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邊城在小說和電影中的人物設置上有什麼區別
不同:
小說多次提到「虎耳草」:
第十四節:「爺爺,你說唱歌,我昨天就在夢里聽到一種頂好聽的歌聲,又軟又纏綿;我像跟了這聲音各處飛,飛到溪懸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這個東西交給誰去了。」作者借對湘西小城的描寫來表達最本真的生活狀態,最質朴的人性。可是,也是因為前面景物的美好,才更襯托出結局的悲涼。
電影:沒有虎耳草的相關鏡頭。
關於妓女的描寫
•小說:對妓女用了較多筆墨的描寫,如:由於邊地的風俗淳樸,便是作妓女,也永遠那麼渾厚,遇不相熟的人,做生意時得先交錢,再關門撒野,人既相熟後,錢便在可有可無之間了…這些人既重義輕利,又能守信自約,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較之講道德知羞恥的城市中人還更可信任。
•電影:旁白中並沒有把小說中的人物背景講清楚。僅用了水手們交談的幾個鏡頭帶過。
剝豆子
電影中爺孫倆正在剝豆子,此時爺爺向翠翠說有人來家裡說媒,試探翠翠的態度。翠翠既害羞又激動,手裡的豆子一下子都滾到了水裡。
小說中並沒有相關的描寫。
爺爺將逝
•手法不同: 小說:以「假如爺爺死了……」等話語或心理活動做鋪墊暗示爺爺將離世
電影:以雷雨傍晚及晚上爺爺的一連串艱難的動作來刻畫即將離世的爺爺
•意義: 小說:老人是苗族古老歷史文化的象徵 ,他的慢慢老去象徵著苗族文化的地 位愈加危險。小說表示的是對苗族文化的依戀與惋惜。
電影:電影傳達出來的是苗族文化自身艱苦的掙扎。
關於爺爺的死
小說:有詳細地描寫爺爺的死,把爺爺的葬禮都詳細地描寫出來,更顯出爺爺的悲哀與孤獨。爺爺因天保的死造成孫女的悲劇,他又無能為力,不能向任何人求助訴說,只能撒手而去,可以說他是在孤獨中死去的。小說除了寫出翠翠與儺送的愛情悲劇,也通過邊民對爺爺與翠翠的幫助贊美了邊民淳良的心靈。
電影:對爺爺的死輕輕地帶過,並沒有詳細地描述。電影主要突出翠翠與儺送的愛情悲劇。
關於白塔
•影片一開始有許多關於白塔的鏡頭,突出了白塔的象徵意義。但小說最後突出描寫的白塔重修的情節,影片卻沒有提及。
•白塔作為小說的一種精神象徵,它的重建代表著新希望的出現,而影片減去重修的情節,比小說更具有悲劇色彩。
㈡ 邊城電影和小說有哪些區別
一、《邊城》電影和小說的區別:
1、小說多次提到「虎耳草」,而電影沒有虎耳草的相關鏡頭。
小說第十四節:「爺爺,你說唱歌,我昨天就在夢里聽到一種頂好聽的歌聲,又軟又纏綿;我像跟了這聲音各處飛,飛到溪懸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這個東西交給誰去了。」作者借對湘西小城的描寫來表達最本真的生活狀態,最質朴的人性。可是,也是因為前面景物的美好,才更襯托出結局的悲涼。
而電影沒有。
2、小說:對妓女用了較多筆墨的描寫,•電影:旁白中並沒有把小說中的人物背景講清楚。僅用了水手們交談的幾個鏡頭帶過。
小說里這些寫到:由於邊地的風俗淳樸,便是作妓女,也永遠那麼渾厚,遇不相熟的人,做生意時得先交錢,再關門撒野,人既相熟後,錢便在可有可無之間了…這些人既重義輕利,又能守信自約,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較之講道德知羞恥的城市中人還更可信任。
3、關於剝豆子:
電影中爺孫倆正在剝豆子,此時爺爺向翠翠說有人來家裡說媒,試探翠翠的態度。翠翠既害羞又激動,手裡的豆子一下子都滾到了水裡。
而小說中並沒有相關的描寫。
4、關於白塔:
影片一開始有許多關於白塔的鏡頭,突出了白塔的象徵意義。但小說最後突出描寫的白塔重修的情節,影片卻沒有提及。
5、手法不同:
比如關於爺爺將逝——小說:以「假如爺爺死了……」等話語或心理活動做鋪墊暗示爺爺將離世。
電影:以雷雨傍晚及晚上爺爺的一連串艱難的動作來刻畫即將離世的爺爺。
二、小說《邊城》:
《邊城》是沈從文的代表作,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排名第二位,僅次於魯迅的《吶喊》。它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純愛故事,展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於《邊城》的美學藝術,《邊城》這部小說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
三、電影《邊城》:
根據沈從文同名小說改編。故事發生在民國初年湘西山區一個偏遠的小鎮--茶峒城。
中文名:《邊城》
上映信息:1984年 中國
導演:凌子風 (Zifeng Ling)
出品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 Beijing Film Studio
獲1985年第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獲1985年加拿大第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評委榮譽獎。
㈢ 邊城的電影和書有何區別
書是原汁原味的 電影一般會改編
㈣ 電影《邊城》與原著相比有改動嗎
沒多大改動,都差不多,但是讀原文與看電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感覺
㈤ 邊城翻拍的電影水平如何,與書中的精神內核契合嗎
邊城的整體背景給人一種質朴寧靜的感受。我想沈先生應該是想著儺送不會回來了,但想給讀者們留下一絲希望,或許他又會回來。人生如戲更勝似於戲。若是翠翠喜歡的是天保,一切會不會不一樣。改編成電影的邊城與小說還是有許多不同之處,都是很精緻的作品,很值得大家一看。
㈥ 凌子風執導的影片什麼根據沈從文同名小說改編
《邊城》。
《邊城》是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彩色故事片,由凌子風執導,馮漢元、戴吶等主演,於1984年上映。
影片改編自沈從文同名小說《邊城》,講述了民國初年湘西山區偏遠小鎮茶峒城發生的故事。
影片評價
《邊城》准確把握了小說質感,流暢運用了鏡頭語匯,採用用大量固定機位攝影和長鏡頭來凸現文字中的詩情畫意,是一部很美的詩意電影。小說中的人情之美、人性之美和自然之美,在膠片上流轉變成了一幅幅清新雋永的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