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放電影用的膠片的播放速度是多少
是的,24張
我再給你補充另外兩種情況
一種是慢拍慢放,就是我們看到的慢鏡頭
意思就是說拍得時候低於24禎/秒,放得時候還按24,就等於高於拍攝時候的速度了
另一種就是快拍慢放,就是我們看到的快鏡頭了
② 電影放映機內膠片的正常運行速度是固定的每秒( )格。
【答案】:D
為了獲取特殊的拍攝效果,常常會改變攝影機的頻率來進行拍攝。電影放映機內膠片的正常運行速度是固定的每秒24格,攝影機的拍攝頻率也是每秒鍾24格。
③ 用照相機如何拍攝電影畫面
如果想用照相機拍攝下電影某一個畫面,關鍵是如何選擇照相機的快門速度。
電影膠片並不是連續的,一般每秒鍾放映24張畫面,由於人的視覺暫留,才不會感覺有中斷。因此,在用照相機拍攝電影畫面時,必須選擇合適的快門速度。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長。一般選擇1/50秒(或1/60秒)。在這一瞬間,電影只放1~2個畫面,能夠被比較清晰地拍攝下來。
若選擇1/1200秒,1/500秒,就有可能正好攝取了畫面經過半格的位置,得不到完整的畫面。如果選擇1秒、2秒,必然把許多畫面的內容重疊起來,造成畫面模糊不清。
在可能的情況下,可以實踐一下。
④ 電影膠片是怎麼拍出來的
一般拍電影用的是反轉片
⑤ 電影膠片在正常放映時每秒跳過多少張圖片
一般情況下是每24幀,李安拍的《比利林恩中場戰士》作用最新技術達到了120幀每秒
⑥ 顛覆你的常識:電影一秒鍾24格,這錯了嗎
因為人眼的反應時間是50毫秒,所以電影一般是24幀,人眼的反應能力只能達到1/24秒,再高也沒用了。
影片的播放原理就是利用了人類的視覺暫留,電影放映機每秒播放24幅張圖片,即放映速度為1/24秒,這樣當前一個靜止圖片還沒有在眼前完全消失,下一張近似的圖片就出現了,於是就產生了連貫的視覺效果。所以「運動」是電影和動畫的核心問題。
通過拍攝在電影膠片上的一格又一格的不動的,但又是逐漸變化著的畫面,以每秒鍾跳動24格的速度連續放映,造成人物活動的感覺。
什麼是視覺殘(暫)留作用呢?
人體的視覺器官,在看到的物象消失後,仍可暫時保留視覺的印象。經科學家研究證實,視覺印象在人的眼中大約可保持0.1秒之久。如果兩個視覺印象之間的時間間隔不超過0.1秒,那麼前一個視覺印象尚未消失,而後一個視覺印象已經產生,並與前一個視覺印象融合在一起,就形成視覺殘(暫)留現象。
故事片一般是連續拍攝的,即攝影機中的膠片每秒中拍攝24個畫格(早期電影的拍攝和放映速度都是每秒鍾16格),放映時膠片在放映機中的速度也是每秒鍾24個畫格。
現在電視劇每秒25格,電影大多24格,也有25格或40格的,48格沒普及過吧,過去的都是16格
⑦ 電影放映機內膠片的正常運行速度是固定的每秒( )格。
1. 電影製作中,為了獲得特殊的拍攝效果,常常需要改變攝影機的拍攝頻率。然而,電影放映機內膠片的正常運行速度是固定的,每秒24格。
2. 電影放映機內膠片的正常運行速度是固定的,每秒24格。因此,攝影機的拍攝頻率也通常設定為每秒24格,以保持與放映速度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