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認為中國電影應該怎樣發展才能走向世界
國際電影節獎項一直被視作衡量一國電影水平的重要標准。某些類型的中國電影更容易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這似乎已經形成了一個模式。
中國導演王小帥的新作《闖入者》是角逐本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唯一華語影片。他說,外國人通常喜歡在中國電影中看到「景象奇觀」和一些「邊緣化的景象」。
針對這種「潛規則」,一些中國電影人認為,中國電影要讓世界買賬,需要更多地考慮外國觀眾的心理。
不過,在威尼斯電影節首屆中國電影論壇上,王小帥直言,他不會去揣摩國外觀眾怎麼想,而是堅持自己的態度和方式,立足於中國人自己的生活、傳統和文化。他的電影中也沒有「景象奇觀」,而是關注人的基本情感。因為人的情感超越文化差異,是全世界共通的。
王小帥的想法與義大利電影人喬治·戈塞蒂不謀而合。他認為,中國電影要想贏得世界,必須堅持自己的傳統和特色。
戈塞蒂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中國電影最吸引歐洲人的地方就是它的獨特性。在他看來,中國電影最吸引自己的地方是強烈的情感表達。中國電影人如果試著去做和歐洲相同的東西,那就一定會失敗。所以,他說:「中國電影,請不要改變你的傳統。」
合拍?找好夥伴
中外合拍電影被不少人看做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捷徑。威尼斯電影節期間,不少中歐製片人表達了合作意願,認為專業的合作有助雙方克服各自的劣勢,互通有無。
義大利製片人孔奇塔·艾羅爾迪在由「新華國際」主辦的威尼斯電影節中國電影論壇上說,義大利對合拍電影有各種優惠政策,對這些,中國製片人不一定了解得非常清楚。
本屆電影節閉幕華語影片《黃金時代》製片人覃宏說,外國導演剛進入中國時常常摸不準中國電影圈的「潛規則」,這恰恰說明找到好合作夥伴的重要性。覃宏說,中國現在有很多具備契約精神的合作方。
市場?需要橋梁
盡管中國電影人為走向世界做出各種努力,但一個事實是,中國電影進入國際主流市場仍面臨不少困難,所佔市場份額不大。
覃宏說,漢語畢竟沒有英語使用范圍廣,而在商業電影方面,中國電影業在特技技術、導演理念和視覺特效等方面還不夠先進。
而義大利電影人戈塞蒂認為,中國不缺好的電影,但不少好電影被歐洲市場忽視,中國電影走向世界需要「橋梁」。在他看來,這座橋梁就是專業的合作方和更好的推廣策略。
他說,義大利曾經設立世界上第一個推廣本國電影的聯合機構,其他國家紛紛效仿,打開了本國電影通向世界的大門。中國也需要制定相應策略,向世界推銷中國電影。
2. 中國電影是怎樣產生和發展的
中國電影發展史(1896-1949)
這個世界有了光,然後有了影。電影是一種能夠將光影關系玩弄得最出神入化的現代發明。有人認為,如果要談電影,就要上溯到我國漢代出現的燈影戲及之後出現的皮影戲。但是,真正有意義的電影,不是發明自中國,而是科技發達的近代歐洲。1895年12月28日,法國盧米爾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號咖啡館放映成功之後,正式標志著電影時代的來臨。
既然中國與電影的發明無緣,那中國電影發展就由電影放映開始。1896年,盧米爾兄弟僱用了二十個助手前往五大洲去放映電影。就是這樣,電影這種擁有藝術和商品雙重價值的文化產品,在西方商人擴大市場商業策略推動下,傳入了中國。隨後,很多歐美商人見中國的放映業有利可圖,紛紛來華投資。他們經營放映業,修建及發展連鎖式影院,甚至在中國建立電影企業,攝制影片。
由1896年至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雖然外商在中國電影市場占據了壟斷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國電影活動的開始。1903年,德國留學生林祝三攜帶影片和放映機回國,租借北京前門打磨廠天樂茶園放映電影。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的任慶泰為了向京劇老旦譚鑫培祝壽,拍攝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劇《定軍山》的部份場面。
中國電影一開始,就和中國傳統的戲曲和說唱藝術結合起來,發展出一套獨特的電影類型。但是最早嘗試拍攝這種電影類型的豐泰照相館只屬小本經營,算不上是電影機構。直至商務印書局「活動電影部」的出現,才真正代表中國製片業的開始。在這段期間,除了「商務」之外,先後出現的電影製片機構還包括由美商投資「亞細亞影戲公司」、「幻仙」、「中國」、「上海」、「新亞」等,由於他們的成員多是來自戲劇舞台,所以當時的電影題材和內容大多源於中國戲曲和文明戲。此外,他們也開始拍攝劇情短片和長片,對電影這種藝術作最初步的探索和嘗試。
中國電影誕生於1905年,歷經了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革命戰爭時期,新中國建設時期,文革時期,改革開放時期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時期等各個歷史階段;經歷了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模擬到數字,從傳統到現代的技術變革進程。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中國電影都留下了優秀的代表作:20年代拓荒時期,有《孤兒救祖記》等關注社會改造的進步電影;抗日救亡時期,有《狂流》《中華兒女》等鼓舞鬥志、弘揚愛國主義的影片;抗戰後,《八千里路雲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又深刻揭示社會矛盾和本質,形成現實主義的創作潮流。
她說,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的17年間,涌現出《白毛女》《祝福》《林家鋪子》等一大批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優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銀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國電影發展的第一次高潮;經歷十年文革浩劫,中國電影走出低潮,拍攝出《小花》《人到中年》等一大批反映改革實踐、針砭社會時弊的優秀影片。尤其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開國大典》《大決戰》等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和《焦裕祿》《鳳凰琴》等現實題材影片,形成了第二次高潮。
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趙實說,中國電影先後實施了影視合流改革、電影精品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電影股份制、集團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藝術質量和形式都有嶄新的突破和提高。除《孔繁森》《離開雷鋒的日子》《喜蓮》《那山那人那狗》等作品外,還出現了《不見不散》等賀歲片、喜劇片的新樣式,涌現出一大批新生力量。進入新世紀,中國電影形成了國有、集體、民營多種所有制協調發展的新格局,電影發展走上了良性循環的軌道。《鄧小平》《可可西里》《台灣往事》等力作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英雄》《神話》等國產大片共同占據了中國市場的主導地位,並在世界影壇創造了中國電影的票房奇跡。近三年來中國有30多部影片在40多個國際電影節上獲獎,標志著第三次發展高潮的到來?
3. 中國電影改如何發展
先改革審查制度,管的別那麼嚴,別這個也禁那個也禁的,然後電影分級,這樣中國的電影就會百花齊放了
4. 中國的電影,到底該往哪發展
其實這個問題不光你在討論就是中國的電影人也在討論中國的電影好象就是打打殺殺的 也就是這些才可以走出國外才可以被外國人接受 你看中國的電影從李小龍時代起就是工夫電影 再者成龍 所以中國的電影關鍵是走自己的路 拍自己的電影 不管是商業片 還是文藝片 還有就是政府的支持 你看現在的電影 幾乎都是國外大片 電視台播放的也是國外的精品 就算是電視劇也是韓劇霸佔 日劇霸佔 請支持國產電影
5. 中國電影將向哪方面發展
大片國際化,但仍會受體制及國情限制,類型片短時間內無法很好的發展,如恐怖片等,藝術類電影只有去國外拿獎,國內才有可能受到關注繼而收回成本,但縱觀國內藝術片,以難達到八九十年代的高度,所以藝術片的投資會減少,加上所謂市場經濟的操控,影院不會去放映這些票房前景不好的片子...
總的來說,正題票房會越來越高,但是電影質量會受到票房要求而一味大眾化,缺乏藝術探索
6. 中國影視應如何發展
電影誕生已經有110年的歷史了,中國電影也經歷了百年的滄桑。在一百多年的中,中國電影經歷了發展與壯大,輝煌與低潮,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中國電影一直游離在世界主流電影文化之外,中國電影人也一直在追求世界的承認和肯定——即中國電影的國際化。
中國電影有著輝煌的過去,三四十年代中國產生了大量的優秀影片,像《一江春水向東硫》《漁光曲》《小城之春》等,有著很高的藝術性和觀賞性,以致與後代的評論家自豪的是說「歐洲六十年代藝術電影中的一切都可以在《小城之春》找到。」 但盡管如此,由於各種復雜的社會歷史原因,當時的中國電影卻並沒有贏得一種國際性的聲譽,所以,在西方各國權威的世界電影史中,我們很難見到關於中國電影的評述。隨後,由於東西方兩大政治陣營的對立,中國大陸電影則走上了一條獨特的自足的政治電影的道路,以一種叛逆的姿態傲立於世界電影舞台,拒絕著西方世界的承認。 改革開放後中國電影又開始了走向世界的歷程。
(一)華語電影的概念
在當前的電影世界中,很多電影都是由幾個國家和地區共同完成,導演、製片人、演員,投資來源等的組合越來越復雜,要單純的判斷一部電影屬於那個國家或地區已經是很困難的事了。早在90年代初大陸和香港就有關於《霸王別姬》的地區屬性的爭論。更好體現這個問題的是關於《卧虎藏龍》的爭論。
李安導演的《卧虎藏龍》在世界范圍內獲得了成功。有人曾統計過,不算在英國獲得的有"英國奧斯卡"之稱的英國學院獎,《卧虎藏龍》共參加29個大大小小的電影節,18個項目84次獲獎,更是中國電影首次奪得奧斯卡(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影片在許多國家(包括美國)都打破了外語電影的票房記錄。但隨之而來的是關於《卧虎藏龍》的版權問題。中國電影集團北京對外合作製作公司總經理鄭全剛在談到《卧虎藏龍》獲奧斯卡獎的意義時說:「這是華語電影的勝利。我們可以毫無愧色地說《卧虎藏龍》是一部百分之百的中國民族電影,它是由百分之百的中國影人製作的,百分之百的說中文,體現的是百分之百的中國民族文化。」而台灣媒體視《卧虎藏龍》為"台灣電影的典範",盡管國內人士聲稱,台灣方面並沒有這部影片的版權,這部影片還是在台灣獲得了金馬獎的6項大獎。與此同時,香港電影界也有很多人士,因為影片的男女主角周潤發、楊紫瓊,攝影鮑德熹和美術指導葉錦添都是香港人,而認為《卧虎藏龍》是香港產影片,而且,這部影片還史無前例地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16項提名,8項大獎。還有一個網上報道說,《卧虎藏龍》的所有權應是由徐立功、李安在開曼群島所成立的紙上控股公司所有…………
我個人認為,從"文化定位"的角度將這部電影定位與「華語電影」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正如導演李安所說:"我想這部片子是集合了兩岸三地的資源。"在當前的電影環境中,華語電影作為一個文化上的整體,表達著中華文明中特有的文化、風俗、語言等意義的或某些對歷史性事實的解釋,整體上代表著兩岸三地的電影成就。
兩岸三地的電影有著很高的成就,尤其是台灣和大陸的藝術電影,在三大電影節上屢有斬獲,出現了像侯孝賢,蔡明亮,張藝謀,陳凱歌的一大批優秀的電影人 他們在上世紀後期的世界電影史上留下了中國的痕跡,但令人尷尬的是,精英文化的立場和沉重的主題讓他們原理大眾的生活,而在西方他們也未溶入主流文化之中。倒是香港電影取得了繁榮,八九十年代香港年產影片200部左右,在東亞,東南亞的電影市場上占據優勢地位,但隨著香港電影近年來整體上的低迷,香港電影的地位已經大不如從前。
李安的《卧虎藏龍》似乎為中國電影的國際化找到了令一條康莊大道。自《卧虎藏龍》在世界范圍內取得成功以來,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等國內最負盛名的導演紛紛投入到所謂的「大片」的拍攝中,而且大片們都取得了相當不錯的票房(甚至在西方也取得很好的票房收入),但也得到大量的口水和爭論。那麼,在商業大片與藝術電影之間,中國電影的國際化之路究竟該如何抉擇?
(二)藝術電影的豐收
台灣電影和大陸電影在上世紀後期的歐洲三大電影節上可謂風光無限,侯孝賢,蔡明亮,揚德暢,王家衛,張藝謀,陳凱歌等的電影多次獲獎,這是中國藝術電影的高峰。這是華語電影的第一次國際化高潮。
陳凱歌的《黃土地》是華語電影第一次國際化開始的標志。影片描寫了弄家少女翠巧在八路軍文工幹部顧青的啟發下,大膽出走,抗拒世代相傳的命運,追求自己愛情和婚姻的幸福。在影片中,在大遠景中高天厚地與渺小如螻蟻般的人的對比,勤勞儉朴卻生活艱辛,命運悲慘的農人,那娶親的熱鬧場面,那時而歡悅時而悲涼的陝北信天游,滔滔不息的黃河,腰鼓,祈雨,牧羊,耕地等意象構成了一組整體的象徵,超越了一時一地的指向性,而上升到對我們這個歷史悠久的民族的歷史和命運的回溯和追問,透出一種歷史的沉重與蒼涼。
1989年的台灣電影《悲情城市》自1945年8月日本投降開始,至1949年12月國民黨定都台北結束。在這兩個極具意義的台灣歷史紀事之間,有著名的二·二八事件、戒嚴、日僑撤離以及白色恐怖時期。影片通過一個失語者林文清的家族興衰與情感歷程串起全劇,形象地刻畫了當時生活在國民黨暴政之下,台灣人民無聲的反抗以及無奈的沉默。它把二戰剛剛結束的台灣混亂的歷史破敗,濃縮在一個普通的家庭當中,用一個家庭的悲情來映照整個社會整個時代。這部電影獲得第46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張藝謀的《紅高粱》通過講述「我爺爺」「我奶奶」的愛情故事,展現最原始的生命的野性與粗獷,以及對生命和自然的敬畏與崇拜,表達對於自由的愛與鮮活奔放的生命的熱烈追求。這部電影獲得1988年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這段時期獲獎的電影還有《大紅燈籠高高掛》獲第48屆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秋菊打官司》獲第十四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香魂女》《喜宴》獲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霸王別姬》獲法國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 《活著》 獲第47屆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春光乍泄》獲第50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當時的藝術電影的繁榮是有原因的。大陸當時還處在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的過度時代,主要的電影製片廠也不反對拍藝術片(當時電影廠主要由國家出資養活,所以如果在藝術上得到認可,即使拍的藝術片在票房上沒什麼收獲也會得到支持)。而且當時處於改革開放的初部階段,人們的精神生活遠沒有現在豐富,藝術電影容易得到觀眾的認可。在這中情況下拍出的電影很多都具有非常高的藝術性。所以許多電影在當時都取得了相當可觀的票房收入,像《紅高粱》是400萬(這在當時是非常高的),《悲情城市》在台灣也有很高的票房收入(侯孝賢靠這還清了欠債),而《霸王別姬》的全球票房更高達2100萬美元(很可惜國內被禁)。總之,這時期是話語電影中的藝術電影的全面繁榮的時代。
這段時間是中國藝術電影的豐收時代,產生了大量的優秀的華語藝術影片,它們在屢屢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它們使西方開始關注和重視華語電影,華語電影已經成為世界影壇上不可忽視的新興力量,讓華語電影在世界范圍內產生影響,為20世紀後期的是世界影壇上寫下中國(中華)電影的重重一筆。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一些電影創作上的累贅,藝術電影的生存空間越來越有限,具體表現在創作資金的缺乏,票房的低下,在西方電影節上的收獲也相對稀少。如顧長衛獲得銀熊獎的《孔雀》票房僅為600萬,而《青紅》的票房才300多萬,而同期許多生業大片票房都有上億。而許多電影人,像賈樟柯,張元等第六代導演都尋求外部資金的支持來拍片,而它們的許多片子都難以在國內上映.華語電影的藝術電影進入了整體低潮的時代,只有少數電影人堅守著藝術電影的天空。
(三)商業大片的時代
在華語藝術電影逐漸低落的同時,商業大片開始在華語影壇展示風采,而且勢頭越演越烈。而且一些電影打入了西方主流院線,取得了非常可觀的票房收入。華語影壇進入商業大片的時代。
所謂的商業大片一般有著較大的資本投入,由知名導演執導,聚集眾多大牌明星,主要是為了商業目的(票房或獲獎),而且大多都是由多國或多個地區的影視資源,瞄準國際市場製作和發行,而且一般都獲得了票房上的豐收。
最早的成功的華語商業大片應該是2000年的《少林足球》和《卧虎藏龍》。主要有香港出品的〈少林足球〉製作成本5000萬港元,取得了非常理想的票房成績。其中香港票房6000多萬港元,日本近1.5億港元,韓國也有3000多萬港元,它當時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創造了港片的票房記錄。同年由多個國家和地區投資《卧虎藏龍》製作成本高達1500萬美元(這在的當時的華語片中是絕無僅有的),影片取得了很大的商業收益,它的全球票房更是高達2.13億美元(這是華語片的最高票房記錄),更唯一一次的為華語電影贏得了奧斯卡小金人。這兩部電影在世界范圍內商業上的成功大大刺激了中國電影人,僅接著,《英雄》《十面埋伏》《天下無賊》《功夫》《神話》《無極》《霍元甲》《夜宴》等商業大片紛紛出現,它們在國內幾乎都取得了過億的票房,在世界影壇上也掀起一陣華語電影的熱潮。雖然它們在國內飽受批評,但似乎為呼籲電影的國際化找到了另一條道路。
由李安導演,周潤發、楊紫瓊、章子怡等主演的《卧虎藏龍》是一部武俠片,影片以"盜劍、奪劍"為契機,帶出人物關系,逐步展開兩男兩女(一對中年男女和一對青年男女)之間的情感糾葛、江湖恩怨。其中,一對代表傳統,一對代表現代。李慕白克己而又執著於對愛情的追求,岳秀蓮洞明人情,時時為他人著想,始終無法放下對死去情人道義上的忠誠,雖然深愛李慕白卻一直無法接受李慕白的愛。玉嬌龍可以說是集現代少女的另類與反叛於一身的人物,她以自己的好惡作為分辨是非的唯一標准,羅小虎個性狂放不羈,卻又是個重情重義的血性漢子,不惜放下大漠中的一切千里迢迢來尋找舊日的戀人。整部影片飽含著濃厚的俠義精神和深沉的人生哲理。它飄逸優美的武打設計、精心構造的傳統中國韻味、江南的靈秀與沙漠的雄渾、引人入勝的劇情懸念征服了西方世界。很多人認為它是華語電影國際化的標志,但拋開關於《卧虎藏龍》在藝術和武俠上的爭論不談,我覺得電影在商業運作上的表現都不能算華語電影國際化的典範。《卧虎藏龍》的製作資金為1500萬美元,主要來源與哥倫比亞電影製作公司的運作(其中國內僅為100萬美元,還是投資人千辛萬苦拉來了的),他們以劇本和演員和公司品牌獲得保險公司的保險,再憑它得到銀行的貸款,這種「空手道」的運作手法又使他們十分賣力的為影片做宣傳,以提高票房。雖然《卧虎藏龍》在美國狂攬1.8億美元票房,但由於國內運作的失敗,國內的投資商並沒有因此得到收益,所以《卧虎藏龍》僅是華語電影國際化中文化上的成功。
而另一部大製作的《英雄》在運作上成功得多。《英雄》成本3100萬美元,多方共同投資(大陸為主,主要來源與銀行貸款),在全球工取得1.88億美元票房。從它開拍一直到上映關於電影的報道都不斷出現在媒體上,它在中央電視台等多家電台上的廣告宣傳,它對盜版的預防,它對與《英雄》相關的各種產品的開發,在人民大會堂高調首映………可以說《英雄》的策劃宣傳和商業運作非常成功:在國內上映十天票房過億,二十天票房過2億,在北美兩周票房近6000萬美元(而且是連續兩周票房榜首,這是絕無僅有的)它的DVD,VCD版權賣了1780萬的天價(甚至據說用官方的壓力才讓《英雄》提早在美國上映)……它創造了很多華語電影的奇跡,當然,這與影片本身密不可分,包括有號召力的導演和大牌明星,唯美的影視畫面,富有想像力的武打,等等,但我認為出色的商業運作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
包括《卧虎藏龍》《英雄》等商業大片讓華語電影進入西方主流文化圈,並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但已經有專家指出這不是長久之計。記得看過一篇文章中有個德國觀眾看完《十面埋伏》後不解的說「真搞不懂這些人整天在天上飛來飛去有什麼意思」,可以預見,以武俠片為代表的華語商業大片在西方視覺厭倦後又將淡出西方主流,那麼,華語電影的國際化之路究竟在何方呢?
(四)關於華語電影國際化的思考
在藝術電影和商業大片中該如何選擇?華語電影究竟該如何走向世界?我覺得該從多方面入手。
首先,要尋求藝術與商業的雙贏。這個方向是可行的,從早期的《紅高粱》《霸王別姬》就可以看出。像近年的《2046》在國內票房有3000多萬,香港也有近3000萬,也是處於贏利的狀態。陳可辛的《如果愛》也有相當不錯的票房。在這方面有國家政策的原因,我們都知道國家對影視的政策太緊了,很多十分受歡迎的好片子都由於一些原因不能在國內上映,這不能不說是中國電影業的損失和桎梏。像投資1200萬的《世界》,光北美地區的發行權就賣了200萬美元,可以說在商業上也是有利可途的,但進不了過內的電影院。在如《山峽好人》,得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但上映遙遙無期。我希望文化和電影的創作能有一個更加開放的環境,這一定有利與華語電影的繁榮。
其次,要挖掘傳統文化中的東西。中國目前的電影在製作方面遠不能和好萊塢相比,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五千年的文化傳統,而且這在影視方面有著非常高的價值。一部取材於中國古代木蘭從軍的美國動畫電影《花木蘭》的成功就是典型的一例。這部動畫片於1998年6月在洛杉磯首映,後在全美國取得了1.2億美元的票房成績,全球票房收入為3億美元。既然西方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東西都能成功,為什麼我們不能呢?
第三,更加深入的參與國際影視的製作與開發。可以說中國目前已經開始參與國際影視的製作中餓,而且是主流的,我們在很多電影中都可以看到中國電影人。但是目前中國參與的主要都在東亞國家和地區,離西方主流社會還很疏遠,當我們的電影公司廣泛的參與到西方主流電影的製作中時,我相信要讓華語電影在西方主要院線上映應該不是什麼難事(起碼在技術上是),而且這可以提高我們自己的影視製作水平,對我們自己電影水平的提高也有幫助。
這只是我對與華語電影的一點看法,我希望華語電影能在世界上開出燦爛的花朵,我希望華語電影能有美好的明天。
7. 中國電影業如何發展起來的
可以理直氣壯地說,中國的電影導演是與時代同步的。 但是我們不能不看到中國電影導演,特別是第四代電影導演,對於電影市場化的不適應,面對眼花繚亂的市場一時不知所措,一些看起來挺不錯的作品卻受到了市場的冷淡,一些挺不起眼的東西卻受到了市場的青睞。市場說,電影雖然是藝術但它首先是商品,要求即時消費即時賺錢,你可以弘揚民族文化,但在市場上即時找到買主才能站得住腳,市場不承認文化功能,只注重商業價值。例如,廣大農村是中國電影最具發展力的市場,據文化部一項專門調查顯示,全國縣鄉鎮的電影院百分之七十以上都以停映或租借改作其他行當,幾年看不到一場電影。雖然政府努力想改變這個局面也出了不少資金拍攝給農民看的電影,但是這局面還是沒有根本改變。 一位朋友勸我拍拍武打片或者城市片吧,拍農村片觀眾少,同樣費力卻不討好。當時我不得其解,我認為不論什麼題材的電影,只要拍得好看就會有觀眾。轉而一想,朋友說的也不無道理,這大概是中國進入新時期以來,中產階層的迅猛崛起所帶來的強勁的中產階級文化氛圍所致吧,這個階層所面對的是一個物質化了的世界,他們講娛樂,講休閑,什麼「好看」看什麼,什麼「好吃」吃什麼,消遣成了他們看電影的主要目的。為此,一些影視快餐挺適合他們的口味,他們與「思想」 的節目無緣,大凡涉及到的所謂「思想」也是金錢的概念。也難怪,投資人是講回報的,製片人是講利潤的,他們認為投資農村片是無利可圖的。特別是前一個時期,整個社會都比較浮躁,一個基本的心態就是想發財想暴富,都想盡快改變自己的生存狀態。這不是說我們民族的心理出現了什麼問題,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還是社會的進步呢。我是說,我們當電影導演的,必須直面這個社會現實。我想,隨著市場經濟的秩序化,使得這樣一些投資人對農業農村農民會有新的、深刻的認識,會逐漸地對農村題材的作品感興趣,他們面對自己經營的艱難,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心態,因為他們在成功之前也是平民百姓。盡管強大的中產階層可以給平民百姓帶來利益,但實現中國的全面小康生活的關鍵,還是在農業農村農民,他們的事情解決不了,中國社會的全面繁榮就無從談起。 由於市場經濟,許多製片人和藝術家受到利益的驅動,紛紛去拍賺錢片,這無可非議,好萊塢的電影產業,目的就是賺錢。可我們是中國,中國有中國的國情,硬去效仿美國並不見得會給你帶來什麼益處。不要迎合「商業」而去拍「商業」,不要迎合觀眾而去拍「趣味」,那樣反而失去了商業和觀眾,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理順自己的思路,更多的關注現實題材,因為現實是觀眾最為關注的,可以這樣說,誰最關心平民百姓誰就擁有了觀眾,這是古今中外大量的名著名片所證明了的。當然,現實題材的創作不能浮躁,不論市場怎樣喧囂,我們不能為蠅頭微利所惑,不能丟掉我們對電影的熱愛之情,需要真情投入,需要一種崇高的責任感。現在一提責任感,許多影視人都呲之以鼻,好像這是過了時的話題。如今時興的說法是按著藝術規律和經濟規律辦事,這話沒錯。我所說的責任感是創作者內心深處的東西,真正的責任感是誕生優秀作品的基礎,特別是導演,一個導演連一點責任感都沒有,很難想像他能拍出有人生況味、有深度的作品。我在拍戲的時候,就要求大家心中都要有一種責任感,一個盲人過馬路,你去扶他一把,你就崇高,你去嘲笑他,你就淺薄,而我們攝制組要的就是這種崇高,把這種崇高作為拍好戲的目標,我相信會有好結果。我覺得,創新和審美品格,都是在劇中人物身上體現的,千萬不要從概念出發。誰都知道人有千面,人各成章的道理,做文章也是文無定法,可為什麼偏偏在創作電影作品的時候,一涉及現實題材的主人公便概念了呢?這當然有各方面的原因,就創作者來說,是一個想像力的問題,究其根本,是能不能真正的深入生活,在生活里發現令你眼睛一亮的東西。這也是一個藝術家的社會責任感的問題,藝術家的責任,就是揭示真理,說真話。 電影是20世紀受大眾喜愛的一門藝術,中國電影至今也快百年了,歷史己經證明,電影自身的發展在一個世紀中超出了任何人的想像。有人認真地研究和考查了中國電影,說從電影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發展的角度看,敘事電影將可能形成六種電影形態,即影院電影、電視電影、網路電影、電視劇、網路劇、電影劇。我們很快就會進入一個不用膠片的數字電影時代,21世紀的中國電影在製作上將完成一個由拍電影到書寫電影的轉換過程,用計算機繪圖技術可以設計出與演員一樣的數字演員,隨著計算機的不斷完善,數字演員的表情和姿態將會和真人一模一樣,日本已經有人寫文章,說應當考慮被拍攝對象從攝影機前面消失的問題了。到那個時候,電影美術師和攝影師的概念,電影劇作和電影導演的概念就難以確定了,那樣的電影很難說是拍出來的,因為它不是拍電影的概念。不管你喜歡不喜歡,也不管你願意不願意,隨著科技的發展,這種狀態的電影時代很快就要到來。我們電影導演應該有這方面的准備。 就我個人來講是非常不願意看到這樣的電影時代的到來,那種電影很難定義為電影,那是另一種東西,肯定不是電影。電影就應當是人拍出來的,而不是科技出來的,任何科技都應當是電影的輔助手段而不應當成為目的,數字人畢竟是科學而不是真的人,它的情感體驗是數字化了的,模擬得再逼真它也是虛擬的世界,就像電腦游戲機。如果作為電影的一個品種出現是可以的,如果完全替代電影則是不可以的。敘事電影是人的情感體驗,情感這東西科技怎麼能替代?就像人不可以克隆一樣。為此,不論電影變化多少媒介方式和藝術形式,我相信用真人扮演的電影是不會消失的,會長久地活躍在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和社會生活當中。 未來是預測,重要的還是現在。
8. 中國電影行業應該有怎樣的發展前景
參考《中國電影行業細分市場投資前景與企業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顯示,2014年,中國電影市場、北美電影市場分別實現累計票房40.4億美元、102.27億美元;2015年,中國電影市場、北美電影市場分別實現累計票房64.69億美元、109.52億美元。兩大市場規模差距進一步減小。北美電影市場票房規模較為穩定,而中國電影市場快速增長潛力巨大。
不過,今年以來,國內電影市場票房增速明顯放緩。業內人士認為,缺少內容、缺少人才等成為制約電影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
要根本上解決中國電影市場的內容、技術、人才瓶頸等問題,還得從國內市場找原因。中國市場發展快,但電影人浮躁、缺乏專業人才。好萊塢資源利用是一方面,但人才培養才是長久之計。
9. 中國電影在新世紀該如何發展
很好很
10. 中國電影該怎樣發展
看看王中軍他們在干什麼
他們就是成長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