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窮街陋巷》垮掉的一代何時是個盡頭
與《教父》相比,《窮街陋巷》並不是一部嚴格意義上的黑幫片,盡管裡面有暴力,有槍殺,有團伙,有罪惡交易,但它最多也只能算是一出社會問題劇,出生於「小義大利」區(居住著大量義大利移民的後裔)的斯科塞斯,得益於從小的耳濡目染,能將這部矛頭指向美國社會底層的影片拍得細膩無比,細到彷彿我們剛在街角遇到過這幾個人。影片中的三個男主角只能算是小混混,與我們口頭意義上的小混混相同,窮、生活混亂、忤逆沖動,經常冒充有門道的黑市商人來騙些毛頭小子的錢,而往往五塊十塊他們都會爭來爭去。其中,查理的情況要好一點,他有一個真正屬於黑幫勢力的叔叔,這個叔叔允諾給他一家瀕臨倒閉的高檔餐廳,從根本上說,查理是一個傳統道義的堅守者,他仗義,有兄弟情懷,三番五次的幫約尼解圍,他還有一個情人,為此他甘願冒著反抗叔叔的風險來維持這段關系,愛情在查理心中有一個非常重的份量,但是吃這碗飯的人,可能不再執著於這種古老遺風,因為這樣勢必給他的「事業」帶來一些毀滅性的打擊,斯科塞斯毫不委婉地指出了這一點,結尾的查理身受重傷,還可能會因為東窗事發而被自己生活唯一的靠山—叔叔拋棄,這個角色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有一個忠誠的信仰,他是一個忠實的教徒,靠這個角色斯科塞斯將自己一直熱衷表現的宗教情懷順利的植入本片,所以查理做事恪守原則,從不逾矩,當約尼再一次沖撞了他仁慈的債主時,查理氣得跳起來揍他。相比保守務實的查理,約尼身上更具有「黑幫嘍啰」精神,沖動、忤逆、愛鬧事,並對於挑釁他人樂此不疲,在這個故事中,一切沖突都由他挑起,可他從不懂得為自己擦屁股,在整部影片中,他一直就想一隻躁動不安的跳蚤,盡管一直在挑事兒,可還是無法改變整部影片的基調,因為如此一個人物,他的失敗就不能打動人們,甚至不能為人們所感知,斯科塞斯在片尾為其安排了一個「垂死掙扎」,使這個人物命運戲劇化十足,但最後,正如我們一開始看他第一眼就能預測到的,這個人永遠無法逃離窮街陋巷。相比前兩者,托尼的存在感要弱得多,他最大的貢獻是用自己的酒吧提供了故事矛盾的發生地,用自己的車提供了故事矛盾的解決地,在我的印象中,它是一個踏實的酒吧老闆,而不是一個不住喟嘆「前路在哪方」的准黑幫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