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文化三年三部爆款影片都是哪幾部!
北京文化的《戰狼2》、《我不是葯神》、《流浪地球》,就是三年三部爆款作品,北京文化哪譽為「爆款發動機」,接下來的《我和我的家鄉》《封神三部曲》不出意外又會是兩部爆款電影。
2. 單憑這部《戰狼2》吳京能掙多少錢
想知道吳京憑借《戰狼2》這部電影賺了多少錢?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電影的投資成本。《戰狼2》的初期投資僅8000萬元,劇組在非洲實地拍攝,但因當地動亂,拍攝進度受阻,導致成本超支嚴重,最終在追加部分投資並確定保底發行後,總投資達到了2億元。保底發行方案由北京文化和聚合影聯兩家公司負責,保底金額為8億元,吳京旗下的登峰國際因此提前獲得了2.18億元的保底金額。
根據公告,保底金額分五期打款,其中前四期由北京文化支付共計1.4億元,最後一筆7750萬元由聚合影聯支付,同時,聚合影聯還需額外墊付6000萬元的宣發費用。
盡管如此,吳京在公開場合表示自己「哭窮」,因為成本超支嚴重,電影大部分場景在海外拍攝,共4077組鏡頭,劇組在非洲駐扎十個月,涉及500個黑人、500個中國人、500個劇組人員和200個工人。電影從原本預算的8000萬元,最終成本達到了2億元,還不包括6000萬元的宣發投入。
為了分散風險,《戰狼2》的出品方和發行方多達21家。票房分成方面,根據北京文化公告中的合同約定,總票房收入扣除國家電影轉型資金和稅金後,凈收入中的43%將成為製片方和發行方的共同收入。當票房低於8億元時,發行方的分成比例為12%(其中北京文化6.6%,聚合影聯5.4%);當票房超過8億元後,票房在8億至15億之間的部分,發行方的分成比例為25%(北京文化13.75%,聚合影聯11.25%);而票房超過15億元的部分,發行方的分成比例為15%(北京文化8.25%,聚合影聯6.75%)。
截至2017年8月16日,電影《戰狼2》的票房已達到48億,預測總票房為53.42億。如果我們取中間的整數50億,吳京等出品方的分成如下:
保底收入:2.18億元
8億至15億票房的分成:(15-8)X 0.917 X 0.43 X 0.75 = 2.07億元
15億至50億票房的分成:(50-15)X 0.917 X 0.43 X 0.85 = 11.73億元
總計收入:2.18 + 2.07 + 11.73 = 15.98億元
從這次經歷中,吳京不再需要因為資金問題受到資本方的制約,可以自由地決定如何製作電影。在一次采訪中,他透露許多投資方曾提出使用當紅明星,因為「市場上有流量」,並認為這「超出十幾倍」的片酬,「花得值」。對此,吳京給出了自己的回答(此處未提供圖片),表達了他的立場。
3. 15億票房什麼水平
15億票房其實算是不錯的成績,但如果是春節檔的電影就不是特別高。
以《你好,李煥英》為例,此前作為第一出品方的北京文化以15億的票房保底將《你好,李煥英》賣給了第三方,也就是儒意影視和貓眼電影。
可能第一出品方起初也沒有太看好該片的票房,所以才15億保底發行賣給了別人。一般情況下,15億以後的票房和第一出品方的關系就不太大了,既然是保底發行,那超過保底票房的部分,主要賺錢的肯定就是負責保底的發行方了。否則,別人也不會保底發行了。
按照行業規則來看,對於春節檔上映的電影來說,15億的保底票房是真不高。在我看來,或許北京文化是迫於公司的債務問題才做的這一選擇,因為有人保底發行,可以盡快回籠資金。
只是,李煥英的票房越高,最大的受益方應該是保底發行的儒意影視和貓眼電影,而不是北京文化。最終《你好,李煥英》票房逆襲,拿下了54.14億的票房。
4. 《你好,李煥英》為何要選擇保底發行
2月18日晚,北京文化發公告,其參與出品、製作、發行的《你好,李煥英》上映6日累計票房約27.25億元(含服務費),該影片已委託第三方公司進行保底發行,保底票房收入為15億元。截至2021年2月17日24時,公司來源於該影片票房的營業收入約為6000-6500萬元。
此前傳言,保底發行方是儒意影業與貓眼娛樂。公開信息顯示,《你好,李煥英》前三大出品方分別是北京文化、上海儒意影視、天津貓眼微影。第四大出品方北京精彩時間文化傳媒是張苗擔任法人的公司,張苗曾是北京文化電影事業部總經理。第六大出品方北京大碗娛樂是導演賈玲(原名賈俞玲)的公司,賈玲持股65%,其合夥人孫集斌持股15%,北京文化持股20%。第九大出品方天津摩天輪文化傳媒由北京文化100%控股。主要發行方有四家,分別是中影、貓眼微影、北京精彩時間文化傳媒、上海儒意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