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浪潮電影的電影始末
新浪潮既不是一場運動,也不是一個學派,又不是一個集團,它只是一定的量,是報界創造出來的統稱,為的是把兩年來崛起於本行業中的五十餘名新手統歸一類。新浪潮是個發射台,它把那些既不在助手的跑道,也不在短片的跑道上的人引上了拍攝故事片的航路。
新浪潮的昨天和今天
新浪潮電影的誕生是基於歷史傳統的崩潰,主導基本認識的缺乏,對不確定的茫茫將來 的彷徨苦悶。這個背景與二戰以後人們的彷徨苦悶相關聯,所以,在新浪潮的作品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對二戰的反思。同時也與後現代思潮緊密相關。後現代主義是對現代主義的解構,是對現代主義的懷疑,是基於迷茫困惑後的發泄,在某種意義上來講是解放。
新浪潮運動的流派,作家作品我們通常意義上劃分為三個部分。這場運動為法國乃至整個世界留下了寶貴的電影文化遺產,影響波及許多國家,如六十年代的德國新電影、美國新電影、巴西新電影等等,甚至八十年代後期中國的第五代電影也是踏著法國新浪潮的餘波走向國際影壇的。
2. 新浪潮電影新浪潮運動的流派
新浪潮電影的流派多元化,主要分為三個主要部分:
首先,電影評論家巴贊在《電影手冊》中對新現實主義的紀實美學給予了高度贊揚,強調電影應當深入挖掘人的內心世界,包括奇幻和想像,這與好萊塢注重敘事的傳統電影有著本質區別。
其次,「新浪潮」電影倡導「作者電影」的理念,其核心是電影的創作重點在於成為電影的製作者,而非製作本身。這類電影通常採用低成本製作,如非職業演員的參與,實景拍攝而非攝影棚,不追求宏大場面和戲劇沖突。它們在表現手法上富有創新,如長鏡頭、移動攝影、畫外音等,甚至打破常規的鏡頭技巧,如「跳接」和「跳剪」,體現出強烈的個人風格和傳記色彩。特呂弗的《四百下》(1958)和戈達爾的《精疲力竭》(1959)便是其代表作品。
最後,是「左岸派」電影,它將人的內心世界與外部現實緊密相連,揭示兩者之間的差距和沖突。這種流派在剪輯上運用了跳剪、循環剪輯等手法,打破時間與空間的線性敘事,注重自然音效、台詞和音樂的表現。在演員選擇上,更傾向於舞台演員,並在攝影構圖和布光上追求藝術效果。阿倫·雷乃的《廣島之戀》(1959)和《去年在馬里昂巴德》(1961)以及高爾比的《長別離》代表了這一派的特色。
產生於1958年的法國。當時安德烈·巴贊(Andre Bazin)主編的《電影手冊》聚集了一批青年編輯人員,如克洛德·夏布羅爾、特呂弗、戈達爾等50餘人。他們深受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潮影響,提出「主觀的現實主義」口號,反對過去影片中的「僵化狀態」,強調拍攝具有導演「個人風格」的影片,又被稱為「電影手冊派」或「作者電影」。他們所拍的影片刻意描繪現代都市人的處境、心理、愛情與性關系,與傳統影片不同之處在於充滿了主觀性與抒情性。
3. 新浪潮電影新浪潮」對中國電影的影響
新浪潮電影運動盡管在其創作風格上展現出了許多新穎的元素,但這些如今已被視為歷史的印記。從當今中國電影的現狀來看,其對電影體制產生的深遠影響或許是最為突出的遺產。
被譽為「新浪潮之母」的阿涅斯·瓦爾達,自1956年起就與中國電影界有著緊密的聯系。當年,她作為顧問陪同法國導演克里斯·馬蓋來到中國,共同拍攝了紀錄片《北京的星期天》。這次合作不僅留下了數千幅珍貴的照片,而且在2005年,瓦爾達將其中的上百幅照片帶回北京,舉辦了展覽,同時參與了法國電影回顧展北京站的開幕式,這一舉動無疑對中國電影界產生了重要影響。
產生於1958年的法國。當時安德烈·巴贊(Andre Bazin)主編的《電影手冊》聚集了一批青年編輯人員,如克洛德·夏布羅爾、特呂弗、戈達爾等50餘人。他們深受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潮影響,提出「主觀的現實主義」口號,反對過去影片中的「僵化狀態」,強調拍攝具有導演「個人風格」的影片,又被稱為「電影手冊派」或「作者電影」。他們所拍的影片刻意描繪現代都市人的處境、心理、愛情與性關系,與傳統影片不同之處在於充滿了主觀性與抒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