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盲道》:富足限制了你對窮苦的想像
電影《盲道》:揭露富足與窮困之間的隔閡
歷經一年的磨礪與審查,《盲道》終於於2018年2月2日在全國上映,作為導演李楊底層三部曲的壓軸之作,這部影片以獨特的視角,講述了一段關於救贖與理解的深刻故事。
作為系列的延續,從《盲井》到《盲山》,李楊的鏡頭始終聚焦在社會邊緣的掙扎生命上。這些影片提醒我們,當我們沉浸在物質的富足中,可能會忽視那些深陷困境的人們。《盲道》的故事圍繞落魄音樂家與流浪兒童,揭示了物質豐裕如何遮蔽對貧困的同情和想像。民政部估計的流浪乞討兒童數量在100萬至150萬,而地下市場的存在,讓這一問題更加觸目驚心。
導演李楊在個人微博中寫道:「看過『盲』三部曲,你會明白底層生活的無奈。每一個決定,一條盲道,都可能改變人生軌跡。」投資人郭宇寬的支持,不僅出於商業考慮,更是一種對藝術追求和底層關懷的尊重。李楊堅持拍攝《盲道》,盡管知道它可能面臨票房挑戰,但他希冀藉此喚醒社會對弱勢群體的關注,推動社會進步。
16年的時間里,李楊從《深圳「砍手黨」》報道中找到了創作靈感,深入探討青少年犯罪的深層次社會原因。他用電影講述盲人與流浪兒童的真實故事,呼籲大家用平等和理解去對待他們。《盲·道》的故事線圍繞盲人小女孩晶晶和落魄搖滾大叔趙亮,揭示出生活中的真盲與假盲之間的沖突,以及人性救贖的力量。
盡管首日排片和票房慘淡,《盲道》在現實題材電影的挑戰中顯得尤為矚目。它提醒我們,即使叫好不叫座,這樣的電影也值得更多關注,因為它試圖推動社會進步,啟發我們思考如何改變現狀。中南影業CEO劉春的話,揭示了《盲道》關注的焦點——留守兒童的生存困境,讓人深思。
電影的拍攝歷程中,它曾被命名為《盲流》,但無論名字如何變化,李楊的初衷始終不變,那就是用電影照亮社會角落,讓觀眾思考個人責任。他的下一步,也將轉向商業片的拍攝,但底層三部曲的完成,是他個人夢想的實現。
最後,李楊的故事告訴我們,即使在黑暗中,也要保持不屈的光芒,正如電影中「趙亮」角色照亮人心的使命。讓我們一起,從內心出發,溫暖他人,也照亮自己。
李楊,這位60歲的導演,以其不屈不撓的精神,繼續用電影的語言,講述著社會的故事。讓我們期待他未來更多的作品,照亮更多人的生活。
❷ 兒童題材電影《魯冰花》,每次看都流淚,農村孩子都愛看嗎
導讀:90後的不知道能不能看懂,80後的孩子看了一定會說很不錯,電影“魯冰花”是一篇哀傷的故事改編來的,講述了一個凄美的鄉村故事。小主人公阿明是一個小學三年級的懵懂學童,自幼喪母,和只比大自己2歲的姐姐以及老實巴交的茶農父親相依為命。由於一次重病,再加上鄉長的見死不救,靈氣活潑富有繪畫天才的阿明已於一個月前夭折了。
5.其實台灣的農村和大陸的沒有任何區別,這次翻查資料的時候,我才意識到這部電影的出處並不是大陸;並且同時意識到,在電影中我反復看到的河水,雨下過的泥濘地,還有瘋狂長個兒的野草,其實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所有的農村,以及農家人的淳樸,執拗和與生俱來的悲情。古阿明只是一個非常普通的高山族的農村孩子,擁有大部分孩子的頑劣,不上進和突兀的天才;而郭雲天也只是一個普通的城裡來的美術老師,和所有半吊子藝術家一樣沒有權,但理想主義。阿明爸爸的頑固內斂,阿明姐姐的隱忍堅強,很自然又很頑強地紮根在他們的個性中。善解人意的老師看上了這個窮苦孩子耀眼的才華,卻得不到任何人,包括孩子家長的支持,他只能遠走他鄉。最後,當郭老師拿著阿明的畫在國際比賽中得獎後回到村裡,阿明已經去世,電影的最後是村裡的青山綠水,和依舊瘋長著的野草。
❸ 閃閃的紅星梗概
在革命紅色搖籃江西柳溪的山村裡,居住著幾十戶貧苦人家。他們受盡了惡霸胡漢三的盤剝和欺壓,飢寒交迫,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年僅八歲的潘冬子就是窮苦人家一個普通的孩子,他和小夥伴椿伢子天天眺望南山盼望著當了紅軍的爸爸早日打到柳溪,除掉胡漢三,為被胡漢三殘害的奶奶和伢子媽報仇。小紅軍潘冬子做了大量的革命工作,當 父親從延安回來後,他與父親一同奔赴抗日前線,踏上新的激情征塵。
《閃閃的紅星》觀後感
就在毛主席建立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出了一位勇敢的少年——潘冬子。這年秋天,毛主席領導的紅軍在與國民黨的戰斗中奪取了井岡山,並趕走了在這里作威作福的地主胡漢三,使得在這里的百姓都過上了好日子,而潘冬子的爸爸當了紅軍,媽媽也入了黨。
嚴冬來臨,許多紅軍的領導人因為嫉妒開始排擠毛主席,使紅軍沒能在國民黨的第五次圍剿中取得勝利,被迫放棄了毛主席建立的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潘冬子的爸爸在臨走時送給了潘冬子一個禮物,它就是一顆閃閃的紅星。
後來,潘冬子母親為了保護井岡山的人民不被地主胡漢三陷害,給活活燒死在了一間茅屋裡,於是他成為了一名紅軍戰士,誓為母親報仇雪恨,勇敢地和游擊隊一起與敵人做斗爭
在游擊隊與敵人的一次作戰時,他把敵人唯一能逃跑的木板橋給拆了,使得這次戰斗紅軍能把敵人全部殲滅;在給山上的游擊隊員送鹽時,他把鹽全部粘到衣服上,沒讓看守的國民黨察覺;在地主家為地主做事時,他不忘給游擊隊送情報,還呼籲群眾把地主放在船上准備運走的米給劫了
最後,在吳大叔和宋大爹的幫助以及閃閃發光的紅星的照耀下,潘冬子終於殺死了地主胡漢三,又在第二年春天映山紅盛開之際,迎來了打了大勝仗的紅軍主力部隊,和爸爸一起踏上了新的征程。
這部電影使我受益匪淺,它讓我了解到紅軍戰士們為了使人民得到解放不畏艱險、不懼困難、不惜生命與不怕犧牲的崇高品質;讓我了解到共產黨員不能讓人民吃虧,甚至犧牲了自己生命都沒關系的偉大壯舉;同時也讓我們學習潘冬子機智、勇敢與頑強的奮斗精神。
閃閃的紅星在爸爸走後一直陪伴在潘冬子的身邊,使得他在想念紅軍時,就拿出來看看。這顆紅星給了潘冬子力量,給了他勇氣和決心,發誓要做一名勇敢的紅軍戰士保衛這個村莊,正如歌詞所唱:「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滿胸懷
閃閃的紅星會永遠印在潘冬子的腦海中,它也時刻呼籲著我們支持共產主義事業,做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
電影講述了一位年僅十多歲的少年兒童潘冬子一心想參加紅軍。這不僅因為冬子的父親就是一名光榮的紅軍戰士,更因為冬子發誓要為被敵人殘殺的母親報仇。懷著這個心願,冬子巧妙地與敵人周旋,冒險為游擊隊送鹽,送信,並在殘酷的斗爭中不斷磨練自己。主力紅軍被迫撤離中央根據地時,冬子的父親給了他一枚意義非凡的紅星,那是一顆閃著光芒的紅星,冬子把它當做最寶貴的物品珍藏著,而這顆紅星就像是冬子心中的明燈,一直為勇敢的潘冬子指引著道路。終於,冬子帶著那顆紅星參加了紅軍。
當我含淚看到這樣一個片段時,我真的覺得潘冬子很機智勇敢而且堅強。胡漢三封山的時候,怕山下的鎮民給山上的紅軍供糧食,所以,要上山的必須經嚴格的搜身。冬子山下要鹽,當他來到最後一戶人家的時候,他不僅要了鹽,還要了一瓢水。寒風凜冽,他把鹽水倒在自己的棉襖上, 再把一勺清水倒在了竹筒里,躲過了國民黨的搜身。
當影片中出現一團團熊熊的火焰,一片片滿山的映山紅時,我內心強烈的民族自尊感與愛國激情不禁油然升起。在現代化發展飛速的當代社會,這種精神更值得國人牢記在心。畢竟,沒有偉大、勇敢、沖鋒獻陣的戰士,這一切,所有的一切,將化為烏有。同學們,潘冬子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想想過去,比比現在,我們應該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要珍惜少年好時光。發揚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愛國家,愛人民,努力學習,奮發圖強。用科學文化知識來建設由革命先輩們打下的江山;用科學文化知識來編織我們美好的家園;用科學文化知識讓黨的光輝傳萬代。為了祖國美好的明天,前進!前進!再前進!!
❹ 小孩必看窮苦的電影
小孩必看窮苦的電影有《穆赫蘭道》、《尋夢環游記》、《剪刀手愛德華》、《小鞋子》、《機器人總動員》。
1、《穆赫蘭道》,這部由穆罕默德拉赫迪執導的伊朗電影,講述了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一生。影片以穆罕默德在貧窮的家庭中成長的真實故事為背景,展現了他的堅韌和奉獻精神。
❺ 大家推薦幾部中國70,80年代那個時代的兒童電影
1. 《鐵扇公主》:描述了孫悟空與鐵扇公主的斗爭,展現了勇敢與智慧。
2. 《神筆馬良》:描繪了馬良用神筆幫助窮苦百姓,懲罰惡人的故事,寓意深刻。
3. 《大鬧天宮》:講述了孫悟空不滿天庭安排,大鬧天宮,展示了反抗精神。
4. 《哪吒鬧海》:描述了哪吒為村民斗爭海怪的故事,突顯了英勇與正義。
5. 《駱駝獻舞》:一部描繪了駱駝跳舞的動畫,寓意著和平與歡樂。
6. 《豬八戒吃西瓜猜褲》:通過豬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寓教於樂,傳遞了智慧。
7. 《漁童》:講述了漁童與海妖斗爭的故事,展現了勇敢與智慧。
8. 《濟公鬥蟋蟀》:描繪了濟公與蟋蟀的趣事,寓意著善良與機智。
9. 《金色的海螺》:一部以金色海螺為主題的動畫,寓意著美好與神奇。
10. 《小蝌蚪找媽媽》:講述了小蝌蚪尋找媽媽的故事,傳遞了親情與母愛。
11. 《牧笛》:描述了小牧童與牧笛的傳奇故事,展現了音樂的力量。
12. 《愚人買鞋》:通過愚人買鞋的故事,寓教於樂,傳遞了智慧。
13. 《喵嗚是誰叫的》:一部以貓咪為主題的動畫,寓意著友誼與愛心。
14. 《熊貓百貨商店》:講述了熊貓經營百貨商店的故事,展現了勤勞與智慧。
15. 《好貓咪咪》:描述了貓咪咪的趣事,寓意著善良與機智。
16. 《九色鹿謹虛》:講述了九色鹿拯救謹虛的故事,傳遞了感恩與善良。
17. 《葫蘆兄弟》:描繪了葫蘆兄弟團結抗敵的故事,展現了團結與勇氣。
18. 《黑貓警長》:講述了黑貓警長與犯罪分子的斗爭,傳遞了正義與勇敢。
19. 《雪孩子》:通過雪孩子的故事,寓意著善良與勇敢。
20. 《三個和尚》:講述了三個和尚歷險的故事,寓教於樂,傳遞了智慧。
21. 《人參果》:一部以人參果為主題的動畫,寓意著神奇與美好。
22. 《張飛審瓜》:描述了張飛審瓜的故事,展現了正義與智慧。
23. 《小馬虎》:通過小馬虎的趣事,寓意著成長與教訓。
24. 《丁丁戰猴王》:講述了丁丁與猴王的斗爭,展示了勇敢與智慧。
25. 《善良的夏吾冬》:描述了夏吾冬的善良行為,傳遞了善良與愛心。
26. 《真假李逵》:通過真假李逵的故事,寓意著辨別是非與智慧。
27. 《咕咚來了》:一部以咕咚為主題的動畫,寓意著歡樂與冒險。
28. 《南郭先生》:講述了南郭先生吹竽的故事,寓意著誠實與智慧。
29. 《嶗山道士》:描述了嶗山道士的奇遇,展現了奇幻與智慧。
30. 《九色鹿》:講述了九色鹿拯救落水者的故事,傳遞了感恩與善良。
31. 《猴子撈月》:描繪了猴子撈月的故事,寓意著幻想與智慧。
32. 《曹沖稱象》:講述了曹沖稱象的故事,展現了聰明與機智。
33. 《狼來了》:通過狼來了的故事,寓意著誠實與警惕。
34. 《老虎學藝》:講述了老虎學藝的故事,傳遞了勤奮與智慧。
35. 《假如我是武松》:描述了假如我是武松的故事,展現了勇敢與智慧。
36. 《鹿鈴》:講述了鹿鈴的故事,寓意著友誼與愛心。
37. 《蛐蛐》:通過蛐蛐的趣事,寓意著生活與樂趣。
38. 《小熊學木匠》:講述了小熊學木匠的故事,展現了勤奮與智慧。
39. 《捉迷藏》:一部以捉迷藏為主題的動畫,寓意著歡樂與冒險。
40. 《鷸蚌相爭》:講述了鷸蚌相爭的故事,寓意著團結與智慧。
41. 《小松鼠理發師》:描述了小松鼠理發師的故事,寓意著善良與機智。
42. 《老鼠嫁女》:講述了老鼠嫁女的故事,傳遞了親情與愛情。
43. 《蝴蝶泉》:一部以蝴蝶泉為主題的動畫,寓意著奇幻與美好。
44. 《快樂的數字》:通過數字的趣事,寓意著數學與樂趣。
45. 《除夕的故事》:講述了除夕的故事,展現了傳統與親情。
46. 《三毛流浪記系列》:描述了三毛流浪的故事,寓意著成長與堅韌。
47. 《網》:通過網的故事,寓意著生活與抉擇。
48. 《小蛋殼》:講述了小蛋殼的奇遇,寓意著奇幻與智慧。
49. 《女媧補天》:描述了女媧補天的故事,展現了神話與智慧。
50. 《夾子救鹿》:講述了夾子救鹿的故事,傳遞了善良與愛心。
51. 《山水情》:通過山水的故事,寓意著自然與情感。
52. 《紅孩兒大戰火焰山》:講述了紅孩兒與火焰山的斗爭,展示了勇敢與智慧。
53. 《西嶽奇童》:描述了西嶽奇童的冒險,寓意著奇幻與智慧。
54. 《金猴降妖》:講述了金猴降妖的故事,展現了勇敢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