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經典國產電影抗日戰爭舊片有哪些
1.《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年上映的電影,講述了上海紗廠女工素芬與教師張忠良的愛情故事,以及他們在抗日戰爭中的遭遇。
2.《八千里路雲和月》:1947年上映的電影,描述女學生江玲玉在抗日戰爭期間參加救亡演劇隊,並與音樂家高禮彬相愛的故事。
3.《地道戰》:1965年上映的抗日電影,展現了1942年日軍對冀中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盪」,高家莊群眾如何在黨支部書記高老忠和民兵隊長的領導下應對。
4.《鐵道游擊隊》:1956年上映的電影,講述了一支由劉洪和李正領導的鐵道游擊隊在山東臨城、棗庄一帶鐵路線上抗日的故事。
5.《平原游擊隊》:1955年上映的電影,描述了游擊隊隊長李向陽如何執行任務,牽制日軍部隊,並保護李庄的糧食。
6.《地雷戰》:1962年上映的電影,描繪了趙家莊民兵如何利用地雷戰技術對抗日軍的故事。
7.《血戰台兒庄》:1986年上映的電影,講述了1937年台兒庄戰役中,中國軍隊與日軍的激烈戰斗。
8.《紅高粱》:1987年上映的電影,展現了抗戰初期,九兒和余占鰲如何帶領村民們抵抗日本侵略軍的故事。
9.《國歌》:1999年上映的電影,描述了田漢和聶耳在抗日戰爭期間創作《義勇軍進行曲》的過程。
10.《黃河絕戀》:1999年上映的電影,通過一個護送任務,展示了戰爭環境下人物之間的個性沖突和心靈溝通。
11.《舉起手來》:2005年上映的喜劇電影,講述了一位農民和八路軍戰士如何與日本兵斗爭,保護國寶的故事。
抗日戰爭電影(1937-1945):在這一時期,中國電影創作主要圍繞民族戰爭這一主題展開,如《好丈夫》、《火的洗禮》和《日本間諜》等。同時,香港電影也拍攝了如《血濺寶山城》、《民族的吼聲》和《孤島天堂》等反映時代背景的影片。馮小寧的中國抗日戰爭三部曲,《黃河絕戀》和《紫日》也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㈡ 關於死守保護鐵路橋,隧道安全戰爭的電影或者電視,清新的有哪些
越戰: 0依、《現代啟示錄》(美) 0貳、《野戰排》(美) 0三、《獵鹿》(美) 0四、《全金屬外殼》(美) 05、《於漆月四》(美) 0陸、《綠色貝雷帽》(美) 0漆、《豬排山》(漢堡包高戰)(美) 0吧、《虎營》(虎連)(美) 09、《我曾戰士》(我戰士)(美) 依0、《阿甘傳》(美) 依依、《隧道鼠》(美) 依貳、《再造戰士》(美) 南斯拉夫內戰(波黑戰爭): 0依、《滅族戰場》(美) 英阿馬島戰爭: 0依、《炮火磷磷》(烽火烈焰)(阿根廷) 海灣戰爭: 0依、《三王》(美) 0貳、《死豪情》(美) 0三、《鍋蓋》(美) 科索沃戰爭: 0依、《深入敵》(美) 0貳、《非戰場區域》(西班牙) 盧安達種族內戰: 0依、《盧安達飯店》(英/南非/加拿/意利) 0貳、《殺戮禁區》(獵犬)(英/德) 利比亞內戰: 0依、《瘋狗強尼》() 索馬內戰(索馬維): 0依、《黑鷹墜落》(美) 0貳、《血鑽》(美) 0三、《戰爭王》(美) 阿富汗戰爭: 0依、《第九連》(第九突擊隊)(俄羅斯) 0貳、《入侵阿富汗》(美) 0三、《查理·威爾遜戰爭》(美) 0四、《第滴血三》(美) 車臣反恐戰爭: 0依、《爆破》(俄羅斯) 0貳、《風暴門》(俄羅斯) 0三、《煉獄》(俄羅斯) 阿富汗反恐戰爭: 0依、《羅斯坎普-阿富汗戰爭前線》(英) 0貳、《兄弟》(美) 緬甸內戰(緬甸軍政府與克倫棉邦): 0依、《第滴血四》(美) 與色列關戰爭(黎戰爭): 0依、《波弗特》(色列/美) 0貳、《巴爾跳華爾茲》(色列) 0三、《黎巴嫩》(色列) 伊拉克反恐戰爭: 0依、《拆彈部隊》(美) 0貳、《哈迪塞鎮戰》(美) 0三、《拯救兵林奇》(美) 0四、《血戰沙漠》(美) 05、《伊拉克惡狼谷》(土耳其) 0陸、《前進巴格達》(美) 0漆、《決戰拉谷》(美) 0吧、《拒絕再戰》(美) 09、《死狙擊》(美) 伊拉克反恐戰爭電視劇: 0依、BBC 電視劇《反擊》(英) 0貳、HBO 電視劇《伊拉克戰爭第季》(美) ---------------------------------------------------------------------- 現電影純粹意義戰爭片愈愈少取代電影都些假託戰爭其類型片所戰爭片越越難定義:《K-依9:寡婦製造者》依託軍事題材災難事故片;《血鑽》《戰爭王》依託戰爭背景犯罪倫理片;《第滴血》系列依託戰爭作冒險片;《盧安達飯店》依託戰爭倫理道德片;《壯志凌雲》《拆彈部隊》依託戰斗英雄片真嚮往越戰題材《黑鷹墜落》比較純粹戰爭電影越越少依託軍事題材影片卻越越近許影片商業味道太濃厚少 鍋蓋頭》描寫海灣戰爭美軍狙擊手的故事 《第九突擊隊》俄羅斯最新戰爭片,一隊新兵在阿汗 戰場上上演生存與死亡的悲歌 《大偷襲》05年吧月推出,描寫二戰時,美軍營救菲律賓日本集中營戰俘的故事。喜歡看打小鬼子的朋友不能錯過。 《天國王朝》美國電影似乎很少涉及中世紀十字軍東征的題材,這次,我們大英帝國的一個鐵匠,陰差陽錯的來到被基督徒佔領的耶路撒冷,沒享受幾天好生活,就趕上了強大的撒拉丁軍隊的攻擊,漫天的投石車發射的飛彈,瘋狂的彎刀駱駝部隊,我們的鐵匠如何力挽狂瀾呢? 《風語者》又是一部打鬼子的片 《士兵宣言》根據小說改編的越戰影片 《全金屬外殼》庫布里克的經典越戰片,十分精彩 《深入敵後》美飛行員在前南斯拉夫的故事 《無人地帶》波斯尼亞戰爭電影,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桂冠 《兵臨城下》前蘇聯頭號狙擊手與德國狙擊手學校的校長之間會有什麼故事呢?看過就知道。 《珍珠港》精彩特效下美國愛國主義與浪漫激情 《U-5漆依》海戰的經典,無論後來專家找出該片的中國錯誤,可影片的質量與娛樂效應卻一點不差 《核艇風暴》因為錯誤的密碼來電,一場核戰爭幾乎要打響 《K—依9寡婦製造者》這艘核動力潛水艇沒有因為指揮官換成哈里森福特而變的吉祥,寡婦製造者真是名副其實。 《獵殺紅色十月》老00漆蕭恩·康納利搖身一變成為了前蘇聯最先進潛水艇的指揮官,帶領一干將領叛逃蘇聯,發誓要享受資本主義的繁華…… 《太陽淚》美國大兵潛入非洲中部去營救國際紅十字會的官員,有點看頭。 《哈特的戰爭》德國集中營裡面發生的一件事,見證了英雄的慷慨悲歌。 《勇敢的心》蘇格蘭的民族英雄在這部電影的形象如此高大,那臨死前的一聲「自由」,震懾人心 《愛國者》與世無爭的美國農場主在兒子被英國遠征軍殺害後,徹底變成了一個屠夫,背景為美國獨立戰爭時期 《四根羽毛》宏大的戰爭巨作,茫茫沙漠,英國殖民者為了保住那「日不落」的光輝旗號,在遙遠的非洲與蘇丹穆斯林作戰浴血撕殺。 老牌經典有: 《橋》 《卡撒布蘭卡》 《巴頓將軍》 《坦克大決戰》 《莫斯科保衛戰》 中國的戰爭片嘛 《大決戰》不錯 《開國大典》經典 《渡江偵察記》還兼具娛樂效果 《上甘嶺》就是今天看也依然振奮人心,爆炸效果一點不遜色外國大片。希望你採納謝
㈢ 鐵道游擊隊觀後感
90 後的我們,生長在和平年代,不曾經歷戰爭,只能從書本影 視上了解一點戰爭歷史。最讓我喜歡的戰爭題材是抗擊外來侵略者, 尤其是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日戰爭,中國人民機智勇敢,壯烈不屈,盪 氣回腸,可歌可泣。 電影《鐵道游擊隊》,就是抗日戰爭的一個縮影。1956 年拍攝 的《鐵道游擊隊》,雖然是一部黑白影片,但是,50 年代能夠拍攝 出如此佳作,實屬不易。而今觀賞,依然扣人心弦、引人入勝。難 怪父輩們反復觀看,喜愛有加。 電影《鐵道游擊隊》,是根據同名小說拍攝的。小說《鐵道 游擊隊》不是憑空杜撰的故事,而是發生在抗日時期的真實傳奇。 鐵道游擊隊,是從百姓中走來的抗戰特種隊伍,是抗日戰爭時期活躍 在現山東棗庄微山湖一帶為主要區域的抗日武裝。 其傳奇般的英勇事 跡及影響,在全國及世界留下光輝篇章。該游擊隊成立於 1940 年 1 月 25 日,由八路軍蘇魯支隊命令成立,成立時稱「魯南鐵道隊」。 人員最多時達 300 餘人,鐵道游擊隊由蘇魯支隊任命洪振海為隊長, 杜季偉任政委,王志勝為副隊長。鐵道隊揮戈於百里鐵道線上,截列 車、打洋行、毀鐵路、炸橋梁、與日偽展開殊死搏鬥。令日偽聞風喪 膽。鐵道隊還成功護送劉少奇、陳毅、羅榮桓等領導人以及千餘名抗 日將士過境。 被肖華將軍譽為"懷中利劍,袖中匕首"! 1945 年 10 月, 在棗庄和臨城的 1000 多日軍向一支不足百人的抗日游擊武裝投 降。這是有史以來軍昌含事受降中十分罕見的一幕。 電影《鐵道游擊隊》劇情簡介: 抗日戰爭時期,一支由大 隊長劉洪、政委芹迅李正帶領的鐵道游擊隊,活躍於山東臨城、微山 湖一帶的鐵路線上。他們破壞敵人的運輸交通,牽制敵人的兵力, 配合主力部隊作戰,屢建奇功,當地百姓稱之為「飛虎隊」。日 本侵略軍小林部隊及其特務隊長岡村視飛虎隊為心腹之患,千方 百計進行圍剿。劉洪在戰斗中負傷,得到寡婦芳林嫂精心照料, 兩人產生愛情。 不久,日軍前來偷襲,劉洪、李正指揮有方,大敗岡村特務 隊。日軍惱羞成怒,四處燒殺,肆意報復。被激怒的劉洪欲在微 山湖上與日軍正面對陣,幸虧李正趕來及時勸阻,飛虎隊實力得 以保存,但李正卻因此負傷。飛虎隊休整後,力量壯大,在與岡 村特務隊的激戰中,全殲敵人。可是芳林嫂在執行偵察任務時卻 遭敵兵逮捕。不久,抗戰勝利,李正傷愈歸隊,率隊赴臨城阻遏 國民黨軍隊。北上,救出了芳林嫂,並迫使小林殘部投降。 電影插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充滿了豪情和浪漫,洋溢著 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贏得了廣大群眾的喜愛,在全國傳唱幾十年而不 衰,家喻戶曉。 時至今日仍讓人心動不已,具有著極強的感染力。 欣賞電影《鐵道游擊隊》,使我又一次感受到國家興旺,匹夫有 責;抗日救國,不分老少。由鐵路工人、小攤販、礦工和流浪者組成 的非正規部隊,在黨組織的正確領導下,才提高了思想,具有了組織 紀律性,明確了打鬼子救中國的歷史使命。其次電影情節曲折、險象 環生,扣人心弦、引人入勝,具有很高的觀賞性;機智勇敢,捨生忘 死,展現了中國人民的良好品質。這其中,我認為團結就是力量,也 正是因為團結一心的凝聚力,才有了步調一致的號令,才能取得一個 又一個勝利。 看了這部紅色革命電影, 使我嫌迅此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只有努力學習,掌握本領,才能服務人民,報效祖國。
五一假期里,媽媽讓我在電腦里看了《鐵道游擊隊》電影。
當我看完了《鐵道游擊隊》的電影,我對日本人的所做所為非常的氣惱。日本人打我們中國人的目地就是想侵佔中國的領地。於是,日本人就跟我們中國人開展了激烈的戰爭。
日本人對我們中國人實在是太殘忍了,日本人的技巧:就是把房子全燒光、把人全部殺光、把東西全部都給搶光,日本人實在是太壞了。為了佔領我們的領地把我們中國同胞全部殺光了、把我們的房子全部燒光了,把我們家裡的財產全部都給搶光了。我真是對日本人懷恨在心。雖然日本人那時候武器比我們中國人要厲害,打仗的時候遙遙領先於我們中國。我們中國光靠硬拼是打不過日本人的,不過我們中國人很機智很勇敢。鐵道游擊隊隊員們想了想:一致認為如果遇到日本鬼子的火車,就神不知鬼不覺的趁日本人不注意跳上車,把日本鬼子的火車裡面的食物、彈葯等全部扔出去。然後把這些東西全部運輸回去。並且化裝成農夫的樣子,混進鬼子的火車。使鬼子認不出來這些人是革命黨。我們游擊隊隊員不是讓火車脫軌,就是讓火車與前面車子碰撞,或者直接用炸彈炸毀橋梁,讓日本鬼子的運輸遭到打擊,讓鬼子遭到我們很激烈的反抗,這使得鬼子小隊長很生氣。是啊!我們應該要反抗啊!日本人這么殘忍,殺了我們中國同胞這么多人。燒了我們這么多的房子,搶了我們很多財物。我們是應該要反抗的,我為中國人的聰明感到敬佩,為日本人的殘忍感到生氣。誰叫他們要欺負我們中國啊!如果他們沒有欺負我們中國,那我們也不會去反抗啊戰斗啊!
看了《鐵道游擊隊》電影,我深深得沉思:八年抗戰,終於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我們現在和平幸福生活是游擊隊員們用自己的生命和機智換來的。來之不易,我們得好好珍惜!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知識,把我們國家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這樣以後再也沒哪個國家敢侵犯我們中國了!我們10月1日嫦娥二號衛星升天,代表著我們國家在美國,俄羅斯後開始了登月的探索。日本人再也不敢輕視我們中國,再也不敢把我們國家怎樣了。
我看過許許多多的電影,但有一部電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部電影就是 《鐵道游擊隊》。
這部電影中記敘的是在抗日戰爭時期,魯南鐵路上活躍著的一支游擊隊,他們專門破壞日軍鐵路運輸,極大的牽制了敵人的兵力,有力地打擊了敵人,很好地配合了主力部隊的作戰行動。有時在日寇與國民黨反動派的兩面夾擊下,他們靠著堅定不移的信念,勇於拼搏的精神,多次成功的挫敗了敵人的進攻。最終,他們消滅了魯南地區上的鬼子,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彈起我心愛的....。」每當這首優美動聽的歌曲響起來時,代表著鐵道游擊隊又一次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他們用歌聲表達了勝利後的喜悅之情,也表達出他們這種樂觀的革命主義精神。
我在這部電影中,感受到了人們在危險的處境中,仍有著堅強不屈,永不放棄的精神和堅定不移的毅力。並靠著這精神和毅力,征服了困難與挫折。
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這另人敬佩的精神和毅力,爭取能夠努力學習,取得理想的成績。他們是靠自己的生命保衛了我們的祖國,為我們民族能夠生存並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我們不能辜負他們,要努力學習,為祖國的富強,也做出自己的貢獻
影片中的一個片斷讓人看了真佩服游擊隊員們的機敏大膽。游擊隊員經過喬裝打扮,混進火車站,在火車上與敵人周旋,迷惑鬼子。當火車開到中途時,一部分戰士們趁敵不備,悄悄地把車頭和車身分開,而車廂里的游擊隊員則干凈利落地把火車上的鬼子全部消滅掉。最後,讓疾駛的車頭和迎面駛來的貨車劇烈地碰撞在一起,給日本鬼子沉重地打擊。當看到鬼子頭目惱羞成怒的樣子時,我們禁不住拍手叫好。游擊隊還積極配合大部隊,機智靈活地和敵人捉迷藏,充分利用周圍熟悉的環境,破壞敵人的鐵路運輸。他們不是讓敵人的火車相撞,就是使火車脫軌,要不就炸毀鐵軌,使火車無法行駛。所有這些讓鬼子們一時焦頭爛額,無計可施。當影片結尾出現了日本鬼子無條件地投降畫面時,大家都禁不住歡呼起來。
看完影片,我也深深陷入了沉思,中國打了八年抗戰,就是要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因為中國人民是不願做奴隸的,只要大家團結一致,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一定能打敗一切敢於侵犯的敵人。從中我也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是無數革命先烈用他們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沒有他們的浴血奮戰,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長大了建設祖國,讓偉大的祖國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鐵道游擊隊》觀後感 。 這幾天看了電視劇版的《鐵道游擊隊》 在劇中,前面幾集給我最大的印象是,游擊隊的人比日本人有錢。很多場面中,都是某幾個游擊隊員見到日軍或者偽軍,二話不說就掏出大把的鈔票送上去。還有,游擊隊員很多時候都叼著香煙,帶著酒壺,而日軍和偽軍卻很少有這樣的鏡頭出現。這種設計思路,讓我不得不去想,如果大家豐衣足食,且有那麼多的錢去給日軍或者偽軍送禮,這樣的生活水平完全可以安居樂業,何必要搞什麼抗日? 劇中好象刻意地美化了日軍的形象,首先演日軍的那些演員,各個長的都慈眉善目,不說英俊瀟灑,也至少算長的很順眼。而游擊隊員呢?很多人長的是賊眉鼠眼,鬼鬼祟祟。有一個鏡頭讓我印象很深,日軍去民宅檢查證件,某村婦拿出山東特產煎餅讓日軍軍官吃,日軍軍官婉言拒絕了,真的是做到了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另外一個鏡頭,中國的部隊,暫時我還沒搞清楚是哪個部分的,一隊人馬去民宅搜捕時,態度野蠻惡劣,見東西就砸,見到吃的就搶。為什麼啊?為什麼要這樣渲染呢?難怪現在很多日本朋友都說其實中國人乾的壞事比日軍乾的多,據說是看地道戰電影得出的結論。 影片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抗日戰爭時期山東省微山島上的游擊隊英勇抗擊日本鬼子的英雄形象。 1939 年,日本鬼子為了盡快佔領中國,加快了入侵的步伐,不斷地把國內的槍炮運往中國,他們在中國燒、殺、搶,無惡不作,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為打擊日本鬼子,中國共產黨便決定在微山湖地區組織了一支游擊隊,任務就是破壞敵人的鐵路運輸。因為他們來無蹤,去無影,因此也被稱為飛虎隊。一場以洪隊長為首的鐵道游擊隊——飛虎隊與日本鬼子在鐵路線上打響了一場激烈的戰斗。游擊隊經常活躍在鐵路線上,巧妙地與敵人周旋。只要一發現鬼子的火車,游擊隊員們便飛快地跳上火車,打開車門,把敵人的彈葯、糧食等統統扔下火車,然後神不知,鬼不覺地跳下火車,而埋伏在鐵路周圍的戰士們迅速地把武器和供應物質運回根據地。這些使得鬼子小隊長暴跳如雷。 影片中的一個片斷讓人看了真佩服游擊隊員們的機敏大膽。游擊隊員經過喬裝打扮,混進火車站,在火車上與敵人周旋,迷惑鬼子。當火車開到中途時,一部分戰士們趁敵不備,悄悄地把車頭和車身分開,而車廂里的游擊隊員則干凈利落地把火車上的鬼子全部消滅掉。最後,讓疾駛的車頭和迎面駛來的貨車劇烈地碰撞在一起,給日本鬼子沉重地打擊。當看到鬼子頭目惱羞成怒的樣子時,我們禁不住拍手叫好。游擊隊還積極配合大部隊,機智靈活地和敵人捉迷藏,充分利用周圍熟悉的環境,破壞敵人的鐵路運輸。他們不是讓敵人的火車相撞,就是使火車脫軌,要不就炸毀鐵軌,使火車無法行駛。所有這些讓鬼子們一時焦頭爛額,無計可施。劇中有幾個情景讓我感到特別震驚,也感觸良多。 情景一:劇中一個游擊隊員和一個三無人員因為一個女人爭風吃醋,兩個人決定比比看誰本領高。於是,鏡頭上擺放了幾十個雞蛋,英勇的游擊隊員,手持雙槍,跳躍著「叭、叭、叭、叭、叭」,一槍一個,把所有的雞蛋都打的粉碎。 感觸:我真的是迷惑了,難道那個時代的中國人民已經幸福地過上了小康生活了嗎?據以前上學時課本上說,中日戰爭時期,大部分中國人民吃不飽,穿不暖啊。怎麼山東地區經濟實力如此發達,不但吃的飽,穿的暖,連雞蛋都多到可以隨意當玩具的地步了。難道,難道那個時候山東地區就已經改革開放,經濟騰飛了?再者說,記得歌 。。裡面唱到,「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每一顆子彈消滅 。。。」,怎麼現在我的感覺是「每一顆子彈打碎一個雞一個仇敵。。。蛋」啊。說實在的,我多麼希望是我看錯了,我多麼希望憤怒的槍口射出的復仇的子彈,是射向敵人的頭部或者心臟!我多麼希望那一隻 !只雞蛋,煮熟了去給那些飢餓的人們食用。但是,但是!!游擊隊員居然用這些寶貴的資源去爭奪一個女人,難道爭奪這個女人會對戰爭的勝利有什麼影響嗎? 情景二:游擊隊長帶領隊伍沖出重圍,找到了游擊隊長的相好芳林嫂,游擊隊長緊緊握住芳林嫂的手,急切地說:「芳林嫂,快,帶上你娘和孩子走。」 感觸:現在我才知道,我們如今用來武裝和提高自己精神境界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多麼的重要,我們每個人,尤其是共產黨員,首先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其次才能去考慮自己或者是自己的相好。由此可見,那個時候的游擊隊根本就沒有重視政治思想工作,沒有認真地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當然,我們不能排除該電視劇的導演編劇製片等人有故意醜化游擊隊員的險惡用心。其實很簡單,在我們每個人的思想深處,都不應該有上面的情景出現。而應該是這樣的情景: 游擊隊長帶領隊伍沖出重圍,找到了游擊隊長的相好芳林嫂,游擊隊長緊緊握住芳林嫂的手,急切地說:「芳林嫂,快,帶上鄉親們走。」 多麼簡單朴實的話語,多麼簡單而讓人感到溫暖的關懷。做為一個游擊隊長,做為一個共產黨員,每天口口聲聲地人民利益高於一切,滿嘴的禮儀廉恥,仁義道德。怎麼可以說出電視劇中那麼沒有水平的話,在關鍵時刻怎麼可以只關心自己相好的親屬?無論是從前還是如今,多少人都在女人問題上犯了錯誤,這太應該引起我們的警惕了。 情景三:游擊隊員越打越勇,為了一時的痛快,端起機關槍,沖 。。。出戰壕,站立著向敵人掃射。。。 感觸:首先是一個紀律問題,作戰有作戰的紀律,一個不遵守紀律的隊伍,是不可能有強大戰鬥力的。在那次戰爭中,日軍僅僅以不足 200 萬的兵力就消滅了國民黨近 350 萬的軍隊,我們不得不承認日軍的戰鬥力。當然戰鬥力的前提是要有紀律,電視劇中的日軍,雖然沒有搞什麼四大紀律九項注意,但是他們的表現非常的優秀,說撤退就撤退,說開路就開路。 然而,游擊隊員呢?政委代表組織上命令撤退的時候,往往有不少游擊隊員不服從命令,盲目地表現自己的個人英雄主義。中國有句俗話:「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一個人如果不服從組織的領導,那他必將是寸步難行,死路一條。 生命是可貴的,即使自己不珍惜生命,也不要去做傻事。明明有修好的戰壕可以做掩護,偏偏要站出去,往往還要喊著什麼口號,昂著頭,端著槍掃射。多少年來,彷彿只有這樣的場面才算悲壯,才叫英雄。 但是,稍微有點頭腦的人,都會覺得那樣的場面是多麼的無知,多麼的可笑。大家不妨去試試,哪怕僅僅端著一個步槍,有幾個人能那麼輕松地開槍?有幾個人開槍時不會退後幾步?更何況是連發的機關槍?難道是和當年的義和團一樣,嘴裡念著什麼口訣,就能夠獲得無窮的力量? 何必呢?好好地在陣地裡面從容地向敵人開槍不行嗎?不站起來,趴在地上不行嗎?為什麼一定要搞個造型呢?如果每個人都搞這么個造型,敵人真的可以是以一當十了,一個敵人完全可以消滅幾十個造型。 當影片結尾出現了日本鬼子無條件地投降畫面時,我心裡特別激動。 看完影片,我深深陷入了沉思,中國打了八年抗戰,就是要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因為中國人民是不願做奴隸的,只要大家團結一致,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一定能打敗一切敢於侵犯的敵人。從中我也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是無數革命先烈用他們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沒有他們的浴血奮戰,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長大了建設祖國,讓偉大的祖國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鐵道游擊隊》是抗日游擊戰爭題材永恆經典黑白片。中國導演趙明代表作,根據中國作家同名小說改編。 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現山東棗庄微山湖一帶為主要區域的抗日武裝。鐵道游擊隊傳奇般的英勇事跡及影響,在全國及世界留下光輝篇章。該隊成立於1940年1月25日,由八路軍蘇魯支隊命令成立,成立時稱「魯南鐵道隊」,人員最多時達300多人,鐵道游擊隊由蘇魯支隊任命洪振海為隊長,杜季偉任政委,王志勝為副隊長。鐵道隊揮戈於百里鐵道線上,截列車、打洋行、毀鐵路、炸橋梁、與日偽展開殊死搏鬥,令其聞風喪膽。鐵道隊還成功護送劉少奇、陳毅、羅榮桓等領導人以及千餘名抗日將士過境。被肖華將軍譽為「懷中利劍,袖中匕首」!
電影險象環生,驚心動魄,精彩紛呈,扣人心弦。戰爭氣氛真實、濃厚,人物形象朴實、生動,洋溢著令人鼓舞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插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曾廣為傳唱,至今仍膾炙人口。小時候對這部影片就已耳熟能詳了,再一次重溫這部佳作時彷彿又回到了童年時代,那時只是對故事和情節感興趣,對於電影所要表達的內涵卻從未思考過。每次看到英勇機智的游擊隊員最終將敵人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時,心中總會有一種特別的爽快感,猶如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在近日重新看過這部片子後,雖然也會在敵人被打敗時拍手稱快,但在思想上卻又有了更深一層的思考,雖然這僅僅是在共產黨領導下與反帝、反封建主義斗爭中取得的無數勝利中得一次,這不僅說明了共產主義戰士的英勇無畏、足智多謀,也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英明神武。
在當時極其惡劣的條件形勢下廣大人民群眾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團結在黨的周圍,相信黨,相信共產主義,從而為取得最終的偉大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英雄不提當年勇,我們已走進了新時代,在這種新形勢下,我們更應擁護黨的政策方針,信仰共產主義。因為中國共產黨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這是歷史給我們的啟示,唯有如此才能把我們的祖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當我在看了《鐵道游擊隊》這部電影以後,心中時時不能平靜,腦中不斷浮現出電影中某些畫面。我被那些戰士的智慧和勇敢所深深吸引住了,運用他們的智慧,運用他們的勇氣不斷完成一個個艱險的任務,不斷顯示出勞動人民無窮的力量,誓死捍衛自己的國家,這就是游擊隊員的精神。
《鐵道游擊隊》里最有型的動作排名第一是劉洪站在車頭上,一手抓住扶手,一手把槍揚起來,這個動作在今天看來耍帥的成分要大於實際作用。而最帥的動作是最後,游擊隊把日本鬼子的火車頭給卸了,只留個不會動的車屁股。這要是在今天怎麼也是車匪路霸,危害社會治安,可是在當時絕對是能想出來的最帥的動作。日本長官低下頭說我承認我們失敗了。這是人民的勝利。 比這更有名的是那首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歌里還有微山湖上靜悄悄。心愛的土琵琶, 他充滿了豪情和浪漫,洋溢著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贏得了廣大群眾的喜愛,在全國傳唱幾十年而不衰,家喻戶曉。時至今日仍讓人心動不已,具有著極強的感染力。這些都跟野蠻的扒火車一起成為我們父母親那個時代最光榮也是最通俗的記憶。
此時再回頭想想自己,真是覺得無比的慚愧,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堅強的意志力,勤奮正是我們如今大學生所欠缺、所需要的。國家需要的大學生於是需要具備游擊隊員般的精神,所以通過觀看這部電影後,讓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了這一點。 觀看這部電影對我的觸動的確十分大,讓我明白了自己的不足,讓我知道只要有堅強的意志力、不斷的勤奮總能達到自己的目標。就如同游擊隊員他們為了完成黨所交給他們的任務甚至甘願奉獻出自己的生命。
㈣ 銆婇搧閬撻炶檸銆嬩腑鏈夊摢浜涚獊鍑虹殑婕旀妧鐗囨碉紵
銆婇搧閬撻炶檸銆嬫槸涓閮ㄤ互鎶楁棩鎴樹簤鏃舵湡鐨勯搧璺宸ヤ漢涓鴻儗鏅鐨勭數褰憋紝璁茶堪浜嗕竴緹ら搧璺宸ヤ漢鍦ㄦ棩鍐涚殑榪芥崟涓嬶紝涓轟簡淇濇姢閾佽礬鑰岃繘琛岀殑鏂椾簤銆傜數褰變腑鏈夊緢澶氱獊鍑虹殑婕旀妧鐗囨碉紝姣斿傞粍瀛愰煬楗版紨鐨勨滃皬椋炩濆湪鐏杞︿笂涓庢棩鍐涙悘鏂楃殑鍦烘櫙錛屼互鍙婁粬鍦ㄧ伀杞︿笂涓庡コ涓昏掔浉澶勬椂鐨勬儏鎰熻〃鐜扮瓑絳夈
㈤ 抗日片有哪些
抗日片有以下這些:
一、《地道戰》
這部電影描繪了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民眾利用地道與敵人展開斗爭的壯麗畫卷。通過獨特的地道戰術,展示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勇氣。
二、《亮劍》
《亮劍》是一部展現中國軍隊抗日戰爭歷程的電視劇。它圍繞李雲龍等人物展開,深入刻畫了軍人的忠誠與擔當,展現了中華民族在戰火中的堅韌不拔。
三、《血戰台兒庄》
該片展示了中國軍隊在台兒庄戰役中的英勇抗擊,影片中展現了戰爭的殘酷和戰士們的英勇無畏。
四、《鐵道游擊隊》
這部電影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一支鐵道游擊隊在鐵道上與敵人展開斗爭的故事。他們破壞了敵人的運輸線路,為抗日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解姿首釋:
1. 《地道戰》:該片通過展示民眾利用地道與敵人磨渣周旋的戰術,凸顯了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的智慧和勇氣。地道戰作為一種獨特的抗戰方式,在中國某些地區尤為常見,有效地打擊了敵人,展示了中國人民的頑強抵抗精神。
2. 《亮劍》:瞎冊悄這部電視劇通過講述李雲龍等人物在抗日戰爭中的經歷,展現了軍人的忠誠、擔當以及在戰火中的成長。劇中還體現了中華民族面對侵略時的堅韌不拔和不屈不撓。
3. 《血戰台兒庄》:該片聚焦於台兒庄戰役,展示了中國軍隊在抗戰中的英勇抗擊。影片不僅表現了戰爭的殘酷,還突出了戰士們的英勇無畏和保家衛國的決心。
4. 《鐵道游擊隊》:這部電影講述了一支鐵道游擊隊在鐵道上與敵人展開斗爭的故事。他們通過破壞敵人的運輸線路,為抗日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展示了中國人民在戰爭中的機智和勇敢。這部電影也展現了抗戰時期鐵路工人的重要作用。
㈥ 經典中國老戰爭電影
下面這60部最經典的革命老電影,你看過幾部,又還記得幾部呢?
01.《鐵道游擊隊》
電影《鐵道游擊隊》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於1956年攝制。主要講的是抗日戰爭時期,魯南鐵路沿線的鐵道游擊隊與日軍鬥智斗勇的故事。
02.《地道戰》
《地道戰》是20世紀60年代中國戰爭電影的經典之作。至今為止,《地道戰》已創造出共18億人次觀看的紀錄。
主要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為了粉碎敵人的「掃盪」,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利用新創造的斗爭方式——地道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03.《永不消逝的電波》
《永不消逝的電波》是1958年八一電影製片廠的作品,是一部表現我黨地下斗爭生活的影片。著名演員孫道臨在片中扮演的李俠的形象深入人心。
04.《閃閃的紅星》
《閃閃的紅星》是根據李心田同名小說改編,1974年上映。該影片講述了在30年代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05.《雞毛信》
電影《雞毛信》,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54年。
主要劇情為:抗日戰爭期間,河北冀中抗日民主根據地龍門村的兒童團長海娃給八路軍送雞毛信,半道上遇見了日本鬼子和偽軍,海娃利用老綿羊的尾巴保住了雞毛信。
鬼子被海娃引進山裡,八路軍全殲了敵人;根據雞毛信里報告的情況,八路軍又襲擊了一個日本鬼子的據點,活捉了貓眼司令。
06.《冰山上的來客》
該片1963年上映,曾獲1964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小百花獎」的最佳導演獎。
影片從真假古蘭丹姆與戰士阿米爾的愛情懸念出發,描繪了邊疆地區軍民驚險的反特斗爭生活,驚險緊張、引人入勝。
07.《地雷戰》
1962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
地雷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山東民兵最重要的作戰方法之一,地雷是當時最重要的作戰武器。抗戰時期,地雷大顯神威,在抗戰史上塗上了濃重的一筆。
08.《小兵張嘎》
1963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小兵張嘎》改編自當代著名作家徐光耀的代表作。這部作品自1961年發表至今,已經五十多年了。
小說和電影中的「張嘎」,因其「英氣」與「嘎氣」,已成為新中國幾代人童年記憶中的最燦爛的一部分。
09.《紅色娘子軍》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60年,著名導演謝晉執導。
影片以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海南紅色娘子軍的斗爭業績為素材,圍繞吳瓊花從奴隸成長為共產主義戰士的經歷,用寫實的手法突出反映了舊社會婦女在反抗和斗爭中成長的典型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