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心花路放的電影如何

心花路放的電影如何

發布時間:2025-02-19 00:49:45

如何評價電影心花路放看完心裡有點酸!

國慶假期第二天,一位宅男選擇走進電影院,欣賞了寧浩導演的《心花路放》。盡管這是一部喜劇電影,它卻在笑料與情節中蘊含著深意,尤其讓人回味的是貫穿全片的「陰影理論」,這個理論揭示了社會上不同個體面對理想與現實的掙扎。

影片通過雙敘事結構展開,一邊是耿浩面對中年危機、遭遇婚姻變故,另一邊是文藝青年在閨蜜婚禮後的刺激下,前往大理尋找自我。寧浩在細節處理上十分用心,例如黃渤與袁泉各自偏好的飲品、旅行的挫折與心理暗示,以及《去大理》這首歌在他們生活中的特殊意義。觀眾們期待著兩人在大理的相遇,這一懸念在影片中逐步展開。

寧浩巧妙地利用最後的高潮揭示了時空錯位的雙敘事結構,讓故事以愛情的結束為起點,再以愛情的開始為終點,形成一個精妙的閉環。這一構思雖略顯遺憾,但為觀眾帶來了意外的驚喜。電影中,兩個文藝青年因為理想而吸引彼此,最終卻因為現實的束縛而分開,這不禁讓人思考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關系。

「陰影理論」是影片中的關鍵思想。雖然最初被視作陳詞濫調,但在電影的高潮部分,這一理論對耿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一系列的心理描寫和對話,觀眾得以領悟到「陰影」不僅是人生的陰影,更是完整自我的一部分。電影通過這一理論,探討了面對困境時的自我接納與成長。

電影不僅探討了愛情與現實,更深入地觸及了理想與現實的沖突。耿浩在旅途中遇到了四個不同背景的女人,每個角色都代表了社會中的一個群體,他們都有自己的夢想,但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付出了個人的代價。電影通過這些角色的描繪,展現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復雜關系。

康小雨與耿浩在郝義的婚禮上相遇,她的提問引發了一段關於理想與現實的深刻對話。這段對話不僅揭示了寧浩對理想與現實的思考,還反映了電影對人性與社會的深刻洞察。電影以一種溫情的方式結束,但同時也留給了觀眾更多的思考空間。

《心花路放》在寧浩的電影作品中展現了一種新的風格轉變,從黑色幽默到溫暖而反思性的故事。電影通過「陰影理論」的探討,對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的思考,為觀眾帶來了關於自我、社會和人性的啟示。

Ⅱ 《心花路放》講了什麼如何評價

第一次聽說《心花路放》這個片子的時候,這個片子還叫《玩命邂逅》。
其實早就想到這個片子會好,但沒想到這個片子仍然超出了我的預期。寧浩在這部片子所體現出來的新思維以及呈現人物的新方法讓我眼前一亮。
我認為這是今年中國拍的最好的喜劇電影,他不是用低級乃至低俗的搞笑方式去取悅觀眾,而是用一種比較高級的,會心的電影手法去讓觀眾真心的笑出來。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喜劇電影創作者應該有的操守,雖然,很多導演已經忘記了。
我喜歡這部電影,看完之後更為喜歡。
這部電影以愛情為表象,卻著實將現代中國最普通青年(也就是所謂屌絲)最平凡的生活和情感狀態表現了出來。他們像耿浩和郝義一樣,平凡,虛榮,卻又充滿情感與對愛的憧憬。我們喜歡一個電影的核心點就在於我們能夠被電影里某種人物的刻畫所打動,所感動。而這部電影里耿浩所面臨的這種困境在現代中國社會更加成為一個逐漸普遍的社會現象,而本片無疑也為處於這一階段的普通人提出了一個切實可行的建議。
從本質上來講,這仍然是一部公路電影,寧浩給後輩韓寒著實上了一課。
電影歸根結底是一種表達,好的導演要用畫面說話,而不是用對白說話,好的觀眾是要用心去感受導演的每一個小動作。電影最大的魅力就在於語言的可變,同一種表達的主題,寧浩會用一種很獨特的語言去闡釋,而韓寒只會用對白。
所以,我更喜歡這部電影。寧浩用自己獨特的語言告訴了我們一個十分中肯的課題。
與其念念不忘,不如輕輕地放下。
本片另一點十分值得一提的就是幾位演員的表演,黃渤在這部電影里的表現是影帝級的,尤其是以下兩個片段尤其讓人印象深刻:
第一個片段,在機場接到前妻的電話。那一階段的表演,每一個看過的人都會印象深刻。走心的表演總容易讓人印象深刻,耿浩覺得,前妻的背叛只是因為敵人太強大,而不是不愛了。他主動打電話的情緒點是我原諒你了,你不用害怕了。但這情緒立刻就被另一種絕望的情緒代替。這種情緒交替讓人心碎。而寧浩又在這里用了一個長鏡頭,將這樣的情緒完整地表達了出來,絲毫沒有斷裂感。
第二個片段,耿浩和郝義決裂。睡眼朦朧比醉更難演,因為這是他不是不清醒,他只是已經用一種近乎絕望的態度去應付整個世界,這種情緒是很難表達的。
整部電影另外一個很令人稱道的優點在於其獨特的敘事方式,其敘事方式並不僅僅是為了技巧而技巧,更多時候,是為了表達而技巧。整個敘事結構看似是平行空間,實際上是隱含著意味深長的表達在裡面。
故事的發生其實就是故事的結束,故事的主角其實都有相同的心態。
如果不結束,就無所謂開始,如果沒開始,就無所謂結束。
很多人說,只有重新開始才能忘掉過去,但是很多人忽視了,如果不忘掉過去,怎麼能重新開始。寧浩通過一種十分復雜的平行敘事要告訴我們的正是這樣一個主題,我們苦苦尋找的,其實不是新的開始,而是曾經發生的一切。只有尋找到過去,才能邁向未來。這也許就是每一個遭遇到失去的人的必修課。
對於本片的配樂,當然更是無話可說,郝雲的民謠聽起來讓人似乎早就坐在大理的門口,那裡有姑娘,愛情和想要的生活。
《心花路放》里巧妙地將一個男人的情緒變化呈現的十分完整,但更難能可貴的是,將一個屌絲的心路歷程描繪了出來。
每個人年輕的時候都是心懷夢想的,他們會為了夢想而拼搏,為了一時興起而坐一些奇怪的事情。愛情從一方面講是夢想的催化劑,但另一方面,他又使夢想變得庸俗。所以歌手耿浩變成了二手音響販子。但愛情這東西不像音樂,沒有保質期,愛情的保質期說長也長,說短也短。
我們無法判斷在愛情里,先離開的那個人是對還是錯。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而如果人認清了生活的本質,她去選擇另一個更優秀的人,這也沒什麼不對。這也許跟愛情無關,但也許是更正確的選擇。人在長大的過程中,難免會學會用正確代替應該。
所以,當女神拋棄屌絲的時候,屌絲們總忘不掉,也許只是因為在這段感情里,付出最多的永遠是這樣的人吧。
任何一段感情的開始和結束,都是由愛始,由愛終。
只有深深的愛過,才能輕輕的放下。
人這一輩子,如果沒真正愛過一個人,也許就是白活了,同樣的,如果沒有真正的忘記一個人,那也是白活了。愛過這兩字看起來輕巧,說起來不難,但是做起來卻實在是不堪。耿浩一直在嘴硬,愛的那麼深,怎麼可能說放下就放下呢。
那漫長的旅程也許只是為了讓小雨明白,耿浩的世界裡不只有一個小雨,更好的世界裡還有三千里的獵艷旅程。但是只有耿浩自己知道,無論走得多遠,他的世界裡只有一個女主角。
其實我們跟耿浩一樣,如論我們走的多遠,愛的越深,就難放下。放下了就是真的放下了。只有深深的愛過,才可以在放下之後輕輕地祝福。每個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做下來卻著實讓人難堪。
我們放下一個人跟愛上一個人一樣,總要經歷一段過程。
耿浩在路上一共遇到過四個人,這四個人讓他明白了。如果不勇敢向前,那麼沉浸在過去這個泥潭裡的,不只是他自己,還有那個他愛的人。
第一個女人,讓他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一段戀愛的結束是不是問題只出在先離開的那個人身上。答案當然是否定。你看看你現在變成了什麼模樣,生活把你磨平了,你練泡妞的能力都已經失去了,跟這樣一個了無趣味的人生活在一起,也是無趣的吧。這也許是女孩離開他的原因吧。因為他的懦弱,他的無趣,和他的放棄。
第二個女人,讓他意識到,自己不再年輕了。我們表面上看到的是一個懦弱男人指桑罵槐似的抱怨,但我們同樣要看到,在這個時候,耿浩明白了一個很淺顯的道理。小三從來都沒有錯,他們做的事跟自己一樣,只是去簡單的愛一個人。這個時候的他是很痛苦的,因為他明白,那個女孩就算還愛著自己,也是選擇主動離開的人,如果那個人那麼堅定的話,這個世界上也就不會有小三了。小孩不懂,但是大人明白。
第三個女人,讓他意識到他也並不是那麼堅定,他也可能會有愛上別人的可能。愛情里的人,從來都不是聖潔的。在愛情這條漫漫長路上,我們能看見的風景太多,沒人能保證自己不在美景處流連。耿浩明白這件事情的時候,想過要重新開始。他也相信那句話,只有重新開始才能忘掉該忘的人。但那註定是一場失敗,因為人的心只有那麼大的地方,裝不下那麼多人。
第四個女人,讓他意識到,其實,不是錢的問題。你可以用錢讓人說愛你,但是那不是真心的,那不能讓你真正決定離開。真正讓人決定離開的是厭倦以及失望,這些東西讓她不敢走下去了。人們對於黑暗總是排斥的。正是這種想法讓他意識到,他無論再走多遠,無論郝義陪他見過多少姑娘,他該放不下還是放不下。有些問題,必須自己去面對,包括,那個已經離開的人,和那個已經離開的自己。
最後的故事,關乎一個愛字。愛是廉價的,又是珍貴的。廉價的時候,你可以對無數人說,珍貴的時候,他比命還重要。耿浩明白了。其實一直以來錯的是自己,自己固執在愛與不愛這個問題上。說一個愛字容易,連好哥們都可以在自己垂危之際說愛。說愛過,卻沒那麼容易了。
有些事情,等到快結束的時候,你才發現,其實有些人你明明挽留不來,不如祝福。
因為你深愛過他,所以你更應該明白,你不是她的歸宿。語氣煎熬,不如以愛的名義,讓她越走越遠。
我想,這愛的該有多深。
最後說一句,當兩個人平行空間的時候,很多人看到的是,一個拒絕愛情的姑娘和尋找愛情的小夥子。但是我希望你看到的是,一個姑娘渴望愛情卻不得,放棄愛情時卻偶遇;一個小夥子,尋求忘記時忘不掉,放棄尋求時卻淡然。
從來,都是一場尋找,你尋找的從來都是你丟失的。
希望你和我一樣,在這部電影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最後奉勸那些,還在尋找和忘記的耿浩們:
如果你恨,說明你不愛;如果你放下,說明你愛過。
這世上本就沒有放不下的人,只有走不盡的路。

Ⅲ 心花路放評價怎麼樣值得看嗎

一部公路片的殼子,一段「說走就走」的旅程,套上一個情場瀟灑哥、一個耿直苦情哥,再加上一路千嬌百媚、離奇「艷遇」的冒險,最終人們學會了尊重感情、放下過往。

或許是《無人區》拍的太壓抑了,《心花路放》更像是寧浩的自我放逐和情緒釋放,說白了,就是瀟灑的玩了把票,順手把社會當下的痴情或是矯情、叛逆或是保守的芸芸眾生,挨個給諷刺了個遍,把掩映在清純之白和曖昧之粉下的大理,一頓胖揍的打回原形。

Ⅳ 如何評價電影《心花路放》

1.《心花路放》寧浩的一部投降之作。他拍了一部電視劇,或者說,一部電視電影。它更適合在中央六套播出,而非大銀幕。以寧浩上一部院線片《無人區》的期待值去觀察這部新片,顯然,他做得不及格。這部電影只是一個話題劇的格局,一個輕飄的小品,囊括了中國剩女、中年危機、故作的基情、已經過氣到連low逼都避免談論的雲南艷遇,無論如何,它都更適合拍得更狗血一些,然後直接輸送給芒果台。供人在《離婚律師》和各種穿越的格格和阿哥之間換換腦子。但寧浩的班底努力把這些元素糅合進了一個公路片的構架,強弩成了一部他心心念念的公路電影。

2.公路片需要一個強烈的、至少也是說得過去的「上路動機」。但《心花路放》中的動機模糊而無力。不期待你掌握《內布拉斯加》那樣綿柔的功力,也不需要你拍成《洛克》那樣全靠內心戲支撐。只求「動機」再設置和鋪墊得像個樣子也好。為了把黃渤扮演的耿浩拽出離婚的陰影,徐錚扮演的好基友製片人以送道具的車強行把他帶上了路。用黃渤嘲諷的話說,「這是一次交配之旅」。徐錚被定位為一個肉慾化的人,故意做出一副世故的樣子,拒絕長期感情,不付出心靈,只支付肉體。他善於泡妞,樂於搭訕。他的設定是黃渤的人生導師。但問題是,這是一個臆想出來的,臉譜化的人物,這樣的人物只在某種程度上真實存在,更切實的情形是有些人只是有這樣的傾向,而不會走得如此極端。黃渤是一個所謂的失敗者,正常人,被困在一種日常中,卻被「正常」傷害。徐崢放鬆、放縱、油嘴滑舌,卻能與這個世界和諧相處,游刃有餘。而黃渤的正常卻被這個世界忽略與排斥,顯得笨拙,無用,格格不入。他們上路是在一種相互較勁當中展開的。這一路上,他們接觸了在小城夜市扮演阿凡達兜售東西的姑娘、縣城洗剪吹發廊的90後殺馬特、都市白領范兒拉拉、以及夜總會小姐……徐崢和黃渤基本上秉持相愛相殺的模式,中間還穿插了一個莫名其妙的不可能完成的基情情節,最終黃渤走出陰影,徐崢進入婚姻,黃渤與前妻和解,皆大歡喜。這是兩種相互對抗的價值觀設定,原本要利用價值觀的沖突出彩。但沖突的鋪墊全都停留在插科打諢的鬥嘴層面,最終竟然還導向了一個故意光明化的大結局。

閱讀全文

與心花路放的電影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視頻電影解說 瀏覽:368
女孩子問有什麼電影推薦 瀏覽:272
變成狼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6
斗魚直播里有哪些電影 瀏覽:571
鬼吹燈有哪些電視和電影 瀏覽:733
如何領取蘇州留昆電影票 瀏覽:353
電影里求救喊的什麼 瀏覽:987
2021大年初二有什麼電影 瀏覽:19
狼吃小男孩老虎救了他是什麼電影 瀏覽:752
韓國剛出得電影將什麼 瀏覽:469
電影推銷員好看嗎 瀏覽:624
穿著婚紗坐機車什麼電影 瀏覽:283
香港電影神槍手票房如何 瀏覽:47
請明星給電影唱歌要多少錢 瀏覽:558
張暖忻導演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12
巴黎電影節獎杯什麼樣 瀏覽:18
我去看電影用英語怎麼寫 瀏覽:204
美國監獄復仇電影有哪些 瀏覽:790
怎麼看電影格式的 瀏覽:740
音軌文件ac3格式怎麼導入avi格式的電影里呢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