於貴州,中國女演員,2001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2015年,在紅色經典大劇《漁島怒潮》播出飾演女主角劉三嫂。
㈤ 漁島怒潮反映的是哪個地區的歷史故事
《漁島怒潮》改編自經典同名小說,由香港導演馬玉輝執導,溫崢嶸、呂涼等實力派演員加盟,講述的是解放戰爭時期膠東地區的諜戰故事和漁改運動。
㈥ 劉繼忠的演戲生涯
閃閃的紅星中椿伢子
劉繼忠祖籍天津 寶坻,和相聲演員馬季,電影演員里坡,作家浩然是同鄉。1960年6月,他出生於北京。1973年,還是小學生的他和同班同學兼好朋友英達都是學校里的文藝活躍分子。後來,八一廠演員師偉挑中劉繼忠扮演《閃閃的紅星》中小主人公潘冬子的童年玩伴椿伢子,從而使他成為第一個進入劇組的兒童演員。而英達卻在此時轉學了,因此痛失了一次成名的機會。和聰明伶俐的冬子比起來,椿伢子是個有點丑,有點遲鈍,但是很可愛的角色。大家一定還記得他的那些經典台詞吧?「比······比他大」「叫我當土豪,叫我當壞蛋,我才不幹呢!」為了把兩個人區分開來,師偉還讓化妝師用鍋灰把伢子的臉塗黑些。(如果看過他後來拍的電影,就會發現原來他沒有那麼丑的)。1974年10月,《閃閃的紅星》一經上映便獲得巨大成功,兩位小演員,祝新運和劉繼忠也開始了演藝生涯。那段時間,祝新運被派去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劉繼忠則馬不停蹄地進了《激戰無名川》劇組,扮演了主人公郭鐵的少年時代。
黃河少年中的趙志燕
《黃河少年》中的趙志燕。1975年,長影《黃河少年》劇組決定臨時換將,讓劉繼忠替代原先的人選吳若甫,出演主人公趙志燕。這一變動,令吳若甫第一次嘗到人生的挫折,也讓他晚成名了將近30年。雖然是第一次當主角,劉繼忠卻超水平發揮,成功地塑造了一位黃河邊上的抗日小英雄形象。他那高超的游泳技術和騎馬技術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影片結尾那段精彩的騎馬打槍鏡頭更令人難忘。許多看過的人都認為這部電影的戰斗場面比《閃閃的紅星》多,看起來更過癮。但是《閃閃的紅星》光芒太強了,蓋過了當時所有的兒童電影。
其他
1976年,劉繼忠在電影《反擊》中扮演主人公江濤的童年時代。這部電影因為政治上的原因從未公開上映過。
1977年,劉繼忠在根據七十年代風靡全國的長篇小說《漁島怒潮》改編的同名電影中扮演了漁家少年英雄王海生。這是他非常成功的一次演出。他的表演非常到位,不溫不火,立體化地表現了海生多方面的性格。他既是個會鬧情緒,耍小脾氣的孩子,又是一個面對敵人酷刑,堅貞不屈的英雄。這里有一個貼子介紹得比較詳細。
1979年,劉繼忠在《蒙根花》中扮演一個蒙古王爺府里的漢族小奴隸。
1980年劉繼忠開始以成年人的形象出現在銀幕上。這一年他在八一廠拍攝的第一部電視單本劇《考場》中扮演主要角色馬瑞生。同年,他在《今夜星光燦爛》中飾演通訊員小郭。這是他成年之後最成功的演出。在片中,小郭是個愛開玩笑,又喜歡玩鳥的大孩子,但是在戰場上他是一名勇猛的戰士,他勇敢地和敵人的坦克搏鬥,最後炸毀了坦克,自己也光榮犧牲。導演在處理人物的犧牲時很唯美。這部電影在當時曾轟動一時,也因為藝術上有新的探索而引起很大爭論。
1981年,他在《解放石家莊》中扮演了小戰士孫永,雖然戲份不多,卻讓人難忘。在那個年代的電影中,英雄人物犧牲前都要羅里羅嗦講很多話,還要看紅旗,交黨費,沒完沒了。而這部電影中,導演在處理孫永犧牲時卻不落俗套:背景是黑色的天幕,熊熊的烈火,孫永面容平靜地倒在連長懷中。這樣無聲的處理反而產生強大的震撼力。許多年以後,大家可能記不得片中的其它人物了,但是都會記得這個鮮明的形象。
1982年是劉繼忠非常繁忙的一年,除了在《天山行》和《最後一個軍禮》中客串通訊員外,還在反映復員軍人回鄉帶領鄉親脫貧致富的影片《布穀催春》中扮演男二號——農村青年虎子。這部電影因為緊隨當時的形勢,獲得了當年文化部的優秀影片獎。
1983年,劉繼忠主演了他成年以後的第一部電影——反映警校學員生活的《預備警官》。這是老一輩電影演員蔣銳(演過《雞毛信》和《南海潮》等許多老電影)編導的作品。在片中他扮演的主人公侯光是個自由散漫,渾身毛病的學員,經過一系列的考驗,終於成為一名以鮮血捍衛國徽尊嚴的緝私英雄。由於劇本本身的缺陷和當時創作的局限,這部電影並未引起多大反響。
1985年,劉繼忠和其它二十幾名當紅的青春偶像進入北京電影學院明星班,開始系統學習電影理論知識。1987年他以《演員與角色的對話》為論文畢業。這是頗有爭議的一班。他們的畢業作品《鴛鴦樓》遭到惡評。有人說他們上學前都是優秀演員,畢業了反而不會演戲了。更尷尬的是,在他們入學前,中國電影還是處於繁盛時期,畢業時,卻開始滑坡了。他們錯過了演戲的黃金時代。畢業後,這批學員出國的出國,改行的改行,如今只有少數幾位仍然活躍在影視圈。19年之後,2004年的五四青年節,央視《流金歲月》節目為這班學員辦了聚會活動,人到中年的他們為這些年的滄桑感慨不已。
2002年,天津寶坻成為經濟開發區。為了宣傳寶坻,春節期間,天津電視台拍攝了《故土名人專訪》節目,其中一個小節是專訪劉繼忠的。這一年,他還在根據聊齋改編的22集電視連續劇《人鬼情緣》中扮演了寧采臣的同窗桑子明,一個經不住美色誘惑,被厲鬼吸血害死的書生。同年六一,他和祝新運上了《流金歲月》節目,講述了當年拍攝《閃閃的紅星》的趣聞。八一建軍節時,他和祝新運參加了慶祝八一電影製片廠成立50周年晚會《今夜紅星燦爛》,並表演了詩朗誦《永做黨的好孩子》。2002年11月28日,他和祝新運隨中央電視台「心連心」藝術團赴江西萍鄉慰問演出。回到當年拍攝《閃閃的紅星》的外景地,他們兩人觸景生情,為當地鄉親再次演唱一曲《紅星照我去戰斗》 。
2003年1月21日,他和祝新運參加了中央軍委慰問駐京部隊老幹部迎新春文藝演出。同年,他還演出了情景喜劇《老威的X計劃》,在第13集到16集中扮演警察。2003年8月30日,他為第9屆中國電影華表優秀兒童演員獎頒獎。
2004年7月,中央電視台為暑假裡的小朋友舉辦「少年英雄電影展播月」,作為童星代表,劉繼忠有3部作品入選,《閃閃的紅星》、《黃河少年》和《漁島怒潮》,是所有童星中入選作品最多的。
2004年7月31日22時42分,央視7套《國防時空》欄目播出了「八一」特別節目——大型軍事益智節目《走進軍旅電影傳奇》。祝新運和劉繼忠分率紅軍藍軍兩隊人馬,以電影知識競賽的形式,帶領觀眾走進八一電影製片廠,感知52年的軍旅電影傳奇,領略人民解放軍77年風雨征程。
2004年9月,央視重點劇目——表現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電視劇《我們都是好朋友》開拍。據悉,祝新運和劉繼忠將繼《閃閃的紅星》之後再度合作,在此劇中扮演重要角色。這一年,還發生了一件事:一個名為霞光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投資機構決定把《閃閃的紅星》改編成二十集電視連續劇,還邀請祝新運做導演,並且在網上公開招考小演員,很是熱鬧了一陣子,最後卻無疾而終。劇本據說黃了,因為改編太大,還給潘冬子弄出了個小女朋友,讓大家接受不了。今天的人們改編紅色經典還是以商業利益為主,如果不加些低俗的佐料,收視率就無法上去。不過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一定不能容忍新一代的編導這樣糟蹋他們心目中神聖無比的紅色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