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女兒國電影票多少錢一張

女兒國電影票多少錢一張

發布時間:2025-04-25 16:21:58

Ⅰ 最初版的《西遊記》,為什麼被永久禁播

提及《西遊記》,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大家最熟悉的也是央視86版《西遊記》,普遍認為它是最初版本,其實早在1927年就有《西遊記》上映了,只是因為演員的穿著,在當時看來過於暴露,被強行禁播。

因此,如今的我們能夠看到各種版本的《西遊記》,離不開一批批影視製作人背後的艱苦付出,我們應該向他們致敬。

Ⅱ 趙麗穎在《西遊記之女兒國》中演技怎麼

趙麗穎主演的《西遊記之女兒

在唐僧師徒四人,走到西梁女兒國境內時,被女兒國守衛在捉拿了,在白天第一次見到唐僧之後女兒國國王就喜歡上了,女兒國國王在深夜時,悄悄去看望唐僧,並對唐僧深情告白。

作為女兒國的國王,不曾見過男人,第一次見到唐僧就對唐僧俊朗的容貌,儒雅的談吐吸引了。趙麗穎把女兒國國王情竇初開的樣子表現得十分到位。既有小女孩的嬌羞、也有女兒國國王的豁達。

趙麗穎和飾演唐僧的馮紹峰的對手戲也非常走心,馮紹峰飾演的唐僧未曾近過女色,但是面對嬌媚單純的女兒國國王的告白,唐僧也許有一絲絲的動心,但是心懷天下一心向佛的唐僧卻不免要在人間情愛和西方真經間抉擇。在這段感情的表達上,趙麗穎和馮紹峰的表演都十分出色。

Ⅲ 2018春節檔電影有哪些 電影票會被限制票補嗎票價會上漲嗎

2018年2月16日是農歷大年初一,也是春節檔開戰的第一天,在今年的春節檔,《西遊記之女兒國》《捉妖記2》《紅海行動》《熊出沒變形記》《唐人街探案2》將展開慘烈的廝殺。
雖然現在距離春節檔還有些日子,但是這段時間,有關春節檔的各種消息已經開始刷遍社交媒體了。除了《捉妖記2》放棄3D格式之外,今天最重要的業內消息是今年春節檔票補受限。這項措施有春節檔的各大片方聯合提出,具體內容就是屆時全國影院票價不低於19.9元,單部影片補貼不得超過50萬張。
那麼票補受限這對於普通觀眾有什麼影響呢?影響就是買不到很便宜的電影票了。
所謂票補,就是電影票補貼,怎麼個補貼呢?很多觀眾都買到過1元錢電影票、8.8元電影票、9.9元電影票,價位不一而足,但就是兩個字:便宜!
實際上,影院是有一個市場規范的最低票價限制,大概是在25~35元之間,是考慮到放映成本而制定的。比如暑期檔某部影片全國最低限價25元,觀眾買到8.8元的電影票的話,中間差額的16.2元一般是由電影片方補貼的,是補給影院的。大家留意下就會發現,雖然在手機APP購票平台買到8.8元的電影票,但櫃員機列印出來的紙質票上的票價還是25元或30元左右。
這中間的差價多數都是由電影片方補貼,此舉無非是想推動影片前幾日的票房,增加上座率,帶動影院增加排片。一部影片如果大規模進行票補的話,投入可能都要在3000萬~5000萬左右,這樣大的票補投入對於觀眾來說,是好事,但對於同檔期的中小型影片就為難了。
所以,才會有今年春節檔限定最低票價之舉,這也是為了切實避免影片在資本層面的惡意競爭。預計到時候大家很難買到8.8元之類的低價票了,而且即便是19.9元的低價票,數量可能也沒有去年春節檔那麼多了。

Ⅳ 大年初一電影觀影人次比去年同期少近900萬,為啥沒人看電影了

大年初一當日票房14.45億元,觀影人次2574.07萬。《長津湖之水門橋》《奇跡·笨小孩》《狙擊手》《四海》《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熊出沒·重返地球》《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筐出未來》《小虎墩大英雄》…你想看哪部?

電影票貴了才是主要因素,今年的電影質量相比於前幾年,整體質量是上升的,我記得前幾年過年,我都是挨個把電影排一遍,除了《女兒國》《捉妖記2》這種一眼就看出來是大雷的我不看以外,其他電影哪怕很小眾的我也會去看。兩個小時30左右消費,不算貴。

但是今年沒辦法了,我們這里一張票70,都夠點兩個回鍋肉了,我們圈子裡的老影迷很多已經炸了,這個價錢已經高於老美影院的平均價了。價格公道,大家去捧場是應該的;價格離譜,咱們就不去和土豪擠位置了。豬肉貴的時候都能不吃,電影不去看,沒多大影響。

天太冷,很多人只想在家裹著被子發抖。我國過年的優良傳統就是加錢。電影票,打車,外賣等等等等,加班費不一定有,有就肯定出在羊身上。可是大過年的,我不想做羊。今年是虎年,大年初一就讓我當韭菜,讓我做羊,省省吧,你好歹等羊年來了再宰啊?

Ⅳ 大年初一電影觀影人次比去年同期少近900萬,為啥沒人看電影了

大年初一電影觀影人次比去年同期少近900萬,為啥沒人看電影了?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2022年的春節檔,我國電影市場依舊是全球第一大票倉,國產電影依然是同檔期的票房大片,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們不和別人比,只和我們自己比,通過對比,今年的春節檔和去年的春節檔我們不難發現,觀影人次減少幅度還是比較大的。
根據粗略統計,春節檔頭三天觀影人次減少了2766萬,這種斷崖式的減少對整個電影市場有百害而無一利,這是應該引起行業人士的高度關注和重視的,這可不是小事。
觀影人數的減少,一方面是因為疫情的原因,有些地方影院沒有完全開放,但,這只是很小的因素,不是主要因為,因為大年初一全國的排映場次比去年大年初一多了好幾萬場,也是破了紀錄的,但是,觀影人次還是下降了,所以,疫情不是觀影人次減少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春節檔類型電影中,合家歡等題材的電影偏少,一家老小能夠一起去看的電影選擇不多。當然,觀影人次減少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票價的問題。

Ⅵ 2月票房100億,電影大盤天花板到底有多高

從2月15日到25日,春節期間總票房已接近85億元,整個2月票房也幾乎達到了100億,這樣的成績,不可謂不牛。
偷票房,編劇是「親日分子」,影片出品公司互相撕逼……就在大家亢奮地數數的同時,影片之間也開始了明爭暗鬥。
這場在2017年年底就已開啟的腥風血雨般的春節檔大戰,隨著時間的推進,戰火卻從未削弱,甚至不斷升級,2018年成為春節檔有史以來競爭最激烈的一次。
春節假期已經結束,2月也已經見底,如果單純再去糾結春節檔的是非已經沒有太多意義。
筆者認為,與其回顧和感嘆,倒不如去預測一下未來,明年的春節檔將會怎樣?幾年之後的春節檔又會怎樣?
2019的春節檔排片:一個字,不變應萬變
春節檔與其說是一場全民狂歡,倒不如說是頭部公司的「分蛋糕」派對,大到中影華夏萬達光線,小到一些原來做批片的公司甚至是猜不透名堂的公司,都加入了春節檔影片的出品方,就連做電視劇的華策也抓住機遇出品了一部賀歲片。

筆者大膽預測,2019年的春節檔基本可以有一個大致的輪廓出現,無非就是這些名字:《捉妖記3》?《唐人街探案3》?《西遊記之XXX前傳》?外加雷打不動的《熊出沒》以及從這兩年開始嘗到甜頭的戰爭動作片的最高標桿:《戰狼3》?
不知不覺,從2014年春節檔票房超過10億開始,春節檔已經顯現了某些規律,這樣的規律在2018年得到了一個更為強烈可靠的印證,於是我們有理由相信,2019年的春節檔有極大可能延續這樣的規律。
規律1
續集不怕多,只要有人看
《爸爸去哪兒1》在2014年上了,2015年馬上就有了《爸爸去哪兒2》,直到這個IP逐漸在官方被限制,在民間被淘汰。2014有《澳門風雲》,2015就有了《澳門風雲2》,直到後來《澳門風雲3》的口碑實在差到沒人看…
更不用說《西遊記》的,大鬧天宮,白骨精,牛魔王,伏妖,降魔,女兒國,等等等……

筆者去年曾經和做《女兒國》特效的一家公司的老闆吃飯,老闆說得很實在:「不用動什麼腦筋,女兒國拍完了就會有紅孩兒,紅孩兒完了還有哪吒,哪吒完了還有盤絲洞,什麼都不用多想,每年春節拍一部西遊就夠賺了。」
《西遊記》系列被不同的導演,公司拍攝,成了春節檔續集效應的最大受益者,只可惜IP擁有者吳承恩無法轉世,否則他老人家一年賺幾個億的版權費是沒問題的。
《西遊記》為什麼大家這么喜歡?因為一個字「穩」,吳承恩老人家故事情節編排的巧妙,拍起來很順;又是人盡皆知的四大名著,觀眾沒有任何陌生感;很多情節又都是合家歡,老老少少都能看。
不要小看了這一個「穩」字,春節檔要的就是這個「穩」——穩賺不賠。因此,大IP的續集很適合春節檔上映。前作只要算是成功的,同樣的一套班底就可以穩穩地延續,故事在前作基礎上穩穩地繼續展開,大不了換幾個角兒,換一個場景,拍出來就穩穩地賺票房。

最好的例子就是《熊出沒》這個系列,簡直是「穩穩」派續集春節檔的經典大作,不知不覺間已經連續五年進入春節檔;從某種程度上,《熊出沒》已經在春節檔形成了某種程度上的壟斷,很難想像有另外一部動畫片可以趕走《熊出沒》順利搶占春節檔動畫合家歡的「吸金大位」。
於是,我們有理由相信,2019年的春節檔我們還將看到《熊出沒》,還有《西遊記》,甚至還有《捉妖記3》和《唐人街探案3》,更甚至,筆者預測,還有《戰狼3》。
你覺得有點煩對嗎?沒事,你還是會掏錢看戲的。原因我們後面再說。
規律2
票房越來越穩,觀眾越來越習慣
春節檔的總票房和《熊出沒》一樣,也是異常的「穩」,但是這種「穩」更多的是「穩定地增長」。2014年春節檔票房首次突破10億,達到14.5億,2015年票房18.1億,2016年達到33.8億,2017年達到34.2億,2018年達到57億,
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穩」的規律,不僅票房收入越來越高,而且在當年度票房中的佔比也是不斷升高: 2015年全年票房為440億,春節檔佔4.1%;2016年全年票房457億,春節檔佔6.0%;2017年全年票房559億,春節檔佔6.11%,從趨勢來看,今年春節檔佔2018年票房的比例可能會更高,大概率會超過7%。
另外,近三年的春節檔,就影片的「量」來說,數量和質量都呈上升趨勢,從2016年的4部影片到2018年有6部。

這樣的趨勢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中國觀眾越來越習慣在春節假期去影院看片,這種習慣也是過去4-5年逐漸培養起來的。從大年初一到大年初六,各個影城的觀眾結構具有明顯特點,家庭式購票、情侶約會,同學聯誼式集體購票比例不斷增多,這樣的現象在二三四線城市觀眾群體中尤為明顯。
最為值得注意的一種春節檔觀影現象是「返鄉青年的催化劑」作用,春運大潮下,一線城市的上班族回到2-5線,據2017年微影數據顯示每個人可以帶動大概3-5個家鄉的潛在用戶觀影,這種觀影習慣會隨著每一次的返鄉大潮慢慢普及,不斷沉澱;另一方面隨著影院建設不斷下沉,銀幕數增多,這樣的」返鄉催化劑「在沉澱後經歷爆發,終於在今年得以井噴,而且這樣的厚積薄發在接下來的幾年應該還將持續。
規律3
從一家獨大到群雄紛爭,春節檔的競爭將會越發激烈
有心人應該還記得,從2014年開始到2017年,春節檔雖然非常熱鬧,但是競爭還算有限,相對溫和。
每年總是有那麼一到兩部脫穎而出,成為最大的贏家,而其他票房未達到預期的影片,也大多識趣知趣,對於已經比平時放大數倍的觀影量和票房體量感到滿足。
但是從2017年開始,春節檔出現了一番激烈的肉搏戰。內行應該還記得,當時《西遊伏妖篇》上映7天拿下11.5億元的票房奪得了春節檔冠軍,《功夫瑜伽》也斬獲了8.7億票房,《大鬧天竺》的票房為5.7億,《乘風破浪》4.1億。雖然《西遊》還是冠軍,但是面對的是同時三部大片的追擊和「搶票房」。

這樣的情況在之前的春節檔從未發生,一方面是因為春節檔體量還不夠大,影片爭奪的空間有限;另一方面也沒有太多的公司傾盡全力把宣發成本提高壓在一部春節檔大片上;但是這樣的情況在2017-2018年發生了根本扭轉,類似《美人魚》這樣一家通吃的現象可能永遠都不可能再重現了。
2018無愧史上「最激烈春節檔」,早在春節檔開始前幾天,業內就瘋傳「春節檔票補限令」,即全國影院票價不低於19.9元,單部影片補貼不得超過50萬張,這背後的邏輯很清楚:誰都不願意對手通過非正常手段獲得高票房,誰都對自己的內容有信心,覺得自己的影片能夠大賺一票。
除夕當天,春節檔電影預售已超6億,其中,《捉妖記2》預售為2.68億,《唐人街探案2》預售2億,《西遊記女兒國》「超前點映」加預售達2.6億。

各部影片的宣發投入空前巨大,平均下來每部影片的宣發成本都是在1億上下;手段也是多種多樣,從春晚、衛視晚會、高鐵、飛機,到深度異業營銷,甚至農村的牆面……
這樣的預售和宣發投入導致後來票房的行情一天一個情況,幾天一個逆襲,直到最後口碑逐漸沉澱,拋開各種微博上的爆料和指責,宣發和預售上動靜最小的《紅海行動》竟然成為了最後的贏家。
筆者不再去贅述和復盤2018春節檔的具體情況,但是值得深思的是春節檔的蛋糕分享者越來越多,6部影片齊上陣,歷年最多,100多家出品方坐陣後方,類似中影,華夏,橫店,金逸,文投等公司都投資了至少兩部影片,這樣的群狼相爭和群虎環伺證明了一點:春節檔已經進入徹底的戰國時代,如果未來的春節檔出現更多的影片,更多的出品方,以及更多的狗血劇情,從預售,宣發,到收尾,請不要驚奇,這就是中國電影市場所有真實現象的集中體現。
春節檔的迷思:究竟有沒有瓶頸?難道春節檔會一直這樣火爆下去?
2019年的春節檔很有可能出現更多的續集電影,包括已經續了N年的《熊出沒》,刷新票房新紀錄的重任也有可能由「《戰狼》+春節檔「這樣的雙重」王冠效應「來完成。當然,也有可能會有新的大片進入明年或者後年的春節檔爭奪,開心麻花可以出個春節檔的喜劇大片,《前任4》也可以挑著春節檔來個大挑戰…….

可是,問題來了,春節檔的增長究竟有沒有瓶頸?難道春節檔就一直這么火爆下去,100億?200億?
筆者認為,有三個維度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刻清醒地認識春節檔的本質,同時預測可能的威脅到春節檔持續增長的瓶頸。
01
宏觀經濟與社會環境的變化
在中國,電影業或許是唯一一處還在被行政高度干預的大眾消費市場,雖然它的很多經營環節已經完全向民營機構敞開,但它每日的交易狀況仍在政府的掌握之中,至少是大方向上(至於誰偷了誰的票房之類的,其實監管部門並沒有特別在意,從宏觀上來說,都是些小數字)。
不言而喻,看電影本質上是一種娛樂消費,那麼中國城鎮居民收入的水平決定了娛樂消費的規模。文化產業就是因此而能成長,電影也不例外,春節檔更不例外。
中國目前正處於所謂的「第三次消費升級」時期,增長最快的是教育、娛樂、文化、交通、通訊、醫療保健、旅遊等服務業消費。電影作為大眾娛樂,裹挾在整個經濟大趨勢中,必然會遵循一些常見的市場規律。比如市場高速增長期時,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往往對消費能力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電影並不是一個新生消費,它作為娛樂項目已經長久的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只是近些年因為影院的新建,針對盜版的管理,以及內容審查的放寬,讓觀眾的消費場景發生了變化,消費支出得以增加。

因此從某種角度來說,能夠制約電影票房增長或者春節檔票房增長的,到頭來還是人民群眾的消費能力和物價水平;試想一下,如果電影票每張平均100元的話,三四線城市的票房一定會急劇下降,大家又都會回到每晚圍坐在電視機前收看免費節目或者用wifi刷朋友圈的不變軌道中。
這也是為什麼春節檔前出現了票補限令和出品方與宣發方的各種反復,因為無可否認的事實是現在全年度票房,包括春節檔的票房,並不是觀影消費規模真實的體現,有相當一部分是商家攜起手來自己導入的「水分「。
02
春節檔的「非電影化「
曾有人說過,中國電影的最大問題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審美需求和中國電影低下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這樣的矛盾近兩年看似被緩和了不少,但是沒有人能夠保證隨著好萊塢大片的更新換代,《捉妖記》和《熊出沒》們是否還有能力滿足大家的審美需求。
三四線城市的人越來越愛看電影,春節檔全家出動,但是這似乎與電影的生產水平並不相關。對於一線城市以外的人群來講他們看電影更像是一場節日,春節檔去電影院更像是去尋一下開心,而不是真正的所謂「觀影興趣「:電影院放什麼就看什麼,只不過要動腦子選擇一個看起來更有趣。
看電影本身變成了一種純銷費和純消遣,電影本身的意義就變得不再重要。隨之而來的就是危機,只要人們能夠找到更多更新的消遣方式,春節檔看電影的意義就不會顯得這么重要。
春節可以去國外旅遊,如果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都選擇去國外旅遊,那潛在的看春晚的人群以及去影院看春節檔的人群就降低了,當然要等到三四線城市居民春節紛紛去旅遊,可能還得等上一段時間;同樣的,如果有越來越多國人春節有了其他娛樂方式,比如看某個火熱劇集,比如打某些游戲,那麼自然春節檔看電影的人群都會降低。
當然,春節檔的火熱背後的根本原因是人口紅利,就算有再多的人群被其他娛樂方式牽引,還是會有足夠的觀眾去買電影票:所以春節檔一大瓶頸就是檔人口紅利不再足以支撐春節檔的基本票房需求,那個時候就會有問題了。
至少現在看來,這樣的問題並不嚴重。
03
人民欣賞口味的變化
最後的最後,也是一個隱藏的主要因素,是中國整體觀眾的欣賞口味和觀影層次變化。
試想一下,如果今年春節檔還是上映了一部叫《澳門風雲4》的電影,票房會有多少?無論宣發砸多少,檔期排多少,估計會和《祖宗19代》相差無幾。

所謂的三四線小鎮青年,說句實話,在很多行業內部人士看來,和「文盲「或者」傻瓜「的同義詞相差不遠,說白了就是什麼片子都要看。但是事實是否真是如此呢?
至少從2018年來看,小鎮青年的口味也會提高,也正在提高,雖然很難期望他們出現全面的批判性觀影思維,但也不是任何質量的電影進入春節檔就能忽悠到他們。
雖然中國電影的製作水準還是參差不齊,但是至少爛片放多了觀眾也會厭倦,也會看懂,怎麼著也得生產出一些「不那麼爛的爛片「來吸引消費者。
春節檔的瓶頸會來嗎?
哪一天小鎮青年路過縣里的影院,看著幾張海報,搖搖頭:「真的沒什麼好看的,還是老樣子,走,回家吃雞去。「
如果真有那麼一天,中國電影的產業和市場方能真正出現質的變化,那麼春節檔瓶頸的到來或許將是一件好事!

Ⅶ 《女兒國》票房墊底,因為趙麗穎沒演技

跟趙麗穎沒關系!她演的是少女版女兒國角色設定的就是青春懵懂天真可愛型的性格,她表演出了少女活潑性格很不錯,而朱淋版經典劇的女兒國已經是一位非常成熟有主見氣質女性,可能是先入主為快的原因吧?
主要還是題材和劇情等多方面原因,翻拍經典是很難超越的,經典被多次翻拍多次吐糟,不能怪趙麗穎

閱讀全文

與女兒國電影票多少錢一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正街的電影院叫什麼 瀏覽:731
世界上什麼的電影 瀏覽:740
b站的電影怎麼沒有評分呢 瀏覽:464
有哪些適合婦女看的電影 瀏覽:545
七龍珠gt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690
畫什麼得到什麼什麼電影 瀏覽:839
手機電影怎麼設置動態壁紙圖片 瀏覽:187
怎麼才能看免費的電影 瀏覽:615
欲權是什麼電影 瀏覽:123
英文好看動漫電影排行榜 瀏覽:451
剪輯電影如何剪精華 瀏覽:9
鄭中基拍的瑜伽電影叫什麼 瀏覽:662
如何防止電影票上的字跡消失 瀏覽:466
做電影分享的公眾號怎麼推廣 瀏覽:137
波妞和宗介的電影的電影是什麼 瀏覽:936
瘋狂的外星人電影時長多少分 瀏覽:898
現代搞笑電影有哪些 瀏覽:23
怎麼看蒼老師電影迅雷下載地址 瀏覽:754
誅仙電影免費觀看高清可投影 瀏覽:709
2020年好看的電影 瀏覽: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