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作品的場景分析應從哪幾方面入手
影視場景大體可劃分為:內景、外景、實景、場地外景、特技合成景、電腦模擬景。內景是在攝影棚內,專門為影片的拍攝搭制的人工場景。這種場景的空間有限,拍攝的環境完全要布置,光線的處理可以比較細膩,拍攝不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外景則是大自然中自然景觀的場景,這種場景的空間比較廣闊,往往要選擇局部進行拍攝,或者是對局部進行加工才能拍攝,由於受自然光線的限制,光線的處理要選擇光線的時機。實景是指人類居住和活動的自然建築的場景,這些場景的存在,往往不是為了影片的拍攝。這種場景空間十分真實,具有生活的氣息,但是,有明顯的建築結構關系,拍攝起來也受一定的限制。場地外景是為了影片的拍攝,按一定的比例,專門在選定的自然環境中人工搭制的場景。這種場景的空間比較合理,符合影片的拍攝要求,但是對總體美術設計的要求比較高,也會受到自然光線的限制。特技合成景是人工搭制的,用於配合特技拍攝的小比例人工場景,這種景一般是模型的景,需要與實際的自然場景拍攝在一起,美術設計的透視、比例十分的重要。計算機模擬景則利用計算機(數字)技術創造的虛擬現實的場景環境。
影視場景的意義在於:首先,場景決定影片的風格,外景利於影片的氣氛;內景利於影片光線的運用;實景利於影片空間表達。其次,場景影響影片的空間感覺。再者,場景制約人物的造型,外景使人物的表達更有環境依據,內景優化了攝影的造型元素,更有利於人物出戲。最後,場景關繫到影片的影調構成,不同的場景可構成不同的影調效果。
分析一部電影:主題是影片內容或影片的作者想告訴我們的內容,以及通過對電影的主題、立意及試聽形象表達的理解,我們感悟到的內容。結構是影片的組織排列的方式和敘事組合的構造,影片的結構、框架,就是電影的風格。電影的劇作結構、電影的敘事結構、故事的結局基於以下四種存在模式:情理之中,預料之中;情理之外,預料之中;情理之中,預料之外;情理之外,預料之外。無論哪樣的一種結局,都會充滿了「因果關系」、「偶然關系」、「必然關系」和「戲劇關系」的味道,都會有一種人為主觀的因素。現代電影的劇作結構,往往有很大的隨意性和變異性,重點的表現在劇作中的合情合理的處理上,有的合情不合理;有的合理不合情;但是,從大多數的影片的結構上分析,合情比合理更為重要。情節結構分析:電影情節的編排,往往是依據於人物的心理線索和發展,以往的「戲劇式」電影敘事,對於精巧的外部情節的設計和設置是十分依賴的,影片最終結構的選擇與確定,一定是有利於影片的主題,有利於人物的塑造,有利於風格的體現,有利於敘事的多樣化。
電影中的人物是敘事的核心,是矛盾沖突的焦點,是影片造型的基礎。人物的表現主要有:人物外形表現——影視中非常重視其服裝、發型、化妝的處理,人物外形不但要符合影片敘事還要有鮮明特徵。人物景別表現——影視中往往充分利用鏡頭的景別,著重對人物進行心理、情緒、表情的描寫。人物形體表現——人物的形體處理不光是為了敘事,為了場景,更是為了人物形象塑造。人物位置表現——影視畫面中的人物位置在人物塑造上具有特殊意義,有的人物在畫面中是居中處理,有的居邊處理,有的卡頭卡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