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從無聲到有聲在風格方面經歷的變化
中國的無聲電影向有聲電影的轉變,起步比西方先進國家晚得多,也經歷了更長得多的時間。它經過從蠟盤發音到片上發音,從部分段落有聲,到只配音樂、音響、歌唱而無對白的配音片,最後再到完全的有聲電影的過程,時間長達五六年。
中國初期有聲電影探索主要表現在人們對聲音的真實感和環境展現等方面並不十分重視和強調,而把較多注意力放在聲音在創作中起的作用和表現性應用方面。在這里,聲音首先是被作為一種蒙太奇因素來看待的。這與這些創作者在默片後期的視覺因素的探索在方向上是一致的。1936年以後,有聲電影完全取代默片。從此對有聲電影藝術的探索便更多地集中到了聲畫蒙太奇的結合方面。
❷ 為什麼默片時期的藝術家們極力反對有聲片的誕生 電影從無聲到有聲的變革的意義是什麼
第一問:因為當時的藝術家注重表演藝術。
第二問:內容更加豐富,情感更加豐滿。
❸ 聲畫同步在影視作品中的作用
加強氣氛 情緒,對位 利用反差突出情緒
前者:兩軍開戰 廝殺過程中敲戰鼓 渲染壯烈 激情
後者:兩軍開戰 廝殺過程中 放點和平主旨的歌 美好使慘烈對比後更突出。影視具體例子:天才瑞普利中最後一幕
❹ 聲音設計對一部電影的重要性是什麼
好電影不一定有好音樂,但是有好音樂的一定是好聲音。但是從理論層面上來說,聲音的出現直接導致了好萊塢式的戲劇化電影觀念。,也就是說,電影得以更為逼真地復現現實。,我們可以更加流暢地講故事了。這個二維平面上的動態圖像更加像我們的生活了。,而作為一種藝術種類,電影當然也不甘於僅僅成為一種復現現實的媒介。於是在藝術電影(其實我很討厭這種二元對立的分法)的領域,聲音又成為了空間造型的另一重維度。聲音加強了電影的表現可能。,例如,語言表達思想、音樂傳達情感。,對畫面造型的加強、對比、或者沖突。,等等。,就好比很多人覺得《幸德勒的名單》裡面,色彩的運用被視為是一種傳遞導演想法的方式一樣,聲音也有同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