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民藝術家秦怡今天凌晨逝世,享年一百歲
1922年1月31日,秦怡出生於上海。
2022年5月9日,這個中國百年電影史的見證者和耕耘者,這個「人民藝術家」和「最美奮斗者」,走完了整整一百年的光影人生路,於4時08分在華東醫院逝世,享年一百歲。
她曾經,是《遙遠的愛》里脫胎換骨的進步女性餘珍;是《鐵道游擊隊》里機智勇敢的芳林嫂;是《馬蘭花開》里性格堅毅的鏟運機工人馬蘭,是《女籃5號》中飽受苦難卻依舊樂觀的林潔,也是《青春之歌》中視死如歸、大義凜然的共產黨員林紅。
她曾經,是一個封建大家庭的女娃娃,一個哥哥,八個姐妹,最艱難時候全靠她一人拍戲養活;她曾經,有過兩段並不算成功的婚姻,一段在五年後終告離婚,一段在經歷甜蜜也經歷了背叛後又熬過了漫長的分居,最終留她獨自照撫兒子。
她演過許許多多角色,在銀幕上留下了無數經典的女性形象。 但或許,她留給時代,留給中國電影,最剛毅、最勇敢、最美麗的形象,便是她自己。一輩子坎坷、磨難,也一輩子堅強、堅韌,從沒有畏懼和軟弱,從來都溫柔又從容。
愛電影,拍電影
1922年,秦怡出生在上海浦東,一戶封建家庭。所幸,在怡和洋行做賬房先生的父親,要比許多同學的爸爸開明,經常帶小秦怡去看電影,「兩毛錢就可以看一部新電影。如果是老片,只要五分。」那個時候,光影便在小女孩心中悄然埋下了種子,「電影真的是一種很特別的藝術,不僅用語言、眼神、表情,就連一個很小的動作,都能表現人的內心世界,所以我做了電影演員之後,就再也不想做別的了。」
能做上電影演員,按照秦怡的話說,要歸功於她的「離家出走」。1938年,16歲的秦怡,在同學的建議下,離開上海,輾轉香港來到湖北武漢,光榮加入抗日隊伍。 「那時候年輕不懂事,不顧家裡反對,可以說是不顧一切去到了前線。」於是,她當護士、抬擔架,以一名少女的微薄之力,支援前方浴血奮戰的抗日將士。又因為長得好看,秦怡很快被「革命前輩」發現、引導,同年便進入中國電影製片廠當實習演員,參演了《正在想》《好丈夫》等話劇和電影作品。「我就這樣走上了演藝道路。從不會演戲到漸漸開竅,我正是通過認真演戲以及拍電影,慢慢地學習當好職業演員的素質和修養,慢慢地體會做一名共產黨人的責任和擔當。」
干一行,愛一行
1941年秦怡離開中國電影製片廠,進入中華劇藝社,成為該社演員。「在重慶的時候,一年六個話劇,演足280天,我都是主要角色。戰地演護士,亭子間演嫂嫂,各色各樣的。只要日本人不轟炸,就演。」她還甘願為別人跑龍套,甚至後來秦怡寫了一本名叫《跑龍套》的書,闡釋心中的「龍套精神」。無他: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認真對待每一個角色,每一次表演。
抗戰勝利後,秦怡回到上海。父親走了,她便扛起了整個家,一部電影接著一部電影。1947年《無名氏》,1948年《遙遠的愛》。1949年建國了,她成為了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並主演了電影《失去的愛情》和《母親》。1950年《農家樂》,1951年《兩家春》。稍許休整,1956年秦怡又完成了《鐵道游擊隊》、《馬蘭花開》兩部大作;1957年主演了新中國第一部 體育 題材彩色故事片《女籃五號》;1958年與孫道臨、宋德裕合作完成了《紅色的種子》;1959年與謝芳等聯合出演改編自楊沫同名長篇小說的電影《青春之歌》,同年還出演了由鄭君里、岑范聯合執導的《林則徐》……電視領域,秦怡也是先鋒和楷模,1982年她主演了電視連續劇《上海屋檐下》,並憑藉此劇獲得第一屆大眾電視金鷹獎優秀女演員獎。對於榮譽,她說「個人真的沒什麼了不起的」;對於名利,她說,「賺來的錢全都養家了。我自己真的沒什麼錢,也沒什麼好看的衣服,只好買點藍布頭。」
做多少,算多少
但哪怕只穿藍布衣服,秦怡也是美的。她的美,美在鮮花簇擁時。她的美,更美在繁華散盡後,面對寵辱的優雅和堅強。86歲時候,秦怡為地震災區捐出了畢生積蓄;93歲高齡,秦怡又自編自演自籌資金拍攝了電影《青海湖畔》,熱誠十足。「這個故事在我腦海里十年了」。於是,女氣象工程師梅欣怡舍小家為國家的動人故事,秦怡前後只花了一個半月的時間,就完成了三萬多字的劇本。她說,因為和劇中人物同呼吸、共命運,整個劇本創作「一氣呵成」。當時有人為老人的 健康 著想,勸她在上海的攝影棚里搭個布景,「藝術創作離不開真實,我一定要親自下生活、上高原進行實地拍攝,才能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才能感動觀眾、對得起觀眾。」於是,她不顧自己的年齡和身體,堅持和劇組成員一起登上青藏高原,堅持工作在拍攝第一線,堅持活到老、干到老,「我們在高原拍了一個多月,我自己走到了(海拔)4300米。」影片完拍快要七年,當時的搭檔也是晚輩、上影演員劇團團長佟瑞欣說:「我一直記得秦怡老師一句話,我的年齡不是由我決定的,但是我的生活可以由我決定,我只要活著就要工作,工作要比不工作強。」
後來的那好幾年,秦怡又參演了由陳凱歌執導的古裝電影《妖貓傳》,95歲的她扮演一位曾見證唐王朝跌宕命運的老嬤嬤。雖然只拍了三天,但在片場秦怡仍努力學習,「我們作為文藝工作者,任何東西都學一點,是必須的。我作為一個電影演員,雖然有點經驗,但還不夠。」
㈡ 秦怡個人資料
1、秦怡,1922年2月4日出生於中國上海市,祖籍江蘇省高郵市,中國影視、話劇女演員,表演藝術家 。
2、1938年進入中國電影製片廠擔任話劇演員,1941年成為中華劇藝社演員。1946年憑借在影片《遙遠的愛》中的演出成名。建國後成為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演員劇團副團長。50年代因主演《馬蘭花開》被中國觀眾所熟知。1983憑借電視劇《上海屋檐下》獲得第1屆大眾電視金鷹獎優秀女演員獎。
3、1995年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最佳女演員。2004年被授予上海市慈善之星稱號,2005年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稱號,2008年獲選第7屆中國十大女傑,2009年獲得上海文藝家終身榮譽獎及第18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終生成就獎。
㈢ 秦怡演過的電影有哪些
秦怡演過的電影有以下這些:
1、1938年進入中國電影製片廠當實習演員。
2、1939年參演個人首部電影《好丈夫》。
3、1941年進入中華劇藝社,並出演了《草木皆兵》《戲劇春秋》等話劇。
4、1946年出演劇情電影《忠義之家》。
5、1947年主演劇情電影《無名氏》。
6、1948年主演愛情電影《遙遠的愛》。
7、1949年擔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演員劇團副團長,並主演了愛情電影《失去的愛情》。
8、1950年主演劇情電影《農家樂》。
9、1956年主演電影《鐵道游擊隊》《馬蘭花開》《哥哥和妹妹》。
10、1957年主演的體育電影《女籃5號》上映。
11、1958年主演劇情電影《紅色的種子》。
12、1959年出演劇情電影《青春之歌》《林則徐》。
13、1961年主演劇情電影《摩雅傣》。
14、1963年主演劇情電影《北國江南》。
15、1979年主演劇情電影《海外赤子》。
16、1982年主演文藝劇《上海屋檐下》,並憑借該劇獲得第1屆大眾電視金鷹獎優秀女演員獎。
17、1984年主演劇情電影《青山夕照》。
18、1985年出演愛情劇《我是一片雲》。
19、1987年主演劇情電影《閨閣情怨》。
20、1995年,秦怡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最佳女演員獎。
21、2002年出演情景喜劇《活個精神頭兒》。
㈣ 秦怡主演電影
1939年:好丈夫 1946年:忠義之家 遙遠的愛 1947年:無名氏 大地回春 海茫茫 1949年:母親 失去的愛情 1950年:農家樂 1951年:兩家春 1956年:馬蘭花開 哥哥和妹妹 鐵道游擊隊 1957年:女籃5號 1958年:紅色的種子 1959年:林則徐 青春之歌 1960年:摩雅傣 1963年:北國江南 1965年:浪濤滾滾 1979年:風浪 苦惱人的笑 海外赤子 1982年:張衡 1984年:雷雨 1990年:閨閣情怨 1993年:夢非夢
㈤ 秦怡人物簡介
秦怡,1938年從上海中華職業學校畢業後,毅然奔赴武漢,投身抗日宣傳活動。同年,她前往重慶,成為中國電影製片廠的一名實習演員。在她的首部電影作品《好丈夫》中,她嶄露頭角,隨後加入了中國萬歲劇團和中華劇藝社,開始了她在話劇舞台的生涯。在重慶和成都,秦怡精湛的演技在《大地回春》、《欽差大臣》、《茶花女》等多部作品中得到了展現,其中包括了《天國春秋》、《桃花扇》和《清明前後》等二十多部話劇作品。
抗日戰爭勝利後,秦怡返回上海,繼續她的演藝事業,以「特約演員」身份參與了《忠義之家》、《無名氏》、《遙遠的愛》和《母親》等電影的拍攝。新中國成立後,她轉戰上海電影製片廠,擔任演員並升任上影演員劇團副團長,成為了中國影協第二至第五屆的理事,同時擔任全國文聯委員和全國政協委員,擁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
秦怡在銀幕上的表現同樣出色,她主演了《農家樂》、《兩家春》、《摩雅傣》、《北國江南》等影片,尤其是在《女籃5號》、《鐵道游擊隊》、《林則徐》、《青春之歌》和《海外赤子》等影片中,她的角色塑造深入人心。1983年,她在電視劇《上海屋檐下》中的表演尤為出色,該劇榮獲第三屆全國優秀電視劇飛天獎特別獎,她本人也因此榮獲首屆電視金鷹獎優秀女演員獎。秦怡的表演風格以細膩、質朴和自然見長,充滿東方女性的魅力和韻味。
秦怡(1922.1.31——)女,中國著名演員、藝術家。2009年10月17日獲得第18屆金雞百花終生成就獎。2009年11月15日正值其演藝70周年之際,88歲高齡的她已經接拍了下一部作品。
㈥ 電影演員秦怡
秦怡是中國著名演員,2022年5月9日凌晨4時8分,「人民藝術家」和「最美奮斗者」秦怡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一百歲。
1922年,秦怡出生在上海,1939年參演個人首部電影《好丈夫》,後在重慶、成都等地演出話劇。
1941年,在應雲衛導演邀請下,秦怡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華劇藝社,因扮演「中藝」開鑼戲《大地回春》黃樹惠一角走紅,後來她又陸續參演《天國春秋》《欽差大臣》《董小宛》《結婚進行曲》等話劇,出色的表演讓她贏得了「話劇界四大名旦之一」的稱號。
在出演《結婚進行曲》時,因為生活條件差,加上勞累,秦怡嗓子啞到幾乎只有氣音,在導演鼓勵下,秦怡用氣音演完三幕五場,獲得了觀眾的肯定。
1946年,秦怡回到上海,新中國成立後成為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並擔任上影演員劇團副團長。在這之後,她又塑造了很多角色,如《母親》中的主角母親,《女籃五號》中的林潔,《鐵道游擊隊》中的抗日婦女芳林嫂,電視劇《上海屋檐下》里的主角楊彩玉等。
秦怡92歲時曾自編自演電影《青海湖畔》,在片中飾演一位60多歲的女工程師。並通過委婉含蓄的兩段愛情表達了老太太深深的浪漫情結,堅守的長情,隱忍的等待,點到即止的欣賞和矜持。
回顧自己的藝術生涯時,秦怡曾感慨:「我90多歲了,經歷了國家發展的不同階段,更加覺得幸福來之不易,更加要不斷學習,為人民謳歌,拍好電影就是為人民服務。」
㈦ 電影演員秦怡今年多大了
電影演員秦怡今年剛好100歲。
秦怡,在影片《好丈夫》中扮演角色,後相繼參加中國萬歲劇團、中華劇藝社等話劇團體,在重慶 、成都等地演出《大地回春》、《欽差大臣》、《茶花女》、《天國春秋 》、《桃花扇》、《清明前後》等二十餘部話劇。抗日勝利後回上海,作 為「 特約演員」 參加拍攝《忠義 之家》、《無名氏》、《遙遠的愛》 、《母親》、《上海屋檐下》等作品。
電視連續劇《上海屋檐下》根據夏衍同志同名話劇改編。話劇《上海屋檐下》是「五四」以來現實主義的優秀劇本。 描寫了三十年代舊上海某一幢弄堂房子里五家人的悲歡離合。
他們擁擠在破舊的屋子裡,室外是郁悶的連綿陰雨,一切都是灰濛蒙、濕膩膩的。他們都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知識分子和小市民,在這幢房子里哭著、吵鬧著、掙扎著、希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