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依朗電影《小鞋子》簡介
《天堂的孩子》又名《小鞋子》是馬基德·馬基迪執導的伊朗電影,它是伊朗電影史上第一次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影片,講述一對兄妹與一雙小鞋子的故事,是獻給成人的童話,喚醒人們對童年遙遠的記憶,進而想到貧窮生活與單純、天真、善良、快樂之間的關系。
劇情簡介:
小阿里取回為妹妹修理的小鞋子時,不慎把這雙妹妹僅有的鞋子丟失了,為了免除父母的懲罰,他央求妹妹與他達成協議:每天妹妹上學時穿他的鞋子,然後下學後再換給他去上學。於是兄妹僅有的這雙鞋子每天就在兩個人的腳上交換著,能夠找回丟失的鞋子或者再擁有一雙鞋子的渴望在兩個稚嫩的心中與日俱增地堆積著,因為他們既要逃避父母以及遲到可能帶來的懲罰,又要承受換鞋帶來的種種不便,還要躲避對於他人鞋子的羨慕所帶來的折磨。阿里試圖和父親去城裡打工掙錢,父親卻意外受傷,治病花去了本來 答應給妹妹買鞋的錢。後來,阿里看到全市長跑比賽的通知時,苦苦哀求老師批准他參加比賽,因為比賽季軍的獎品中有一雙鞋子。在比賽中,阿里奔跑著,他的眼前晃動著妹妹放學後奔回來與他換鞋以及他換好鞋後奔向學校的腳步,他要取勝,他要獲得那雙鞋子,他在奔跑,在極度疲勞中奔跑,後來他跌倒了,為了勝利,他又不顧一切地爬起跑向終點並在混亂中率先撞線。當人們向小冠軍表示祝賀時,阿里抬起的卻是一雙充滿失望的淚眼。他的父親正在回家的途中,在他的自行車上,放著買給阿里和妹妹的新鞋子……,而此時,阿里回到家中,妹妹難過地走開了,阿里脫下了自己的鞋子——它已經徹底地磨爛了,阿里把打滿水皰的腳泡在院內的池中,散出一陣陣淡紅色,一群魚向他游來。這可以看出阿里是多麼想得到一雙鞋啊。
Ⅱ 求一部有關鞋子的電影
你說的是韓國恐怖片《紅色高跟鞋》吧
文藝片有伊朗電影大師阿巴斯的《小鞋子》
Ⅲ 電影推薦——《小鞋子》
《小鞋子》是一部伊朗電影,它講了一個窮人的故事,但看完電影後,我對貧窮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9歲的男孩阿里家很窮,母親生病,全靠父親微薄的收入養家,一次意外他弄丟了妹妹薩拉的鞋子,告訴爸爸媽媽也只會被教訓,家裡沒有錢給薩拉買新鞋,所以阿里和薩拉悄悄隱瞞了這件事,兩個人換穿阿里的破球鞋上學。
電影里男女學生分開讀書,女孩們放學後男孩才開始上學,於是薩拉先穿鞋去學校,放學後薩拉穿著大號的球鞋一路飛奔去找阿里匯合,兩人見面話都來不及說,阿里脫下拖鞋飛快換上球鞋再拚命跑去學校上課。阿里和薩拉為了鞋子受了很多委屈,每次他們兩個大大的眼睛裡盈滿淚水,淚珠撲簌簌滾落,我都想沖進電影中為他們各自買一雙新鞋子,只是一雙鞋而已,為什麼讓兩個孩子這么委屈。
薩拉自從鞋子丟了以後,沒事就喜歡看大家的鞋子,一天她突然在學校集會上看到一個女孩穿著她丟失的鞋子,那雙粉紅色的鞋那麼破舊,不可能是另一雙一模一樣的鞋。放學後,兄妹兩個一起去那個女孩家,想要回薩拉的鞋。剛走到門口,大門突然打開,那個小姑娘穿著薩拉的鞋蹦蹦跳跳跑出來,她的爸爸是一位盲人,隨後慢慢走出來,和小姑娘親親熱熱道別後摸索著上街去賣零碎雜貨。看到這一幕,阿里和薩拉對視了一眼,兩個孩子都明白,這是另一個窮苦家庭,甚至比自己家還要窮,他們不忍心去要那雙鞋,不想讓那位父親困窘,不願讓那個快樂的小姑娘難過。
我知道公益、募捐、慈善這些詞的意思,會想到星光熠熠的慈善晚會,穿著沖鋒衣到大山深處走訪的名人,看起來都高級而遙遠。但看到電影中兄妹對視的那一幕,我第一次理解窮人的慷慨是多麼高貴的品質。
貧窮是會給人留下烙印的,買水果蔬菜會挑便宜的買,為了省十塊錢打車費可以急急忙忙走上兩公里去坐公交,買衣服會等到季末買打折款,逛街從來不去買十幾塊錢的奶茶,不點外賣是因為起送費和配送費要幾十塊;對待世界的時候,貧窮讓人想要去佔有,屬於自己的要完完全全拿回來,不屬於自己的,心中也蠢蠢欲動想要佔便宜。
我懂作為窮人的心理,所以我不懂慷慨,我也一度認為生活中的窮人不佔便宜是最大的讓步。看著這對小兄妹,我為自己的無知與愚昧感到羞愧,我們也許會因為時機和命運而貧窮,但即使貧窮我們也可以選擇擁有高貴的人格。
我曾經感到現實生活非常割裂,書本上的美德與看得到的現實幾乎相反,所以我也曾隨波逐流,可是飄著飄著我發現,這不是我的路,順著別人的路走只會沉入水底,在泥濘中走自己的路才有可能走出沼澤。所以這一次看到這部電影,我選擇相信,相信生活中,窮人也可以擁有小兄妹的高貴心性,選擇成為精神上富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