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比音效是「杜比定向邏輯」環繞聲,是美國杜比公司開發的環繞聲系統。杜比環繞聲系統則是美國杜比實驗室為改善立體聲質量而研製成功的影院音響系統。
杜比音效技術——
杜比音效技術是一系列用於為影院、家庭和途中提供豐富、清晰且撼人心魄的音效的強大技術。通過為用於廣播、下載、流式傳輸、在影院中播放或通過光碟享受的內容提供充滿活力的聽感體驗,該技術可進一步增強娛樂的感染力。
藉助杜比音效技術,可實現為電影、電視節目、音樂和游戲從多個層面提升其聽感體驗的音效。杜比音效技術可提供多達 7.1
聲道的環繞聲音效,其中包括來自任意源且通過耳機傳送的虛擬環繞聲。
此外,它還可提升對白的清晰度,從而使您可以聽清每個詞。通過杜比音效 (Dolby Audio)
技術,音量級別便不會在不同節目間不斷變化。此外,您還可更為快速地下載流式傳輸視頻。甚至,它還可將您的手機變為高品質的家庭影院源,從而通過家用設置來播放音頻。
(1)電影聲音的縱深感如何獲得擴展閱讀:
1、杜比音效技術的工作原理——
杜比音效技術可在機頂盒、手機和平板電腦以及家用音頻系統等設備中將採用杜比格式,所灌制的內容與輔助回放技術進行整合。如此一來,無論在何處以及通過何種方式來享受娛樂,均可實現始終如一的高品質聽感體驗。杜比音效技術中的每項技術均針對特定介質進行設計,從而可為相應介質提供最高品質的音效
2、音效應用——
在立體聲電影院中,為了給觀眾創造出身臨其境的空間感覺,除左右聲道外,還裝了能強化銀幕上聲音效果的中置聲道和能使觀眾獲得環境氣氛與特殊效果感覺的環繞聲道。這一環繞聲道用了許多揚聲器,沿兩側牆面和後牆並聯架設。
由於多聲道直接錄制和傳輸即昂貴又不方便,1976年,杜比實驗室發明了杜比立體聲電影系統,把左、中、右、環繞四個聲道的信息經降噪後按一定方式編制記錄成兩聲道。在播放時再按相反的方式還原成四個聲道(即4-2-4方式),從而實現了多聲道與二聲道的兼容傳輸。
杜比環繞聲系統在70年代末拍攝的《星球大戰》中,成功地實現了聲音方向與畫面移動的同步,讓觀眾感受到聲音從頭頂呼嘯而過的方位感和現場感,引起了電影界的震動,因此這一系統後來在電影院中獲得了極為廣泛的應用。
Ⅱ 電影院看電影,做什麼方位效果最好
在現在的社會,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人,都喜歡到電影院去看看電影,他們一般對座位的選擇沒有太多的講究,通常都是很隨意地選擇座位。位置不佳不僅會影響觀看效果,還會影響頸部。所以在選擇座位的時候,最好能夠選擇最中間的位置,這樣不僅利於觀影,而且脖子也不會難受。
眾所周知,3D電影更容易讓眼睛疲勞,人類視覺焦點的運動范圍越小,疲勞程度越輕。為了避免眼睛和頸部疲勞,屏幕頂部的視線與水平視線之間的角度應小於35°。這個位置通常高於2D電影的觀看位置。研究表明,觀看3D電影的最佳地點是從屏幕到投影窗口的半切區域。通常我們只選擇中間一排。對於總共50排座位,我們可以選擇靠近25排或附近區域的座位。
Ⅲ 4D電影,如何調動你的感官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新型的娛樂項目不斷涌現。而對於視聽娛樂來說,一項稱為「4D電影」的新型娛樂項目逐漸普及開來。那麼,什麼是4D電影?4D電影和我們所熟知的3D電影有何區別?而一些所謂的「5D」「6D」等電影又是怎麼回事呢?
從2D到3D
整個電影的發展史,都可以看作人們對影視娛樂項目不斷追求「逼真」的縮影。1895年,法國盧米埃爾兄弟發明的「活動電影機」,讓膠片拍攝的影像在銀幕上「動」了起來,實現了拍攝影像「從靜到動」的飛躍。由此,電影開始了百年的發展史。15年後,發明大王愛迪生將影像和聲音結合在了一起,從而發明了有聲電影。這樣,人們在視覺刺激之餘,又有了聽覺刺激,這使得感官效果大為提升。到了20世紀40年代,彩色膠卷的發明又再次讓單調的黑白電影具有了斑斕的色彩,又一次提升了感官效果。
不過,對於這些電影形式來說,其影像產生的基本原理是一樣,即人們所觀賞的,是投影在一張銀幕上影像。由於銀幕是一個平面,因此人們看到的其實只是一個平面的影像。平面影像具有左右和上下的區分,但是對於影片所顯示的內容來說,缺乏表現「前後」的「深度」信息。隨著人們對視覺效果要求的提高,能夠在銀幕上表現出「深度」效果的3D電影應運而生。
所謂3D電影,其實可以簡單的理解為「3維電影」,D就是維度「dimension」一詞的首字母。它區別於傳統電影的特點就是能讓觀眾產生「縱深感」,即立體感。事實上,3D效果的實現利用了人眼的雙眼效應:人類在通過雙眼觀察立體物體時,由於雙眼位置不同,因此在同一物體在不同眼中產生的像具有細微的區別。當雙眼的信息傳遞到大腦視覺中樞後,大腦會將雙眼產生的兩張有細微差異的圖像進行重組,從而產生了立體視覺。
因此為了在銀幕上重現立體效果,在拍攝3D電影時,會使用2台攝影機同時拍攝,而對於近期的很多3D電影來說,則使用更為先進的雙鏡頭攝影機拍攝。在放映時,投影在銀幕上的圖像則是兩套疊加在一起的、由兩台攝像機或兩枚鏡頭所拍攝影像。因此若用肉眼直接觀看,可以發現圖像是模糊的。此時,觀眾需要佩戴特殊的眼鏡,來讓疊加的兩套畫面分別進入不同眼鏡之中。目前比較流行的實現3D的方式有兩類,一類是隔幀技術,即以雙倍的幀速率隔幀放映左右眼的影像,觀眾佩戴液晶快門眼鏡來與放映源同步隔幀關閉左眼和右眼的影像。另一類則是採用偏振光的干擾濾鏡技術,通過兩個光偏振方向不同的圖像,用相應的偏光鏡片濾光後達到雙眼效果。
4D電影,讓感官更進一步
在實現電影立體視覺之後,人們有對逼真性和感官刺激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們嘗試將觸覺等更多樣的感覺添加進電影的視、聽感覺之中,來營造更為真實的觀影環境。因此,所加的其他感覺,就成為了立體的「3維」之後的「第4維度」,這就是4D電影名稱的來歷。可不要和物理學中長、寬、高與時間構成的「4維」所混淆。
要實現額外感覺,就需要對觀眾所處的放映環境進行改裝,並增加相應附件。例如,座椅不再是傳統的固定式座椅,而是由電腦程序操控的、可進行預演動作的移動座椅,以此來模擬運動、振動等場景。與此同時的,為了模擬運動時產生的風,座椅周圍還需加裝鼓風機等設備來進行模擬。此外,有的4D電影院中還有噴霧頭、煙霧甚至氣味散發裝置,以此來更為逼真的模擬下雨、燃燒、花香等感覺。這些裝置都經過與畫面的同步設置,在相應的場景發揮相應的功能,從實現到觸覺、嗅覺等。因此總體來說,4D電影就是將震動、吹風、噴水、煙霧等特技效果引入原有的3D影片中,從而形成一種獨特的表演形式。而其他所謂5D電影、6D電影,只不過是強調其引入了更多的感覺而已,事實上它們都屬於「4D電影」的范疇。
4D電影適用於動作片、科幻片、戰爭片、恐怖片等有著較為激烈視覺效果和特效場景的影片。因為這些種類的影片場景變化激烈,能充分發揮3D視覺的優勢,再加上觸覺等感覺,能夠給觀眾帶來身臨其境的震撼感。然而,對於以表現情節、內涵等的影片,4D電影乃至3D電影就不適合,因為多方面的視覺、聽覺和觸覺刺激,會將人們的注意力引向這些感覺,而減少了對情節或台詞的接受和思考。
Ⅳ 電影中聲音的運用
電影中聲音的運用
關於電影中聲音的綜合應用,陳西禾同志的《接電影中聲音的運用》一文(發表於《電影藝術》雜志1979年第2、3期)已作了極其全面而詳盡的論述。本文只准備若干當前特別應予重視的問題加以闡述。
空間感
電影的畫面是平面的二維空間,在視覺上它是依靠畫面構圖和拍攝對象之間的大小比例來造成立體的三維空間的幻覺。如果能充分利用聲音這第五維度的各種空間關系的特點,如遠近的關系、室內空間的混響特徵和自由空間的種種特徵,就有助於加強畫面的立體感,甚至可以用聲音來表現畫面外的空間關系。
其實,聲音的遠近關系早在有聲電影出現的十年內就已經受到重視。1928年,格里菲斯在《亞伯拉罕.林肯》一片的一個遠景鏡頭就表現了「從遠處傳來的聲音」。1931年的德國影片《藍天使》,隨著開窗關窗,戶外人聲就有強弱變化。當然那還僅僅是一種粗糙的示意。隨著技術的進步和藝術上的探索,聲音空間感的運用越來越豐富多樣,越來越逼真。例如,在七十年代的一部英國影片《十一月五日》中,警長一邊說話,一邊穿過三個房間,他的話聲在每間大小不同的房間里的混響特徵都是不一樣的,使觀眾從聲音里感到了運動。美國影片《公民凱恩》就是利用混響特徵表現報業大王恩晚年在那空盪盪的宮殿式的住宅里的孤獨。在一部表現法國抵抗運動的影片中,有一場面表現抵抗運動的戰士與法西斯坦克交戰。戰士與坦克始終沒有出現在同一畫面之中,而且沒有景次的差別,兩者的空間空系全憑坦克履帶聲的遠近表現出來。這些手法在國外的影片中已屢見不鮮。近兩年,由於運用了道爾貝降噪系統,空間感更成為必不可少的要求了。美國導演奧爾特曼已經在幾部影片中拍外景時運用八個聲道和十幾個無線話筒來進行同期錄音,其效果也可想見。
就錄音設備條件來說,我們並不算落後,但是,由於對這方面不夠重視,沒有充分發揮設備的優越性。在藝術上沒有要求,當然在技術上也就沒有探索、試驗,或者是有了要求而不曉得利用(據我了解,一些電聲學研究機構在這方面是有研究成果的,我們電影卻沒有利用)。比如,去年上映的三部影片《櫻》、《歸心似箭》和《等到滿山紅葉時》,雖然注意到自由空間的回響,但是禿山上、深山老林里和三峽的江面上的聲音聽起來都是一樣的回響,缺乏細膩的變化,這就失去了真實感。而在一部音樂家的傳記片中,本應對聲音做更細致的處理,但無論畫面是什麼景別,無論男女主人公相距多遠,或者距離正在起著變化,無論是在江面上或竹林里,那琴聲不知為什麼始終處於前景,毫無變化。在另一部影片中,兩人在大霧彌漫的山峰上的岩石間格鬥,但他們的腳步聲不僅沒有透過迷霧傳來的特徵,反而是踏在空洞地板上的聲音。又如法國影片《憤怒的人》中在大車庫辨認撞毀的汽車的那個場面,一切細小的動作都發出那空盪盪的大車庫的混響聲,然而為這一場面配製的華語對白卻是錄音棚里純凈的聲音,這使觀眾聽起來感到非常別扭。
聲音還有延伸畫面空間的作用。畫面的空間怎樣也超不出銀幕的四框,如果使用各種不同透視關系的畫外聲音,就彷彿打開了銀幕的畫框。看不見聲源的聲音能產生特殊的效果。例如《青春之歌》中白莉萍公寓除夕的那場戲就成功地運用了這一效果。我們先看見白的一些朋友聚集在正房,聊天,唱《流亡曲》。崔秀玉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跑進耳房去。接著畫面上出現白和林兩人走進耳房來勸慰。這時畫外傳來正房的《流亡曲》,悲憤和絕望的喊聲,砸酒杯的聲音。這一效果(包括人聲、音響、歌曲)不僅加強了耳房這一場戲的情緒氣氛,而且使觀眾下意識地在腦海中看到了正房的那番情景,從而擴大了畫面的空間,加強了縱深感。《憤怒的人》里,主人公尾隨夜總會老闆時,他處於銀幕上的前景朝縱深走去,突然從他身後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兩個人從後面沖上來把他抓住。由於這腳步聲空間感強,使人感到那兩個彷彿是從觀眾廳撲上銀幕似的。
而印度影片《流浪者》牆後抓賊的那場戲則更增添了喜劇的效果。我感到,尤其在今天,當聲音的表現可能性越來越豐富多樣的條件下,畫面的構圖不應再局限於傳統舞台框那種「封閉式」的處理:自成一個世界,與畫框外隔絕,人物的注意中心始終保持在畫面內;應當更多地用「開放式」的畫面構圖,打破舞台框,使空間變得更為開闊自由。而聲音將大大有助於這樣的表現,從而使畫面更為逼真。
傳達信息
說到傳達信息,一般都認為就是台詞,並且由此對這一承擔著如此神聖職能的對話---影片的思想性,不敢輕易另作它用,並且深怕觀眾聽不懂,或者沒有聽清。銀幕上不論是正面或反面人物都是吐詞清楚,涵義明確,連犯口吃毛病的人都少見。難道《等到天黑》里那個匪首故意含混不清的話語不正是多了一層涵義---優越於對方,穩操勝券?實則各種戰爭的影片中,有一場面是女主人公的渺小身影站在街心,陷入兩旁駛過的坦克車隊之中,一切都淹沒在那震耳欲聾的坦克車聲之中。它鮮明地道出了這部影片的主題思想。
聲音還可以作極其主觀的運用。在瑞典導演伯格曼的影片《沉默》中有這樣一場戲:姐、妹兩人和妹妹的兒子在旅途中來到某一外國城市。街道上傳來隆隆坦克聲,似乎正在發生一場政變,兒子伏在旅館窗口往下觀望。他的母親不願聽到這些聲音,命他把窗關上。但在窗未關上之前,那些雜訊突然沒有了。這是從母親的角度,主觀上把一切聲音都關掉了。接著是孩子的姨母對房間里收音機播送的音樂感到非常煩躁,於是她走到關上的窗前,這時,音樂聲消失了,而街道上又傳來了坦克聲。當她轉身往室中央走去時,樂聲又顯出來了。她走到桌旁把收音機關掉,音樂止。當然,這是少有的,表現主觀音響的手法。
劇作功能
聲音(不僅僅是對話)既然可以表達信息,那必然可以直接參與情節之中,使它起到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尤其是音樂,更可以直接揭示外部動作的內在規律。
美國影片《翠堤春曉》有這樣一場戲:作曲家斯特勞斯坐在鋼琴旁為歌女克拉拉創作一首戀歌《當我們年青時》,他的妻子波爾蒂端著茶走進屋來。她想當然地以為那首戀歌是為她而作的。這使斯很惱火,流露出對她的冷淡與厭惡。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化感到不解。隨後,當他的音樂朋友們在演奏這首樂曲時,克拉拉到來了。原來沉浸在幸福之中的波從克拉拉的神情突然悟到這首樂曲原來是為那個女人寫的,她的丈夫有了新歡。我們從銀幕上看到和聽到這首樂曲的演奏以及波的面部表情的變化。就這樣,這首樂曲不僅推動了劇情的發展,並且使沖突表面化了,歌曲本身也優美動聽。如果去掉它,這場戲就得另作設計。
這里順便提一下,前面提到,為了插曲,畫面被迫作大量圖解說明,這是很笨拙的。看來問題在於插曲脫離了劇情,它往往出現在高潮以後,恰恰處在向低潮發展的地方,因此不僅沒有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反而成了多餘的東西。《天去山傳奇》使用畫外的歌曲時,畫面上恰恰是男女主人公表面的無聲場面,因此並不顯得多餘,而是烘託了情緒。
時代感
應當注意聲音的時代感,尤其是音樂。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的公園里出現手風琴手在拉奏《風流寡婦》是令人難以理解的。《楓》里出現了那一時期的「造反歌」:「拿起筆作刀槍,齊心合力打黑幫......」,頓時加強了場面的時代氣氛。《早春二月》里小學生們唱的那首《雲兒飄》,《閃閃的紅星》中的《打倒土豪》都增添了時代氣氛。不過肖澗秋彈的那首鋼琴曲,無論從作曲技巧和人物的業余演奏技巧來說,都因不符合時代的實際情況而影響了那場戲的真實感。超越了時代和客觀實際的藝術追求只能給人以虛假之感。正如錄音師也很難為一個普通的單身幹部所住的那間三十平方米的寬敞房間搞什麼空間感,那就成了假上加假了。這里要提一下陶嵐家的那架鋼琴。在江南的偏僻小鎮,氣候潮濕,那鋼琴怎能保護得那麼好,居然沒有一個走音的琴鍵,肖澗秋初來乍到,也沒有彈一個音階試試。在外國影片中走音的鋼琴實在不少:《你永遠在我心中》的鋼琴的高音A是經常走音的;在一部蘇聯戰爭片中的鋼琴有好幾個音是走調的;在美國影片《忠勇之家》中,小妹妹在剛挨了一顆炸彈的家裡的鋼琴上為歡迎新婚哥嫂彈奏《婚禮進行曲》時,那架鋼琴沒有一個音是準的。在美國影片《鬥牛》中,青年作曲家在郊區小餐館的鋼琴上合著廣播里的節目演奏他的新作時,看來創作者不忍用走調的鋼琴來破壞這首樂曲,因此搞了一個折衷辦法:那架老鋼琴有七個琴鍵的白裝飾片已脫落,露出了黃色的木頭。國外影片處處注意真實性的細節,而我們卻太不講究了。
演奏音樂所使用的樂器和時代(以及民族、地區)也有一定關系,當然起主導作用的還是曲調。無論如何,古代歷史題材的影片中用電吉他,恐怕難以為要求嚴格的觀眾所接受。不過用電子發聲器來創造某種特殊的音響效果,那又另當別論。
時間感
利用自然界的聲音或計時工具的聲音來表現時間的遷移或季節的變換,這已是電影中司空見慣的手法。問題在於,一些手法一再重復,已落俗套。為什麼不能進一步發揮想像力,探索現實環境中的各種聲音特徵來表現時間、季節呢?比如,在不同氣候條件下聲音傳播的特徵,不同時令的風俗習慣中的音響等等,都可以從藝術表現上加以利用。《早春二月》用火鍋的噝噝聲創造了江南臘月的氣氛,構思新穎並有民族習俗的特點。《小字輩》用聒耳的蟬鳴來表現盛夏,吵得令人心煩,這不正是作者的意圖嗎?
英國影片《相見恨晚》利用收音機播送一首熟悉的鋼琴協奏曲來貫穿整部影片。故事採用了倒敘手法,在幾次的閃回敘述中實際時間拉長了,當畫面再次回到開場時的背景,這首樂曲已接近尾聲。因此,它除了作情緒背景用以外,不使觀眾有了一個限定的銀幕時間概念---演奏這首曲子所需要的二十分鍾。
聲音運用得巧妙,還可以構成聲音的閃回。例如,在美國影片《我們的黃金時代》中,戰後失業的復員軍人偶然來到停放戰後報廢的機骸墳場。他登上一架當年曾駕駛過的同一型號的飛機殘骸,坐在轟炸手的座位上陷入了回憶之中。影片在視覺上並未表現回憶。攝影機靜止地從外面拍攝那架已卸掉了發動機的轟炸機的正面。畫面外響起了重型轟炸機的那四個發動機的共振聲。這一音響漸漸被低音樂器所接替,形成了一段緊張的樂曲,同時夾雜著當年戰斗中的喊話:「發現目標!」、「機翼著火了!」......就這樣,在畫面不變的情況下,聲音把觀眾帶回到戰斗英雄的戰斗過去,並與他現在復員後失業的困境形成鮮明的、具有社會批判意義的對比。同時在這段沉思的、具有內部緊張性的緩慢的短段落里,又避免了因使用一系列快速短暫的閃回鏡頭而破壞其節奏。
綜合運用
過去有一種觀點認為音樂與音響效果不能同時使用。這條陳規早已被先進的技術和成功的藝術實踐打破了。人聲、音響效果、音樂,一切電影藝術效果所要求的聲音都可以同時出現,並可作不同強弱的要求。這如同管弦樂的配器法,是個藝術處理的問題。只要在頻譜上處理得當,仍可以清晰地聽到各個「聲部」。例如有一西方作曲家談到,因為某一演員是渾厚的男低音,因此他注意到在另一音域中為他配上一段樂曲。利用不同的頻譜區來處理不同的聲音是一個較簡單的技術問題(這是聲音的掩蔽效應在實際錄音中的應用),但能給創作者以充分的藝術表現的自由。在電影這門技術產物的藝術中,掌握一定的有關科學技術知識對藝術創作者來說是極其重要的。遺憾的是,我們有不少藝術創作者抱著恥於了解技術的態度,那麼,他的表現手段當然也就大受限制了。
英國影片《卡羅蘭夫人》片頭字幕的背景畫面上是卡羅蘭騎馬賓士的一系列鏡頭,聲帶上是奔騰的馬蹄聲,水塘的鴨叫聲,同時還逐漸隱顯了一段刻畫女主人公命運的優美的抒情音樂。盡管兩種聲音是一緩一急,節奏不同,但效果極為統一,形成了對這個人物性格的兩個方面的對位。另外一部表現兇殺的影片《黑色的聖誕節》,使用「平安夜」的聖誕節合唱,但配合著畫面,在歌曲將近結束時遠處出現了幾聲凄涼的犬吠聲,頓時給聖誕節歡樂的節令氣氛投下了陰影。
我國新片《第十個彈孔》母子在監獄里見面的一場戲也把話聲疊在音樂上,它在效果上出現的一些干擾,如大提琴的音域和話聲太接近,那是技術問
兩個例子
下面先以美國四十年代一部較一般的影片《當差的妹妹》的開場為例,來嘗試說明在影片中如何平衡使用電影中的人聲、音響、音樂這三個方面。
影片故事是好萊塢的俗套之一:一個窮家女嚮往登上樂壇,幾經周折,終於被大老所賞識,並遇見才子,有情人終成眷屬。影片的開場是在火車上,那些一心想登台的歌女得悉某名作曲家也搭乘這趟車,都想闖入他的房間,顯顯身手。作曲家十分惱火,黑人乘務員出了個主意,把這些人引開。結果女主人公安娜找錯了房間,給一名推銷員唱了一曲。
片頭字幕上響起了好萊塢所慣用的那種不合理地借自歌劇序曲形式的、歌頌安娜的愛情的主題音樂。當畫面轉入火車車廂內的情影時,音樂用小提琴的上行樂句過渡到主要是模仿火車節奏與汽笛聲的音樂,並稍稍暗示出即將出現的「太陽孿生姊妹」的歌舞音樂的性質。音樂漸隱,火車音響出現,隨著過道關門聲及「謝謝」聲出現了孿生姊妹,她們給人的視覺聽覺形象體現了一個「俗」字:衣著打扮俗,操著南方德克薩斯州的土佬口音,語言不雅,音域高,音色尖,喉音重,節奏急促而跳動。黑人乘務員指給他們作曲家的房門。孿生姊妹按門鈴(聲),作曲家開門(聲)。她們立即在過道里又唱又舞,節目是較俗的音樂廳歌舞,而且唱到最後一句兩人都稍稍走調(有假定性音樂伴奏,強烈的火車節奏)。兩人舞完後氣喘吁吁(聲)。作曲家婉言謝絕,把門關上(聲)。他的聲音是男中一高音,音色溫和,聲調很不耐煩。音樂一停就立即顯出火車隆隆音響。孿生姊妹走後,作曲家開門喊「服務員!」他與黑人乘務員交談時,除了隆隆車聲外還傳來長長的幾聲汽笛,襯著黑人的沙啞的聲音,他吐字含混,男高音,節奏慢。安娜在另一節頭等車廂背對攝影機沿過道走下去,經過兩節車廂連接處,車聲大作,進入下一節車廂關上門(聲)後,車聲又發悶了。安娜走進二等硬座車廂,迎面傳來嘈雜人聲。安娜保持背朝攝影機,沉默地在孿生姊妹旁坐下。那兩人依然嘰嘰喳喳地在議論著作曲家。火車音響在繼續。一名餐車服務員敲著預告午餐的木琴(1351)走過,孿生姊妹邊說邊離座去餐車就餐。當安娜在近景中轉過頭來露出她那美麗的側面臉孔時,同時開口輕輕地叫了一聲「服務員!」純正的北方口音,音域較孿生姊妹低一些,音色柔和悅耳,語調從容(這是為一個歌星精心設計的視覺和聽覺的亮相)。火車音響始終未斷。服務員告訴她一個錯誤的房間號碼。安娜敲門(聲)他走進去時,傳來房間內的乘客蓋上玻璃蓋的碰擊聲。安娜在兩句話之後就搶機會唱起一首高雅的抒情歌曲。他的歌聲一切方面都符合美聲學(bella canto)的要求。在這首歌的引子之後立即加入了火車的節奏,並且在半途還暗示出火車進站、停車、離站的節奏變化。當作曲家到站下車,並在月台上停下來買報的時候,穿過月台上的各種雜訊、車頭放氣聲,從遠處車廂里傳來了安娜的輕微的歌聲,並引起了作曲家的注意。作曲家一邊和報販說了幾句,一邊在傾聽。他們的話聲和畫面是一致的--處於前景(!)。在車廂里安娜唱完後,立即出現火車的音響,一直持續到這場戲以關門聲結束。
就在這13分鍾的開場戲中,聲音的設計是多麼的細致。首先,出場的五個人在音高、音色、口音、節奏上都有差別,並且在孿生姊妹和安娜的聲音之間特意安排了俗與雅的對照,從而突出了安娜。兩首歌共佔三分半鍾,第一首是為了襯托第二首,它保持觀眾興趣的是它的「低劣」。第二首歌不僅「美」,並且還承擔了戲劇性懸念,這是那作曲家在故事中四度錯過安娜的歌唱的第一次。此外,雖然這部影片賣的招牌是那時的新興女歌星迪安娜·竇萍的歌喉,但創作者卻並不害怕按照劇情的要求(而不是音樂會上的要求)在月台上的鏡頭中根據畫面中的場面調度的透視關系把那優美的歌聲推到背景,而把處於前景的作曲家的話聲合乎情理地擺在前景,並在前後景之間混雜了月台上的各種雜訊,從而給人一種藝術的逼真感。至於對話、音響和音樂的關系,設計得也很細致。音響在沒有音樂時始終持續著,並且表現出空間環境變化的音響特徵。開門、關門、玻璃杯碰擊聲、喘氣聲等都一一表現出來。在有對話的場面中,音響依然持續著。而音樂出現時,雖然音響中斷,但音樂依然在節奏上保持了音響特徵。不過這是距今三十五年前的老片子,無論在技術上和藝術上都已落後和陳舊,聲音顯得單薄,假定性的音樂太多。
這里在援引一個同時運用人聲、自然音響和音樂來造成情緒氣氛的轉換的例子。
美國影片《翠堤春曉》(1939年)中有這樣一場戲:當歌女克拉拉終於讓她所熱戀的斯特勞斯留在維也納,獨自登船離去時,斯特勞斯站在碼頭上,百感交集。輪船起航時,船上的樂隊奏起了當時已在維也納流行的《當我們年青時》(斯為克所寫的情歌),克拉拉隨著樂聲唱起了這首歌,最後一次向斯表示眷戀與惜別之情。歌聲悠揚,隨著輪船向多瑙河的夜霧中駛遠,歌聲也越來越遠,最後和輪船的黑影一起消失在迷霧之中,餘音繚繞。(可以設想,在這里如果不忍損害這位歌劇明星的歌聲,把聲音始終擺在前景,那怎麼表現出影片劇情所要求的惜別之情呢?這是四十一年前的藝術水平。)透過夜霧遠遠傳來輪船的一聲低沉的汽笛……又一聲……又一聲,越來越遠。斯特勞斯孑身躑躅在碼頭上。間或,背後駛過一輛晚歸的馬車,馬蹄與車輪在石頭路面上敲擊出冷清的轔轔聲。斯特勞斯久久徘徊直到天明。水平線上露出了太陽。畫面外短暫地響起了暗示出《藍色多瑙河》的動機的幾個音符。斯特勞斯踱到水邊,坐在石階上沉思。背景上跑來一夥歡笑著的洗衣女,青春的歡笑聲稍稍引起了斯特勞斯的注意。一個店老闆端著木盆走出店來,嘩的一聲把一盆臟水潑在斯特勞斯近處的水面上。斯特勞斯一驚。閃爍著太陽光芒的水面上響起了斯特勞斯腦海中正孕育著的《藍色多瑙河》的旋律。當這首樂曲完整地演奏出來時,畫面上出現了多瑙河沿岸陽光明媚的秀麗的景色。一艘小火輪駛過,發出一聲明朗而尖銳的汽笛聲(和前面夜景里的低沉的汽笛聲形成情緒對比)。接著出現一連串圖解說明的畫面,表現這首圓舞曲如何在世界各地受到歡迎,各民族的青年男女都隨著樂聲翩翩起舞。當樂曲演奏到那段輕快跳躍的樂段時,畫面上出現了印刷工人踏著圓舞曲的節拍搖頭晃腦地在印刷《藍色多瑙河》樂譜的喜劇性場面。尤其是一名胖乎乎的青年工人鼓起腮幫子用嘴吹出一句斷奏staccato的樂曲的形象,更帶有喜劇性色彩。就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導演利用各種聲音和畫面巧妙地結合,緊緊地掌握住了觀眾的情緒變化。這樣的處理是多麼出色啊!
�������M
Ⅳ 大學生拍微電影,怎樣避免電影帶有廉價感
主要就是電影質感,還有演技
Ⅵ 電影一開始常有的杜比是什麼意思哪裡來的
常遇朋友問:現在有杜比功放、杜比DVD、杜比故事碟,連電影也杜比,究竟什麼是杜比?
說起來很簡單:杜比是英國R. M. DOLBY博士的中譯名,他在美國設立的杜比實驗室,先後發明了杜比降噪系統、杜比環繞聲系統等多項技術,對電影音響和家庭音響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我想上述提問的意思應該是:什麼是杜比技術。
家庭中常常用到的杜比技術主要包括杜比降噪系統和杜比環繞聲系統。
杜比降噪系統主要用來降低錄音或放音的雜訊。在70年代就已經廣泛地用於家用錄音機中,那時我們常常發現許多錄音機和原聲音樂磁帶上標有 的符號,其意思就是表示該機具有杜比降噪功能,該磁帶則是採用杜比降噪方式錄制的。當然,這種錄音磁帶只有在帶有杜比降噪系統的錄音機中放音才能獲得滿意的降噪效果。
杜比環繞聲系統則是美國杜比實驗室為改善立體聲質量而研製成功的影院音響系統。在立體聲電影院中,為了給觀眾創造出身臨其境的空間感覺,除左右聲道外,還裝了能強化銀幕上聲音效果的中置聲道和能使觀眾獲得環境氣氛與特殊效果感覺的環繞聲道。這一環繞聲道用了許多揚聲器,沿兩側牆面和後牆並聯架設。由於多聲道直接錄制和傳輸即昂貴又不方便,1976年,杜比實驗室發明了杜比立體聲電影系統,把左、中、右、環繞四個聲道的信息經降噪後按一定方式編制記錄成兩聲道。在播放時再按相反的方式還原成四個聲道(即4-2-4方式),從而實現了多聲道與二聲道的兼容傳輸。杜比環繞聲系統在70年代末拍攝的《星球大戰》中,成功地實現了聲音方向與畫面移動的同步,讓觀眾感受到聲音從頭頂呼嘯而過的方位感和現場感,引起了電影界的震動,因此這一系統後來在電影院中獲得了極為廣泛的應用。
為了在普通家庭中也能欣賞到與電影院類似的效果,杜比實驗室又對「杜比立體聲電影系統」進行簡化、濃縮,相繼推出了「杜比環繞聲系統」和「杜比定向邏輯環繞聲系統」。現在我們常說的杜比功放,大多指是帶有「杜比定向邏輯環繞聲」解碼器並獲杜比實驗室認證的AV功放。
杜比定向邏輯環繞聲(DOLBY Pro-Logic Surround),是對第一代「杜比環繞聲系統」進行改進後的第二代家用視聽環繞聲系統,發布於1987年。從80年代末到現在,已廣泛用於錄像機、LD、VCD等影視節目聲音效果的錄制中,當然,其解碼系統也就自然地落戶到AV功放中了。該系統有左、右、中置、環繞四個聲道,並採用了特殊設計的方向性增強電路,能根據節目信號的實際情況對各個聲道的相對強弱做出隨機應變的巧妙調整,從而使聲像定位感、方向感、移動感以及聲場原貌的再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強化,真正地實現了家庭中的「影院」效果。於是,杜比功放成了人們組建家庭影院的首選器材。當然,必須是帶有杜比定向邏輯環繞聲的碟片與杜比功放相配合才能實現期望的效果。
杜比定向邏輯環繞聲盡管在性能上已達到較高的水平,但它仍舊擺脫不了模擬技術的限制。隨著數字技術的日益成熟,為了滿足下一代電視廣播的要求,在杜比定向邏輯環繞聲的基礎上,1994年杜比實驗室與日本先鋒公司發布了他們合作研製開發的一種全新的數字化多通道影視音響系統: Audio Coding-3,取其字頭命名為AC-3,1997年又更名為杜比數碼:DOLBY DIGITAL。它既可裝備到電影院去,又可配置到家庭影院中來。
杜比AC-3是一個壓縮/解壓縮系統。它採用先進的數碼壓縮技術,應用了杜比獨創的特殊技術,把完全獨立的左、右、中置、左環繞、右環繞和超重低音六個聲道(5.1聲道)壓縮編碼成兩個聲道,記錄在電影膠片或影碟上。在播放時再通過解碼器還原成六個聲道進行播放。為了達到寬動態范圍、高信噪比、高分離度、保證信號的保真度等目的,各聲道先採用完全獨立的方式錄音,然後再進行壓縮編碼處理。壓縮時,杜比實驗室利用音響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在無信號時使其保持寧靜,而有音頻信號時則利用較強的信號掩蔽聽覺范圍內的雜訊,並刪除人耳所聽不到的或頻率相近但音量小而可忽略的信號部分。這樣,大大地減少了需要處理的內容,使AC-3達到了較高的數字音頻壓縮效率,卻仍然能給人以極為完整的、效果真實的感覺。
AC-3系統可與杜比定向邏輯環繞聲系統相兼容,其效果比THX更加優越,未來的家庭影院應該是杜比AC-3為主流的系統。
Ⅶ 什麼叫環繞立體聲
環繞的意思。
surround是指環繞音箱,簡稱SURR,在功放機後面,一般都有FRONT與SURR。
首先從錄音時就脫離立體聲的錄音方式,按照杜比或者THX等公司提供的環繞聲編碼方案,錄制可以帶給觀眾臨場感的多聲道音頻,再有多聲道(環繞聲)揚聲器系統進行回放,在電影院中看電影的你,就可以感受到身臨其境的音畫同步效果了。
環繞聲揚聲器系統一般會使用5個以上的揚聲器,分別擺放在前、中、後三個位置,從而讓揚聲器環繞著聽眾擺放,這就是「環繞聲」這個概念的由來。
環繞立體聲音介紹
環繞立體聲音(surroundsound)與一般的立體聲不同,環繞立體聲音所產生的聲場,不僅讓人感受到音源的方向感,且伴有一種被聲音所圍繞所包圍以及聲源向四周遠離擴散的感覺。
環繞立體聲的功能,增強了聲音的縱深感、臨場感和空間感,使視聽者不僅能夠感受來自前、後、左、右的聲源發出的聲音,而且感受到自己周圍的整個空間,都被這些聲源所產生的空間聲場所包圍,從而營造出一種置身於歌廳、影劇院的音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