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微電影工作室分區怎麼分
如下:
1、導演:負責影片的整體構思和創意,指導演員的表演,以及協調其他部門的工作。
2、編劇:負責劇本創作,將導演的構想轉化為具體的劇本,同時與導演一起審定劇本的最終版本。
3、攝影師:負責影片的攝影工作,拍攝出導演和編劇所設想的畫面。
4、演員:根據導演及劇本的要求,完成角色的表演。
5、場記場務:負責現場記錄和維護片場秩序,提供物品和後勤服務,道具、場景布置等。
6、化妝造型:按照導演要求給演員化妝造型、服裝設計。
7、剪輯後期:根據導演和攝影要求,對影片進行剪輯組合和片頭片尾,配樂和歌曲等製作。
② 微電影的製作流程
微電影製作是一個復雜但又充滿創意的過程,它包含了多個環節。首先,劇組的組建至關重要,團隊中包括導演、編劇、攝像、後期製作人員、劇務和場記等角色,每個角色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其次,成本預估和集資是必不可少的步驟。如果預算緊張,可以通過眾籌或尋求贊助來籌集資金。而對自己作品充滿熱情的創作者,眾籌往往是一個快速且合適的選擇。
劇本准備是製作流程中的關鍵環節。一個好的劇本能夠讓觀眾在30分鍾內留下深刻印象,特別是在微成本拍攝的微電影中,劇情的力量尤為重要。編劇需要根據核心劇本/劇情進行修改和完善,以確保劇本能夠吸引觀眾。
分鏡頭腳本的擬定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驟,它就像是建築大廈的藍圖,為攝影師拍攝和後期製作提供了依據。演員和所有創作人員也可以通過分鏡頭腳本來理解導演的意圖,並進行再創作。
在拍攝前的准備階段,後勤和劇務需要列出詳細的道具和場景需求清單,並考察場地。根據劇情的需求,至少需要10個不同的場景,並優先選擇免費拍攝的場地。對於符合主題或增加亮點的裝飾品,可以通過在線租賃平台進行租借。
拍攝時,攝像組需要准備攝影器材,如單反、滑軌、小斯、腳架、錄音器材和打板器等。導演和編劇還需要選擇演員,只需他們具備一定的顏值和普通話水平即可,因為演員不專業,後期配音的情緒可能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拍攝過程中,建議錄同期音,以確保演員的表演真實自然。同時,要注意飲食,拍攝時應吃飽,而現場的三餐可根據拍攝進度調整,確保演員在拍攝結束後能夠及時用餐。
後期處理是製作過程中最復雜、最具技術含量的階段。專業的後期製作人員會使用After Effects(AE)等軟體進行剪輯、色彩校正、聲音處理和畫面製作,從而呈現出高質量的微電影。
最後,作品完成後,大部分微電影會提交至各大視頻網站。當然,部分精品作品也可以交由電影發行公司進行推廣和發行。
③ 拍微電影要准備什麼
ps.帶有【】的是重要職務
A.【導演】,主要負責整個影片的方向的把握;
B.【攝影】;
C.【場記】,負責打板和記錄場記單(很重要的兩樣東西,對後期剪輯和現場調度有很強的作用);
D.【製片】,介於是微電影,所以主要是現場製片這一塊兒,主要職責有和導演一起商定場景、道具籌備、資金監督、處理突發事件等;
E.道具組,准備道具(特效製作,如槍戰、爆炸也可歸道具組管,也可以獨立設立);
F.場工,微電影的劇組嘛,當然可以兼職咯,主要是扛器材、布景等;
G.演員;
H.動作指導,如果沒有動作戲則沒有這個職務,主要和道具、製片、導演、攝影一起商討機位運動和演員動作、現場調度;
I.演員指導,指導演員的表演,一般由導演兼任;
J.燈光組,和導演、攝影一起制定機位及打光等問題(也可以並入道具組,微電影嘛,燈光估計很難搞到,不過如果有夜戲那麼一定要准備好兩樣東西:手電筒、反光板,勉強打光吧);
K.剪輯師,一般由導演或者攝影來做,不過導演來做的話很可能捨不得剪,導致片長過長,在影片思維和導演意識上你們好好把握吧~
另:附上場記板內容和場記單格式,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場記板】
大致有以下內容
片名、卷號、鏡號、次數、導演、攝影、日期
在機器開機後、表演開始前錄入素材中。主要作用有記錄素材編號、錄音測試設備、全場靜音、調節白平衡(白板背面的功能)
【場記單格式】
片名《微電影名字》 日期: 年 月 日 編號:
導演: 攝像師: 場記:
集號 (素材在攝像機里的數碼編號或者膠片的編號)
場號 (拍攝場地)
鏡號 (第幾個鏡頭)
景別 (遠全中近特)
拍法 (推拉搖移跟固定)
內容 (這一條鏡頭的內容)
時碼 (時間長短)
次數 (這個鏡頭的第幾次拍攝)
帶號 (存儲卡的卡號)
備注 (比如只有聲音可以保留、穿幫部分等)
另外,【分鏡頭】一定要設計好,簡單來說就是這個鏡頭的下面一個鏡頭怎麼接得上,有沒有出現景別相同的問題,或者兩個鏡頭之間沒有剪輯點,導致後期沒辦法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