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90年代的香港電影一部要拍多長時間啊!
80年代至90年代是港片的黃金時代,也是大師倍出的年代,香港電影製作的周期非常快,平均3個月、5個月製作出一部片子,而且當時當紅明星平均同期要拍攝2部左右電影,這就是早年間非常流行的一句話「我沒有檔期」,不當紅的才去拍電視劇。
② 網上有些很老的電影卻有1080P或者720P這種高清版本是怎麼弄的
大哥,膠片的清晰度始終都是很高的,只不過當時電視沒1080P這個條件而已,不代表膠片達不到1080P。
通常大片都是用35mm膠片拍出來的,那麼35MM的膠片到底是多大呢?告訴你民用的膠卷通常就是35MM的(翻翻家裡的老底片通常都是35mm的。)那麼現在的數碼單反相機已經有全畫幅的了(全畫幅就是說感光晶元尺寸和35mm的膠卷感光尺寸一樣大,既36*24MM)。
說簡單點,35mm的電影膠片如果每一張都用現在的設備掃描轉換成數字信號可以掃出約2000萬像素,而全高清的格式是1920*1080(200萬像素)不過電影膠卷通常顆粒較粗,所以保守估計按照現在的高清格式再翻一倍的解析度可能就是膠卷電影的解析度極限了(即約4000*2000的解析度)。現在RED ONE已經有更高解析度的攝影機了(好像是5000X3000多的)
當然有些膠片會進行一些數碼修復,畢竟年代久了么,再好的東西也不易保存啊,特別是膠片這種本身就不大容易保存的東西。
③ 膠片電影 特效原理
以前數碼影像不成熟的情況下都是用膠片拍攝電影的,膠片菲林在剪切的時候會降低質量的,
最嚴重的還是特效製作,要用線性編輯的,線性編輯就是要「牽一發而動的全身」,利用膠片疊加的方式把特效加上去,這樣的話就要從頭到尾重復曝光拷貝多次,影像質量直線下降。
進入21世紀數碼影像技術和CG技術的成熟了以後好萊塢的很多公司的作品都是用數字拍攝了,但這種設備(與普通民用DV根本不是一個概念)的售價是國內很多公司無法接受,所以國內的電影大多利用膠片拍攝,這也是很多好萊塢大片的的畫質要比國產片的原因。數字拍攝加上非線性編輯能把後期的特效加工對畫質的影響降到最低。
什麼是線性編輯http://ke..com/view/189708.htm
什麼是非線性編輯http://ke..com/view/189716.htm
④ 90年代的一些老電影是怎樣製作成高清的
多數有兩種情況:
(1)母盤重新製作。
(2)經過影音公司的數碼修復。
⑤ 年代久遠的電影,是如何製成高清片的呢
當然是用電影的母盤(解析度非常高,當然是相對於電視來說),然後用計算機進行數字修復,之後在重新製作成高清晰的版本
前面所說的解析度是對於電視來說,目前數字視頻與數碼攝像道理是一樣的,現在很多電影和照片仍然再用膠片拍攝,就是說數字攝錄目前還不能完全取代膠片的還原效果,同樣,以前的電影也是膠片攝錄,那個時候製作VCD或DVD也是用膠片母盤復刻壓縮而成,如果用母盤進行重製,以現在的數字技術,製作出來的效果一樣非常出色 ,並不是說現在的高清版是用以前的VCD或DVD來製作的,那肯定是不可能
再通俗的解釋給你聽,普通的膠片拍攝出來的效果放大倍數可以等值於現在數碼相機的2000W以上的像素,一些專業的反轉片甚至能等效達到5000萬像素,現在普及型數碼相機也就發展到1000多W像素是吧,甚至更專業的中幅120,中大4*5,大幅8*10 ,像素都是幾億幾十億,所以膠片經過數碼修復重製之後是可以還原成像現在的所謂老片的高清版
⑥ 20世紀90年代主旋律電影什麼和娛樂電影三分天下
一、主旋律電影
主旋律是一個來自音樂領域的術語,指的是在一部作品或一個樂章行進中再現或變奏的主要樂句、音型,在整個作品或樂章中居於重要地位。由此可見,「主旋律電影」這一表述就足以表明其在電影中重要地位。
20世紀80年代,國家在政治、經濟層面的調整與變革,推動了社會思潮的深刻變化。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為中國電影打開了通往世界的大門,國外的電影作品、創作理念和理論思潮幾乎在同一時間集體湧入國內,深刻影響了人們對電影本性的認知。以武俠片為代表的娛樂電影和以第五代為代表的藝術電影分別占據了當時市場和評論的主流,但無論是娛樂片還是藝術片,對國家主流意識形態都刻意採取疏離甚至是顛覆的姿態。
藝術電影盡管在國際上風光無限,但在思想層面一再挑戰主流的倫理道德和價值導向,借反思人生和揭露人性的主題,「把處於困境中的人或是異化的人作為藝術表現的焦點,在人生態度上追尋價值體系的多重性」。當時的娛樂片更是將「低俗」「迎合觀眾不健康的趣味」作為賣點。早期中國電影中強調意識形態和社會教化功能的傳統遭遇了前所未遇的危機。
為重新確立主流意識形態在電影中的主導地位,廣電部電影局在1987年的全國故事片創作會議上提出 「突出主旋律,堅持多樣化」的口號,被公認為是「主旋律」的首次提出。「主旋律電影」的提出,為矯正20世紀80年代電影行業出現的泛娛樂化風潮,重新確立電影的主流思想引領功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定時期內藉助政策的支持與創作的類型化,主旋律電影猶如「天之驕子」活躍於銀幕,其對主流精神的宣揚與傳播成為中國電影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代表作品:
(1)以重大革命歷史事件為題材的影片《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開天闢地》《開國大典》等。
(2)以革命歷史人物為題材的影片《周恩來》《彭大將軍》《毛澤東和他的兒子》等。
(3)《紅河谷》《橫空出世》《我的 1919》《黃河絕戀》《蔣築英》《炮兵少校》《被告山杠爺》《中國月亮》《軍嫂》《一棵樹》 《離開雷鋒的日子》等。
二、主流電影——主旋律電影的突破
進入90年代,伴隨社會經濟與大眾文化的快速發展,在同商業電影與藝術電影三分天下的進程中,主旋律電影囿於生硬化的說教、模式化的敘事與固定化的視聽語言運用造成其藝術性和觀賞性不強,發展一度陷入困境之中。
於是,業界開始提出「主流電影」(備註:可以理解為狹義上的主旋律電影)的概念以區別於傳統政治宣教意味濃郁的主旋律電影。它一方面延續了傳統主旋律電影宣揚主流文化路線的寶貴品格,另一方面積極適應新時代市場經濟條件與電影產業化改革的發展模式。對傳統主旋律電影採用商業化製作模式即「主旋律電影商業化」成為影視行業應對國內困境的良策。
「主流電影」概念的提出,在多個方面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首先,這樣的概念消解了主旋律電影這一概念所承載的意識形態性,從而可能會提升觀眾購票觀影的慾望。
其次,主流電影概念也是對之前將電影的意識形態性與商業性人為對立開來的觀念進行的修正。當前中國的主流電影不僅應該反映文化和價值導向層面的主流,還應該占據市場中的主流位置。
有學者也指出,「所有的主旋律電影必須是商業的,必須具有商業性 ;而所有的商業電影則必須是主流的,應該表達社會的核心價值」。因此,中國當下語境中的「主流電影」不僅是一個和產業相關聯的概念,也是一個和社會整體文化導向、價值觀念相關聯的概念,能被給予這一名分的電影要符合產業與文化的雙重標准。
代表作品:《雲水謠》《集結號》《風聲》《建國大業》《建黨偉業》等。
三、新主流電影——主流電影突破與創新
新主流電影是主流電影在新時代自我嬗變的一種新形態,是伴隨政治多元化、經濟一體化、文化全球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新主流電影之「新」在於既不同於教化功能過於明顯和外在的主旋律電影,也不同於商業功能至上甚至唯一的主流商業電影。
其核心特點必須是被主流市場所接受、所認可、所歡迎的大眾電影,但同時又鮮明地體現了「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主流價值觀的電影,就是要通過「好看」的故事、大眾的類型來表現主流觀眾所認同、所接受、所心嚮往之、所同仇敵愾的主旋律。
新主流,要完成主流價值觀與主流市場的統一,是價值觀與商業性的融合。新主流電影,也就是未來中國的主流電影,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載體,也是國家意志與民眾需求的精神匯聚。
代表作品:《中國合夥人》《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戰狼》《戰狼2》《紅海行動》《無問西東》《厲害了,我的國》《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烈火英雄》
⑦ 80-90年代港片為什麼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指的是拍攝時間)拍出那麼好的片子
首先了解片子為什麼慢,先從劇本開始,劇本5-15w字左右,首先按照網路寫手的速度十天就能搞定,但是哪吒的劇本寫了好幾年。
其中原因是因為一個邏輯完整的故事是有套路的,三段式,沖突,合適的台詞設計。當一個電影完全不考慮邏輯漏洞,不考慮台詞深度的時候劇本的速度能加快幾倍到幾十倍。
香港電影的優勢是用強烈的沖突和緊張的情節會讓觀眾忽略片子本身的漏洞,這叫以瑕掩瑜。
從演員來說攝影來說,一個嚴格的片子是要出分鏡,嚴格控制演員走位表演深度,嚴格控制攝像機運動構圖,一個認真的片子一般一天只能拍幾個鏡頭。
香港電影因為不是過於注重走位攝影機運動,只把大故事講清楚自然拍攝速度快。
從後期來說,後期特效是特別佔用時間的,一個電影級別的人物模型製作周期至少兩三個月,三維場景也是,外加後期渲染,和特效。時間成本一下就上來了。
香港電影基本沒有運用特效拍攝的,後期調色校色都很少。
從演員來說,香港有成熟的產業鏈,攝影師演員,道具服裝,等。都很快能就位。
前期中期後期下來,其他電影幾年的時間,香港電影只要幾周就能出來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