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拍電影用膠片
膠片存儲的優勢就是對於存儲環境要求比較低,而光存貯對環境要求比較高,比如在存儲的過程中如果發生震動就有可能產生錯誤,這種錯誤是無法後期彌補的。
數碼的不足之處就是在清晰度上遠不如膠片的高,即便有高清晰的設備價格也是相當的驚人,對於攝制組來講成本的控制是最重要的,如果用這部分成本請到一個優秀的演職員的話,可以提高影片整體的實力。
B. 導演拍電影 用膠片和用數碼 有什麼區別嗎
補充一下,膠片是沒有像素之說的,也就是說它完全還原了鏡頭里的景色,清晰度很高,而數碼設備都存在著限制,即便是像素很高的設備,歸根到底,畫面還是有一個第一個點組成的。同時,膠片在色彩的表現上,數碼設備很難媲美。
膠片能夠更加細膩地體現場景的細節和氛圍,在色彩\光線變化\影調等各個方面都比數碼能夠包容的程度更高;膠片沖印的效果必須要能滿足電影院的大屏幕,數碼在這方面很難與膠片相比;再次,膠片對攝像師和洗印廠的技術要求都相當高,並且沒有重來的機會.所以能夠使用膠片拍攝電影,是對攝像師和洗印廠專業技術的肯定,當然,如果效果很好,那更是對他們專業水準的直接證明.
再一個膠片的價格昂貴,一部最普通的長片,一般單膠片就要花上百萬,數碼設備價格也不菲,但一般攝制組都是租用設備,成本明顯節省。
但最後說一點,只要在院線上映的(除了數字影院)必須得用膠片,也就是說,即便是用高清數字機拍攝的,放映時也要轉錄到膠片上,不然銀幕是無法放映出來的。
C. 現在的膠片電影都用什麼膠片拍
別聽那個人胡說,現在電影的主流還是膠片,只有小成本的電影用數碼的,膠片就是為電影而生的,至少以目前來說,膠片的獨特魅力是任何技術都不能替代的
D. 現在拍專業電影的是用膠片的嗎
不一定
不同的方式體現不同的效果
有膠片
也有數碼技術
E. 現在拍電影用膠片嗎
現在大部分的電影都是用膠片拍攝的,雖然有高清的數碼攝影機,但是數碼機無法達到膠片機的清晰度,畫面通透度,淺景深效果等,差別還是很大的,找兩部對比一下就知道了,膠片機的像素上億,最貴的數碼機才多少,效果能與膠片機差不多的數碼機,機身快4000萬,帶上各種鏡頭就快上億了。
F. 世界上第一部用膠卷拍電影的電影是什麼
Louis Le Prince才是真正的世界電影之父,他在1888年就成功在銀幕上放出了世界上第一部電影《Roundhay Garden Scene》!只有短短2秒鍾!卻比法國盧米埃爾的《工廠大門》還早3年!同年他又做出了另一部2秒鍾的電影《Traffic Crossing Leeds Bridge》 (1888)!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盧米埃爾的《工廠大門》(1891)是世界電影史上的第一部電影
G. 哪些電影是用膠片拍的
幾乎所有電影。
H. 現在還有誰什麼電影是用膠片拍的都是數字的了么
2012年是數字電影和膠片電影的分水嶺,2011年10月9日馮小剛微博宣布《一九四二》是其用膠片拍攝的最後一部膠片電影。2012年,中國電影市場已經停止發行膠片拷貝,宣告了膠片電影的結束。從2012年起,數字電影拍攝逐漸佔主流。各大影院更是幾乎數字放映。現在的電影幾乎都是用數字電影攝影機拍攝的,很少用膠片拍攝,因為現在國內膠片洗印廠全都關停,國內最後一條膠片洗印生產線——上海電影技術廠於2016年10月關停了膠片洗印生產線。全球可以膠片洗印的地方也寥寥無幾。只有美國諾蘭等極少數導演,才堅持用膠片拍攝,不知以後他會否放棄膠片拍攝。國內影院中放映更全是數字放映。即使原來是用膠片拍的電影,現在也是轉成數字版,用數字放映機放映
I. 電影是用數碼拍的還是膠片拍的
傳統電影都是膠片拍的,但隨著特效部分的不斷增加,電腦特技不斷的增加,純數字電影近年來也出現了很多
自從盧米埃爾兄弟發明電影以來,在相當長的時間里,膠片成為電影圖象和聲音的唯一載體,電影銀幕所展現出的色彩斑斕、聲情並茂的影像令全世界億萬電影觀眾如痴如醉。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數字技術已成為當今世界領先的技術,電影經過百年磨礪,現今已向數字化發展。近年來,數字電影經過了不斷完善和更新後,隨著21世紀數字時代的到來,終於來到了我們身邊。
J. 我想問,電影和電視劇都是用膠卷么 又或者專業的解釋下什麽拍攝手法成本最高,效果最好。
現在除了個別導演的愛好,已經很少人用膠卷拍電影了。很久很久以前,電影和電視拍攝都是用膠卷的,因為成本問題,後來電視拍攝逐漸採用了高分辨錄像帶拍攝,而電影仍舊採用膠卷,因為在當時的技術環境下,膠卷是最好而且解析度是最高但價格最貴,只有電影工業可以承受,電視劇承受不起。再後來,就都換數碼拍攝了,因為數碼方便,還省了膠卷轉化數字信號的問題,方便後期製作。
如果說單純的拍攝成本高,肯定是膠片拍攝,早上、上午、中午、午後、下午、黃昏、晚上、屋裡、水下......不同的場景需要用不同的膠片才有好效果,這裡面都是錢,你也永遠無法估計演員會NG多少次,每NG一個鏡頭損失的就是一段段廢膠片。而一部90分鍾的電影,每秒24幀膠卷畫面,需要126900幀,一盤電影膠卷大約500幀,需要260盤膠卷,總長度大約3~4公里,按富士VIVID ISO250膠卷市場價大約1000人民幣一盤,總開支大約26萬。這個是估算的價格,不同環境需要用不同ISO的膠卷,不同ISO的膠卷費用不同,所以價格應該超過30萬,而且是不計算損耗的價格,理想的損耗通常是片長的兩倍以上,也就是計算了最低損耗的話膠卷開支接近90萬。再就是膠片要轉化為數字信號進入後期,要保證最好的質量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成本,有可能逐幀逐幀的高解析度掃描,例如電分掃描,一幀畫面電分為4K解析度大約200~400M左右,每M大約5毛成本,126900幀全部電分數字化得多錢?最少12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