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岡仁波齊》:拿得起放得下的才叫信仰
說起朝聖,不同圈子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但通俗而言,這個詞的含義是 宗教或靈性生活尋覓靈性意義的過程 ,也就是擁有信仰的個人或群體通過一定的行為來證明自己的信仰,怎麼看都是一件至高無上而神聖的事。
一直以來印象中最深刻的朝聖案例,便是西藏人民前往拉薩的聖地巡禮——虔誠又艱辛,看著就讓人心疼。懷著這樣的心態,順著口碑的潮流,我購買了《岡仁波齊》的電影票, 這部直到看完仍沒有記住名字的國產電影 。
對於宗教信徒來說,教義便是一切,信仰至高無上——作為一個「合格」的無神論者,一直以來我都是這樣認為的。影片的開場也似乎想要向觀眾傳達這樣的印象,一個傳統的西藏家庭,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為了滿足一位爺爺的夙願,男女老少一大幫人一起踏上了前往拉薩,前往神山岡仁波齊的朝聖之旅。
然而當本片的主角——尼瑪扎堆——這個放在互聯網時代讓人實在無法直視名字的主人開著拖拉機准備出發時,我對朝聖的理解發生了一些改變:
原來即便是虔誠的宗教徒,也並非一定選擇最苦最累的方式,與時俱進未必不好。
與想像中區別不大的是朝聖的過程——排手板、向前俯沖、磕頭膜拜、徒步前行。整個過程雖然緩慢,但俯沖的一瞬間,伴隨著木塊在水泥路上摩擦發出的悅耳聲響,還是不免讓人心生一陣憐惜。
在這條前程未仆的道路上, 他們將信仰舉過了頭頂 ,用身體承受這份來自上天的重量。
隨後,影片又適時地安排了一處孕婦臨產事件。讓一個懷有身孕的女性徒步行走如此長的距離,甚至在地上匍匐,難道不算是反人類的行為嗎?即便如此,作為觀眾的我卻堅信這位婦女以及一行人會為了心中的信仰而不顧一切地繼續前進。
然而影片再次給我一記重重的耳光,孕婦被送到了醫院,順利產下了一名男嬰,朝聖的旅程也就此暫停,等待著孕婦和新生兒一同回歸。
原來朝聖並不是非人道的,在家人的安危面前, 他們將信仰放在身旁 ,保佑著大家的安全。
臨近故事的末尾,那位爺爺的身體逐漸承受不住一路的艱辛,最終在睡夢中安詳地離開了。幸運的是他們成功到達了神山岡仁波齊,完成了爺爺最大的願望,並為他舉辦了一場天葬儀式,送走了這位直到最後一刻也沒有放棄旅程的勇士。
當哈達圍住了石碑, 他們將信仰放在了地上 ,勇敢地接受生命的終結。
影片中從沒有過多地強調信仰的重要性,卻無時無刻不在展現其影響的深遠。
信仰是一股力量,它幫助一行人跨越1200公里的艱難險阻,最終成功到達了理想中的聖地;
信仰是無形規則,每個人都會自覺遵守,每一下的磕頭,每一步的前行,只為證明自己真誠的心;
信仰是不忘感恩,為了那些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也為了被幫助後變得更好的自己;
信仰是勇氣之源,哪怕失去再多,也能讓人重新振作,帶著笑容繼續前行。
如前文所言,我一直是一個無神論者,哪怕家中有著較濃的佛教氛圍,也依然不為所動,甚至 偏激地認為宗教信仰是一種剝奪人正常思考能力的行為。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逐漸發現那句「 中國人缺乏信仰 」並非空穴來風。很多時候我們缺乏努力的方向,一次次發力卻逐漸乏力,似乎不知道自己究竟為了什麼又為什麼過著這樣的生活。如此看來, 究竟是誰被洗腦了,還真的說不定呢 。
就像影片最後,尼瑪扎堆說的那樣:
這場名為人生的旅程還在繼續,尋找自己的信仰,朝著自己心中的那片聖地, 繼續前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