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一部電影的誕生電影票多少

一部電影的誕生電影票多少

發布時間:2025-02-18 23:57:19

1. 電影都是從哪方面收益的呢

近年來,內地電影市場火爆,動不動就十億以上票房,那電影僅僅就是票房收入嗎?其實不然,還有廣告、版權、以及相關衍生和周邊這一系列的收益。

首先是票房,這是電影的主要收益途徑。現在城市的大型綜合體裡面都會有電影院,很多人都會選擇在空閑時間去看一部大片,度過精彩的兩個小時,釋放工作的壓力。年輕的男女談戀愛時多數也會選擇去看電影,增加平時的話題,同時增進了解。生活水平提高了,幾十塊錢的票價並不難出,所以看的人多票房收入就高了,動不動就上億,這裡面的盈利空間還是很大。

綜上,拍電影如果紅了,真的可以賺得盆滿體缽。很多電影的拍攝成本幾千萬,就如同《戰狼2》系列,投資是一兩個億,票房最後是50多億,雖然按照三三分賬的演算法,很多錢要花在宣傳和影院方面,最後留給投資方和主創手裡的收益也是非常可觀啊!

2. 中國票房榜排名總榜

第十名 周星馳《美人魚》‍

周星馳為中國影迷帶來了不勝枚舉的電影佳作,《大話西遊》《功夫》《少林足球》等電影都是觀眾們喜聞樂見的電影。

但令人驚奇的是,他票房最高的一部電影卻可以算得上是他口碑最差的一部電影。2016年,當還周星馳電影票的呼聲水漲船高之後,《美人魚》在上映後票房狂奔,取得了33.91億元的票房好成績,也讓星迷們得以完成還電影票的夙願。

第九名 陳思誠《唐人街探案2》

陳思誠的《唐人街探案》面世給了觀眾們很大的驚喜。這也讓第二部推出的時候得到了觀眾們大量的期待。

不過,《唐人街探案2》的高票房和同時期電影的不佳口碑表現也有不小關系。

2018年春節,《捉妖記2》在上映前三天可謂風卷殘雲,收獲了十幾億票房,排片率更是超過了40%。同一檔期,除了《唐人街探案2》外,還有《紅海行動》《女兒國》《熊出沒》等多部電影上映。

3. 電影盈利模式

投資電影從2002年2月1起《電影管理條例》裡面明文規定之後,在國內就正式合法,但是在那時候電影市場完全是被影視圈內人士或者有資金實力的人以及公司壟斷的一個行業,普通人即使你有這樣的資金實力,也很難找到這樣的機會去參與一部電影版權的投資。

很多影視明星都曾經在新聞媒體上公開表示,他們做演員片酬並不是他們主要的收入來源,最大一部分的收益其實就是來源於電影版權投資。電影投資的收益當然主要是來自於電影上映之後的票房數據,票房越高,收益越高。

4. 關於電影上映的問題

樓主耐心點吧

這是常有的事了

像《貓狗大戰2》這樣的電影 說的是四月多上映 可惜到了十月才找到高清的

同一樓

這種事情是要看「製作者」們的心情的

以上

5. 電影是怎樣來的

在娛樂生活五彩繽紛的今天,很少會有人把看電影當成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可是,生活在20世紀初葉的人們則完全不同,第一次,他們從電影里感受到了亦真亦幻的世界;第一次,他們在碩大的銀幕上看到了不同於自己的外國人的生活方式。他們被銀幕迷住了,被銀幕上的故事感動了,對明星著了迷。於是,懷著虔誠的心情一次次走進電影院。有電影看的日子,對他們來說,就是再浪漫不過的事情。

1895年,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館里,人們從一塊白布上看到了可以活動的影像,電影,就此誕生了。僅僅7個月之後,這個全世界最新潮的藝術便從遙遠而浪漫的歐洲登陸到了年輕而時髦的上海。

從反映歐洲人家庭、社交生活的無聲片,到好萊塢明星的藝術片;從中國人最早拍攝的市民生活片、風情片、武打片,到中國進步電影的頂峰之作,電影給上海人的生活和思想帶來了無法估量的影響。電影所帶來的無數奇跡和美麗幻象,讓人們嚮往、陶醉,以至於藉此改變了一些人一生的生活道路。

最初上海人稱電影為「西洋影戲」,放映的地點都是在人來客往的茶樓里。今天福州路上外文書店的所在地正是當年頗有名氣的茶樓「青蓮閣」。歲月滄桑,物換星移,舊時的模樣已經很難尋覓了。

上海灘的第一家正式電影院叫虹口大戲院。所謂的大戲院,當初也不過就是西班牙人雷瑪斯搭造的一個鐵皮屋子,只是經營項目非常明確:專放電影。它的出現,標志著電影由最初的新奇物轉而成為人們的所愛。而當人們把對電影的熱愛進一步發展為生活中的必需時,大大小小的電影院便如雨後春筍般在上海灘矗立起來。大光明大戲院、國泰大戲院、南京大戲院等當時亞洲最豪華的電影院在上海落戶。

大光明大戲院由當時享譽滬上的匈牙利建築師鄔達克設計,更是以耗資100萬白銀的巨額造價,成為遠東地區裝潢最豪華、聲音畫面最清晰的超級電影院。但在當時,幾乎所有的電影院都是外國人投資建造的,當然從片源到管理、放映,都由他們完全壟斷。

當年大光明電影院所屬的便是美商經營的亞洲影業公司,屬於這個公司的還有國泰大戲院、南京大戲院(現上海音樂廳)、大上海電影院、麗都大戲院。影院的老闆和高級管理人員多為外國人,放映的電影則完全都是美國八大電影公司的影片。

西風東漸,好萊塢的夢幻,好萊塢的浪漫,好萊塢的一招一式,讓素來欲領風氣之先的上海人如痴如醉。看電影成了他們生活中時髦而又令人嚮往的事。一張保存完好的當時南京大戲院的電影票上,寫有「國語意譯風」幾個字,它告訴我們,現場翻譯是當時看外國片的方法。票上沒有印價錢,但據說大光明的票價是6角到2元5角,而當時一擔米的價格是8元,對於一般百姓而言,一個月的飯錢也就在6到8元之間。可想而知,對於當時的人們而言,這張小小的電影票,實在也可以說是價格不菲了。普通人是沒有能力經常進電影院的,只是經不起報紙上大幅廣告的渲染和來自好萊塢的誘惑,偶爾狠一狠心,也上一回大光明過過癮。

既然看電影是要有身價的,那麼,就應該讓這種身價充分地體現出來。於是,當時的人們走進大光明就像今天我們走進大劇院,那種隆重而熱烈的心情有過之而無不及。今天的老人們還記得,當年走進大光明,女的一定要穿長旗袍,男的西裝筆挺是起碼的,有的還穿上了燕尾服,看電影成了很多人生活中值得炫耀的大事。

當上海的一線電影院還為外國人所壟斷時,中國的電影業正在迅速崛起,而且從未放棄過自己的市場。1925年,上海已有140餘家電影公司,30年代,80%的中國電影出自上海。中國人自己的電影,上海人自己的電影,越來越多地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上海也需要有自己的電影院放映自己的電影。

風雨飄搖60年,至今仍然基本保持原樣的黃浦劇場當年叫金城大戲院,這里寄託了柳氏兄弟做中國人自己的電影,佔領中國人自己的電影市場的宏偉抱負。柳家第二代傳人,柳中浩之子柳和綱先生給我們講述了金城大戲院的往事。

金城大戲院當時有座位1600個,比大光明只少了200個,最不同的是,金城大戲院堅持首輪放映國產影片。第一部戲是阮玲玉主演的《人生》,第二部就是連映84天,盛況空前的《漁光曲》。再接下來就是《風雲兒女》,也就是這部影片讓我們聽到了《義勇軍進行曲》。直到今天,黃浦劇場的正門還專門豎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國歌從這里唱起。」

從黃浦劇場唱出的義勇軍進行曲,日後傳遍了中國大地。當時曾有一家外國公司要花60萬美金購買金城大戲院,而那個時候的60萬美金的含金量要比今天高出二三十倍。柳中浩堅決地拒絕了。金城大戲院因此作為最大的首輪放映中國電影的中國人自己的電影院而載入史冊。而從這些民營劇場演紅的中國的電影明星,也因此走進了上海人的心裡。

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電影,造就了中國第一代電影明星,他們五光十色的銀幕生涯和坎坷曲折的人生經歷都成為一段歷史的印跡,長久地留在了人們的記憶里。他們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著上海灘的風習,引領著上海灘的時尚。

著名表演藝術家秦怡還清楚地記得當年明星們那光鮮亮麗的打扮和他們對於歐美時尚的接受和傳播。他們在銀幕上演繹的浪漫故事,生活中的迷人風姿,讓無數人熱愛、崇拜。那個年代的追星族,或許沒有今天那麼痴狂,而對於明星和明星生活的嚮往卻也是同樣的溢於言表。

電影評論家姚芳藻,當年就是一個影迷。還在中學讀書的時候,因為看了陳雲裳的《木蘭從軍》,開始給陳雲裳寫信,一封又一封,當她收到陳雲裳的回信和寄來的照片時,更是激動萬分。於是又和同學們一起到華山路電影製片廠,等著明星們的出現,哪怕只是看到一眼都會欣喜不已。

崇拜明星,迷戀明星,渴望成為明星,電影給無數年輕人帶來了一個個夢想,也讓他們的生活充滿了夢想的色彩。

30年代的上海總是受到特別的關注,美國的電影雜志在上海有同步出版的中文版,中國的電影演員也出現在美國的電影雜志上。電影在影響著流行,影響著生活,也在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老上海的中國電影,經過了二三十年代的發生、發展,又在1945年抗戰勝利之後迎來了成熟與鼎盛時期。

《一江春水向東流》、《八千里路雲和月》、《萬家燈火》、《麗人行》等一大批經典影片,讓人們看到了中國的新希望,上海的新生機。電影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再一次激發了人們的熱情,給人們帶來了光明。

當年著名電影評論家梅朵是《文匯報》文化版的編輯,寫電影評論是他每天必須完成的工作。因為這份工作的關系,他可以得到很多贈票,免費去看電影,因而他也得以更直接地感受到當年的老百姓對於電影的熱情。當《一江春水向東流》放映時,人們的熱情更是達到了頂點。影片連演數月,場場爆滿。這時,電影對於人們的意義實在不只是消遣,不只是時尚,真真切切地便是思想的引領,精神的鼓舞。我們很難統計,有多少人因為一部電影而改變了一生,我們只是知道,這樣的人肯定有,而且不在少數。

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電影為中國電影史寫下了最燦爛的一頁,在那燦爛的電影星空下生活的人們是幸福的,他們感受到了電影的真正魅力。電影在記錄著歷史,書寫著歷史,又在不知不覺中引領了人們的腳步,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今天,當我們在上海街巷中,那些彌漫著往日情懷的老上海酒吧里,試圖追尋當年電影的浮光掠影,體味昔時明星的心路歷程時,便清晰地感受到,我們所追憶的電影,已然融入了上海的歷史,並且已經成為那個年代上海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那些曾經依著電影的情景,夢想和描繪自己的理想生活的人們,今天都已經走過了半個多世紀,他們的人生故事也幾乎成了現代人心中一部部讓人魂牽夢縈的電影。電影讓我們的生活永遠充滿夢想,在電影的星空下,一代代人一天天成長。

閱讀全文

與一部電影的誕生電影票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淘票票怎麼在電影院取 瀏覽:713
電影贊助費如何列支 瀏覽:756
好看的電影間諜 瀏覽:336
怎麼給電影變高清 瀏覽:276
海信電視沒有數字電視怎麼看電影 瀏覽:255
被下葯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02
電影無問西東多久 瀏覽:999
北京校園電影有哪些內容 瀏覽:288
我覺得電影中翻譯成英文怎麼寫 瀏覽:301
華為手機如何讓英文電影變成中文 瀏覽:296
猴子的電影免費 瀏覽:116
想看鴨王電影怎麼看 瀏覽:724
yy電影頻道是多少4080 瀏覽:544
熱血警探致敬哪些電影 瀏覽:740
飛機總動員電影免費看 瀏覽:656
好看的校園的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106
會好看的喜劇電影 瀏覽:319
好看的電影推薦情聖 瀏覽:721
河正宇近幾年電影有哪些 瀏覽:127
有什麼好看的免費的電影 瀏覽: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