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初聞不識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意思
意思是:第一次聽這首歌的時候不知道歌的含義,等再聽的時候,突然就覺得這歌好像說的就是自己,就像自己的過往一般。
原文為:
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既然已是曲中人,何必再聽曲中曲。
曲中輕憶夢中人,夢醒時分嘆紅塵。曲終人散夢已醒,何處再尋夢中人。
夢中合唱鳳求凰,夢醒獨奏離別賦。即知曲人存於夢,何故執於曲外人。
多少痴夢多少等,難訴痴情曲中人。一蕭一頁紅塵事,一弦一曲了人生。
既然已是曲中人,何必再悟曲中意。不願再做曲中人,奈何越聽越沉淪。
曲中曲,人中人,曲散人終離,曲終人散早成空。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1)滾石電影滾石電影微信公眾號文章免費閱讀擴展閱讀:
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的背景故事
劉若英曾多次把《後來》唱到聲淚俱下,因為歌曲的背後,是自己。她的每一首歌都是一個故事,她的每一個故事都能寫成一首歌。有些事只有經歷時間的沉澱,才會以更戳心的方式重現,初識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劉若英的曾經,是一個為愛痴狂的小女生。 陳升是她的恩師,從她入行開始,手把手教她成長,可大家都看得出在奶茶心目中陳升不僅僅是師父。一個情竇初開,一個已為人夫,註定是一場心酸的守望。
可以說沒有陳升,就沒有劉若英。 「奶茶」是陳升為她取的名,並伴隨她直到現在。陳升說:「你就像一杯奶茶。雖然沒有紅酒的高貴、典雅,沒有咖啡的精緻、摩登,卻自有一種溫潤、香濃。」
劉若英在演唱會上唱起《後來》,情到濃時一度崩潰大哭。感情就是,一旦錯過了,就不會有後來。「有過執著,放下執著; 有過牽掛,了無牽掛。」願你過得好,也祝我順心,不談虧欠,謝謝曾遇見。
那個曾經唱著《後來》泣不成聲的劉若英,現在終於微笑著講述《後來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