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體現了哪些心理學的知識

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體現了哪些心理學的知識

發布時間:2024-12-15 09:02:13

① 電影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的主題思想是什麼

在我看來有兩種觀點,積極的是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關於信仰和堅守的故事,消極的則是關於懦弱和膽怯的故事。

也許是因為這部電影或許悲傷,許多人看電影時都希望會有一個happy ending,但很顯然這部電影並不是,所以我說服了我的內心,讓我自己更改了觀點,也就是說這是一部有關信仰和堅守的電影故事。男主角為了緬懷拯救自己的工人、為了堅守自己的鋼琴所以一次又一次地放棄回到陸地的機會。也許這個當時的歷史有很大的關系,在見識了一個又一個船客後,或許他對陸地的認識也局限於這些人的講述,在他看來,地面上並不代表自由和出名,更代表著人生的冷酷和限制,所以選擇留在船上就變成了一種堅守。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② 《海上鋼琴師》的深度意義是什麼

《海上鋼琴師》是一部深刻探討人生困境與自我選擇的電影,其深度意義在於揭示了面對生活挑戰時個體力量的重要性。電影中的角色1900和馬克斯的經歷,象徵著主動面對恐懼與焦慮與被動接受命運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

在影片中,1900在海上鋼琴上找到了自我表達的出口,通過音樂戰勝了內心的恐懼和焦慮,展現了一個勇敢的強者形象。相反,馬克斯的選擇則代表了那些選擇逃避,被生活困境所困的普通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生的幸與不幸並非由命運決定,而是取決於我們如何處理生活中的挫折和挑戰。

《海上鋼琴師》不僅是一部關於音樂與冒險的傳奇,更是一部關於勇氣與自我救贖的寓言。它通過1900的人生軌跡,提醒我們,無論身處何種環境,都有能力通過自我認知和積極行動來改變命運。這部電影的上映,無論是原著小說還是改編的電影,都向觀眾傳遞了一個重要的信息:人生就像海洋,我們都是自己的鋼琴師,彈奏著生活的旋律,選擇如何演繹自己的人生篇章。

這部1998年上映的朱塞佩·托納托雷執導的影片,以其深刻的主題和動人的故事,至今仍觸動著觀眾的心弦。它的故事和寓意,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面對生活挑戰的態度,激勵我們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

③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海上鋼琴師中的1900

1900的一生都沒離開船,生於船,長於船,死於船。這是一個虛幻的奇跡,一個傷感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他的傳奇。現在讓我們揭開影片神秘的面紗,用心理學的眼光來分析這段傳奇吧!

一、分離焦慮惹的禍

1900沒有父母,她的養父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死了。他一直沒能和其他人形成比較穩定持久的依戀關系。約翰·鮑爾比以「依戀」這個詞來描述我們對於生活中某一特定個體的強烈情感聯系。個體出生幾個月後,逐漸與養育者形成親密的情感來練習。許多嬰兒形成基本一連後,也會在母親或者依戀對象離開時表現出明顯的不安。例如,15個月大的孩子看到母親要外出購物時哭鬧起來,甚至要跟著去。兒童的這類反應被稱為分離焦慮。一般分離焦慮在6-8個月時出現,14-18個月時達到頂峰,然後強度和頻率在嬰兒期和兒童期都會逐漸下降。但是,學齡兒童甚至青少年還會在必須與他們所愛的人長時間分離時表現出焦慮和抑鬱。
那麼,為什麼兒童會因為和他們的依戀對象分離而感到焦慮呢?生態學的觀點認為,其實嬰兒面臨的許多情景實際上都蘊藏著自然的危險信號;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這些環境如此頻繁的與危險聯系在一起,使得人類對於它們的恐懼成為一種具有生物基礎的自發反應。一旦嬰兒有能力將熟悉的事物與不熟悉的事物加以區分,在於熟悉的看護著分立時,嬰兒就會本能的對陌生的面孔(在遠古時期,很可能是猛獸)、陌生的環境感到恐懼。
而1900就是恐懼著陸地的位置而不願去陸地。在他為了那個美麗的女孩打算下船時,她走到一半,停住了。只見那遠處紐約城的摩天大廈鱗次櫛比,煙霧繚繞中一眼望不到邊際。他迷惘了,最終還是回到了船上。正如1900自己所說的:「城市那麼大,看不到盡頭,在哪裡?我能看到嗎?就連街道都已經數不清了,找一個女人,蓋一間房子,買一塊地,開辟一道風景,然後一起走向死路。太多的選擇,太復雜的判斷了,難道你不怕精神崩潰嗎?陸地,太大了,他像一艘大船,一個女人,一條長長的航線,我寧可舍棄自己的生命,也不願意在一個找不到盡頭的世界生活,反正,這個世界現在沒人知道我。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來,不是因為我所能見,而是我所不見……」所以,即使內心牽掛著那位美麗的女孩,他還是沒能鼓起勇氣走下船,因為他在走鄉串的過程中,面對著比船龐大無數倍的城市,數以千計的街道,他茫然了,退縮了。
在他小時候,他的養父曾對他說過:「陸地上有大鯊魚,會吃人。」雖然這聽上去很可笑,但1900心中的確覺得陸地有「鯊魚」,有位置的危險和過多的選擇。船雖然也很大,但每次只載客2000,船有頭,也有尾;琴鍵也是如此,有頭,有尾。然而,陸地在1900看來沒有盡頭,是一條過長的航線,過濃的香水,過美的女人。這一切都超過了1900所能預期和控制的范圍。
影片結尾時,麥克斯在找到他後,曾試圖勸他下船,一切重新開始。然而1900在面對陸地實施中有種焦慮和不安,他說,未知的東西太多,選擇太多,那樣的日子會精神崩潰,所以他寧可舍棄自己的生命。而且他沒有身份,生於海,長於海,死於海。除了麥克斯沒有人記得他,他的一生也在船上畫上了句號。
1900難道沒有想過下船嗎?除了那次為女孩,他的內心深處是憧憬著陸地的。他在想像中、在夢中無數次得到大國陸地。在他與麥克斯初識時,他描述其新奧爾良來,像是久居過一樣。其實,他只是通過給陌生人打電話,通過和別人的交談來獲取這些信息。然而,他的渴望只停留在了意識層面,他沒有勇氣也無法去陸地。

二、不守常規但卻作繭自縛

影片中的1900外表溫和,但有時又喜歡挑戰常規。。丹尼因意外事故不幸去世後,幼小的他無意間鬼使神差的來到一等艙舞廳,無師自通的彈起了鋼琴,吸引了無數驚訝好奇的旅客們。船長驚訝之餘,走上前,說:「1900,按規定你不該在這里彈琴!」小小年紀的1900說了一句:「去他的規定!」爵士樂開山鼻祖謝利上船來向1900挑戰,被1900精湛絕倫的琴藝羞愧得落荒而逃後,1900站在船上說了一句:「去他的爵士!」而且,在平時的演奏時,他常即興彈奏,樂隊其他人不得不常常提醒他:「1900,拜託你照著樂譜彈!」可惜,這樣的提醒只能維持短暫的按譜彈奏。隨著1900靈感的閃現,動人的樂曲從他手中隨意地流淌出來。麥克斯初登上佛吉尼亞號的一個夜晚,狂風大作,波濤洶涌,整條船在不斷搖擺。麥克斯飽受暈船之苦,東倒西歪,吐得一塌糊塗。這時,1900出現了,兩人坐在鋼琴前,放開腳閘,彈起了鋼琴。兩人隨著鋼琴如流水般滑行,那麼悠然自得,輕松灑脫,彷彿在自由翱翔。他們在動人的音樂中,滑過走廊,一頭撞進了船長的房間。
可見,1900頁是個喜歡突破規則、不畏常規的人。然而,在是否去陸地的問題上,他把船變成了一個大的牢籠,將自己變成了囚徒。發展心理學告訴我們,幼小的個體在探索外部世界時,最初以自己的依戀對象(一般是父母或其他喂養者)為軸心,一定范圍內活動。超過一定范圍後,個體會感到不安。但是,有了依戀對象這個安全基地,個體會逐漸擺脫焦慮不安的情緒,積極地探索外部環境。而1900正是缺乏有力的安全基地,超過了船的范圍,他就無法控制內心的焦慮清晰。她不願向外界的權威和常規研製屈服,但又不得不屈服於自己內心的限制。

三、身份感的缺失

除了害怕未知外,1900最大的悲哀是沒有身份感。影片多次提到:1900在陸地上沒有出生證明,沒有生日,沒有身份。就好像這個人從來沒出生過一樣,等死後去天堂,上帝都會覺得奇怪,這個人生於船,長於船,死於船,居然從未踏足陸地。埃里克森的理論認為,青少年面臨的最主要發展障礙是獲得自我認同感——一種對於自己是誰,將要去向何方,在社會中處於何處的穩固和連貫知覺。而自我認同感是在應對許多選擇中形成的:我想要什麼樣的職業,大千世界中我屬於什麼位置,等等。埃里克森用認同危機來描述這些青春期個體思考現在的自己是誰,決定「我能(該)做怎樣的自我」時會體驗到的那種混亂,甚至焦慮的感受。如果青少年能順利渡過這次危機,那麼他們將走向成熟的人生道路。而片中的1900似乎一生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卻又一直沒能圓滿解決這個問題。他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自己能夠活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在偌大世界中是何位置。所以,他只能留在船上,不斷重復著顛簸的旅程。

四、設想另一種結局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1900那次為了女孩,鼓足勇氣真的來到陸地,那麼他會怎麼樣呢?童話故事般的結尾就是他會找到女孩,然後戀愛,結婚,幸福地過一輩子。但理性地想一想,他在船上有身份,一個鋼琴彈奏者;他有價值,旅客從他的音樂中獲得快樂;他有朋友,鋼琴是他的朋友,傾聽他的心曲。離開這一切,他會碰到一系列適應不良問題。他沒有身份,沒有親人,只認識那個女孩和他的父親。他習慣了船上顛簸的生活,上了岸恐怕無法適應陸地的穩定。他夜晚可能會失眠,在陸地的房子里難以入睡。他沒有其它技能,他只會彈鋼琴。但是,他彈鋼琴非常隨性,只是出於興趣,而不功利。他習慣孤單,不善於與人寒暄,所以他只有麥克斯一個朋友。他可能會不敢出門,因為出了門,有太多的陌生人,太復雜錯亂的街道,他會無所適從。他可能會狼狽不堪,不能維持基本的生活。
1900恐怕就是考慮過這些後而決定再也不下船了。他已經和船連為一體,無法分離。他彈鋼琴的靈感經常來自船上的客人。一等艙舞會上的各色人等:謀殺親夫的老女人、沉湎於往事的中年人、看破紅塵的妓女、偷穿禮服期待艷遇的三等艙乘客……這些都成了1900演奏鋼琴是取之不盡的靈感來源,1900也用這些靈感演繹著芸芸眾生的內心世界。人間萬象如同「佛吉尼亞號」上的乘客一半,上船,下船,再上船,下船。如此周而復始,循環往復,在船頭與船尾之間來回顛簸。對於1900來說,整個世界從他身邊擦肩而過,而任何的偽裝與面具在流動的音樂面前都是那麼不堪一擊、一覽無余,1900隻許嬸嬸手輕撫琴鍵,便可將一個人的一生在樂聲中靈性的寫意出來,所以他雖身在海上,但卻早已看盡了路上人世間的繁華與落寞,輝煌與凄涼。
影片中有一個片斷,三等艙的旅客正開心地圍繞在1900身邊,聽他即興演奏鋼琴。這時,突然有個人喊:美國!所有人「轟」的一下跑光了,留下一臉落寞的1900。是啊,輪船上的旅客都懷著理想和抱負,各自有各自的目的地。但1900沒有,他沒有目的地,他就像一片葉子一樣,到處漂泊。他也有與人交流的渴望,他會打電話給陌生人,隨便談上點什麼。或許他是想通過電話與外界形成某種聯結吧!熱鬧豐盛的舞會上,他揮灑自如,大方得體。然而,更多時候,他的身影格外孤單。幸運的是,他碰到了麥克斯這個音樂和心靈上的真正朋友。
影片結尾,1900毅然選擇與巨輪共存亡,麥克斯的勸說無法使他回心轉意。於是,麥克斯尊重1900的決定,讓他留在了船上,真正實現了「生於海,長於海,死於海」。這個落入凡間的精靈終於要回到天堂去了,天堂里有鋼琴嗎?一定有的,因為有鋼琴的地方才是天堂。雖然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1900,他應該是一個有特定心理問題的人,起碼他是個心理不夠健康、人格不夠完善的人,但我更願意把他看作一個守護理想的人,當「弗吉尼亞號」就要被拆毀的時候,人們在忙亂著撤離大海,而1900平靜得面對著人群和即將沉入海底的佛吉尼亞號,雙手在憑空彈奏,那纖巧的手指隨著影片背景音樂的節奏在上下輕盈地起伏,彷彿在演奏摺扣向天堂大門的樂曲。最後,「轟」的一生,沖天的火焰升騰而起,1900與「弗吉尼亞號」一起消失在蔚藍清澈而又吞噬一切的大海里。他像是一個理想主義者與他虛幻中的烏托邦一起步入了天堂,而平靜、從容是他最後表現出來的情緒。欣喜與痛苦、悲哀與絕望,這些困擾人類的情感從此與之無關,在海水裡,1900完成了他的使命和理想。從此1900流傳世間的,只有那一張由麥克斯藏在鋼琴里,又由樂器店老闆拼粘起來的神秘唱片模板。
其實希望還是尚存人間的,正如1900所說:「只要你有一個好的故事,並有人聽你訴說,就仍有希望。」影片結尾,麥克斯的身影漸行漸遠,他依然擁有他的小號,他依然擁有他的故事,他依然擁有他的希望。相信這時,1900正在天堂里彈著鋼琴,懷念著這段浪漫而傷感的傳奇!

閱讀全文

與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體現了哪些心理學的知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香港小清新電影校園電影有哪些 瀏覽:316
新電影多久可以買 瀏覽:834
現在怎麼看不到微電影了 瀏覽:335
小丑的電影免費觀看完整版 瀏覽:847
海洋奇緣迪士尼電影完整版免費 瀏覽:318
電影查賬時長是多少 瀏覽:946
有關希特勒好看的電影 瀏覽:541
廣電好看電影 瀏覽:254
法國電影一百年免費完整版 瀏覽:267
如何區分電影的主題與類型 瀏覽:696
如何去除電影中的內嵌字幕 瀏覽:950
魯智深講鬼故事電影免費看 瀏覽:978
問電影演出所需時間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865
又爽又好看電影 瀏覽:203
現在有什麼電影介紹好看的 瀏覽:95
新出熊出沒的電影名字叫什麼 瀏覽:956
騰訊視頻免費電影小五當官 瀏覽:885
丫y直播怎麼放電影 瀏覽:842
電影院的雙機巨幕是什麼意思 瀏覽:799
蘋果手機用迅雷怎麼下載電影下載 瀏覽: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