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淺析電影《孩子王》中的教育
一、電影《孩子王》概述
《孩子王》是由 阿城 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講述了中國「十年動亂」時期,知青「老桿」被調到農場中學教書;他盡己所能教給學生真正有用的知識,最後卻因沒有按教學大綱及課本教課而被解僱的故事。所謂「孩子王」,指的即是「教師」這一職業。影片整體的意境不顯波瀾,卻展示了當時中國的一些教育問題,暗藏了深刻的主旨。本文將以其中傳達的教育觀念為切入點展開,並對其中一些細節進行探討。
二、《孩子王》中的教育觀
1、平等真誠、虛心求教
「講老實話,字,我倒是認識不少;書,沒教過,不知道該教你們什麼。你說說看,李老師是怎麼教的?」
老桿初來乍到,面對學生的質問,他沒有生氣,而是誠實地承認自己「確實不會教書」,並虛心地向學生請教平常教書的方法,這體現了老桿平等真誠的教育觀念。之後他讓學生一個個上台圈出黑板上的生字,又進一步拉近了他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老師和學生不應該是絕對的上與下的關系,而應是一種相對平等的教學相長的關系。長久以來的傳統教育都強調學生應「尊師重教」,這沒有錯,但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一些老師對「尊重學生」的忽略。平等、真誠的理念都基於對學生的尊重,對教育事業的敬畏。這也是良好師生關系建立的必要條件。
2、腳踏實地、學以致用
「我收拾著一應教具,覺得這兩節課尚有收獲,結結實實地教了幾個字,有如一天用鋤翻了幾分山地,計工員來量了,認認真真地記在賬上。」
在老桿來之前,學生上課即是抄書。在尚有許多生字存在的條件下,學生們並不能理解課文的含義,一味地抄書講解也就失去了意義。老桿放棄課文講述而專攻生字的決定,無疑是最利於學生自身發展的。幾個「結結實實」的漢字,勝與十萬高談闊論的文章——價值取決於是否內化於己。
山裡的孩子們並不會寫作,甚至一篇文章下來,不過一個「兔子尾巴」似的「走」字,老桿卻說這樣至少讓人明白「他不是跑來的,也不是飛來的,更不是叫人背來的,而是走來的」。「清楚」是老桿對這些孩子唯一的標准,也是最為實際的標准。語言文字的功能性在於傳情達意,而能夠「傳達」的首要條件,便是清楚。修飾性的語言只是輔助,如同房子中的牆飾、浮雕,這些是不能稱重的,真正承擔起房屋的架構的,仍是樸素的房梁支柱。
在作文章之外,「清楚」的首要性可延伸至為人處世的方方面面。不論做何事,都必須腳踏實地地做,不可做連字也不識,抄「社論」做文章之事。在自身能力有限時,至少保證「清楚明白」,內修而外致,方能屹立不倒。
3、就事論事、適時嚴厲
「我們說好是你昨天寫今天的勞動,你雖然作文是昨天寫的,但勞動也是昨天的。記錄一件事,永遠在事後,這個道理是扳不動的。」
影片中,王福是個刻苦努力的學生,他與老桿以字典為賭注,稱自己今天能完成明天勞動後的作文。在他提前完成了勞動與作文,並與第二天交於老桿後,老桿對他說了這段話。此時的老桿是嚴厲的,他沒有因為王福的努力,或是王福向來的「好學生」形象而遷就他,讓他贏得這個賭注,而是借刺深刻闡述了「記錄一件事,永遠在事後」的道理。「就事論事」的教育觀念是老生常談的,但能做到卻又是難能可貴的。
由於刻板印象造成的教育中區別對待的現象至今仍不鮮見。老師常常對「好學生」會稍顯寬容,而對「差學生」則更為嚴厲,這在教育中是不恰當的。教師對於學生的態度應當取決於學生處於事件的對錯,正確的事情應當贊賞,而錯誤的事情無論對象是誰都應該加以批評,闡明原委,這樣才能在學生中樹立正當的對錯觀與賞罰觀。
4、時時反思、常懷審視
「我每每點一支煙在旁邊望他抄。有時懷疑起來,是不是我害了學生?書究竟可以這樣教嗎?學也究竟可以這樣學嗎?初時將教書看得嚴重,現在又將學習搞得如此呆板,我於教書,到底要負怎樣的責任?」
這是老桿的自我懷疑與反思,也應當是每一位教師都應常常問自己的問題。教育是發展的,甚至教育應當走在時代之前,而非在時代的浪潮中被裹挾。所謂「正常」的教育模式,有時候已經成為限制孩子發展的枷鎖,如果我們陷入這種「潮流」,我們是否有勇氣去突破禁錮,去尋找更好的教育方式?我們所身負的教育責任,不僅僅是講授書中的文化知識,更是去培養一個個立體的人。因此,在從事教育事業時,我們必須時時反思,常懷審視的目光,承擔起下一代的責任。
三、《孩子王》中的細節反思
1、循環的故事
「老黑他們明白過來,極嚴肅地一齊吼道:『講的什麼呢?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里有個和尚講故事。講的什麼呢?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
影片里老黑一眾將這個循環的故事吼得極富節奏感,這個場景卻透著無法言說的荒誕與虛無。重復的情節還有老桿的兩次上山下山。這種重復循環的情節設置,既是前後的一次對比,同時也從結構上暗喻了影片循環的本質。而上山下山的重復,又如同西西弗斯神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而意義在何處尚看不見盡頭。這也透露著歷史循環於一代人的悲劇性。在這樣的歷史洪流中,怎樣的教育似乎都無濟於事。
王福的一個標志是「抄字典」,而「抄字典」行為本身也是重復。影片最後,老桿給王福的一句話是:「今後什麼都不要抄,字典也不要抄」。這是在引導王福跳出循環,還是一聲無奈的嘆息,暗示著王福也無法跳出歷史、階級的層層圈套?答案尚未可知。
2、放牛娃的象徵
放牛娃在影片中是一個象徵性的人物,老桿曾四次與放牛娃相遇,他執著地詢問其是否要念書識字,得到的只有呆滯的凝視。放牛娃的身份經歷,影片中沒有展現,但僅從他迷濛的目光中,我們可以推測他對「讀書」並無概念,也不知讀書對改變命運的重要性,甚至連「改變現在的生活」的意識也沒有,只是機械地接受著生活現狀。當時中國又有多少這樣處於教育背面的孩子呢?老桿有心教授,卻空有表達,實乃心有餘而力不足。
3、紫色迷霧的隱喻
影片的最後,老桿被迫離開農場中學,他走進了一片紫色迷霧中,神色迷茫。這片迷霧即是以當時的視角,對中國未來教育發展的隱喻。老桿要回隊里勞作,孩子們繼續抄著講著階級斗爭的課文,他教孩子們識字寫作的這段日子,是否會如向一潭死水裡投的一顆石子,激起的波紋轉瞬即逝,老桿在迷茫,很多人也在迷茫。眾多的迷茫匯聚成紫色迷霧,仍只能隨時代前行,懷抱著教育的希冀,等待霧散雲開的那一天。
四、總結
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中說:「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在電影《孩子王》中,我們看到了一位真誠平等,學以致用、不盲從時代的教師形象,也看到了中國當時教育制度,教育方式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中國教育未來發展的憂慮。在當今時代,這些問題都得到了較大程度的解決與改善,但知青老桿傳達的教育觀念,依然值得我們學習品味。
參考文獻
[1]陳琳.《孩子王》的影像寓言[J].視聽,2020(12):88-89.DOI:10.19395/j.cnki.1674-246x.2020.12.044
[2]邱晨晨,姜思羽.作為教師,我是誰?——來自電影《孩子王》的追問[J].中國教師,2019(05):119-121.
[3]萬思揚,蘇米爾.壓抑的年代與反叛的精神——再談電影《孩子王》的文化意涵[J].電影評介,2017(11):56-58.DOI:10.16583/j.cnki.52-1014/j.2017.11.016.
[4]阿城.《棋王樹王孩子王》
❷ 電影《熔爐》反映出的社會問題有哪些
如果熔爐的孩子們不是智力受限,那中國的影評會不會是他們為了在校長那裡得到更好的待遇,這些我無法想像,事情的本身就已經足夠可怕,但比事情更可怕的是輿論。
在中國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不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而是說中國還沒有因為哪個姑娘被性侵的程度嚴重而修改法律或大家自發上街遊行,在中國你只能看到她在背後被指指點點說三道四,本來那些孩子生理上的創傷就很嚴重,你們卻要讓她們再承受心理上的再度創傷
在中國女性被性侵大多數被說是不知檢點,而說這些話的大多是女性群體本身,我不知道這個社會怎麼了或是女性這個群體怎麼了,我只是覺得如果那是你,你還會這樣想嗎
正如影片所說「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這個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原本的我們。」而影片的片名《熔爐》也很好的詮釋了電影的主題,這個社會的罪惡與善良、美好和丑鄙、溫暖和冷酷就像熔爐一樣混雜不清,我們的行為、思想很多情況下,屈服於現實,由不得我們自由選擇,但是我唯一可做的是,在被社會浸染、煎熬中,能保持著我們做人基本的道德與良知。
❸ 電影分級問題 為什麼我國的電影不實行分級制度現在很多片子,例如《老炮兒》裡面有幾處不適合小孩看
之所以沒有實行,是因為考慮到目前中國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以及電影的管理水平難以達到分級的要求。也就是說,管理跟不上,分級制度無從談起。比如10年前,中國電影曾經試行過『兒童不宜』,但後來停了.因為管理跟不上。根本做不到像美國那樣,如果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沒有父母的陪同進了影院,父母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我們這的情況是,不但管理實行不了,反而『兒童不宜』成為了一個炒作對象。所以,目前中國電影的首要問題,還不是電影分級,而是健全電影體制,規范電影市場,提高管理水平。但這並不是說,電影不分級,未成年人觀影的問題就不能解決。無論是國產影片,還是進口影片,事實上都在遵循著一個原則,這就是『老少皆宜』。而且,為了解決未成年人觀影的問題,政府已採取了特殊的措施,專門設立了機構,向少年兒童推薦適合觀看的影片。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當前執政黨一直與所謂「暴力」「色情」文化劃清界限,分級意味著這種影片可以公映,與執政黨所要樹立的形象不符,這也是國內電影審查一直過嚴的原因,好多導演演員都被封殺過...
❹ 為什麼國內很少有現實性的電影大賣
我覺得國內電影大多都太考慮票房,而且政策限制也很大。中國的審核制度雖然不能說是世界上最嚴的但是也是其中之一。而且當代有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都非常容易碰觸到電影審核制度的底線。一旦觸碰到審核制度底線電影就無法通過審核而無法放映,無法放映的話製片的成本和投資就無法收回。所以就很少有電影創作者會選擇拍有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少了大賣的也就少了。
我覺得這段的結尾的重點應該是針對女性對母親權益毫無保障的新婚姻法。並且現實主義題材的影片往往審查的都比較嚴苛,這也不應前如搜該是讓影片結尾潦草的借口。更何況在以懸疑形式反映出現實的問題時,更應該有一個鋒利的結尾,才能讓影片直指人心。
❺ 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現狀
在當今中國,電影業已步入市場經濟的快車道,兒童電影作為特殊的題材,面臨著經濟發展的挑戰。盡管面臨困境,有一群充滿熱情和執著的電影人並未放棄。他們每年都會舉行兒童電影年會,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討兒童電影的創作和發行策略,致力於為廣大的孩子們製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
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自1999年起,順應時代的變遷,正式成為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的一員。這個轉型不僅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為兒童電影的創作提供了更為廣闊和專業的平台。在這里,電影人們不僅關注經濟效益,更注重的是如何通過電影傳遞正能量,啟發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為他們的童年生活增添色彩。
盡管面臨的市場競爭激烈,但這些電影工作者堅守初心,持續耕耘在兒童電影這片特殊的土壤上,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兒童電影事業的熱愛和承諾。他們的努力不僅影響著每一代小觀眾的成長,也為中國電影產業的多元化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❻ 兒童必看的教育電影有哪些
兒童必看的教育電影有《仙履奇緣》《地球上的星星》《樹上有個好地方》《父子變形記》《龍貓》。
1、《仙履奇緣》由克萊德·吉諾尼米、威爾弗雷德·傑克遜、漢密爾頓·盧斯科執導,艾琳·伍茲、威廉·菲普斯等人配音。該片於1950年2月15日在美國首映。
該片描繪的是一個名叫仙度瑞拉的女孩子,母親、父親相繼去世,繼母和其女兒們對她百般折磨,但因得到了神仙教母的幫助,成功的參加了由國王舉辦的選妃舞會,並成為王子心愛之人的故事。
❼ 中國電影要分級嗎比如有些小孩子最好不要看的 大人和小孩的界限是什麼,是犧牲嗎
中國電影暫時不可能分級!今天的新聞都已經說過了。而且分級的確不實際,身為家長的我也強烈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