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結合電影《遺願清單》,如何談談你對醫務工作者應具備臨終關懷理念的看法和理解
對醫務工作者應具備臨終關懷理念的看法和理解是:友情的開始,也許是因為彼此有了些許的交集,可是想要友誼長久,一定是彼此願意在一起。電影《遺願清單》裡面愛德華與卡特的友情在我看來是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放下成見遵從自己的內心選擇,過濾掉一切,就是想找到一個自己最想待在一起的人。
注意事項:
同一屋檐下的相處,令兩個老男人在忍受病痛折磨的同時對彼此多了了解,卡特感受到了愛德華的幽默,而愛德華也見識到了卡特的博學。他們一起散步、聊天、玩紙牌,如同相識多年的老友。世界上有許多事情是不公平的。
當得知自己的壽命只剩下不到一年光景時,卡特和愛德華的眼中不約而同地流露出深深的失望。卡特將正在書寫的「遺願清單」團作一團扔在地上,被愛德華無意間拾得。卡特只把遺願清單當做閑時消遣,而愛德華卻當了真,他想趁活著的時候瀟灑走一回並成功說服了卡特。
② 如何評價電影《遺願清單》
很多新問題,其實是老問題」------胡適。
以史為鑒,是一個真實的命題,不是一句空話,特別是從人性的角度來說,數千年來都沒有太大的變化,慾望、利益、權力、存在感,這些永遠牽引著人們。
不過,在實際社會生活中,它又往往變成了一句空話,一句少有得到執行的空話,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很多人的人生是從自身的經驗出發,把前人所犯過的錯誤又犯了一遍而已,要麼他們壓根就沒有去借鑒歷史,要麼他們的跟隨著自己的慾望、情緒,將本可借鑒的歷史經驗拋之九霄雲外。
《遺願清單》正是這樣一部可以成為借鑒的電影,它歸納了很多人的人生回顧,年輕時夢想總是很多,年輕時的理想總是美妙。踏入社會的那一刻開始,人們離理想、夢想卻越來越遠,進入一條慣性的軌道,雖然偶爾覺得人生不應該如此,或許對現實並不滿意,因為在腦海深處,還有那個殘留的夢想在不時閃現。只是少有人能從這個慣性中跳脫出來,回到真實的自我。
一個億萬富翁,一個普通工薪階層,最後走向同一個歸宿,盡管兩人過往的路天壤之別,在接近人生終點的最後時光,他們卻統一了觀念,放棄了陳見和過往幾十年形成的價值觀,回到原點,去追尋那些年輕時的夢想,去盡量完成一個相對沒有遺憾的人生。
以探討人生的意義為開頭,以探討人生的意義為結尾,影片卻並未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這是一個開放式的問題,這也是一個沒有標准答案的問題。影片雖未回答,卻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啟發人們在忙碌而紛繁復雜的生活中抽出時間去思考這個問題,並通過兩個老人的實際行動做了註解。
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兒》最後篇章描述了一個和明王朝大歷史相關度不是很高的人,一個游遍天下的人------徐霞客的故事作為全文的結尾,並為此做了結論:「成功只有一個------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
③ 哪些電影,能讓你看透人生
關於能看透人生的電影我推薦《遺願清單》——讓生命不留遺憾。
影片開頭在喜馬拉雅山移動的鏡頭下,伴隨著弗里曼深入靈魂的畫外音:「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答案眾說紛紜。有人說要看他留下了什麼。有人認為要看他的信仰。有人說用愛來評價。還有人說人生根本沒有意義。我覺得可以從那些以你為鏡的人身上,看到你自己人生的意義。」直接點明了電影的蘊意:探尋人生的意義。
我們總是在設想很多假如:假如我有了錢,我一定要買個大房子;假如我有時間,我一定要周遊世界;假如時光能倒流,我一定要活出個樣來。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是在空許願,在設想完畢之後依然沒有任何改變。但《遺願清單》中的兩個老人,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光表現,也使我們終於明白 「與其空許願,不如去實現」的道理,那麼就讓我們珍惜當下,不留遺憾的去做一些想做卻因種種原因沒去做的事情,開啟屬於你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