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部電影的標准長度時間是多少分鍾
分類: 娛樂休閑 >> 電影
問題描述:
是90分鍾?還是120分鍾?標準是誰定義的?
解析:
沒有硬性的規定,但科學數據表明,普通人對一部電影的時間長短的接受能力在90分鍾之內,超過這個時間,觀眾會感覺到不耐煩。所以大部分電影的片長都定在90分鍾,也就是一個半小時左右。
⑵ 一般電影長度為多少時間
一般電影時長為:90—120分鍾。
電影播放的時間稱為」影片長度「,以影片放映出現第一個出品方logo為開始,以影片最後字幕結束,音樂停止為結束,通常用分鍾表示。
意義:影片越短,內容減少,拷貝成本越低,場次越多。影片越長,內容更豐富,但需要對觀眾更有吸引力,拷貝成本高,場次越少,分類:
60分鍾及以內:短片
60——90分鍾:特殊影片
90——120分鍾:一般電影
120分鍾以上:超長電影
(2)網路電影一般在多少分鍾擴展閱讀:
電影是19世紀美國國家生活水平上升大眾產生新需求的娛樂產物。
電影根據視覺暫留原理,運用照相(以及錄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聲音)攝錄在膠片上,通過放映(同時還原聲音),用電的方式將活動影像投射到銀幕上(以及同步聲音)以表現一定內容的現代技術。
電影是一種視覺及聽覺藝術,利用膠卷、錄像帶或數位媒體將影像和聲音捕捉,再加上後期的編輯工作而成。
電影是一種綜合的現代藝術,亦正如藝術本身,有著復雜而繁多的科系。電影有很多類型,也有多種分類方法。
電影從有聲電影開始發展,目前已經到了電影的特技時代了。運用大量的電腦特技製作出來的電影,受廣大中年以下的朋友歡迎。
⑶ 電影最少要多少分鍾
沒有大一統的標准,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片種,不同的播放平台,要求的電影最少時長是不一樣的。
我國標准化(龍標)院線電影要求最少時長是90分鍾,所以在我國見得最多是90分鍾至120分鍾的電影,最長的有140分鍾的,甚至是個別無恥的拍攝剪輯出三個多小時的。
但是製片公司或出品公司一般不會把片子做這么長,因為電影太長,一天有效放映場次就少,也就是說電影院排片次數會少很多,所以出品方,製片方,發行公司,電影院都不待見這種120分鍾以上的片子,除非發行有補貼,或者電影宣傳效果特別好,比如工業電影體系裡的大製作,看的就是效果,這樣的片子可以通過提高單片票價來補充放映場次不足導致的收入不足。
而且有個觀影體驗的問題,超過120分鍾,觀眾的體驗感並不強,也就是說觀眾被關在黑漆漆的空間里,哪怕有再精彩的銀幕故事,超過這個時間,是不可取也是不科學的。
現在那些超過120分鍾的電影,出了我上面說的那些特殊情況,還有一種是導演特別版,一種周年紀念版,可能超過120分鍾達到140分鍾。比如最近陳凱歌在韓國重新上映的《霸王別姬》導演特別版就達到了140分鍾。
近兩年我國興起的網路大電影,一般都在90分鍾以下,超過90分鍾的不是主流,因為網大本身製作成本控製得很嚴,不是什麼大製作,以前很多就是視頻故事,所以網大很多把時間控制在70分鍾左右。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電影短片,一般不超過60分鍾,很多在30分鍾至45分鍾之間,比如筷子兄弟火起來的《老男孩》,時間就只有42分鍾。
最後一種情況,純屬電影短片,比如一些紀錄片、廣告片、小故事片、學生習作等等。
⑷ 為什麼電影一般都是100分鍾左右
一般的電影是在一個半小時左右,那是因為那是人能接受長時間保持良好的觀賞狀態的極限,大致意思是這樣,專業老師講的時候,我沒有聽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