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漢剽奇將軍霍去病的電影
電視劇《漢武大帝》中霍去病出現過多次。
導演:胡玫
編劇:江奇濤
主演:陳寶國/焦晃/歸亞蕾/陶虹/楊童舒
類型:劇情/歷史/古裝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普通話/國語
首播:2005-01-02
集數:58
單集片長:45分鍾
『貳』 霍安和霍去病的關系是什麼
霍安和霍去病沒有任何關系。
霍去病是歷史人物,然而霍安卻是在電影《天將雄師》中登場的虛擬人物,無歷史原型,因此二人可見是完全沒有關系的。《天將雄師》中的霍安由成龍飾演,西域都護府大都護,以維護西域和平為己任。後被奸人陷害,淪為奴役,被罰往雁門關修城。
霍安人物故事
霍安為洗清自己冤屈四處追查時,無意間撞破了好兄弟殷破與羅馬大王子提比斯不可告人的秘密。與此同時,提比斯為追殺盧魁斯與小王子一行人也親自帶兵趕來西域。為保護小王子和西域諸國的安危,霍安與盧魁斯聯手與提比斯在戈壁大漠展開了一場生死之戰。
『叄』 電影史上經典之作的《火燒圓明園》,有哪些與歷史不符的地方
提到清代的影視作品,就繞不過李翰祥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拍攝的“清宮三部曲”即:《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和《一代妖後》。由於電影是在故宮、避暑山莊、清東陵等地實地取景,所以比後來的粗製濫造之輩也更有歷史感和代入感。
這也是目前唯一可以從道具、場地、演員、史實上與《末代皇帝》相呼應的清代電影,尤其是《火燒圓明園》一開場同治皇帝登基的畫面更是氣勢恢宏,震撼人心。
但是因為《火燒圓明園》整個電影需要調動的人力物力以及統籌方面過於龐雜,也導致了一些瑕疵和自相矛盾的地方。該電影的藝術顧問朱家溍先生就曾經指出過,在同治皇帝登基時太和殿廣場兩側跑馬和皇帝的九龍曲柄傘蓋用的不合禮制。除此之外電影中也還有一些缺憾之處,如果能夠彌補的話,這部電影的藝術性和真實性就更完美了。
上圖_ 曹錕(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字仲珊
當然上述的這些資料並非是為了給英法聯軍洗白,畢竟他們才是禍首。但那個軍閥混戰的年代,也使得號稱“萬園之園”的圓明園遭受了無盡的劫難,成為如今的殘跡。
毋庸置疑《火燒圓明園》是一部了不起的電影,象徵著我國對於歷史傷痕的反思,也展示了改革開放後整個社會開放的胸懷,正視歷史,銘記歷史是沒有錯的,但彌補其中的缺憾、准確的還原歷史,也是對從銀幕上獲取歷史知識和歷史價值觀的受眾們的正確引導。
文:魏四維
『肆』 成龍電影裡面有個霍去病在棺材裡面住著 那是什麼電影
故事發生在遙遠的西漢時代,漢元帝當政期間,大漢的疆土早已在其曾祖父漢武帝的連年征伐之下拓展到西域縱深處。此時坐鎮西域的大都護霍安(成龍 飾)並不以天朝上國的身份自居,他以友善平等的方式與西域各國交往,平等相待,更以獨特的方式化解各民族之間的矛盾,取得了單靠武力所無法達到的和平盛景。誰知霍安遭人陷害,被刺配雁門關修城。恰在此時,他遭遇了從遙遠的羅馬帝國逃命至此的小王子及其護衛盧魁斯(約翰•庫薩克 John Cusak 飾),最初的誤解過後,霍安與盧魁斯兩位英雄化敵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