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評價徐克電影《青蛇》
《青蛇》借著對江南意象的充分發揮,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成就了一部佳作。江南意象在片中表現的淋漓盡致,美輪美奐,讓觀眾體驗到江南之美的至高藝術。
導演徐克眼光獨到,藉助電影表達出自己對女性、對愛情、對人性的深刻體悟。電影對小青、素貞、許仙、法海這些形象進行了重新刻畫,不再是某種觀念的化身,開始回歸到真正意義上的有血有肉的人的層面,面對誘惑、愛情、危險、困惑等現象時,表現出了真正的人的本性。
主要介紹
《青蛇》是由徐克執導,張曼玉、王祖賢、趙文卓、吳興國主演的奇幻片,於1993年11月4日在香港上映。
該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小說《青蛇》,講述了出身青城山下紫竹林的青蛇與白蛇,共同修煉五百年,二蛇倘佯人間為情所惑的故事。
B. 如何評價徐克電影《青蛇》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每一年的清明、端午時節,最適合重溫一部電影《青蛇》,夢里江南好去處,皆在這不大的一張銀幕里。萬丈紅塵,人、妖、佛、魔……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好的電影,好戲,乃至一切精彩藝術,必是色相紛呈,讓人深深投入進去,末了又生出恍若一夢的出離心,起身離場時,便似多活了一回人生。
色
從開場紅塵彌滿的石雕場,到末尾漫天飛揚的血紅袈裟,紅塵之色貫穿《青蛇》始終,身在其中的芸芸眾生無能脫離。
這是一部濃墨重彩,飽滿得化不開的電影,一幀幀,一幅幅,活色生香,暈染開來恰似人間之色。哪裡會界線分明,干凈利落,正是這般迷離誘人,萬物昏沉沉才是。
眾生烏蒙一片,更襯得白的素雅,青的迷濛,佛的金光,我們不由心嚮往之,於是緣起,故事開篇。
初見時,各個自命不凡。法海不屑人與妖,金剛怒目,大威天龍,一身凌然。待到初見村婦產子,卻勝似妖魔,避之不及;許仙大斥學生只知淫詞浪曲,又將傳情的花燈沒收,待到自己近了女色,只有過之而無不及;白蛇說,這樣的老實人好相處,卻原來再老實的老實人也有諸多不老實,人性復雜遠超蛇性;青蛇道,姐姐有的我都會有,情愛皆要試,末了時,不過孑然一身離世去。
無常,世事無常,色空無常。
相
石雕廠千奇八怪的眾生,法海觀之曰人;仙姿道骨的乘風老者,法海觀之曰妖。這是看穿了表相。待到竹林里見過了裸身的婦人,禪定時妖孽橫行,不得不大開殺戒,這卻是相由心生,更入一層。
他義正言辭:「紅塵色相,盡是虛幻。」許仙道:「你把我的家都變沒了,還滿嘴大道理……我迷戀紅塵,我沉迷凡俗世界,我願意。」
著重眼前之相的許仙和難脫內心之相的法海,孰可分清,妄論高低?
捉妖道人,雖能見妖,世人卻因其眼盲難免譏諷不信;白蛇貌美,設館救人,世人便視為菩薩轉世,不疑有他;青蛇青樓艷舞,世人頓生痴迷,早不問來歷……
離一切諸相,既名諸佛。世人不過你我,凡人一個,自然離佛之境甚遠,網困諸相中。
佛、人、妖,貫穿影片的這三者亦是相。法海近佛,人身執妄卻非佛;許仙生死出家,是人卻難做人;二蛇為妖,然修人形依人事。到底誰是人,以何相示之,方見真意?
跳出影片的相,縱觀古今,女人常被妖魔化,精怪魔巫都要往「她」頭上套,恐懼夾雜蔑視,彷彿身為人便可保持正義高貴。而蔑視「她」的那些更為現實且軟弱的人,根本上是男人——歷史本由他們撰寫。還有那麼一些「人」,統領著更高的意識層次,不僅看不得被他們視作醜陋軟弱的同類男人,更看不得最底層的被妖魔化的女人們。他們自譽近佛,剛強無匹。
實則,眾生皆相,眾生平等。佛無相。
執念
由色相入,而生執念。紅塵故事,必得執念,不然世人覺得它——不動人。
白蛇的執念,是眾所周知的,千年等一回,她嚮往成為一個人,得到一份真摯不移的愛戀。為了實現心中這個念,她選了老實無建樹的許仙,對法海的評價是躲還來不及。可即便做了萬全的准備,自身貌美又多財,依足了做人的規矩,這相對蛇精短如朝露的人的一生愛戀,依然難保周全,心猿意馬,錯漏百出。
許仙的念太多太雜,但歸結起來卻也不過一個——紅塵凡俗。人世的慾望糾結,他都戀。作為人,他最執著的是不脫紅塵,即便最後被封五蘊無奈點頭,亦是為了紅塵里留念的人事,不能放下。
即便眼盲的捉妖道士,能看穿人妖之分,都不忘執著世俗的名利,有人圍觀就想獻技。端午再闖白府,依然執迷不悟,想要借除妖名揚天下,利慾熏心,自然是非不分。
本該最離執念的法海,說他是執念最深的一個,也不為過。執念源於過於清晰的二分法,非人即妖,非好即壞。法海將蜘蛛精收服,卻罔顧其修行佛前,並無大過。此後,依然沒有反省己身,仍是兢兢業業除妖事業。執念一旦深重,看似不動金剛,實則缺乏慈悲,法海身後的佛像幾次崩塌,正是鏡頭給予的影射。
近乎偏執的二分法認定,使得法海出爾反爾尋二蛇報仇,因為他不能允許有人破了其自認修成的金剛身,他不能接受人身的脆弱,不能接受落到和人、妖無別的境地,不能接受二分神壇的崩塌。
他拖走許仙時,仍不忘念叨「人比妖怪更難馴服」,到底是執著於紅塵的許仙更難馴服,還是偏執人妖、上下之分的法海更難馴服呢?
執慢不除,更生殺戮,何生慈悲?
哪怕臨到末了,他還在功過之論,見白蛇產子難以置信……
不執者,唯有小青。
帶著好奇來到世間,嘗試了所有感到懷疑的教條,她不墨守成規,不畏手畏腳,不預先設定,而是去經歷,去感知,去接納。她常反駁,常質疑。她揭開人、妖面目,令白蛇無奈,令法海惱怒。
她不願自欺,亦不想欺人。
「真是可笑,連你們人都不清楚。」
《青蛇》的最後一個鏡頭,停留在了一滴朝露上。
若說佛,盡在片中,亦不在片中,恰如人生戲夢一場。
C. 央視版刪減17分鍾,徐克這部愛情片,許多人不明白為啥叫《青蛇》
《青蛇》是典型的小時候看熱鬧,群魔亂舞,長大後看門道,是徐克最難懂的片子之一。
《青蛇》雖是原著作者李碧華編劇,但故事主題被徐克拍成 「情為何物」 。
劇情大致是南宋期間人妖難分。高僧法海(趙文卓飾)到處鎮伏妖精,收服一隻蜘蛛精後,驚擾了西湖底修煉的青白二蛇姐妹。青蛇(張曼玉 飾)與白蛇(王祖賢 飾)得到了蜘蛛精的佛珠,佯裝成人生活。
白蛇道行比青蛇高,看上老實書生許仙,而青蛇蛇性未改。法海在野外看到孕婦生產場景,產生心魔,與心魔決戰之。白蛇開設了醫館,打算與許仙長相廝守,可許仙受不了青蛇的挑逗。許仙發現了青白二蛇的是妖,法海也提醒許仙,卻不願離開家。
許仙端午節被因為雄黃酒現形的青蛇嚇死,白蛇去偷靈芝草救活了他,青蛇留下與法海鬥法。法海抓走了許仙,二蛇與法海展開了搏鬥,白蛇生下孩子後被鎮壓,青蛇回歸水中。
《青蛇》中青白扮相極美的王祖賢與張曼玉有許多香艷場面,是許多人的懷舊情懷,但兩個女演員一開始原定是鞏俐演白蛇,梅艷芳演青蛇,但最終鞏俐檔期關系無法出演,鞏俐和梅艷芳兩個人私交很好,曾有約定一起演出如果一方辭演,另一方也要拒絕。徐克甚至曾想到過讓梅艷芳一人飾兩角,但還是被她婉拒。
原定的張國榮飾演許仙,梁家輝飾演法海,也都因為檔期而錯過。徐克一邊修改劇本一邊給在美國度假的王祖賢打電話救場,青蛇找了張曼玉,最終成就了經典。
徐克是一名佛教徒,也許是受了他的父親徐忠的影響。他父親篤信佛教,法號「法智仲居士」。從小看著父親讀佛經的徐克佛法涵養深厚,佛教禪機總能出現在影視作品之中。
《青蛇》講修行。白蛇青蛇努力修行為人,法海努力修行對抗情慾,許仙修行防止沉迷虛妄的情愛。
開場法海站在戲台上看著鬧市的牛鬼蛇神,說了一個字: 「人」,人間污濁,人看似妖怪 。
鏡頭一轉,法海在山水之間,說了一個字: 「妖「,蜘蛛精鶴發童顏,比人更像人。
一開場就兩個字的台詞引出了整個故事的脈絡, 整個故事緊貼著這兩個字的糾纏,這部片的文案確實高明。
法海執迷於規則和界限:妖就是妖,神人鬼妖四界,等級有序。口誦 「大威天龍、世尊地藏,般若諸佛」 ,咒語正是來自《般若菠蘿蜜心經》。法海主張破除一切,把七情六慾都放在自己對立面。
影片中法海有三個重要段落:在紫竹林中見到正分娩的村婦,在魔障里見到一群長尾巴的妖怪,和青蛇鬥法。然而這三個重要段落在央視6套的82分鍾版盡數被刪,原版99分鍾,足足刪減17分鍾。
法海見到分娩的村婦破了戒,打坐時出現心魔,看到許多長尾巴的怪物在身邊,把它們當成對立面欲以消除,但發現它們說:「我們從你那兒來,為什麼要怕你?」這些怪物的身型觀眾自然會開啟污污的腦洞 :這是法海體內的東西,代表他的慾望。法海打坐的蒲團著火,因為魔障的起因是自己。
法海急於戰勝魔障。白蛇盜取靈芝草後離去,他要求青蛇挑逗他,如果她能亂了他的修行,便放過她,但難抵小青的誘惑泄了真氣。 法海口中的所謂的「定力」,類似於雙修中的交而不泄。 雙修在藏傳佛教密宗和印度教性力派中是非常重要的。
青蛇在水中抱著的蛇尾並不是自己的,仔細看就會發現她是有腿的,這是法海那位「兄弟」的幻化。
最後水面一陣氣泡,小青一摸法海胯下笑了:「你輸了。」 污污的觀眾自然明白了這氣泡是什麼。
影片的最後法海震驚於白蛇產子,抱著白蛇和許仙的嬰兒,終於意識到自己也是人。和他出場時所說的「人」剛好形成了呼應。人並非生而為人,愛過才為人。
另外法海處在鬆弛狀態身後多次出現彩虹,是佛教「虹化」: 進入無余涅槃時周身會出現彩虹。
法海是從神變成人,青蛇是從妖變成人,雖然本片法海法力最高,從佛教角度看是小青最接近於悟的狀態,片名定為《青蛇》,對於佛教徒的徐克而言絕非偶然。
開頭青蛇赤身從天而降,印度舞女紅色紗麗翻飛象徵人的情慾。
小青的修行比白蛇淺,看白蛇和許仙挑逗,努力模仿表情和動作,然而內心毫無波動。恰恰因為不懂感情,小青能用更跳脫的態度、更犀利的視角審視 情感 ,提出質疑。
白蛇說人要學會說謊,小青也沒法學會。
小青不理解白蛇為何獨愛許仙,隨口就會說出重新找一個的話。
小青對感情抱著競爭態度,向許仙展露妖媚,對法海弄姿引誘,覺得能證明自己比姐姐強。白素貞對小青說:當你覺得自己好多事情都贏定的時候,還怎會有眼淚,怎會哭得出?
法海抓走後許仙,白蛇追到金山寺鬥法,突然要生孩子,性命攸關之際還催促青蛇去救許仙。這時青蛇有一個慢鏡頭:「好,我去救他。你老是說人間有情,難道妖就無情?有沒有想過我們兩姐妹,五百年相處都是情?你有沒有當我是人一樣想過我?」 這個瞬間是青蛇明白了什麼是情的瞬間。
小青有恨但仍為白蛇營救許仙,許仙卻已剃度,小青流淚殺了許仙,認為許仙背叛了她們。在許仙的三觀下自己被迫入空門求法海放過青白二蛇是有情有義,但在青白二蛇的三觀下,生死為浮雲,愛情價更高。期望許仙以死抗爭。 小青從不懂人情到為白蛇動情,知道用「背叛」一詞。
法海認為青蛇殺生大怒,但青蛇悟性已然在他之上:「法海,你也殺了不少人,金山寺的和尚全都是你殺的,你自己看看。」法海才醒悟: 「連我自己也是先功後過。」
青蛇說: 「我到人世來,被世人所誤,都說人間有情,但是情為何物? 真是可笑,連你們人都不知道,等你們弄明白了,也許我會再來」潛入水中離去。
從入世到出世,只有情真情痴情之至的青蛇修行做到了。《青蛇》片頭插曲《人生如此》,黃沾作詞, 雷頌德作曲,辛曉琪演唱,講的就是青蛇。人生如此,浮生如斯,緣生緣死,誰知,誰知?情終情始,情真情痴,何許?何處?情之至!
另外本片小青與法海鬥法時的主題曲《莫呼洛迦》,黃沾作曲,黃沾和徐克作詞,辛曉琪演唱。莫呼洛迦是佛教天龍八部中的大蟒神,摩登伽女是《楞嚴經》里傾心於阿難的首陀羅低等種姓女子,試圖誘惑阿難,被佛祖誘導修行逐漸開悟。歌詞中有一句:「摩登伽女正是我」,徐克鏡頭下的青蛇就是摩登伽女的化身。
白蛇對做人有種誤解,認為有了耳鬢廝磨男女之事,就是成了人。在有許仙之前,青蛇與白蛇在屋頂也經常用親密動作來作為做人的練習。
白蛇勾引許仙非常用力妖媚,濕發,暴露,以色相來吸引。白素貞與許仙相戀的主題曲《流光飛舞》,黃沾評價這首歌 「耐聽得很」!配合電影中的情境,妖冶纏綿。但這也誤導了青蛇。
懷孕之前,白蛇作雨釣許仙、修假宅隱瞞身份留住許仙,都是為了體驗做人。小青誘惑許仙白蛇並不生氣,而是奚落她說你不像我道行這么高別亂來。小青也想用許仙來體驗做人,白蛇說人是要講究從一而終的,你找別人練習吧。然後倆人笑作一團,完全是一副傳授心得的樣子。
而小青第二次和許仙親熱時白蛇的態度變了,要小青走並落淚了,說 「做人有好多規矩,還是做蛇的好。」 懷孕之前白蛇一直是在學做人,不是真的愛許仙。懷孕之後,在白蛇流淚之時就是她懂得了人類感情之時。
白蛇和許仙生子,確實修行成人,但實際上只修行成功一半,青蛇卻明白了整個人類的 情感 。白蛇為了許仙,幾次要青蛇離開,還有一次舍她而去,而青蛇一次都沒有離開白蛇。
本片造型、置景等方面也可圈可點。青蛇和白蛇的造型設計上,張叔平和吳寶玲借鑒崑曲,用雪紡紗作主要材質、再配以銅錢頭、妝效濃重帶有哥特風,讓古典和妖魅完美融合。
這種戲曲形式的借用在片中比比皆是,如白蛇變出的宅院宛如舞台效果的家宅空間,白蛇因為修行功力不佳,在說謊時會變成崑曲念白的設定等。
雙花坊橋頭的白府的置景是雷楚雄用白紗做的,用了大量鼓風機,虛無縹緲。給干竹子噴上綠漆,用燈光將竹子的陰影投射在紗上。
本片具有香港電影中數一數二的獨特的風格,攝影上的大量濾鏡,造出獨特的色彩光影,如夢幻泡影的色象世界。尤其對清白二蛇之間,白蛇與許仙,青蛇與法海,男女、女女的風月的處理的尺度的拿捏,是「香艷」二字的教科書,是現在多少影視劇搔首弄姿也難以趕上的。 (撰文:Mankei Wu)
D. 如何評價徐克電影《青蛇》
東方的哥特式電影,很有深度,小青懷疑了法海,懷疑了人,懷疑了姐姐,懷疑了自己最後自殺。法海不信自己會被迷惑,結果敗了,不相信妖和人能有正果也敗了,最終他想救小白不成,想救金山寺里的和尚也不成(我最喜歡的就是這點,法海本就不該是其他作品裡描寫的那樣水火不侵榆木疙瘩,他很透徹明悟並在最後很明確的要救小白,可惜為時太晚,他誰也沒救成,就像是佛對他的懲罰),這電影我每年都會看一兩遍,很多人不理解,可你翻翻裡面的畫面,哪一張不是妖異的魅力。
E. 如何評價徐克的電影《青蛇》
這是一部哥特式電影,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這部電影是根據民間故事「白蛇傳說」改編而來。講述白蛇為了報恩而放棄修仙嫁給恩人的故事。這是徐克最美麗的電影,色彩明艷動人,張曼玉的微笑朦朧的微笑就像滿月,而憂傷之美的音樂線王作賢的淚眼就像一首詩。如此迷人的兩條蛇精,一藍一白,顧自開,美麗彷彿不屬於這個世界。這樣一種奇異的美,直向普通百姓的眼睛。
他被描繪成一個十足的文人,有著文人的酸甜苦辣,面對著現在的猶疑和半路的美,當他在法海罵道:「我是愛美之人,紅塵有何錯?」你為什麼這么做?!是的,他們是惡魔,美麗的怪物,即使他們摧毀了靈魂的骨頭,他們也願意。數年後突然明白了,你可以談幾分鍾,清明節,如白色,怎麼不知道男人在想什麼,只是她那麼拚命想要幸福,真正的幸福和塵世的煙火氣。
總結:道出了善與惡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