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電影大師級配樂家有哪些

電影大師級配樂家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4-09-14 02:04:04

㈠ 中國的電影配樂大師

1 譚盾,著名美籍華裔作曲家,在國家上享有聲譽。1999年因歌劇《馬可波羅》獲得格萊美作曲大獎。他為電影《卧虎藏龍》的作曲獲得2001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配樂獎"。他還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創作了一首《擁抱愛的夢想》。20多年來,譚盾通過他的音樂把中國文化傳到世界,受到各地音樂愛好者的尊重和喜愛。
2 王黎光 代表作品 電影<<天下無賊>> 電影《看車人的七月》 四十集電視劇<<宰相劉羅鍋>> 四十四集電視劇〈〈京華煙雲〉〉 電影《集結號》 電影《唐山大地震》等
獲獎作品
榮獲第1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電影音樂獎 榮獲2004年加拿大蒙特利爾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電影《看車人的七月》) 榮獲1998年第十八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音樂獎 (電視劇<<一年又一年>>) 榮獲2005年度中國金唱片獎 (電視劇《京華煙雲》原聲碟) 榮獲一九九五年中國北京「春燕杯」優秀電視劇音樂創作獎。 榮獲一九九六年中國北京「春燕杯」優秀電視劇音樂創作獎。 榮獲中國九十年代聽眾最喜愛的歌曲創作獎。(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主題歌--- <<清官謠>>) 榮獲中國流行音樂十年回顧成就獎金獎。(電視劇<<年輪>>主題歌---<<天上有沒有北大荒>>)。 榮獲北京音樂台音樂排行榜最佳作品獎。(歌曲:<<拉著你的手>>) 榮獲中國55年共和國藝術成就獎.(歌曲<<笑顏>>)
當然在電影配樂方面,中國和西方還是有差距的,但是我們有時也會從中國的電影中獲得令人驚喜的配樂。

㈡ 略講電影配樂史,順便介紹幾位配樂大師

自有電影以來,配樂便作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存在了。

默片時代伊始,創作者便認識到,在影片中於不同基調的情節中加入適當的音樂,對故事渲染,氣氛烘托可起到不可描述的襯帶作用。

但當時技術水平有限,尤其開始膠卷攝制後,默片盛行的原因,無形中便加大了音樂出現的難度,讓聲音(言語、配樂)的存在與發展,都處在一個尷尬的境地。

由此似乎也可推斷出默片為何最早發展盛行。

一肯定是當時的客觀的科學技術原因,其未達到電影工業中,聲音製作的標准。

二來,默片確是一種很難得的藝術形式,仿如啞劇又勝於啞劇,是其與戲劇的綜合體。現當代許多導演仍偏愛這種影片形式,最著名的應屬韓國鬼才導演金基德,其執導的《空房間》,《春夏秋冬又一春》、《漂流欲室》、《莫比烏斯》等,都是刻意弱化人物對白,僅通過人物行為來推進故事情節,由此表達及升華影片主題。其實有時想想,去掉對白,也就免去了因之而產生的一些與主題無關或者誤會的東西,所謂說多錯多,著重人物行為動作,確可使影片故事的發展加強,更集中,表達時便純粹而有爆發力。

扯回配樂的問題。

是以,一開始,電影中沒有聲音,即人物對白。但有配樂。可這里的配樂是什麼樣的呢?實時配樂。

何謂實時配樂?就是現場樂隊配樂。

膠卷送到影院,影院會配備一支樂隊。播放影片時,樂隊便根據電影製作方事先約定的曲子來演奏,或歡快灑脫,或滑稽戲謔,或哀傷悲憤,都是以影片里各個故事情節的基調而定。據說更早,都是樂隊視情節自由發揮,因此時常出亂子,比如影片里死了愛人,正哭得傷心,樂隊這邊卻歡快地演奏起兩只老虎,觀影體驗很差。

之後有了改進的所謂蠟盤發音。即將音樂刻錄在唱盤上,播放電影時,同時打開唱機,使畫面與音樂同步。這可謂是配樂在電影發展史上重要一步。

但這里強調一點,蠟盤發聲的電影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有聲電影。因為這時它仍沒有將之用來做言語對白的聲音上。

下面這段要說的,引自網友,因為我確沒這方面的專業知識。

第一位正式將音樂觀念引進電影中的是格林菲斯,他在《一個國家的誕生》(1915年)中,首次與音樂家合作,創作出美國民俗民謠的完整配樂形態,這是電影音樂的一大轉折點,也顯示了音樂開始屬於電影本身組成的一個要素。

1910年8月27日,愛迪生宣布了他的最新一項發明,即有聲電影機。它可以在同一時間里把聲音和圖像都記錄下來,實現同步。因這一神器,之後便迎來了有聲電影的爆發,默片式微,直至今日。電影《雨中曲》,其中講述的便是兩種電影形式更迭交替時期,震盪下的好萊塢的故事,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這部經典影片。必看的經典。

這期間,電影配樂的發展也迎來了史前未有的發展。典型的特徵,以前或許是將已有的固定的音樂嵌入到電影里,作為配樂。而此時,會有專門的音樂家根據電影需要來作曲,進行創作,以為配樂。這些人稱為配樂師。

我們一些人應該都知道一些配樂師,像埃尼奧.莫里康內,行業內高山仰止的存在。我只隨便說幾個知道的其經典配樂作品,《黃金三鏢客》,《無恥混蛋》,《海上鋼琴師》,等等,只說這幾個自己喜愛的了,非要說完,網路一下,一摞A4紙不一定夠用。

另一個大家比較熟知,日本配樂大師,久石讓。宮崎駿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其配樂。姜文一再使用的「太陽照常升起」也是其作品。也不一一舉例了。要說的一點,通常認為,配樂為影片服務,但有些配樂大師的作品,通常已經獨立於影片之外,甚至於帶動影片升華了主題表達,更恐怖的,影片故事淪為音樂的表達工具。宮崎駿與久石讓應該就是其中的代表。

兩者同樣優秀,但常常感覺久石讓的音樂有些喧賓奪主,彷彿去掉那些音樂,宮崎駿便變得不再是宮崎駿。提兩個作品,大家感受一下,《天空之城》跟《幽靈公主》,總感覺,這兩個宮崎駿影片若去掉久石讓的同名主配樂,便會如抽去了靈魂一般。

國外的就說這兩個吧,因為本身我知道的大師不多,關鍵是我特別喜愛這兩位。

中國的配樂大師,我較國外的多了解些,但也只說幾個自己喜愛的。

第一位,胡偉立。

其人真真是仙風道骨,出世入世,高人一般的存在。這么說,不僅僅是因為我搜索大師時,圖片上的長相,確實是聽了音樂後的感想。

胡偉立配樂作品,幾乎貫穿整個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東方不敗,鹿鼎記,醉拳,龍門客棧,太極張三豐等,一摞A4紙也寫不下。尤其周星馳電影里,配樂大多出自先生之手,如國產凌凌漆,鹿鼎記,唐伯虎點秋香,審死官,九品芝麻官,回魂夜。額,簡單截個圖。

這是網路里老爺子的主要作品介紹。作品好,但不知名的更多,比如李衛當官的配樂。很多都鮮為人知。

上述隨便一部影片里的音樂作品,拎出來都是響當當的存在。也許你不知道這些配樂的名子,但當音樂想起時,你一定會驚嘆道:「哦哦,這個曲子某某電影里有。」最不濟也是「這曲子聽著好耳熟。」

且老爺子出名的的作品中多以中國傳統樂器為主。這一原因,除了老爺子深諳中國傳統音樂外,暗自揣測,也應與上世紀香港影視繁榮期,尤其古裝題材作品的爆發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傳統樂器的作品,顯然與古裝影片里的氛圍基調更加契合,無形地擴大這種古典意境的渲染,觀感自然,渾然一體。影片的質量明顯會上一個層次。上世紀的古裝武俠片的推陳出新,經典頻現,老爺子的音樂作品於其中起到的作用絕對舉足輕重。當然,也不絕對非傳統樂器不可,李安的卧虎藏龍,張藝謀的英雄,很多。

這些無所謂的事不糾結了。

我崇拜老先生的一個地方,不在於他的作品於影片的利害關系。而是他似乎於每每完成的一部影視的作品中,通過一系列的音樂作品,不僅幫裡面的人物完成了一次的刻畫描述,同時也完成了一次自己人生感悟的表達。

很多東西不大能說得清楚,比如那首東方不敗里的「孤獨」,你把它單獨拎出來後,細細的品味一遍,便能明白個一二。亂了,亂了,衷情堪繭緒,欲語筆難成,不說了。補一句了,胡大師,小子很崇拜您,對您的敬仰之情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冀望能見您一面,聽您一番教誨。

最喜歡的,僅代表個人。東方不敗里的:孤獨,雪千尋。九品芝麻官里的:抒情。國產凌凌漆里的:美麗拍檔。李衛當官里的:往事堪憶。

第二位,陳勛奇。

陳勛奇的作品不算太多,但個個有名。墨鏡王的東邪西毒里的配樂,俱出其手。其中的「天地孤影任我行」被周星馳的大話西遊用來作至尊寶與紫霞生死訣別的背景音樂,與影片開頭紫霞出場的背景音樂,即趙季平的「蘆葦盪」,同為奠定影片感情基調的主配樂。

貌似天下無雙里也有其音樂作品。與胡偉立一樣,不只是純粹的同樣偏重於個人表達的配樂大師。

其主要作品一覽。

第三,趙季平。

國內首屈一指的音樂大家。亦是高山仰止的存在。其配樂作品:霸王別姬,活著,水滸,喬家大院,笑傲江湖,大宅門……說不下,隨便上幾個截圖感受一下。

剛剛說的蘆葦盪。上一次有印象見趙季平署名的作品貌似是馮小剛的1942,之後沒怎麼關注了。

如果胡偉立的音樂作品貫穿了香港影視繁榮時代,那趙季平的作品則更廣袤地貫穿、見證了內地影視的興起,繁榮,到如今的迷茫。

趙季平的作品多與歷史片掛鉤,是以多渾厚悠遠的風格。典型如霸王別姬里的配樂,選擇的樂器多蒼涼悲壯系列。(就不說樂器名子了,因為我不知道。)

或許是真的跟影片的類型真的有關系,我總覺得情感表達上,趙沒胡、陳二人來得濃烈。像陳勛奇與王家衛合作的東邪西毒,濃得化不開。而胡偉立的既能融進去,又出的來。但你要說音樂這東西不傳遞個人感情,那肯定不可能。而且個體的偏愛不同,所以僅個人之言。兼且本身站著說風涼話就不對,我這里需要一個解釋兼道歉。最喜歡趙大師的作品,仍舊是其以為偏小資體些的蘆葦盪。

文章到這里應該算是完了,打算還要寫黃英華,譚盾,黃沾,特別是黃英華(想說他似乎跟自己的周星馳情結有關。)但作為一個門外漢,很難從專業的角度來分析欣賞,我也是寫著寫著才發現這些東西避不開。比如簡單的樂器的特性與好處,我就寫不出,因為從沒接觸過,寫到最後就變成了純粹的統計的東西,毫無意義。徒惹人笑話。

㈢ 世界著名的電影配樂大師有哪些

電影配樂大師約翰.威廉姆斯是電影配樂家中的佼佼者,曾超過24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提名,並5次獲獎。同時,他的配樂還15次獲得格萊美獎(Grammy Award)。

其著名代表作有:《侏羅紀公園》、《拯救大兵瑞恩》、《星球大戰》三部曲、《辛德勒名單》、《第三類接觸》、《大白鯊》、《E.T.》等。近期的作品有《愛國者》,盡管有人抱怨他的音樂聽起來都一回事,但其氣勢磅礴的配樂,確實無可替代。

John Barry

約翰.巴瑞1933年出生於英國 ,也是一位聲名遠揚的著名配樂大師,其作品曾5次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獎。

他的代表作為大家所熟知的有:《007系列》後期的作品、《午夜牛郎》、《遠離非洲》(out of Africa)、《與狼共舞》、《時光倒流70年》(Somewhere in time)、《桃色交易》、《卓別林和他的情人》(Chaplin).。

James Horner

詹姆斯.霍納是新一代的電影配樂大師,他擅長於運用英格蘭、蘇格蘭等歐洲民間音樂的素材來創作。

其代表作有:《光榮》、《燃情歲月》(legends of the fall)、《勇敢的心》(Brave heart)、《阿波羅13號》(Apollo 13)、《泰坦尼克》、《蒙面佐羅》(The mask of Zorro)、 《Deep impact>(末日大撞擊)、《The devil』s own》 (Harrison Ford)、《美國鼠潭》。

Maurice Jarre

配樂大師的許多音樂動人之極,大家熟知的《人鬼情未了》(Ghost)的主題曲,就是他的佳作之一。

其他的著名代表作還有:《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漫步雲端》(A walk in the winds)。《齊瓦哥醫生》(Doctor Zhivago)等。

Jerry Goldsmith

傑瑞.苟登斯密斯是電影配樂大師Miklos Rozsa(電影《賓虛》的配樂者)的學生。其風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在早期電影流行交響配樂時,他的代表作有《巴頓》,後來他為電影《Omen》(天魔)大膽創作的黑色聖歌,曾獲奧斯卡最佳配樂獎。

七十年代開始流行電子音樂代替交響配樂,他並沒有停留在舊有風格上,創作出獲配樂金像獎的許多佳作,如:《第一滴血》、 《star trek》等作品。近作還有《星艦迷航》、《異形》、《the Mummy》、《花木蘭》、《空軍一號》等代表作,以八十高齡而新作不斷,令人欽佩。

Danny Elf Nan

丹尼.艾福蘭代表作:《蝙蝠俠》(batman)、《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神通廣大》、《Man in black》.

Thomas Newman

托馬斯.紐曼是八十年代開始比較活躍的一位電影配樂大師。其代表作為大家熟知的有:《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第六感生死緣》(Meet Joe Black)、《聞香識女人》(scent of a woman)。

Hans Zimmer

這是最近最炙手可熱的電影配樂大師之一,新作《角鬥士》更是最新一屆奧斯卡的得獎大戶,盡管提名的配樂獎被《卧虎藏龍》奪去,但影片中令人窒息的英雄主義詩篇的音樂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其他著名的作品還有:《獅子王》(The Lion King)、《埃及王子》(Prince of Egypt)、《The Thin Red Line》、《獵殺紅色十月》(Crimson Tide)、 《石破天驚》(the rock)、《斷箭》(Broken Arrow)、《雨人》、《l黑雨》(Black Rain)、《綠卡》(Green Card)。

Michael Kaman

代表作:《致命武器》系列(Lethal Weapon)、《俠盜羅賓漢》(Robin Hood: prince of thieves奧斯卡金獎)、《終極警探》系列(Die hard)、《最後的魔鬼英雄》(Last Action Hero)、《這個男人有點色》(Don Juan De Marco奧斯卡提名)、《101忠狗》(101 Dalmatians)。

Max Steiner

早期著名的配樂大師,其代表作有:《飄》(Gone with the wind) 、《Now voyager》 、《Casablanca》(卡薩布蘭卡.) 、《Since you went away》,以上作品全部曾獲奧斯卡金像獎配樂獎。

Elmer Bernstein

代表作;《純真年代》、《豪勇七蛟龍》、《夏日和煙霧》、《西行漫步》、《我的左腳》、《大河戀》、《wild wild west》等,多次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並數次獲獎。

James Newton Howard

代表作:《水世界》(Water world)、《大峽谷》(Grand canyon)、《執法捍將》、《伴我一生》(dying young)、《驚愫》(Primal fear)。

Carter Burwell

近作:《將軍的女兒》。

㈣ 有哪些著名的電影配樂大師

TOP1:電影音樂的王者——— 約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
約翰.威廉姆斯是電影配樂家中的佼佼者,曾超過24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提名,並5次獲獎。同時,他的配樂還15次獲得格萊美獎。其著名代表作有:《侏羅紀公園》、《拯救大兵瑞恩》、《星球大戰》三部曲、《辛德勒名單》、《第三類接觸》、《大白鯊》、《E.T.》、《愛國者》等。
主題式變化是威廉斯配樂的慣用手法,他常為電影中的主角或主題事件譜寫一段主題旋律,然後在影片中隨著角色的遭遇和劇情的轉折,將這個主題變化出各種情緒的變奏,這樣的技巧實際上是出自瓦格納歌劇,但同樣的手法在不同的音樂家手上,自然是各有巧妙不同。約翰威廉斯的主題往往呈現精確的詮釋和高度的可辨識性,使得音樂和電影中的情節形成密不可分的結合,大白鯊的神出鬼沒,印第安那瓊斯的傳奇冒險,絕地武士的神秘力量,銀河帝國的大軍壓境,正義化身的超人,流落他鄉的E.T.,在約翰威廉斯的音樂中彷佛歷歷在目,這也使得他的音樂不僅深受影迷與樂迷的喜愛,更一再受到金像獎與葛萊美獎的垂青。
很難再找到一個如同約翰威廉斯般,跨越古典與流行,電影界與音樂界的多元化作曲家,如果沒有了約翰威廉斯的音樂,我們又怎能想像這世上竟然有這樣一顆心,它可以容得下這兩款截然不同的曲風繆斯;你或許更難想像這位鼎鼎大名的作曲家,從來都不願讀劇本,他只相信眼睛看到的,因為他獨具慧眼,不但可以看到影片風情,還可以讀出電影無法捕捉到的愛。
TOP2:電影音樂的唯美主義者———約翰·巴瑞(John Barry)
約翰·巴瑞原名JonathanBarryPredergast,1933年9月3日生於英國的約克鎮,是電影配樂史上最負盛名的老一輩電影音樂大師之一。他早期為11部007系列影片所譜寫的配樂中,帶有爵士搖滾風格的邦德主題膾炙人口、歷久不衰。約翰·巴瑞曾獲得4座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獎———《生的自由》、《冬獅》、《走出非洲》和《與狼共舞》,以及1座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獎———《生的自由》中的《BornFree》。約翰·巴瑞的作品大致可以區分成早期的爵士搖滾,與近期的唯美管弦樂兩種典型風格。
他的代表作為大家所熟知的有:《007系列》前期的作品、《午夜牛郎》、《遠離非洲》(out of Africa)、《與狼共舞》、《時光倒流70年》(Somewhere in time)、《桃色交易》、《卓別林和他的情人》(Chaplin)。
TOP3:電影音樂靈魂詩人—— 埃里奧.莫利康內(Ennio Morricone)
在眾多的配樂大師中,埃尼奧·莫里康內是一個絕對無法被忽視的名字。從工作時間上,他已經浸淫配樂屆超過50年之久;從作品數量上,他參與製作的影視配樂近500部,絕對稱得上是高產;從涉獵領域來看,電影、電視全面開花,而且從歐洲到亞洲再到好萊塢,配樂作品涵蓋全球各大國,建樹頗豐;在業界獲得的榮譽也堪稱重量級,第79屆奧斯卡所賦予他的終身成就獎,更是對這位配樂大師的最大肯定。回望他的配樂作品,《海上鋼琴師》《天堂電影院》《美國往事》《鏢客三部曲》《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埃尼奧·莫里康內經手的經典之作不勝枚舉。
TOP4:獨樹一幟的風笛——詹姆斯·霍納(James Horner)
詹姆斯·霍納1953年8月14日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早年師從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古典音樂大師GyorgiLigeti,後在南加州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後,又繼續攻讀獲得音樂作曲碩士和博士學位。在他獲得博士學位後,於20世紀70年代末期轉入電影界,為美國電影學院及新世界電影公司出品的一些低成本恐怖片或科幻片配樂。詹姆斯·霍納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最炙手可熱的電影配樂高手,他所創作的情感主題音樂以其優雅的旋律、強烈的情節暗示帶出唯美華麗、充滿詩意的配樂風格,在樂壇獨樹一幟。
其代表作有:《光榮》、《燃情歲月》(legends of the fall)、《勇敢的心》(Brave heart)、《阿波羅13號》(Apollo 13)、《泰坦尼克》、《蒙面佐羅》(The mask of Zorro)、 《Deep impact>(末日大撞擊)、《The devil』s own》 (Harrison Ford)、《美國鼠潭》。
TOP5:如日中天的配樂大師——漢斯.季默Hans Zimmer
漢斯.季默是最近最如日中天、炙手可熱的電影配樂大師之一,擅長將傳統的弦樂與先進的電腦合成樂相結合,他的創意和膽識令他足以勝任不同類型影片的音樂創作,成為當今樂壇不可多得的電聲配樂奇才。
其著名的作品有:《獅子王》(The Lion King)、《埃及王子》(Prince of Egypt)、《The Thin Red Line》、《獵殺紅色十月》(Crimson Tide)、 《石破天驚》(the rock)、《斷箭》(Broken Arrow)、《雨人》、《黑雨》(Black Rain)、《綠卡》(Green Card)。
TOP6:電聲配樂的高手—— 范吉利斯(Vangelis)
范吉利斯(Vangelis)是一位偉大的音樂家,集創作,演奏和音樂製作於一身,一個真正的全才。被人們稱為現代的瓦格納(Richard Wagner)。他的許多史詩般的電子音樂作品和電影配樂深得樂迷們的鍾愛。如 『Chariots Of Fire』 影片〖火的戰車〗配樂,『Theme from Antarctica』電影〖南極〗主題曲, 『1492 Conquest of Paradise』 影片〖哥倫布〗配樂等等。
1970年代的范吉利斯全心投入電子音樂創作,並轉往倫敦為電影製作配樂,開啟他輝煌的電影配樂時代,其中包括1981年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的「火戰車」、1982年的「銀翼殺手」、1983年的「南極物語」、1992年的「1492征服天堂」等重要作品,范吉利斯開創了電子音樂與電影配樂的嶄新前景,奠定了所謂未來太空音樂的發展,可謂居功厥偉。
也許正是因為范吉利斯的無師自通,他的音樂具有獨特的無法復制性,他以鍵盤音樂為基礎,巧妙融合古典、流行、電子、new age 等音樂元素,發展出綿密的管弦樂法以及嶄新的電子音樂語法,而他身兼作曲、編曲、製作的能力,更完整地呈現他的音樂理念,從早期古典樂器到後來的新電子音樂,在范吉利斯手中誕生出嶄新的表現方式,成為一種未來感十足的新音樂。范吉利斯的成就,不僅反應在全球的唱片銷售數字以及無數的得獎紀錄,國際天文聯盟更決定將新發現的「6354號星雲」正式定名為「Vangelis」,藉以向這位音樂大師致敬。
TOP7:電影配樂多面手——莫里斯.賈爾(Maurice Jarre)
大家熟知的《人鬼情未了》(Ghost)的主題曲,就是他的佳作之一。電影配樂多面手-莫里斯.賈爾(Maurice Jarre):作為著名導演大衛.里恩的親密合作夥伴,電影配樂多面手-莫里斯.賈爾無疑是本世紀電影音樂創作領域最有成就的作曲家之一。
莫里斯1924年9月13日出生於法國里昂,少年時代,和乎對音樂一竅不通。一次偶然的機會,莫斯被父親播放的一張唱片《匈牙利狂想曲》深深吸引,於是便立志成為一名指揮。在朋友的鼓勵下,莫里斯考取了巴黎國家音樂學院,畢業之後,他加盟聖路易斯馬胡劇院管弦樂團擔任編曲和指揮。從50年代起,莫里斯正式開始他的電影音樂創作生涯。由於他精通俄羅斯、印度、日本、南美和阿拉伯等不同國家和地域的音樂文化,因此被稱為「電影配樂多面手」。
在莫里斯眾多的配樂作品中,最為著名的作品皆來自大衛.里恩執導的影片,它們是《阿位伯的勞倫斯》(1962年),《日瓦戈醫生》(1965年)和《印度之路》(1984年),他精湛的配樂藝術使他三次登上奧斯卡領獎台。其中,他為電影《日瓦戈醫生》創作的「拉拉主題曲」更是當年最為暢銷的單曲。60年代中期以後,莫里斯獎創作重心轉移到了萊塢,他與不少世界級名導如希區柯克、約翰.休斯頓、伊里來.卡贊等都有成功合作。1988年,由他為電影《霧中的猩猩》創作的音樂使他再度榮獲奧斯卡提名。1991年,影片《人鬼情未了》中的精彩音樂又賦予他ASCAP大獎得主這一無上榮耀。莫里斯.賈爾輝煌的音樂生涯足以他成為世界電影音樂創作史上最具光彩的人物之一。
TOP8:日本電影配樂的殿堂級人物——喜多郎
說喜多郎是天才,是因為他從未接受過音樂方面的教育,甚至看不懂五線譜,從前用他自己的方式記錄音樂(有點類似圖畫),但他的確是個多才多藝的音樂家,除了演奏吉他、貝斯、鍵盤、簫及許多其他的樂器之外,他還作曲、編曲、製作。
可以說,早在70年代便開始致力於研究電子合成音樂的喜多郎(kitaro),是New Age音樂的首席代表,他的作品有著日本New Age音樂開路先鋒的獨特風格。
將古典、流行、爵士融入電子音樂,這種不同於西方音樂的東方魅力,使得kitaro從首部作品《天界》面世開始,就得到了世界上越來越多的聽眾的肯定(當然很多人對於他的音樂比對他本人更為熟悉)。
1980年喜多郎與美國GeffenRecords簽約,(他現在的唱片公司是DomoRecords),喜多郎的專輯正式進軍美國。1993年及1997年,喜多郎完成了兩張原聲帶:《天地》和《宋家皇朝》。前者獲得金球獎最佳電影配樂,後者則贏得台灣金馬獎和香港金像獎。在喜多郎的音樂生涯中,共被格萊美獎提名多次。喜多郎後來的風格和早期不同了,樂器的使用也更為廣泛,有人說少了早期的寧靜,但是,不論過去現在或是未來,不論曲風再怎麼改變,喜多郎作曲的用心及對大自然的關懷是永遠不會變的。
TOP9:電影音樂家——托馬斯.紐曼Thomas Newman
一般來說,Thomas Newman的音樂並不像典型的好萊塢電影音樂,具有高度的戲劇性和煽動力,反而呈現內斂沈穩的性靈色彩,看似平淡卻另有一番省思沉靜的意境,其間也不乏令人意外的輕狂,活力與熱情。
Thomas Newman到目前為止,曾在1994年以《新小婦人》與《肖申克的救贖》同時入圍金像獎,並在次年以《Unstrung Heroes》再度入圍金像獎喜劇既音樂劇類最佳電影音樂,1999年的《美國麗人》更是大受矚目,此外Thomas Newman也一再受到其它影展與影評人的肯定,配樂的邀約不斷,雖然如此,有一位聲名顯赫的父親,對於電影配樂的工作,Thomas Newman偶爾還是會感慨:I Never Felt Easy。但從Thomas的成績與受到的歡迎來看,他已然走出自己的音樂生涯,並且走的有聲有色,
TOP10:用真誠感動人們——澤貝紐·普瑞斯納(Zbigniew Preisner)
澤貝紐·普瑞斯納,1955年出生於波蘭的Bielsko-Biaka,第一部電影配樂是在1978年,由Antoni Krauze導演的《The Weather Forecast》。從此,普瑞斯納與電影配樂結下不解之緣,尤其是與波蘭大導演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的合作,更讓普瑞斯納一躍而成為國際知名配樂大師。
普瑞斯納所獲得的榮耀獎項包括:1997年柏林影展銀熊獎;1996年吉恩·貝克(Jean Becker)導演的《愛麗莎的情人》(Elisa),以及1995年《紅**深》兩片讓他獲得兩次法國影藝學院愷撒獎;1995年獲得波蘭錄音工業獎;1994年獲得The Mayor of Krakow』s Medal終生成就獎;1991年、1992年、1993年三度獲得洛杉磯評論協會年度最傑出電影配樂獎;1992年、1993年兩度獲得金球獎;1992年因為向海外介紹波蘭文化的傑出成就,獲得最佳外交總理獎等等。目前普瑞斯納是法國影藝學院會員。
在電影原聲帶的銷售成績上,《雙面維羅妮卡》原聲帶自1991年發行後,至今全球銷售超過三十萬張,1992年獲得法國金唱片。紅白藍三部曲全球銷售超過七十萬套;另外《普瑞斯納的音樂》(Preisner』s Music)專輯收錄近十年來他的電影音樂創作,在波蘭銷售超過六萬張成為白金唱片。

閱讀全文

與電影大師級配樂家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求比較好看電影的app 瀏覽:569
有哪些特別催淚的電影 瀏覽:293
電影女生得了病被學校的同學欺負叫什麼名 瀏覽:89
看電影減多少卡 瀏覽:685
電影非常規光線有哪些 瀏覽:77
變臉電影免費觀看完整版國語版 瀏覽:196
伊藤三橋電影是什麼 瀏覽:116
電影的製片主任有哪些職責 瀏覽:964
陳小春主演美食電影有哪些 瀏覽:489
紅什麼的抗戰電影 瀏覽:654
電影院經理一個月多少工資待遇 瀏覽:820
電影美人魚裡面那個床多少錢 瀏覽:658
電影vip完整版多少分鍾 瀏覽:327
土豪愛上一個女的腿什麼電影 瀏覽:988
抖音怎麼在手機上直播看電影 瀏覽:137
推薦點青春校園電影有哪些 瀏覽:941
好看的中學生電影 瀏覽:450
下載的電影怎麼解碼 瀏覽:595
中國製造的電影有什麼 瀏覽:803
虐心好看日漫電影 瀏覽: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