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產電影《極地追擊》:我們的生活,是否是「缸中之腦」
來源: 中國數字科技館
「未來是否真的有那麼一天,我們的大腦被裝進水缸之中呢?我們的生活是否只是一場模擬?」
大家應該對「缸中之腦」的概念不陌生吧,「缸中之腦」是美國哲學家希拉里·普特南於1981年提出的一種假想:假設某一天,你的大腦被邪惡的科學家取出,放入盛有營養液的容器中並和一台計算機鏈接,這台計算機會按照設定好的程序向你的大腦傳遞一切感官信號,不僅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還包括身體存在感和運動體驗。此外,計算機還會在你的大腦中消除掉關於這場邪惡的手術的記憶,並輸入日常生活情鏡作為記憶替代。
此刻,在你看來,世界一切正常,但實際上你真正的身體已被拋棄,而你的大腦漂浮在營養液中,已經完全被計算機程序操控,你現在看到、聽到和感到的一切都是計算機為你的大腦編織的完美的假象。
而關於這個假想有個最基本、也是最令人汗毛直立的問題:「你如何確認自己不是在這種困境之中?」
在騰訊視頻2月1日上線的科幻動作電影《極地追擊》中,主角金城一行人被不法公司控制,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機器鏈接意識,困在了虛擬世界中,從而被迫參加了一場殘酷的基因淘汰實驗。這個情節正是受到了「缸中之腦」概念的影響,也由此奠定了影片的基調:人類個體在與外界互動時充斥著不安全感,人類群體對於科技朝未知方向發展更是充滿了恐懼。
《極地追擊》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工智慧滲透到大眾日常生活,但即便醫療有了質的進步,生離死別依然是大眾無法規避的苦難。30歲的金城和重病的女兒相依為命。雖然生活窘迫,但為了守護女兒,作為父親的金城願意付出所有,然而命運似乎並沒有偏愛困境中掙扎的他。絕境之下為了給重病女兒爭取最後一線生機,金城不惜以自己為擔保進行巨額貸款,沒想到卻慘遭神秘黑衣人襲擊昏迷。再次醒來的金城發現他和一群陌生人身處一片神秘的密林之中,源源不斷的黑衣人、兇殘暴力的怪獸、瞬間爆發的天塌地陷,讓他們人數驟減,而幕後的秘密更給了金城最致命的一擊......
美國惡名昭著的天才罪犯卡辛斯基曾斷言,「工業化時代的人類,如果不是直接被高智能化的機器控制,就是被機器背後的少數精英所控制。如果是前者,那麼就是人類親手製造出自己的剋星;如果是後者,那就意味著工業化社會的機器終端,只掌握在少數精英的手中。」在影片《極地追擊》中,強大的跨國公司「英菲尼斯生物科技」就屬於後者。他們從社會底層挑選出基因實驗品,只有優秀的基因才具有利用價值,現代社會所尊崇的「人性」在強大的科技面前一文不值。
基因的優勝劣汰在這短短的實驗進程中被殘酷展現:具有劣質基因的人只能死去,只有所謂「完美」的基因才可以存活。影片中的生物科技公司追求的是一個人類基因編輯的未來,而基因編輯技術的存在勢必會對人類社會造成顛覆性的影響。
試想,既然我們能夠編輯壞基因,是否也能改造好基因?當我們的基因編輯技術能夠為所欲為地編輯我們任何想要的基因、而不用承擔任何後果時,這會造就怎樣一個畸形扭曲的社會?但我們的世界從來不是平等的。想像這樣一個社會,基因的不平等形成了「基因歧視」。「基因歧視」將帶來一種可怕的未來——一個推崇「基因決定論」的社會。基因決定論認為,一個人的行為、個性和樣貌都是由基因唯一決定的,人的基因有優劣之分,人類應致力於「改良品種」。
但《極地追擊》給了我們一個不一樣的答案。一個個被淘汰的鮮活的生命令人嘆惋,即便是擁有所謂「劣等」基因的王順,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也綻放出了光輝。也許在「基因決定論」面前,去尊重和了解每一個個體和社會的多元化,才是根本的解決辦法。
「從某方面來看,科幻的確是一種現實主義,只不過它敘述的不是過去的現實(歷史),而是敘述現在和未來的現實。」把現實中困擾人類的問題放到另一種條件或者時空去考量,在想像中創造,將「假如...這個世界會怎樣?」這一思考變成現實沖突,尋求答案。以想像為馬並反觀現實,這才是科幻的意義和魅力。
尤其是生物科學,它所衍生的倫理道德、社會問題直接關乎人類的生物性基礎。《極地追擊》中的場景不禁讓人想到,如果有一天,人類的一切都能夠通過基因技術分析和解構,而得出確定結論,如果我們的喜怒哀樂,我們的幸福與傷痛,甚至親情、愛情都變成了冰冷的公式,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用數據代替,都能被無限復制,包括界定我們之所以是「我」的獨特思想與記憶,那將是一個多麼恐怖的末世!到那一天,「我」將不復存在,剩下的,只是「有機體」,只剩下面目相同的「完美基因」們。
在影片結尾,主角金城為了拯救患病的女兒奉獻自我,那天上的風箏也寄託了他全部的愛。由此使我們相信,即便有一天基因科技能夠塑造我們的性格、電腦程序能夠拆解我們最細微的情感,生命的意義依然存在:「感受」與「體驗」仍須由生命的實體來實現,無法替代。
而除了為理想奮斗,除了實現目標,生命的意義,還在於每日三餐,感恩之心,在於被現實不斷撲打下卻依然熊熊不熄的求索火焰。
生命的意義,可能就像羅素所言:對於愛情的渴望,對於知識的追求,以及對於人類苦難痛徹肺腑的憐憫——真正的人之靈魂,不能轉化為公式,不是符號,不能復制,無法嫁接,不分優劣,沒有基因。
本文來自: 科幻世界
② 《素媛》的悲劇,何止一個壞人這么簡單暴露出教育和人性的缺陷
一個好的電影,必須具備兩種要素: 硬製作和軟製作 。硬製作,顧名思義即硬實力,指的是在創作電影的過程中,所必須的技術手段和設施設備。而軟製作,則更多的才是考驗一個電影真正水平的標准。
同時,軟製作賦予電影超出其本身的意義所在。通俗點說,即要賦予電影 社會 責任感和號召力。一方面能讓電影本身有 社會 意義,另一方面還能以此促進票房。 而電影《素媛》,可謂是集兩者於一身,最大程度地創造價值所在。
《素媛》這部電影是根據韓國真實故事改編的一部電影,影片講述了一個小女孩被一個變態狂所侵犯的故事。時隔多年我們重看這部電影時,仍然會被其中變態男子的非人行徑感到無比的憤怒,同時也為小女孩以及她的家人感到無比痛心。
但是,悲傷與憤怒並不應該是我們看完這部電影全部的感受,電影的作用正是要我們在看完之後對於電影背後的一種東西有所思考。 如果我們的大腦里只剩悲傷與憤怒,那這部電影則失去了它所要起到的真正作用,此即軟製作之下的價值。
一段看似簡單的未成年侵犯案,實則背後隱藏著關於家庭教育、 社會 教育以及人性等諸多問題。
電影看完之後除了對於這個故事感到無比痛心之外,其實小女孩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懂事、獨立更加讓人產生一些憐惜之感。小女孩的父親與母親都忙於工作,雖然造就了小女孩獨立懂事的性格,但橘滲局也同時釀成了如此大禍。
其實 家庭與工作到底哪個應該付出更多一點 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都不能有統一的意見,執哪一個觀點的家長都有大量的理由來說明自己的觀點為什麼正確。
比如覺得家庭重要的家長會覺得,家庭是我們生活的港灣, 掙再多的錢歸根結底也是為了花銷 。如果每天只想著如何掙錢,卻忘記了家庭的重要性,不去陪伴孩子和老人,那錢掙再多又有什麼用呢?
但覺得工作重要的家長會覺得, 金錢是一切的基礎,沒有金錢作為基礎,那要拿什麼去熱愛家庭呢? 而要想得到金錢,只有通過努力工作,這些家長認為只有錢多了才有資格愛孩子。
當然,這兩種想法都太偏激了,我們做任何事都不應該走兩個極端,而是二者求其中。但是,兩碗水不可能端的一樣平,總有一方相比於另一方是受了偏愛的,那我們應該以什麼為重呢?
我個人認為應當是家庭。 我們經常可以在生活中看到一些孩子,他們的家庭條件非常好,可見他們的父母都是工作有成,可是這些孩子中有的過得並不開心,或者是雖然開心,卻成為了紈絝子弟。家庭教育的缺失,給這些孩子的未來無意間埋下伏筆。
所以,其實孩子最缺的不是父母的錢,而是父母對於孩子的關心與陪伴。 同時也只有父母的陪伴才能給予孩子更好的教育,從而讓孩子不會誤入歧途。
不少觀眾都注意到了小女孩被侵犯後住到醫院時所說的一句話:「 我做錯了什麼 」?其實小女孩被侵犯的起因正是因為她為路人提供了一把傘,而這其實是孩子善良的表現,值得表揚。但是事情發生後,大家卻反過來責怪小女孩。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正是這樣被傷害的。 有的時候小孩子們出於自己對於一件事情的判斷做了一些事,如果做錯了,那當然家長應該給予一定的批評,但是也不能太嚴厲。否則過猶不及,很容易適得其反。
但是有的時候孩子們做得並沒有錯,而 家長出於用成人的眼光對於這件事情的判斷,覺得孩子做的事情不太恰當 ,然後非但沒有進行表揚,反而進行了批評,這勢必給孩子造成一些陰影。
我們可以想想,如果我們自己做了一件自認為很不錯的事情,事實上這件事情也就是對的,但是卻非但沒有得到誇獎,反而還引來了一些批評,我們會作何感想。 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小孩子了。
從教育學角度來衡量這件事,已然給出答案。喊高不管是家庭教育還是 社會 教育,都應該學會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用共情性去判斷教育指標。而不是一味地用上帝視角去揣測孩子,最後毀掉孩子本身具備的良好品格。
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養成經常誇獎孩子的習慣,給孩子一些成就感 ,這樣孩圓讓子們才能有不斷進步的動力。學會及時誇贊,也是一門做家長的學問。
我們身邊經常會發生一些使我們害怕、傷心、甚至憤怒的事情。例如這部電影中所講述的這個故事,很多觀眾表示看完之後很久都非常難受,甚至一段時間內不管孩子去哪,家長都要伴隨左右,可見這種故事對於人們的心理傷害很大。
的確,我們不可否認這個世界有很多心理不太 健康 ,甚至是心腸比較狠毒的人們存在。他們的存在對這個世界產生了一些很不好的影響,這種人我們應該盡可能地避而遠之。
但是,我們大家都心裡明白,這種人在我們的 社會 中一定是屬於少數。 我們不可能長時間地讓自己在這種由少數不太 健康 的人所造成的恐怖氛圍中生活,我們應該多看看這個世界的美好。
我們可以想想,我們這個世界還有那麼多見義勇為的勇士為了別人而不懼困難、還有那麼多日夜辛勞的白衣護士為了病人而身陷危險。 想到這些,我們的內心又燃起了一團感動之火。
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如果我們只想著世界上一些不好的事情,可能會使自己對別人產生一種畏懼之感,甚至不太敢去接觸一些我們不了解的人,這其實是很不 健康 的。
我們的 社會 是人類組成的 社會 ,就算有一些不太好的事情發生,我們應該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去改變這些人和事情。 就算有些時候可能我們沒有能力改變他們,但是我們可以阻止更多的人或事發展為不好的。
沒能力的人,離不好的人、不好的事,敬而遠之;有能力的人,努力去對抗他們,改造他們;我們要學會看待不好的一面,但同時也要學會去欣賞美,靠近溫暖的人,互相擁抱彼此。善良不應該被推遠,我們也不應該去一刀切。
曾有一位哲學家說過:「 成長是一次次的野外拉練,跌倒了就要再爬起來 」,的確,孩子們的成長需要經歷很多的艱難險阻,而這其中不僅需要孩子們自己的努力,同時也需要家長以及全 社會 的共同關心。
正像電影中的小女孩素媛,年幼時這樣的經歷對於她來說一定是無比痛苦的回憶。 所以,我們要吸取這個教訓,應該這方面多一些全 社會 的幫助,讓孩子們可以快樂地度過童年的時光。
③ 怎麼理解《遺傳厄運》結局,一群人跪拜在一個雕塑前,雕塑上插著查理的頭顱
《遺傳厄運》的結局其實很簡單,邪魔派蒙附身成功,派蒙的信徒們在書屋恭迎派蒙。
電影中的一家人挺慘的,小女兒查理頭被撞斷,爸爸被火活活燒死,母親自己割斷頭顱,皮特從窗口跳下,被邪魔附身。
整件事情彷彿被一種神秘的力量支配著,這股神秘的力量要達到什麼目的呢?
個人認為目的是一步步讓皮特陷入崩潰,在其最脆弱的時候派蒙附身。
在這一出出悲劇中,母親安妮起著直接或間接的作用,是她讓查理跟著哥哥去參加派對,是她叫來丈夫然後讓丈夫惹火燒身,也是她輕信喬安的話,用招魂儀式招來了邪魔。
我們可以有兩種理解,一是一切都是巧合,母親在經歷這一切後也很受傷。陰謀論一點的理解可以是,這一切都是母親的另一種人格在作祟,畢竟她曾在夢游的時候差點殺死兒子。
這是一部充滿細節和隱喻的恐怖片,不同於那些用聲音、光線來嚇人的橋段,本片中幾乎拋卻了所有傳統的嚇人手段。一切的恐懼感僅僅來自於幾個駭人的斷頭場景和看完電影後細思極恐、滲入骨髓的那種恐懼感。
《遺傳厄運》是近幾年不可多得的恐怖片,這部電影必將在恐怖電影史留下自己的印記,在某些方面,《遺傳厄運》做的比《驅魔人》更加出色。
④ 戒不掉小電影大腦會產生可怕的變化
深夜,屏幕的光與你相對,雖已知誘惑,仍抵擋不住壓力與疲勞,輸入熟悉的網址。大腦釋放多巴胺,帶來安慰。從第一次開始,不斷重復,資料反復下載,誓言一次次被打破,慾望如野火蔓延。
隨著時間推移,興趣減退,體驗不再新鮮,身體狀態亦受影響。全球男性首次接觸者平均年齡11歲,正值性徵發育時期,對異性興趣尚未顯現,動畫片、西遊記成為關注焦點。初次性教育後,生理刺激釋放多巴胺,大腦關注快感與興奮,邏輯在於獎賞與生存延續。多巴胺爆增,心跳加速、頭腦沸騰、身體發熱,快感前所未見,青春期的懵懂因此變為真實慾望。
大腦對某些信號變得敏感,性感圖片、葷段子或獨處時刻觸發慾望迴路,強烈渴望看片。腦神經的可塑性使慾望迴路神經細胞間聯系加強,更容易被觸發,與自己相關的信息可能在他人無感時引起躁動不安。
觀看次數增加,快感逐漸減弱,獎賞預測誤差減少,多巴胺激發速率降低,大腦對刺激變得遲鈍。尋找更刺激、另類的羞羞片以維持快感。成癮者大腦中獎勵和動機相關腦區灰質密度下降,耐受性提高,慾望迴路功能退化,難以控制沖動和預知後果,導致難以戒斷。
正常情況下,多巴胺系統以每秒3到5次的速率激發,看片時速率激增到每秒20到30次。預期獎賞未實現時,激發速率降至0,形成痛苦的落差感。成癮者無法忍受跌入谷底的痛苦,難以戒斷。
看片行為看似平常,全球最大的網站日訪問量高達數百萬,大部分用戶每周看片時間超過兩個小時。但成癮者問題嚴重,大腦額葉功能退化,管理沖動和預知後果的能力下降,難以控制自己。
重建自我,堅持戒除看片。戒斷後出現焦慮、易怒、失眠等戒斷症狀,腦海里頻繁挑逗。堅持到兩周,慾望減弱,專注力增強。一個月後,精神狀態改善,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體驗健康、持久的愉悅感。
大腦神經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可改變形狀,而非被操縱。從虛擬世界中走出,嘗試現實中的事物,將看到不一樣的自己,獲得不一樣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