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哪些電影里有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哪些電影里有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發布時間:2024-09-06 15:28:20

Ⅰ 電影[橫空出世]中的陸光達(李幼斌飾)的原型是誰

陸光達的原型是鄧稼先。

鄧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製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

1924年出生於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1935年考入志成中學,在讀書求學期間,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1937年北平淪陷後,他曾秘密參加抗日聚會。後在父親鄧以蟄的安排下,他隨大姐去往昆明,並於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


(1)哪些電影里有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擴展閱讀:

人物經歷

1940年5月,鄧稼先為避迫害,未讀完高二,途徑上海、香港和越南的海防、老街,到達昆明。7月-9月,在昆明升學補習班學習。9月,入四川江津國立第九中學,讀高中三年級至畢業。

1941年,鄧稼先進入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大成立於抗戰極端困難時期,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三校合並而成,條件簡陋,生活清苦。

1958年秋,二機部副部長劉傑找到鄧稼先,說「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征詢他是否願意參加這項必須嚴格保密的工作。

1958年8月,鄧稼先調到新籌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理論部主任,負責領導核武器的理論設計,隨後任研究所副所長、所長,核工業部第九研究設計院副院長、院長,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Ⅱ 《無問東西》觀後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觀後感嗎?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無問東西》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無問西東》是近期電影市場排片的又一部女性編劇之力作。

該影片主要講述一所大學對民族精神的傳承,以及對於歷代學子的精神濡養,塑造出來「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的品格。結尾提到「謹以此篇獻給珍貴的你」,意為呼喚民眾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即使在如今的現實環境中略顯無力。

有一些人會被一個民族銘記,例如,影片中西南聯大中群星閃耀的大師們。

《無問西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長梅貽琦

還有一些人並沒有卓著的功績,依然被人銘記。

例如,沈光耀,1943年,鄂西會戰中,在可以逃生的情境之下,選擇駕駛飛機撞毀日軍軍艦。

例如,陳鵬,1962年,在復雜的政治斗爭環境之中,冒險救出受到批判暈死的徐敏佳。

例如,張果果,20xx年,在北京憑一己之力捐助貧困的四胞胎家庭;被上司出賣背黑鍋後,拒絕通過揭發上司來獲得利益。

清華學子吳嶺瀾師承梅貽琦先生,而後成長為清華國學教授。吳嶺瀾的故事情節貫穿幾個歷史時期,從吳的身上可以看到其沿襲梅校長的治學、處世之道。吳曾是一位嚴重偏科而面臨轉系的清華學子,他的國文和外語總是滿分,但物理化學卻常常不及格;他不願意轉文科,「因為最好的學生都念實科」。不同於此片中別的角色面臨生死攸關的利益抉擇,吳的這次抉擇是另一個檢驗哲學思辨能力的考場。梅貽琦老師開導吳說,真正的真實是「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在1924年泰戈爾訪華的演講中,曾問清華學子「你明白你緩帶昌自己的心嗎」,吳嶺瀾由此次演講受到啟發,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

現實生活中,更多的人可能會面臨類似吳嶺瀾或者張果果這樣的困境,而良好的.思辨能力能夠幫助其撥雲見日,走出陰霾,達到「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的境界;「大學之道擾扒,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而我們的大學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及服務社會之外,更為重要的則是培養學生審視生命的寬闊視野以及超然現實之外的思辨能力。

投資的實質是認知的變現,每一筆投資決策都面臨價值的選擇判斷行虧,需要對產業進行跨周期思考,需要洞見金融行業趨勢,需要防範系統性風險,需要對市場需求進行推演分析,需要對技術發展進行預測判斷。這個行業的從業者相對而言更加需要獨立思考的精神和穿透事務本質的能力,同時也需要保持對自己誠實的內心。

願一直以來與異構資本攜手同行的朋友們,穿越歲月之河,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Ⅲ 電影《九零後》觀後感

電影《九零後》觀後感範文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我整理的電影《九零後》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電影《九零後》觀後感1

《九零後》是一部由徐蓓執導,楊振寧等主演的一部紀錄片類型的電影。它講述了西南聯大的學生,在抗日戰爭與新中國的過程中的成長,努力。對於西南聯大西方媒體曾如此評論:世界上有三個教育中心——美國,英國,中國昆明。

因為中國昆明,曾有一座西南聯大。西南聯大,中國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話與傳奇。北大、清華、南開三所大學師生南遷昆明,合而為一,先後培養出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5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功勛、172位院士和100多位人文大師,被譽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紀錄電影《九零後》,讓紙上的故事變活了,從時間和人物上,展現西南聯大這四個字背後燦爛的本貌,這所「中國最傳奇大學」最鮮活、原本的校園生活。

我記得日軍轟炸昆明時,一個學生回憶,在一個堡壘的後面全是屍骨,分離的肢體。楊振寧先生一開始就提到的查良錚,也就是筆名為穆旦的那位先生,在緬甸的叢林中消失了五個多月。在滿是蚊蟲的叢林,我無法想像查先生是如何度過野獸的嘶吼,毒蟲的侵蝕。我們之所以能夠生在和平年代,不過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罷了。5月19日,《九零後》在清華大學舉辦特別放映,清華大禮堂的席位幾近滿座,全校的師生、家長帶領的小朋友們、已退休的教授、90多歲的聯大親屬等齊聚現場。一位聯大後人在觀影後百感交集,「聽了這些曾經同是西南聯大畢業、與父親同齡的前輩們講述的往事,讓我頓時想起父親曾經對母校的熱愛及多次深情回憶。」

盡管讀書時身處特殊時代,但每一位受訪的先生們,都有屬於自己青澀少年的動人故事。在現場播放的《少年篇》的片花里,許多受訪者回憶起當年戀愛、逃課的故事。百歲的許淵沖先生提起故去的老同學,依然充滿孩子氣的勝負欲,「我法文90分,他才考70幾分」。馬識途先生,一位正在中央大學就讀的學生,領命前往西南聯大潛伏。改名後的他,談到考西南聯大,直接「凡爾賽」地說到:「西南聯大,我一考就考上了」。

在民族存亡之際,西南聯大師生教書救國、讀書報國,保住了珍貴的文化命脈。《九零後》雖然呈現的是老一輩知識分子的青春故事,但我相信,它與今天的「90後」「00後」觀眾,依然能夠同頻共振。

電影《九零後》觀後感2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華誕,回顧中國共產黨走過的革命歷程,謳歌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光輝歷程,學校選擇在今天,6月中最為平凡的一天,組織我們去觀看電影《九零後》。幾位老人平實的語言,雲淡風輕間,在我的內心掀起萬丈波瀾。

藝術工作者們選擇以紀錄片的形式,用楊振寧、許淵沖、王希季等前輩們的講述和先輩們書信日記中的描述,盡量還原歷史,帶領我們回到那個戰火紛飛,但群星閃耀的年代。大氣磅礴的畫面,貼合情節的背景音樂,流暢細膩的分鏡剪輯,無論從哪方面看,都能體會到工作人員們的用心良苦。也正是因為工作人員的用心,才讓我們感受到眾多「九零後」身處於戰亂之中仍堅守那顆赤子之心的家國情懷。

故土在戰爭中淪陷,大學被炸毀,家園被佔領。一群十八、九歲的青年學生,他們匆匆出發,徒步南遷,橫穿湘黔滇,最終在昆明高原組建臨時大學——由清華、北大、南開聯合成立的西南聯大。他們橫跨半個中國,自詡為「湘黔滇步行團」,他們穿越過一座城市去聽「史上最好的國文課」,聽托賽里的《小夜曲》,也和先生們一起抱著書跑警報、加入飛虎隊……對這些今已年過九旬的「九零後」老人而言,西南聯大不是一段塵封的歷史,而是依然鮮活如初的青春記憶。如今談起,有的老人熱淚盈眶,難以自已;有的前輩淡淡微笑,平靜面對。各位老人都早已不復青春,但唯一不變的是,他們當年身處於戰亂之中,卻仍能秉持那顆求知之心,雖各懷其志但都一心報國,雖缺衣少食但仍苦中作樂。所謂「西南聯大」,正是一個在戰亂與貧窮中仍然盛放著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學術殿堂,崇尚科學民主的氣氛興盛,人文藝術百舸爭流,堪稱建構起近現代中國各行各業中流砥柱的脊樑,真乃「曠百世而難遇者哉」!

真是那群星的存在,才能有我們如今強盛的國家,才能有我們如今先進的科技水平。而如今處於和平年代的我們,更應該學習前輩們艱苦奮斗的精神。每代人都有自己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而我們要做的正是從痛苦中創作希望,並努力把希望變成事實。

電影《九零後》觀後感3

最近一段時間「躺平」這個詞在社會上非常流行,「躺平」青年也成為很多人談論的焦點。「躺平」指的是現實生活中一些無欲無求的年輕人,他們不談戀愛、不結婚、不想著買車也不想著買房,每天以極低的標准生活,工作一不開心就辭職。他們多是90後年輕人,90後一直都是被社會重點關注的人群,而近期一部冷門紀錄片電影《九零後》正在熱映,在觀看過後給我感觸頗多。

當然,此《九零後》非彼90後,紀錄片《九零後》是徐蓓導演的作品,記錄的是在抗戰時期西南聯大學子的故事,著名的人物有物理學家楊振寧、鄧稼先、穆旦、費孝通等人。那時國雖破,但群星閃耀。看這個片子時候,內心的火彷彿被點燃,正值青春熱血階段的青年們,為了讀書救國,在極為艱難的條件下完成了學業,有的學生從南京繞過越南,緬甸來到雲南昆明念書,一天要走五六十公里的山路,那驚人的毅力讓我佩服。那時的校園戀愛也談得含蓄,寫信,一起去圖書館看書,樹林里散步。

他們是年齡在90歲以上的長壽老人,是用一技之長終身報國的大師是西南聯大輝煌歷史的經歷者和見證者,他們是畢業於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九零後」。但對於1990年之後出生的年輕人,我們是在各行各業努力奮斗的蓬勃後生,是牢記歷史使命的新時代青年。但他們更是年輕有為的「90」後。

《九零後》用真實記錄的`方式呈現了一群年齡都是九十歲的長壽老人,講述他們充滿青春時光的歷史往事,這十六位曾經年少的主角,用現在時髦的話來說,「九」是一個星光璀璨的「九零後天團」。《九零後》是一批國寶級的「九零後」與當今年輕的九零後、零零後,在新時代的一次影像交流「對話」。「九零後」們把母校西南聯大「剛毅堅卓」的歷練,把愛國、科學、民主的抱負,把自強不息的成長經歷,以這種特殊的對話方式,呈現給當今的年輕人。

他們是「90」後,我們也是「90」後,跨越了好幾個年代的人,生活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有人說他們那一代人讀書是為了報國,我們這一代人讀書是為了分數,為了找到一份工作,學生的壓力特別大。不管時代如何變化,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人,心裡一定裝著一個沉甸甸的夢想。

他們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裡聯大學子立志讀書、投筆從戎、許黨報國的光輝事跡,讓我們深深感染觸動內心。今天的一切美好生活都離不開先輩的努力和犧牲。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只有更加深入全面學習黨的歷史,時刻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不斷練強專業本領,在自己的崗位上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才對得住先烈的犧牲和奉獻。

電影《九零後》觀後感4

初接觸這個名稱時,就存有疑惑,此90後,可是指的現在初成年的「90後」們,在看清一個個在中國歷史上地位舉足輕重的大師們:98歲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99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王希季;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獲得者許淵沖;101歲《呼嘯山莊》譯者、翻譯家楊苡;106歲《讓子彈飛》原著者、作家馬識途……16位「九零後」國寶級大師聯袂「出演」。

就頓感,「九零後」這個片名,有點取巧。取巧之外,也恰當。其一,影片中的人物接受采訪的時候,基本上都過了90歲,他們是妥妥的「九零後」。其二,影片主要講述他們在「中國曾經最好的大學」西南聯大求學的故事,那時候,他們風華正茂,一如當下的「九零後」。

這應該是有史以來最強的一屆「九零後」了,兩位諾貝爾獎得主,三位「兩彈一星」元勛等等。影片還呈現了他們可愛可親的一面,「口無遮攔」的巫寧坤、「狂妄自大」的許淵沖、「孩子般pure」的鄧稼先等等。遺憾的是,影片創作期間有3位拍攝對象已經離開人世,本片的「搶救式」拍攝也為他們留下了珍貴的絕筆影像。

一所在戰火中臨時「聯合」的大學;一所以簡陋的磚瓦房為教室、以茅草房為宿舍的大學;一所師生時刻准備著「跑警報」的大學;一所僅僅維系了九年的大學;卻大師雲集,更培養了史上最強的一屆「九零後」。

其中,「蒙太奇」式的兩位大師回答,也是可愛到我們這些年輕一輩了。原來,西南聯大的「文學課」,採取的教學法很特別,吳宓、朱自清、聞一多、沈從文等大師每位講兩周,完全拋棄了常見的系統性的教學法。理科生楊振寧坦言:「這樣完全沒有系統性,不是很好。」下一秒,文科生許淵沖卻激動地表示:「這是全世界最好的文學課。」

西南聯大對一年級新生實行「通識教育」,學子們齊聚一堂,不分科。許淵沖、楊振寧、王希季分別屬文科、理科、工科,卻因為「通識教育」成為同學,其後,他們都成為了各自領域的泰斗級人物。而這樣的「通識教育」,很可能是西南聯大大師輩出的重要基石。

活著的「九零後」是這部影片的主角,而鄧稼先、穆旦、汪曾祺、繆弘等他們都是西南聯大的「可愛的人」。穆旦、繆弘的人生際遇與其他人大不相同,穆旦命運坎坷,煉獄重生後,詩風、文風大為不同。繆弘大概是影片中唯一沒有留下學號的聯大學生,用生命在述說自我的救贖。

曾經,我有對鄧稼先先生的'提問,為何如今誕生不出當年的那一批名垂青史的偉人,現在的我可能有了答案。

這是一部剪輯紀錄片,號稱《西南聯大》姊妹篇。《西南聯大》我沒看過,但聽說是史詩般弘大,這部電影則聚焦個體,技術角度有點散,但是因為主角們太閃亮了,掩蓋了這個小缺陷。

盧溝橋事變之後,隨著北平天津相繼失陷,東部高校倉促內遷。幾千名西南聯大學生「文軍長征」,輾轉湘貴滇。炮火連天中,他們也沒有放棄對知識的渴求,保存了中國的文化血脈。

那真是個大師雲集的時代啊,天才們成群結隊而來。不過想想也是,那個年代,能接受高等教育的,本身就是萬里挑一,國家和民族又處在承前啟後的時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只要能選定一門專業,踏踏實實做學問,深耕下去,必然能成祖師爺。

尤其這些能活到的90+老人,身體基礎好,歷經過大風大浪,內心堅韌,物質條件也還可以,身體心態物質都符合長壽條件,可謂翹楚中的翹楚。尤其是那種的精神氣,令人佩服。

這些老者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個人。

一是楊苡,《呼嘯山莊》的譯者。這是九零後中為數不多的女性。老太太一百多歲了,卻聲音洪亮,眼裡有光。提及過去,娓娓道來,直截了當,很有感染力。一百多歲的人了,回憶自己對巴金二哥李堯林的暗戀,回憶跟巴金持續百年友情,回憶第一次見其先生趙瑞蕻(也是翻譯學界泰斗)的場景,回憶日軍轟炸昆明時沈從文的痛哭流涕……坦坦盪盪,娓娓道來,中氣十足,完全不是一個百歲老人,就是一個小姑娘!當被問及其先生去世二十多年,怎麼過來的,她耿直說:還好,我本來就是比較獨立的。我覺得這位老人,比林徽茵更接地氣,比楊絳更自然,比冰心更活潑(當然不是說她們幾位大家不好,也個個都是巾幗英雄),眼裡有光,心裡有火,堪稱我輩之典範。

第二個人,是繆弘,這是一個陌生的名字。繆弘父親是繆斌,汪偽政權的立法院院長。可是這樣一位大漢奸父親,卻生了兩個熱血兒子。繆弘和繆中兄弟倆,與家庭割裂,隱瞞身份,考入西南聯大,後投筆從戎, 走向炮火前線。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繆弘為國捐軀,犧牲時才十九歲。

這樣一位英雄,卻因為政治原因,過去八十多年裡幾乎被世人遺忘。其兄繆中,雖然因加入緬甸作戰軍,未與敵軍正面交鋒而倖免於難,但估計後來漫長歲月中,大漢奸兒子+國軍軍官的身份,足以讓這位留在上海發展的年輕人飽受磨難。

第三個人,巫寧坤,《了不起的蓋茨比》的譯者,《星際穿越》中那句著名的「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也是出自其手。西南聯大外文系高材生,飛虎隊翻譯,留美博士,也是新中國成立後,海外留學生回國效力的倡導者。

在影片中,巫寧坤回憶起日寇兵臨城下,揚州中學解散前夕,女同學在主席台上唱《松花江上》,這位九十多歲的老人忍不住嗚嗚哭了起來。巫寧坤當年放棄國外舒適生活,帶著建設新中國的滿腔情懷回國,豈料1957年就被打成右派三十年,差點死在勞改農場,嘗遍人間冷暖。

看過巫寧坤的晚年回憶錄《一滴淚》,1951年,巫應燕京大學的邀請從美國回到祖國,為此還放棄了唾手可得的博士學位。在回國前,送他登船的是好友李政道,巫問李:「你為什麼不回祖國」,李說:「我怕回去被洗腦子」。巫對於這樣的回答感到很奇怪,可是後來的經歷讓這樣的回復一語成讖。1979年,巫寧坤見到了當年送他登船的李政道,此時的李作為諾貝爾獎的獲得者早已名滿天下,而巫寧坤早已失去了自己最好的三十年。巫1991年便移民美國,前幾年99歲高齡去世。一個當年「中國問題研究小組」的核心成員,歷盡千辛萬苦回國的熱情學者,卻在四十年後毅然返回美國。這中間經歷過什麼磨難,難以言述,都凝縮在「我歸來,我受難,我倖存」這九個字(巫晚年自我總結)中了。

除了這三位,影片中還有很多閃閃發光的人物。他們的樂觀、堅韌、執著,代表了時代的精神和民族脊樑。

另外,插個題外話,我看電影時,還深深感受到,選專業,還是得學理工科啊!這些存活到九十多歲的大家們,幾乎全是工科人才,畢竟大國重器,理工科是可以拯救世界的,一心搞技術,也能遠離很多是非。

相對比下,那些學文科的西南聯大人,估計下場都比較慘,不知道有沒有人做過統計?尤其是學法律的,研究階級統治工具,更是慘中之慘。《南方周末》2003年曾經刊登過一篇《被遺忘了三十年的法律精英》,就是講了這個事情,讓人看了很觸動,很傷感。

總體而言,《九零後》這部電影,因為聚焦於個體,過於散,且囿於篇幅,很多情節未能深挖,只能是浮光掠影。但瑕不掩瑜,從紀錄片的角度,仍然是部好電影。這部片子我覺得很適合帶娃去看。不過當影片後半段,原子彈轟隆隆爆炸時,兩個娃都已經是昏昏欲睡,只有我一個人清醒著。

;

Ⅳ 怎麼看待電影《無問西東》

《無問西東》是部好作品。

8年11月間,培養了畢業生2000餘人,其中科學院院士154人,工程院院士12人,兩彈一星授勛者8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4人,諾貝爾獎2人。

8年11月間,譜寫了如此一段篇章——或者說,傳奇。

這真是一個傳奇。我沒上過北大、清華或者南開,民國也不是個好時代,可我不能不對那個群賢薈萃的昆明,那些昆明薈萃的群賢感興趣。缺衣短食,炮打空襲,還陷在兩黨的政治漩渦中,肉身是朝不保夕的,精神卻竟是怡然自愜的。

電影有所側重,說的不夠盡興。憑一些零星的回憶和整理,我也來和大家分享一些西南聯大的奇人逸聞好了。

讓你們知道,那些傳說里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眾神,也曾經在塵埃里,用力踏下過足印的。

從電影中那段全班聽雨的軼事說起吧。那故事雖未註明出處,實屬於經濟系教授「岱老」陳岱孫(1900.10.20—1997.7.27)。這是個掌控時間的達人,每節課上課鈴響,他立刻開始講課。不念講稿,全憑口述,直到他講完章節,說一聲「下課」,鈴聲旋即打響,屢試不爽,分秒不差。

奈何昆明氣候濕熱,授課中途,常有陣雨驟起,阻斷他的完美授課。一日又遇暴雨,打在鐵皮屋頂上,聲如急鼓。他無計可施,於是在黑板上寫下「停課賞雨」四字,鬨堂大笑。

當是時也,西南聯大有四位最出名的單身教授:經濟系的陳岱孫,外文系的吳宓,生物系的李繼侗,以及哲學系的金岳霖。

Ⅳ 又一部新劇即將上映,《我們的西南聯大》預告播出,西南聯大究竟有多厲害

今年真的是一個非常具有紀念意義的日子,因為今年正好是我國的建黨100周年的紀念日。100年來中國經歷了許多苦難,中國廣大人民群眾也經歷了許多的苦難,好在這些事情已經過去了,屬於中國人的幸福,屬於廣大人民群眾的好日子也終於來了,廣大中國人民現如今在我國優良政策的基礎上不斷脫貧,走向富裕;不斷脫愚,走向智慧;不斷脫弱,走向富強,這都是全體中國人民的不斷努力和奮斗,都是當年的先輩們一代吃了三代的苦才為我們換回來的,我們決不能忘!

現如今西南聯大早已解散,校址也變得非常的老舊,可是西南聯大當年的榮光,當年的輝煌,當年的雄心壯志仍然照耀著我們新的一代,我們至今仍能感受到先輩們對於中國的殷切期盼。讓我們繼承和發揚西南聯大當年的拼搏精神,為祖國的騰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Ⅵ 豆瓣9.3的紀錄片《西南聯大》告訴你:大學學風應如是!

央視又有了新動靜,央視出品,必是精品。

從《朗讀者》《一封家書》再到《國家寶藏》,紀錄片和綜藝承包了豆瓣的所有的好評。

這次的紀錄片只有五集,但是一經播出豆瓣評分就飆升至9.3,並且承包了觀眾一年的淚點!

這部紀錄片就是《西南聯大》。

央視這部紀錄片的出品,再次讓我們明白,什麼叫「所謂大學,非謂有大樓只謂者,有大師之謂也」。

《西南聯大》

有印象的同學應該還記得,在電影《無問西東》中,王力宏飾演的沈光耀正是就讀於西南聯大。

也正因為《無問西東》的好評,這部電影也被稱為清華大學的宣傳片。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部電影,西南聯大,再一次進入了公眾的視野。

從《無問西東》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西南聯大學風。

正在上課,敵軍來襲,同學們只能帶著課本跑到防空洞去,或者到隱蔽的地方繼續學習。

雨天,聽不清講課信讓老師簡汪在講什麼,所有人靜坐聽雨。

然而,就是這么一所在戰火中倉促成立,連校舍都建不起的學校,卻在建校這8年間,培養出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4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171位兩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師!

這所學校簡直就是中國高等教育歷史上的珠穆朗瑪峰!

西南聯合大學,現代人多數沒有聽說過。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清華、北大、南開在長沙成立了國立長沙臨時大學。

但不久後,日寇逼近長沙,臨時大學只能分三路西遷昆明,一路風餐露宿,歷經磨難,200名師生行程3200多里,橫穿湘黔滇三省,歷時68天,終於抵達昆明。

更牛逼的是,從長沙到昆明,所有師生,完全是 徒步從長沙走到昆明!

張雪峰講西南聯合大學的遷校史

然而,抵達昆明只是一個開始,那時的西南聯大沒有校舍,只能在租借的民房、中學、會館中上課。

直到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抵達昆明後,校長梅貽琦立即請兩人設計校舍,兩人加班加點設計出的圖紙,卻因為學校經費的問題,一改再改。

從高樓變矮樓,矮樓變平房,磚牆成了土牆!

校舍最終還是茅草屋的樣子。

但這不影響辦學。

西南聯合大學成立後,三校的校長梅貽琦,蔣夢麟,以及張伯苓共同組成常務委員會,共同領導校務。

一所傳奇大學的序幕,就此拉開。

因年紀最小、清華的經費較多,規模也最大,所以清華校長梅貽琦在西南聯大事物中出力最多。

行事穩重,不偏不倚,哪怕在日軍飛機轟炸時,都能保持著文人的儒雅;但在大事決斷前,他利落乾脆。

所以,同學們都願意「擁護梅校長」。

雖說是梅貽琦出力最多,但三位校長團結一心,從未因個人利益以及各自學校的利益紅過臉。

更為傳奇的是,當時西南聯大的師資水平,是如今任何一個學校都無法達到的。

據統計,1941年在西南聯大任教的179名教授和副教授,其中156位有留學經歷。滑咐局

所有的教授學者在西南聯大之前都有著豐厚的家底,但在西南聯大,他們都是窮人。

校長梅貽琦,為了補貼當時教師們的生活,幾乎賣光了自己所有值錢的東西,堂堂校長,每逢過節,只吃得起一碗菠菜豆腐湯;

著名作家朱自清,有次上街被乞丐追著乞討朱自清被糾纏得無可奈何,說了一句:「別跟我要錢,我是聯大教授」,乞丐聽到這句話後,扭頭便走;

物理系教授吳大猷,為了給妻子治病,又怕給學校抹黑,每天裝成乞丐,跑去菜市場撿沒人要的剩骨頭為妻子熬湯。

學生的情況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有資料記載,當時的聯大學生, 窮得連搶劫犯都懶得多看一眼。

校舍是茅草屋,每到下雨時,上鋪同學便不得不撐開雨傘,以免雨水從日益增寬的茅草空隙中落下來;

學校經費有限,學生每讀完一年課程,便把教材轉讓給下一班學弟學妹,同時再跟學長學姐借要用的書。

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論是教授還是學生,學習熱情都沒有被消滅。

「安靜書桌」的稀缺,國破家亡的憤恨,都讓當時的學生們對知識更加渴求。

而共同的戰爭經歷和艱苦歲月,也讓師生的關系更加親密。

陳岱孫回憶說:

正是在這樣的環境里,這批師生共同鑄就了中國教育史上的傳奇。

這批學生,其中有吳大猷的學生楊振寧,李政道,他們都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還有鄧稼先,中國兩彈元勛!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感謝吳大猷教授的教誨

82年前,炮火連天中的西南聯大告訴我們,大學學風應如是!

如果不能安穩地活著就讓生命擲地有聲!

那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那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而如今,卻是一個令人傷感的時代。

我們可以安穩的活著,可再也不看不見西南聯大這樣的學風了。

大學生在課堂上昏昏入睡,攀比物質的奢靡已經成為風氣,潛心研究學術的人已然成為笑話。

偌大的世界,再也擺不下一張安穩的書桌。

我們不知道還有多少人還在永葆初心,但希望你,能坐在安靜的課桌上,完成自己的學術夢想!

閱讀全文

與哪些電影里有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院的3D電影需要哪些設備 瀏覽:334
美拍怎麼做微電影視頻在線觀看 瀏覽:561
97倫理電影大全免費看米奇 瀏覽:892
盒子怎麼用dlan看電影 瀏覽:744
韓國倫理電影bt免費下載迅雷下載迅雷下載地址 瀏覽:409
龍嶺迷窟免費完整版電影女主 瀏覽:967
狩獵電影免費的 瀏覽:598
蘋果手機怎麼下載電影大片 瀏覽:895
廢土類電影有哪些 瀏覽:583
電影中英文一起說怎麼辦 瀏覽:839
電影一切都好免費觀看 瀏覽:912
小丑和哈莉奎茵是什麼電影 瀏覽:101
什麼電影最好看求推薦 瀏覽:986
去電影院看電影怎麼能便宜一些 瀏覽:637
哪些電影中出現了隱形廣告 瀏覽:723
房間電影原型現在如何 瀏覽:845
小女孩救河馬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699
如何查電影院電影下檔 瀏覽:192
監獄電影完整版免費觀看 瀏覽:108
十萬個冷笑話2電影票房多少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