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盜墓筆記》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引子:《盜墓筆記》或成今年暑期檔首部票房過10億的大片,鹿晗聯手井柏然,所奏出的最強音,亦成影片最大看點之一。
《盜墓筆記》磅礴來襲,瞬間吹皺了暑期檔過於平靜的這一池春水,激活了粉絲、影迷、觀眾的觀影熱情,成為今夏暑期檔最具分量的一部史詩級神幻、動作、青春大片。
源自經典IP的《盜墓筆記》自開拍之日起就備受關注,每有動作發出,都能引發關注熱潮,熱度更持續居高難減,足見粉絲期待之強。而影片自昨日開畫以來,也沒有帶給粉絲影迷以及觀眾太多的失望。高排片率,高上座率,高票房,也足證院線、粉絲、觀眾等方方面面對其的認可程度。
《盜墓筆記》是一部正宗的,真正的盜墓電影,更是一部完成度較高的商業電影。與以往賀歲、春節、暑期檔國產大片喜歡採用一線巨星不同的是,《盜墓筆記》一眾主演無論井柏然、鹿晗還是馬思純,都一水的小鮮肉、小仙女,青春氣息撲面而來。足見片方對大眾市場走向,觀眾娛樂心理的精準把控與研磨。
《盜墓筆記》故事劇情非常緊湊,尤其是影片的前半部分,無論是對盜墓的種種鋪墊,還是對細節的絲絲鋪埋,都非常走心。而進入墓穴後的場景,則真正開啟了純正范兒十足的「盜墓模式」,不僅在最大程度上滿足了原著粉的心理需求,對非原著粉而言,也是一次視覺的奢享盛宴。
《盜墓筆記》對墓穴的打造極盡用心,尤其是足以致命的小機關的設置,層層遞進,步步驚心,都匠心獨具。在令人耳目一新,大飽眼福的同時,更緊扣「盜墓」主題,坐實了「真正盜墓電影」的譽稱。
或許是由於原作者南派三叔親自坐鎮編劇大軍的緣故,《盜墓筆記》在對墓穴的打造上,細節把控的極為細膩且頗具想像力。片方的真金白銀也是花在了刀刃上,從而讓即使一片很小很小的墓片穴屑看上去都精緻到極致。墓穴中的那一件件器具、器皿、器品,非常考究,而且真實。突如其來的骷髏,神器、面具所營造的驚悚感,可怖性,也都在最大程度上還原了盜墓的不確定性,從而讓觀眾大有一種身臨其境於墓穴之中的真實體驗感,代入感、存在感也油然而生。特別是針對那些喜歡冒險、探險、獵奇、獵異的觀眾來說,《盜墓筆記》所營造的突發性、意外性,更具致命吸引力。
除去對墓穴的匠心獨造,《盜墓筆記》的動作設計也非常干凈利落,承襲了經典港片的精髓與精化,成為影片一大看點之一。而滿屏的視覺特效,雖然有過多、過滿,又不乏粗糙的嫌疑,但還是能帶給人一種目不暇接的感覺,視覺上的饕餮盛宴、珍饈美饌,在同類型國產大片中,亦不輸陣。
《盜墓筆記》的終極命題還是一個拯救人類的故事。片中,張起靈舍己為人,企圖以一己之力拯救全人類。無邪又捨生忘死,力圖在千鈞一發之際,救張起靈於水火之中。《盜墓筆記》戲里因救人引發的正邪對決,人性鏖戰,除妖降魔,上演得天崩地裂,翻天覆地,讓人盡享眼福。戲外,《盜墓筆記》的救市之旅同樣上演的驚心動魄,激動人心,信心滿血回歸。
眾所周知,今夏暑期檔低迷異常,七月份票房比去年同期竟然下降了10個億。萬眾矚目中,多部大片雖千呼萬喚始出來,但終究沒能終結暑期檔票房尷尬的局面。今夏最高票房的前兩者《絕地逃亡》8億+、《寒戰2》不到7億,不及去年同期《捉妖記》的1/3,與《煎餅俠》也相去甚遠。《盜墓筆記》的橫空出世則猶如甘霖一片,激活了暑期檔匱乏已久的活力,成為救市暑期檔最重量級的一根稻草。
⑵ 怎麼評價電影《畫皮》
陳嘉上導演的《畫皮》在當年無論是在製作水準、演員陣容以及票房表現上都算得上一部佳作。
⑶ 介紹幾部神話類電影看看!
魔幻類算不算,神話?
若算的話
像外國的
<哈利-波特>系列
<指環王>系列
<納尼亞傳奇>第一部
都應是神幻加童話
中國的呢
<大話西遊>
<小倩>
<寶蓮燈>
<紅孩兒>
⑷ 介紹幾部神話類電影看看!
在探討魔幻類電影是否可以歸類為神話電影時,我們有必要先對這兩個概念進行一番思考。魔幻電影通常設定在奇幻的世界中,充滿了魔法、怪獸和奇異生物,而神話電影則往往講述的是關於神靈、英雄和古老傳說的故事。如果我們將魔幻電影視作神話的一種現代演繹形式,那麼諸如《哈利·波特》系列、《納尼亞傳奇》等電影無疑可以被視為神幻加童話的作品。這些電影不僅融合了神話的元素,還加入了童話的趣味性,為觀眾呈現了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世界。
相比之下,中國的神話電影則更為豐富多樣。自古以來,中國神話故事就深受民眾的喜愛,其中不乏耳熟能詳的經典。從《西遊記》到《封神榜》,再到《山海經》,這些故事不僅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還蘊含著豐富的哲理。《西遊記》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的傳奇故事,其中充滿了智慧與勇氣的較量,而《封神榜》則以商朝末年為背景,講述了一系列神魔爭斗的故事,展現了人性的復雜與高尚。《山海經》則是一部記錄古代神話、地理、動植物等知識的著作,它不僅是一部神話故事集,更是一部網路全書。
隨著現代電影技術的發展,中國的神話故事也開始被搬上大銀幕。近年來,《大聖歸來》、《白蛇:緣起》等電影以其獨特的東方美學和精美的畫面贏得了觀眾的喜愛。這些電影不僅展現了中國神話的魅力,還為傳統故事賦予了新的生命,讓觀眾在欣賞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綜上所述,無論是西方的魔幻電影還是中國的神話電影,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探索神秘世界的窗口。它們不僅帶給我們視覺上的享受,更讓我們在故事中找到了共鳴,感受到了人性的力量和智慧的光芒。
⑸ 求一部老國產動畫長片的名字!
是《鏡花緣》,我看過,很經典,很好看。
《鏡花緣》是一部與《西遊記》、《封神榜》、《聊齋志異》同輝璀燦、帶有濃厚神話色彩、浪漫幻想迷離的中國古典長篇小說。作者清代著名小說家李汝珍以其神幻詼諧的創作手法數經據典,奇妙地勾畫出一幅絢麗斑爛的天輪彩圖。
作者李汝珍,自小多才多藝,曾寫了一本音韻方面的書,叫「音鑒」。可是他一直不得志,最後花了十幾年的時間,才寫成這本「鏡花緣」。
《鏡花緣》是李汝珍晚年的作品,原擬寫200回,結果只完成100回。前50回寫秀才唐敖和林之洋、多九公三人出海游歷各國及唐小山尋父的故事:女皇武則天在嚴冬乘醉下詔要百花齊放,當時百花仙子不在洞府,眾花神不敢違抗詔令,只得按期開放。因此,百花仙子同99位花神被罰,貶到人世間。百花仙子托生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仕途不利,產生隱遁之志,拋妻別子跟隨妻兄林之洋到海外經商游覽。他們路經幾十個國家,見識許多奇風異俗、奇人異事、 野草仙花、 野島怪獸,並且結識了由花仙轉世的十幾名德才兼備、美貌妙齡的女子。唐小山跟著林之洋尋父,直到小蓬萊山。遵父命改名唐閨臣,上船回國應考。
後50回著重表現眾女子的才華。武則天開科考試,錄取 100名才女。她們多次舉行慶賀宴會,並表演了書、畫、琴、棋,賦詩、音韻、醫卜、演算法,各種燈謎,諸般酒令以及雙陸、馬吊、射鵠、蹴球、鬥草、提壺種種面戲之類,盡歡而散。唐閨臣二次去小蓬萊尋父未返。最後則寫到徐敬業、駱賓王等人的兒子,起兵討武,在仙人的幫助下,他們打敗了武氏軍隊設下的酒色財氣四大迷魂陣,從而中宗繼位。
小說內容龐雜,涉獵的知識面廣闊。作品頌揚女性的才能,充分肯定女子的社會地位,批判男尊女卑、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觀念。作者頌揚才女的智慧才幹。象黑齒國的亭亭和紅紅,小小年紀竟把天朝大賢、滿腹才學的多九公問得"□如雨下","抓耳搔腮","滿面青紅,恨無地縫可鑽"。如駱賓王神箭射虎的本領,遠遠超過男獵戶;顏紫綃女中劍俠,飛檐走壁,神出鬼沒,枝蘭音、林婉如精通音韻,米蘭芬儼然是位數學家。另外像宮娥上官婉兒"學問非凡","才情敏捷","胸羅錦綉,口吐珠璣",作詩又快又好,朝臣無不拜服。
作者理想中以女性為中心的"女兒國","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事;女子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女子的智慧、才能都不弱於男子,從皇帝到輔臣都是女子。這里反映出作者對男女平等、女子和男人具有同樣社會地位的良好願望。雖然自明中葉以來,不乏歌頌婦女才能的作品,但是"女兒國"卻是李汝珍的獨創。
作者借想像中的"君子國",表現他的社會理想。"君子國"是個"好讓不爭"的"禮樂之邦"。城門上寫著"惟善為寶"四個大字。"國主向有嚴諭,臣民如將珠寶進獻,除將本物燒毀,並問典刑"。這里的宰相,"謙恭和藹",平易近人,"脫盡仕途習氣",使人感到可親可敬。這里的人民互謙互讓,"士庶人等,無論富貴貧賤,舉止言談,莫不恭而有禮","耕者讓畔,行者讓路"。賣主力爭少要錢,售出上等貨;買主力爭付高價,取次等貨,彼此相讓不下。小說以此來否定專橫跋扈、貪贓枉法的封建官場和爾虞我詐、苞苴盛行的現實社會。
作者以辛辣而幽默的文筆,嘲諷那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冒牌儒生。在"白民國"裝腔作勢的學究先生,居然將《孟子》上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讀作"切吾切,以反人之切"。這樣的不學無術之輩,又是視"一錢如命",盡想佔便宜的唯利是圖者流。"淑士國"到處豎著"賢良方正"、"德行耆儒"、"聰明正直"等金匾,各色人等的衣著都是儒巾素服。他們舉止斯文,滿口"之乎者也",然而卻斤斤計較,十分吝嗇,酒足飯飽後連吃剩下的幾個鹽豆都揣到懷里,即使一根用過的禿牙杖也要放到袖子里。作品以內外對照的手法揭露這些假斯文的酸腐氣,淋漓盡致地諷刺了儒林的丑態。
作者還以漫畫的手法,嘲諷和批判種種品質惡劣和行為不端的人們。"兩面國"的人天生兩面臉,對著人一張臉,背著人又是一張臉。即使對著人的那張臉也是變化無常,對"儒巾綢衫"者,便"和顏悅色,滿面謙恭光景",對破舊衣衫者,冷冷淡淡,話無半句。一旦人們揭開他的浩然巾,就露出一副猙獰的本相。"無腸國"里富翁刻薄腌□,用糞做飯供應奴僕。"穿胸國"的人心又歪又。"翼民國"的人頭長五尺,都因好聽奉承而致。"結胸國"的人胸前高出一塊,只緣好吃懶做。"犬封國"的人長著狗頭。"豕喙國"的人長著一張豬嘴。皆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
《鏡花緣》繼承了《山海經》中的《海外西經》、《大荒西經》的一些材料,經過作者的再創造,憑借他豐富的想像、幽默的筆調,運用誇張、隱喻、反襯等手法,創造出了結構獨特、思想新穎的長篇小說。但是小說刻畫人物的性格較差,眾才女的個性不夠鮮明。尤其後半部偏重於知識的炫耀,人物形象性不足。所以魯迅說"則論學說藝,數典談經,連篇累牘而不能自已矣"。
⑹ 武俠電影的沒落,只因這十部神級武俠電影樹立了巔峰
現在的武俠電影沒落了,近幾年比較不錯的也就只有《綉春刀》系列了,還有嗎?
也許是觀眾的口味變了,可怪也只能怪那個時代的香港武俠電影是那麼好看,畫面飛沙走石,人物飛天遁地,感覺是那麼真實、那麼震撼,甚至認為現實中也許真的有這樣神奇的武功秘籍,樹立了巔峰,太難超越。廢話不多說,上干貨。
1、 黃飛鴻系列(主演李連傑系列、主演趙文卓系列,包括《方世玉》系列)
影片里「黃飛鴻」雙手一拍,前後張開,開始華麗麗的的牛逼炫耀,實在打不過就眼睛一立,大喊一聲:佛山無影腳,彷彿開了掛、變了身、增加了戰力值,一頓狂踢,反派BOSS倒下,然後黃飛鴻必須站直了,宛若京劇亮相一樣,迎著雄厚的BGM,看向或走向遠方。主演不同,系列電影也很多,包括現在,黃飛鴻這個IP還在繼續使用,可已經回不到我們那個時代了。獅王爭霸,十分震撼。順帶一嘴,《方世玉》系列也是大同小異,但那時的我們看著津津有味,特別是比武打擂那個橋段,簡直帥的無與倫比。
2、 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整部三部電影
可能很多朋友看到這里就要吐槽了,最棒的應該是第一部,可說實話,論打鬥效果的話,我還是更喜歡這一部,特別是喜歡林青霞飾演的東方不敗,原來可以這樣又美又嫵媚又霸氣(據說金老先生因為這個氣壞了)。那個時代弊碰,李連傑就是武俠片票房的保證。電影里還有炙手可熱的關之琳、李嘉欣大美女。這個系列的電影開創並引領了一個拍攝手法,飛沙走石加無限擴大,特別是第三部,憑一己之力或者叫「內功」,兩個各揚起一艘船對撞。特別喜歡里邊的一首歌,《笑紅塵》,簡直就是寫給老牛現在這個年齡的人聽的。還有黃沾的《滄海一聲笑》,唱出了人生的蒼涼與飄逸。
3、 大話西遊
大話西遊,經典中的超級經典。上下兩集既是獨立成章,又是有機聯系。先不管如何改編原著,我們只單看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兩集的設定可以說是完整的講述了一個故事,很完整。很多人從很多角度分析、剖析這部電影,什麼哲學思想啊,什麼人文思想啊,什麼宗教思想啊,等等等等,我可沒有那麼多麻煩的事,我只是覺得,紫霞仙子瞎了眼,唉。
4、 風雲系列
《風雲》系列是根據香港漫畫改編的,漫畫沒看過,只看過電影。當時出第一部的時候,香港漫畫迷們沸騰了,上映後,漫畫迷開始罵罵咧咧了。咱也沒看過原著漫畫,就看電影吧。電影里人物的名字很有恐嚇感,什麼劍聖、雄霸、泥菩薩、步驚雲啥的,還整個預言: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當時一直很奇怪,既然不信任,那就都整死得了,為啥還留著整死自己呢。打鬥場面很誇張,人物臉譜化,奇裝異服,現在看很土,當時很潮,這就是潮流。
5、 新龍門客棧
武俠片里程碑式的電影,李連傑、張曼玉、林青霞主演。故事情節大家比我更熟悉。張曼玉精彩的表演完全蓋過了另兩人,實在是既狠辣又妖嬈,宛若一個美女版的孫二媽。即使過了差不多三十年,我一直有個疑問,那個能「無影剔骨」的廚子兼屠夫,是不是潛伏的武林第一高手,我可不信那種「唯手熟而」。甄子丹飾演的那個太監一低頭,一條小腿的腿肉沒了,只有骨頭了,太震撼了,這簡直就是BUG啊。
6、 鹿鼎記系列
周星馳這版鹿鼎記無法比擬了,既 搞笑 又打鬥精彩,現在再也沒有這樣和諧統一的電影了,即使後期的《功夫》也差了一個層次。邱淑貞的建寧公主,海大富公公的「化骨綿掌」,張敏的柔術,天地會教主的一招死,包括第二部也是極其精彩,致敬了《東方不敗租埋談》電影。
7、 倩女幽魂系列
「哥哥」張國榮成為了緬懷,「小倩」王祖賢成為了絕唱,「燕赤霞」午馬成為了記憶,還有什麼會超越這部電影,只有第二部勉強可以比肩,畢竟梁朝偉的光頭還有《奉旨溝女》這部電影可以側面加分。黃沾的歌曲依然俠氣滿滿。這個系列的電影真是可以無限刷、無限看。啥時候還會再有這么好看的電影呢。
8、 東方三俠系列
可能有的朋友沒看過這個系列的電影吧,我覺得這個系列的電影有點《貓眼三姐妹》的意思,那個時代的液正我們信息比較閉塞,可香港卻是承接了整個世界的潮流。香港的電影、歌曲、潮流,很多都是在模仿日本、美國,甚至是抄襲。張曼玉、梅艷芳、楊紫瓊,親如姐妹,三人都是當時香港最美艷的女星,請注意,是那個年代,畢竟歲月不會繞過任何人。現在來看,整部劇最驚艷的就是金城武了,又嫩又帥,這才是真的帥。
9、 蜀山傳系列
這個IP先後繁衍出多部電影和劇集,既是奇幻又是武俠。如此的神幻,又迷人。張柏芝的外表簡直就是上帝造物的奇跡,年輕時林青霞飾演的宮主是那樣仙氣飄飄。至於其他,也就那麼回事吧。
10、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讓我們等了20年的續集
張無忌怎麼會是這個樣,這么有心計?小昭不是穿白衣服的嗎,原來漂亮的美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都好看?六大門派攻打光明頂是這樣的場景嗎,跟唱戲、鬧著玩似的。大腕遍地、美女如雲,甚至還引入了《七龍珠》里戰力值的設定。只是,趙敏告訴我們,讓我們等著,我們一直在等著,我們還等著接班(某歌曲的核心內容),這倆事啥時候能實現呢。等續集等了二十幾年了,等接班…估計要等到死吧。
《陪我們度過的十大香港武俠電影》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