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看電影是選4k還是144赫茲顯示器
看電影選4K。
首先你要明白144hz,4k的區分。
144hz是指刷新率,就是每秒144hz速度來進行刷新,對比60hz刷新率畫面顯示更加流暢。因此144Hz顯示器比較適用於視角時常保持高速運動的第一人稱射擊游戲。(例如,吃雞類游戲)。
4K,也就是解析度為4096×2160或3840×2160,在4K解析度的支持下,顯示器顯示的畫面能夠實現分毫畢現,並且通過細節的加強可以提高整體畫面的細膩程度,將畫面更為真實的還原出來,會有更好的體驗。
⑵ 23.976、29.97、59.94 這些幀率是怎麼回事和24、30、60有什麼區別
與電氣標准以及電視制式有關。電影是每秒24幀圖像,放映時經技術處理,一般顯示為48Hz或72Hz。然而電視制式在制定之初(主要指標清解析度的模擬電視信號時代)就(故意)使用了與電影不一樣的標准。
電影要在電視上播出,需經過一番比較復雜的技術處理。為符合電學規范,如NTSC制式,應用在影片上精確數值為59.94Hz,這樣就出現了29.97這個數字。稍加換算即可得出:29.97÷30×24=23.976。
(2)電影是多少hz的擴展閱讀:
幀率的影響因素
既然刷新率越快越好,為什麼還要強調沒必要追求太高的刷新率呢?
其中原因是在顯示『解析度』不變的情況下,FPS越高,則對顯卡的處理能力要求越高。
電腦中所顯示的畫面,都是由顯卡來進行輸出的,因此屏幕上每個像素的填充都得由顯卡來進行計算、輸出。
當畫面的解析度是1024×768時,畫面的刷新率要達到24幀/秒,那麼顯卡在一秒鍾內需要處理的像素量就達到了「1024×768×24=18874368」。
如果要求畫面的刷新率達到50幀/秒,則數據量一下子提升到了「1024×768×50=39321600」。
FPS與解析度、顯卡處理能力的關系如下:
處理能力=解析度×刷新率。這也就是為什麼在玩游戲時,解析度設置得越大,畫面就越不流暢的原因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