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哪裡可以下載佐賀的超級阿嬤電影
http://www.ed2000.com/ShowFile.asp?FileID=37341
⑵ 黃什麼的超級阿姨(電影)
是日本電影
《佐賀的超級阿嬤》
http://ke..com/view/1035339.htm?fr=aladdin
⑶ 找一部日本電影,應該電影年代挺久的,大概在2010年在東森洋片台看過
佐賀的超級阿嬤 佐賀のがばいばあちゃん (2006)?
又名: 佐賀的超級奶奶
8歲那年,男孩昭廣跟隨母親離開廣島,來到了佐賀的鄉下老家。這里沒有玩具,沒有朋友,甚至連最親愛的媽媽也轉身離開,迎接昭廣的只有低矮破舊的房屋,以及獨立撫養了七個兒女的超級阿嬤。初來乍到的昭廣無法適應這里的寒酸生活,但隨著時光的流逝,他漸漸體味到了與阿嬤在一起生活所得到的幸福……
⑷ 電影《佐賀的超級阿嬤》--一位老人充滿智慧的生活
有一本跟了我差不多10年的書--《佐賀的超級阿嬤》,無數次搬家也沒有捨得把它扔掉,每每打開重讀,總還是能被書裡面的阿嬤折服和感動。2006年,這本書被改編成了同名電影。
島田洋七,原名德永昭廣,是一位漫才師(相聲演員),他的出生剛好趕在廣島原子彈爆炸的第二年,父親因輻射染上原爆症而去世,年輕的母親在居酒屋工作,獨自一人撫養兩個小孩。強烈的依賴性讓母親非常擔心常常獨自半夜跑去找她唯春神的昭廣。
為了讓年幼的昭廣有更安全的環境,母親跟姨媽策劃了一場騙局,將昭廣騙上了前往指虧佐賀外婆家的火車。
陷入無盡思念與痛苦中的昭廣,在這里遇上了他的阿嬤,帶他打開了另一個世界。
阿嬤是1900年生的,家境還不錯的她嫁給了昭廣修理自行車的外公,可惜外公早逝,留下阿嬤一人獨立撫養七個子女。
剛到佐賀的昭廣因為對母親的思念和環境的改變而不適應,阿嬤的生活也很貧窮,但她總能用自己的技能為這個家變著法的增加物資:
她會在腰間纏著綁有磁鐵的繩子,走路的過程就能粘上一堆廢鐵;
她會在自家屋旁的小河架根竹竿,攔截從上游飄下來的蔬菜和物品;
她會充分利用熱水袋的特性,除了暖腳,也能拿來做保溫杯。
於是,廢鐵可以變賣增加收入,攔到的蔬菜可以果腹,攔到的物品可以成為日用品或昭廣的玩具,暖水袋可以拿來沖茶,貧窮漸漸不再痛苦,反而開始變得有滋有味。
而更讓人拍手稱贊的,是阿嬤頻繁爆出的金句中,夾帶著的人生智慧:
當小小的昭廣開始羨慕有錢人的生活,阿嬤卻說「窮有兩種,窮得消沉和窮得開朗」,窮得開朗的人不必去羨慕有錢人,他們也有自己的煩惱;
當昭廣替她去清掃學校,臟亂臭無法忍受的時候,阿嬤森穗會鼓勵他「做完辛苦的工作,後面的工作就會變得像天堂」,這與現在常說做事情最好先難後易是一樣的道理;
當昭廣考試成績極度不平均的時候,阿嬤會開導他「人生就是總合力,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了不起的人」,所以,又何苦要求人要處處完美,無法面面俱到或者擁有瑕疵,也並不代表就是失敗。
如果你以為阿嬤只是因為在這樣朝不保夕的艱苦生活下,沒辦法才產生這些安慰自己的想法,那就大錯特錯。阿嬤雖然窮,對很多事情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但也有著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她窮,
卻每天堅持必須洗澡,永遠保持著干凈與優雅;
在昭廣成為棒球隊長的時候,用攢下的錢為他買了最貴的釘鞋;
在醫生同情昭廣受傷不收醫葯費的時候,第一時間將錢還給了醫生;
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無償伸出手幫忙。
所以,阿嬤有自己生活的技巧、樂觀的態度、和堅守的原則。正因為這樣,才能獨立撫養七個子女卻沒一個變壞,能得到鄰居們的尊重,也才能讓小昭廣,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沒有怨天尤人,反而成為一個積極向上,並且靠著一技之長,變成學校風雲人物的人。
這部電影,真實的還原了書里的點點滴滴。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也沒有太多的煽情,卻依然贏得了很多的好評。
不管是看書還是電影,我都會因為阿嬤偶爾蹦出的金句而會心一笑,也會因為她的能幹而豎起拇指,更會因為她的智慧而受到啟發,當然,也會因為一個個簡單的場景讓自己感到一陣陣的溫暖。
當阿嬤拖著長長的繩子走過小橋時,當她在小河間撈東西時,當她在昏暗的燈光下補衣服時,會讓我的心裡泛起暖意,讓我突然想起小時候坐在門前,跟家人有一句沒一句的聊天,跟奶奶一起去摘荷葉,還有拿著大蒲扇在院子里乘涼的日子。
逝去的總會讓人懷念,但我相信,心裡深處,他們帶給過自己的快樂和幸福,永遠都不會隨時間而磨滅。非常建議電影跟書都看,書里的內容更豐富,而電影則會將這樣的溫暖具象到你的面前。希望這部電影,能給你啟發,也能讓你稍微回憶起某一段舊時光。
⑸ 《佐賀的超級阿嬤》——再艱苦,也要讓老天笑出聲音來
第一次寫書評(或許對於我目前的水平來說只能算是讀後感),就從一本簡單、溫馨又勵志的小說開始吧,清明節剛剛讀過的《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是日本喜劇藝人島田洋七回憶童年生活的自傳體小說,講述了二戰結束後,因母親無力撫養而被寄養在佐賀鄉下的昭廣在阿嬤家生活的日常。書中的阿嬤雖然生活貧窮,卻「窮得開朗」,經常有一些神奇的辦法讓日子過下去,讓生活充滿創意與歡笑。 導演吳念真在為小說寫的序中提到"我母親說,再艱苦也要笑給天看。佐賀的超級阿嬤卻更犀利,她是:再艱苦,也要讓老天笑出聲音來!"本書暢銷亞洲,激勵了很多人,另有續篇和同名電影。
目錄:
前言
一 背後被推了一把
二 從貧窮到貧窮
三 皮鞋鋥亮的轉學生
四 有滋有味的貧窮生活
五 最喜歡、也最討厭的運動會
六 熱水袋帶來的幸福
七 錢是天上掉下來的意外收獲!
八 母親和棒球少年
九 外婆和母親
十 一 萬元一雙的釘鞋
十一 考試零分、作文滿分
十二 難以忘懷的老師
十三 佐賀的名人
十四 面條、橘子和初戀
十五 最後的運動會
十六 多管閑事和體貼
十七 再見,佐賀!
後記
阿嬤的省錢奇招:
腰上綁磁鐵走路
水上的「超級市場」
……
書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事
運動會午休時,老師總是會說肚子疼,和「我」交換便當
賣豆腐的大叔故意捏破豆腐,便宜賣給「我」
感想:「真正的體貼是讓人察覺不到的」。
收廢鐵賺錢買零食
買了24色蠟筆、釘鞋之後,無論什麼課都擺在桌上
偷初戀女生家的橘子送給她
感想:雖然是以輕松的語氣寫下這些故事,作者小時候貧窮的經歷卻讓人有些心疼。
棒球隊的小夥伴因為家庭的原因無法參加畢業旅行,「我」召集隊友打工幫他賺旅費,然而他卻沒有參加畢業旅行,「我」懷疑他私吞了大家辛辛苦苦賺的錢大發雷霆,最後發現他是買了棒球球具打算送給學弟。
感想:體貼不是多管閑事,不能為了滿足自己把親切強行施與他人。
阿嬤的經典語錄:
1、窮有兩種:窮得消沉和窮得開朗。我們家是窮得開朗。而且啊,我們跟由富變窮的人不一樣,你不用擔心,要有自信。因為我們家的祖先可世世代代都是窮人。做有錢人很辛苦,要吃好東西,要去旅行,忙死了。而且,穿著好衣服走在路上,還要擔心摔一跤。光從這一點來看,窮人習慣穿著臟衣服,淋濕了雨,坐在地上,摔跤也無所謂。啊,貧窮真好!
2、惹人討厭的事情就是太招搖。
3、晚上別提傷心事。難過的事留到白天再說,也就不算什麼了。
4、成績單上只要不是0就好了。1分2分的,加在一起就有5分啦!
5、不要為葬禮悲傷,因為剛好是漲潮(日本人認為一天中出生和死亡最多的時刻)的時候嘛。
6、別人跌倒一笑置之,自己跌倒更要一笑置之。
7、活著很有意思。
8、與其講究外表,不如內在下功夫。
9、讓人察覺不到的體貼才是真正的體貼、真正的關切。
10、吝嗇最差勁,節儉是天才!
11、別抱怨冷啊、熱啊的!夏天時要感謝冬天,冬天時要感謝夏天。
12、時鍾反著走,人們會覺得鍾壞了而扔掉。人也不要老回顧過去,要一直向前走!
13、這世上滿是生了病還不想死的人,自殺未免太奢侈了。
14、游泳不是靠泳褲,靠的是實力!
15、不要光想今天、明天的事,要去想一百年、兩百年以後的事。想到有了五百個孫子、曾孫,那時候會快樂得不得了。
16、尾部開杈的蘿卜,切塊煮起來味道都一樣。彎曲的小黃瓜,切絲用鹽拌過後味道也都相同。
17、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沒有應該扔掉的東西。
18、「阿嬤,我英語都不會。」
「那你就在答案紙上寫『我是日本人』。」
「漢字也不太會……」
「就寫『我可以靠平假名和片假名活下去』。」
「我也討厭歷史。」
「歷史也不會?那就寫『我不拘泥於過去』。」
(看到這里真心覺得搞笑,難道阿嬤其實是個段子手?會教壞小孩子的,哈哈。)
19、人到死都要懷抱夢想!沒實現也沒關系,畢竟只是夢想嘛。
20、聰明人、笨人、有錢人、窮人,過了五十年,都一樣是五十歲。
21、只要能道聲「再會」就是幸福。如果能說「改天見」就更加幸福。要是能說「好久不見」就更加、更加幸福了。
⑹ 有哪些關於「教育」的優秀電影
在探索教育的電影世界裡,我們能夠找到不同方向的故事和觀點,這些電影不僅豐富了我們對教育的理解,也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資源。它們以獨特的方式觸及教育的核心,揭示了教育的本質與價值。
電影作為藝術表達的一種形式,往往能夠道破教育的真諦。例如,「地球上的星星 Taare Zameen Par」中的故事啟發我們理解,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只要我們用心去傾聽和接納,就能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道路。《火星的孩子 Martian Child》則讓我們意識到,孩子如同外星人,擁有無窮的能量和潛力,他們通過學習如何成為真正的人類,探索這個世界。
在「自閉歷程 Temple Grandin」中,我們了解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不需要因為與眾不同而自我貶低,而是要勇敢地邁出自己的步伐。《佐賀的超級阿嬤 佐賀のがばいばあちゃん》通過外婆的話語,向我們傳達了人生總和力的重要性,激勵我們面對挑戰。
《叫我第一名 Front of the Class》告訴我們,孩子的視角與成人不同,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往往超乎我們的想像,我們應該尊重並鼓勵他們追求自己的夢想。《瘋狂原始人 The Croods》則通過幽默的方式,提醒我們向自然學習,珍惜和理解我們生活的環境。
動畫片如《龍貓 となりのトトロ》和《千與千尋 千と千尋の神隠し》,通過奇幻的故事,不僅為孩子們帶來了快樂,也讓他們學會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陽光小美女 Little Miss Sunshine》則教會我們,面對生活的痛苦,重要的是如何戰勝它,從中找到快樂和意義。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借りぐらしのアリエッティ》以溫柔的故事告訴我們,痛苦和困難常常是成長的催化劑,它們能讓我們學會珍惜和感激。《美食總動員 Ratatouille》則激勵我們相信,即使在看似不可能的領域,也能通過努力和堅持找到自己的位置。
《超人總動員 The Incredibles》通過角色的力量,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內在的力量,關鍵在於如何發現和利用它。紀錄片如《小人國》和《幼兒園》則真實地呈現了孩子的校園生活,讓我們有機會反思和理解教育的本質。
通過這些電影,我們不僅能夠了解教育的多面性,還能從中汲取靈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教育的理念。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心靈的啟迪和成長的陪伴。在追求知識的路上,我們應當保持好奇心,勇於探索,珍惜每一個學習的機會。
在這個充滿可能性的世界裡,電影為我們打開了教育的另一扇窗戶,讓我們在故事中找到共鳴,感受教育的力量。無論是孩子的成長,還是成年人的自我發現,這些電影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告訴我們,教育是一場永恆的旅程,它關乎愛、理解、尊重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