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電影史(1):早期電影(1880-1904起步)
世界電影史1,早期電影1880~1904起步階段包括誕生和發展。
1、誕生
首先電影史的開端就是電影的誕生。電影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誕生了,每一項事物的誕生都有一個長期的過程,電影也不例外。
說到電影的誕生,就必須得提一下電影的本質。周傳基認為電影的本質就是一種幻覺,這種說法雖然有失偏頗,但是是對的(對於這個說法我就不詳細闡述了,如果有興趣可以去看一下周傳基老師的公開課,網上資源很多,這個不是保密資源)。
2、發展
2.1、盧米埃爾兄弟
盧米埃爾兄弟在誕生中有重要的地位,也為電影的後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盧米埃爾兄弟並不是終身投身於電影行業,當他們在1905年放映電影時遭遇了一場大火被當局打擊後,兩人就停止製作影片(這也體現了當時他們只注重電影的製作而不注重放映),不過他們對電影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盧米埃爾兄弟拍攝的影片比較偏紀錄,風吹樹葉,自成波浪),他們記錄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或者勞作場景,也拍攝重大事件(新聞)。他們認為影片只要做記錄就好了,因此不太在乎電影的調度布景等,拍攝的內容也主要是室外。
他們的電影一般情況下只有一個鏡頭,沒有景別的變化或者剪輯手法的存在(就像一個人站在固定的位置觀察整個事件一樣)。這也和當時的技術條件有關,只能放映20秒左右的電影,在20秒裡面想要創作出應用太多的手法難度比較大。
但是這也並不是意味著盧米埃爾兄弟的電影裡面完全沒有任何手法的存在或者是完全真實。影片《尼羅河全景》就是攝影師將攝影機架在船上拍攝的兩岸的風景,雖然只是一個意外,但也是一種進步(機位的移動)。
再比如盧米埃爾兄弟大獲成功的《水澆園丁》,雖然這部影片是完全寫實的,但是當他們發現觀眾們喜歡看這種比較有趣的場景時,也找了一些演員來扮演。而《工人砸牆》也使用了倒放(將影片倒著放,比如其實拍攝的是工人砸牆,但是倒著放之後產生的效果是一堆磚自動變成了牆)的手法給人一種魔幻的感覺。
2.2、喬治.梅里愛(埃)
喬治梅里愛的名字有兩種叫法,也叫梅里埃,美國人,他也是推動電影發展的先驅者。
梅里愛本來是一個魔術演員,當他發現了電影的時候覺得非常有趣,於是第一時間聯系了愛迪生和盧米埃爾的公司,希望可以購買他們的設備。但是由於技術壟斷,兩家公司都不願意賣給他,於是他就自己做出來了這樣的設備。
由於出身魔術演員,所以當他發現電影的特性時第一反應是用它來表演魔術,因此他的電影很多很像是舞台上小魔術的錄像帶。但是看他的電影並不是像看舞台上的魔術一樣,他運用電影做出了很多的魔幻效果。比如停機再拍,他就使用這種方法營造了演員突然消失的效果,這也是在魔術中永遠無法達到但是在電影中輕而易舉的。於是他就做出來了最早期的電影特效。
他拍攝的影片,還有一種是經過排演的新聞片,就是讓演員把重大事件再表演一遍拍攝下來,這和盧米埃爾兄弟的完全紀實風格,就有了很大的差異。
梅里愛還拍攝過很多有故事情節的稍長一點的影片,主要是神話類型和科幻類型。之所以這樣選擇題材,可能也是為了充分發揮他電影特效的長處。他運用停機再拍、遮蓋法、迭印法等手法表現魔幻的情景,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月球旅行記》,這部影片在今日看來還是非常有趣。
但是他的電影有一股濃濃的戲劇風味,他的電影大多數是內景(因為需要藉助布景),他借鑒戲劇的敘事方法創造出來了銀幕上的多幕劇(銀幕戲劇),把電影劃分為一幕一幕的(甚至還把第幾幕寫出來),這在我們現在的電影裡面是根本看不到的。
同時他的電影的視點一般是樂隊指揮的視點(也就是在觀眾席中正對著舞台中央的那個視點),因此給人的感覺很戲劇,沒有任何景別或者視角的變化(而我們今天看的影片中,幾乎所有都會有永別或者是視角的變化)。
他還將電影生產流程化,初步確立了電影的製作模式(雖然是手工作坊式的)。他成立了明星電影公司,這個公司不但製作電影業發行電影,他還親自設計電影海報,開了電影宣傳的先河。
不過由於二戰的影響電影業衰敗,梅里愛晚年凄慘,只能開雜貨鋪為生,這個在紀念他的電影《雨果》中有表現,有興趣可以看一看。
2.3、布萊頓學派
布萊頓學派是英國的電影流派,由於這一派的主要人物來自於英國城市布萊頓而得名。雖然知名度不如盧米埃爾兄弟和喬治梅里愛,但是他們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他們的影片中有景別的變化,並且採取了剪輯手法讓敘事更加有趣,有機的結合了內景和外景,因此可以說他們開創了早期蒙太奇。由於這些手法的存在,他們的電影更加「電影」。感興趣的話可以看一下《瑪麗簡的災難》(譯名很多,又叫《瑪麗珍妮的不幸》),很有趣。
盧米埃爾兄弟是盡量讓影片「真」,給人一種我正在親眼目睹的感覺,而梅里愛的電影看了之後,人就會覺得這是假的,是魔幻的。布萊頓學派將這二者結合起來,給人營造一種真實的虛幻。正如《瑪麗珍妮的不幸》,雖然表現內容是現實主義,但是並不排斥虛構與創作,這就涉及了電影的本質。
2.4、藝術電影運動
藝術電影運動發端於法國,由於電影剛發展起來的時候,底層人民對他還是知之甚少,因此它是一種流行於上層社會的高雅的藝術。由於上層人士習慣於欣賞戲劇,並且梅里愛的銀幕戲劇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在這一階段,電影公司傾向於將電影作為表現戲劇的一種手段,沒有著力於探索電影語言,這個運動只是對梅里愛的電影觀念的一種完善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早期的電影都是黑白無聲的,但是為了滿足人們對彩色電影和聲音的嚮往,大家會採用膠片上色和請樂隊伴奏的手法來彌補這一不足。
② 德國電影史
01 早期電影發展(1895-1919)
發展起源
德國電影的產生和歐洲是同步的,但早期電影發展一直處於比較平緩的狀態。以政府為首,電影在德國普遍被當成是不道德的低級娛樂。
「作者電影」
1912年底,電影製作人開始拍攝由文學作品改編的「作者電影」,此處的「作者電影」並非是50年代相對於導演而言的作者導演,而是指電影劇本由作家寫作。奠基之作 1913年麥克斯·麥克拍攝的《另一個人》,改編自著名劇作家保羅·林道的舞台劇。「作者電影」的出現雖然逐步擺脫觀眾對於電影是低俗文化的負面認知,但卻因為精英文化沒有收獲多少票房,1914年之後,這種和文學戲劇結親的電影很快衰落。
02 晚期默片(1919-1929)
「一戰」的影響
戰爭期間,政府認為外國進口電影有反德內容,於1916年頒布法令禁止外國電影進口。這反而刺激了德國本土電影的發展,使德國在一戰期間成為重要的電影國之一。
德國表現主義電影
20世紀20年代出現了世界電影史中重要的表現主義電影--德國表現主義電影。作為一戰戰敗國,德國政治動盪、經濟蕭條,人們生活困苦。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面對殘酷現實,許多藝術家創造了表達對現實不滿的電影 即德國表現主義電影。
主要特徵:以恐怖、幻想和犯罪題材為主
帶有風格強烈的打光 — 呈現戰爭的殘酷
戲劇化的表演
20年代中期,德國戰後危機結束,政治環境變得相對穩定,表現主義作為一個風行一時的流派,逐漸走向尾聲。但它在漫長的德國電影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德國室內劇
室內劇電影是20年代出現在德國的一種與表現主義電影相對立的電影。室內劇電影促進了德國電影敘事方法和攝影技術的革新。
主要特徵:狹小的拍攝環境
「三一律」的原則(地點、時間、情節被嚴格限定住)
注重對人物的心理刻畫
悲劇為主,避免誇張,嚴肅平緩
03 有聲電影初期(1929-1945)
戰後低迷
30年代進入了有聲電影時期,整個世界處於經濟危機之中,德國電影也陷入困境。面對殘酷的社會現實,此時大多數電影創作者陷入了某種程度上的逃避之中,出現了大量的淺薄娛樂片。戰後逃避心理還導致一些美化德國歷史、描繪一戰中德國的英雄表現等試圖重塑民族信心的電影。再加上政府的干涉,這種題材逐步僵化,演變成了「電影一律」。這種創作的轉向預示著納粹電影的到來。
1933年,nacui佔領德國。德國電影創作者遭到了法西施的迫害,優秀的電影被禁,造成了大量的電影創作者外流。在nacui政府的專制控制下,德國電影變得單調無生機,前景黯淡。此時占據電影市場的是喜劇片和逃避現實的「問題片」。
04 二戰後電影發展(1945-1989)
東西德冷戰格局的影響
1945年,二戰結束形成東西德冷戰格局。東西德兩個不同的社會體制下的電影也開始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直至1989年柏林牆被推倒。
西德電影
原電影資源大多集中在東德。因此西德電影發展初期比較困難,電影的創作主要集中對戰爭的回憶。
1948年,西德進行了貨幣改革,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電影行業開始出新的發展契機。政府為了刺激電影發展,配給電影導演資金支持,並於1951年設立聯邦電影節和柏林電影節。
這一時期,西德電影從戰後初期對於戰爭沒有深度表現的「廢墟電影」轉向「鄉土電影」、戰爭片、英雄史詩片、喜劇電影等。
50年代,西德電影發展迅速,但從內容的角度上看,缺乏藝術性,大量的文學、歷史和民間傳說改編的影片。雖有大量的戰爭題材的電影,但是充滿了逃避現實、感傷主義,並沒有對於戰爭深刻的反思。內容的空洞造成了大量觀眾的流失。
60年代,西德電影陷入了危機。1962年奧伯豪森國際短片節期間,以亞歷山大·克魯格為首的一批青年導演發表了《奧伯豪森宣言》,表明要和過去的電影劃清界限,創立「新德國電影」。新德國電影的運動也是世界電影新浪潮下的產物,這批青年導演受到了法國新浪潮、英國「自由電影」、義大利的「新現實主義」等電影運動的影響。新電影宣言是西德電影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新德國電影」給德國帶來了新的創作生命。
70年代以後,「新德國電影」進入了繁榮時期,成為了德國電影史中繼表現主義之後的又一次黃金時期。
新德國電影
題材、敘事結構、風格等有很大創新
重視對歷史和現實的關注與思考 — 達到了理性思辨與現實形象、電
貼合電影的大眾性文化特徵 影審美與大眾觀賞性的融合統一
新德國電影徹徹底底打破了「德國是一個沒有電影的國家」的諷刺,並使德國電影在20世紀世界影壇上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
東德電影
戰後東德擁有原德國的大部分電影工業資源。在蘇聯的統治下,東德當時只有一家電影壟斷企業(德發公司),其他製片廠都是不合法的。最初德發公司拍攝的影片是關於歷史的反思,主要是對納粹的控訴,但是隨著國家政治的逐步收緊,1950年,影片強制被要求表達對新國家的擁護。電影的任務是教育觀眾,呼籲大家一起建設社會主義事業。在這樣的環境中,電影的創作備受限制。
6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是一些批判現實主義的影片。
70年代,出現了大量反映個人日常生活問題的影片。
1989年,柏林牆被推倒,兩德統一。德發公司開始私有化。
05 走向獨立創作時代(1989至今)
90年代初期美國電影佔領了歐洲電影市場,德國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都被美國控制著,德國的電影發展較為低迷。
90年代後期,德國電影展現出了新的潛力。德國新生代導演們逐漸成為德國電影的主要創作力量。他們的作品更有創造性和敏銳的洞察力,同時他們的作品裡包含大量的新技術應用。
進入21世紀後,歷史題材成為創作的主要題材,代表作《再見列寧》、《帝國的毀滅》、《何處是我家》、《竊聽風暴》、《伯納德行動》等。德國電影在新世紀以來多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進入了一個「復興」的發展階段。
③ 早期中國電影發展時期存在哪些問題
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就在於文化和體繫上面。如果將電影題材分為五大類的話,分別是劇情片、科幻片、喜劇片、恐怖片和動作片。由於中國保守的教育文化以及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科幻片自然就不會是中國的強項,甚至出現了搜不到國產科幻片的情況。幾乎沒有科幻片的中國自然就失去了多元化發展的機會,再加上7、80年代港台片的風靡,導致中國的影視業單方向的在喜劇和動作片上發展。雖然中國的喜劇、動作片確實不錯,不過真正意義上的劇情片發展的還是很緩慢。由於我國的保守文化,劇情片的題材多為歷史和小康題材,講的就是我們身邊的事絲毫沒有創新,直到近幾年才出現發展。接下來要說的就是中國多爛片的主要原因,體制問題。「鬼片不能有鬼」這條可笑的條款是確實存在的。恐怖片分為血腥恐怖片和就是恐怖片兩種,說白了就是殺戮片和鬼片。但因為一系列條款的出台,從莫種意義上來說近些年來中國沒有一部真正意義的恐怖片,都是驚悚的劇情片,恐怖片已經被禁止了。接下來是劇情片,相對於其他片來說劇情片更需要演員的投入。按理來說中國擅長的小康題材應該很吃香,可結果呢?你看小康題材的劇情片卻從未會感到身臨其境。「為什麼總是別人家的女同學」「為什麼我的同桌就不這樣」,每年一批批俊男俏女從各大影視學院畢業,卻總也找不到合適的角色,這就造成了別人家打雜的都比你的明珠好這種現象。相對而言中國引以為傲的喜劇片也是只能在中國這個圈子裡火火的,由於鄉土因素太多,笑點多為「言辭」和「梗」上面。讓人笑本身是一種藝術,如果能讓所有人笑,這才是藝術大家。為什麼卓別林可以讓所有人笑,他的電影由於時代原因根本沒有一句台詞,但是他有一樣可以跨越語言障礙的』笑器『肢體語言。不過投資商們並不是很關心這個,畢竟娛樂只是為了利益,低風險,小投資,高收益,何樂而不呢。然而這一現象卻扼殺影視業上上下下對藝術現身的精神,在一個劇組中演員作著明星夢;明星作著導演夢;導演作著春夢,如果換做一個有覺悟的群體,連龍套都會為自己對藝術的付出而感到驕傲。在一個特效的著作上為什麼現如今一個個沒有名氣小製作組都能秒殺好自上萬的電影,是因為電影公司雇的人沒有能力嗎?不,是因為他們成就藝術的精神,因為從零開始的人沒有雜念,只有一顆創造奇跡的心。換句話說影視業最純凈的就是最下層,越往上越泥濘,只有沖出淤泥的人才會被大家知曉。轉回來說大片人人想拍大片,但沒人給你錢拍大片高投入,高風險,低收益,這也正是中國拍不了科幻片的原因之一,沒有上億元的投資在這種』』泥濘『『的環境下是發不了芽的。進而中國的劇情片和喜劇片就出現了入俗不朴實,空靈不通靈的現象。由於文化系統問題中國影視業已經失去了科幻片和恐怖片半壁江山,又因為體制潰敗了喜劇片和劇情片,動作片也不再是唯一未被污染的凈土,在層層因素的壓力下成就了中國今天的影業。(這是我原來答的,但我想應該也可以解決您的問題。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