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聽說》的影評
對於鄭芬芬的作品,她的《長假》給我印象很深,不論在鏡頭語言或是演員表現都是超越當時一般電視劇的水平,十分贊賞。可惜這些靈光,在她的下一部人生劇展《生命紀念冊》里頭又消失了。直到這部《聽說》
。
在《聽說》里頭,天闊(彭於晏飾)是一名陽光積極的便當小弟,他在某次送便當給奧運聽障游泳選手時,認識了秧秧。秧秧的姐姐小朋(陳妍希飾)是一名聽障奧運的游泳選手。為了讓聽障的選手姊姊能夠放心無虞地專心練習,秧秧一肩扛起了沉重的家計。這股對親人的支持感動了天闊,於是決定追求秧秧。除了幫她za心便當之外,還認真學習他與秧秧唯一的溝通方式:手語。正當秧秧為天闊的熱情所感動,准備接納他的時候,一場溝通上的誤會,和姊姊小朋在火場中的意外,讓兩人的交集越來越少……。
電影一開始,導演便以明亮的Tone調介紹秧秧、天闊以及小朋的出場。彭於晏陽光開朗的大男孩笑臉,非常適合他的個性與外型,怎麼看怎麼討人喜歡;以《痞子英雄》翻紅的陳意涵,也以體貼溫柔的妹妹角色出場,充份展現
親民和善的觀眾緣;而另外一位亮眼的角色,則是飾演小朋的陳妍希。她大大的眼睛,以及帶些憂郁的神情,對於飾演小朋這位承受許多社會壓力的游泳選手來說,可說是恰如其份。
我很喜歡有一段,就是當陳妍希發現自己被從游泳隊除名,無法參加比賽後,與秧秧二人在房間吵架的橋段。那場戲一句台詞也沒有,飽滿的戲劇張力卻充滿整個電影院。流暢的手語以及真誠流露的情感,二位演員的表演皆十分到位。可能是因為沒有台詞的關系,觀眾可以專注在二個人的表情動作上。一個手勢,一個眼神,都傳達了許多訊息,即便沒有任何對白,看著兩個人光靠手語也能夠跟正常人一樣,清楚地傳遞自己的想法與情緒,光這點就覺得值回票價了。
而在描寫「聽人」(也就是一般聽得到的人)如何看待「聽障朋友」的態度,電影里的某個片段也頗令人激賞。秧秧為了賺姊妹倆的生活費,自己一個人在百貨公司前的廣場做街頭藝人打零工。那天下班後,天闊去找秧秧吃飯。為了答謝天闊之前幫她做的愛心便當,秧秧承諾這頓晚餐她請客。當兩個人在麵店裡用完餐准備離開之際,秧秧倒出一整天賺到的銅板,一塊錢一塊錢地數著金額要付賬。因為有其
他客人在門口等待他們的座位,在一旁的天闊等得有點尷尬。為了不浪費時間,天闊http://www.telnote.cn/zawen很「豪邁」地拿出一張大鈔給老闆找錢,在一旁數錢數到一半的秧秧,只能無奈地再把錢收回袋子里。
天闊這個看似貼心的舉動,激怒了秧秧。天闊辯解說他怕影響到老闆做生意賺錢,秧秧卻回他說:「你嫌我一塊錢一塊錢算得很慢,但你有沒有想過,這些錢是我等了一整天才賺到的。他們等一下,有什麼關系?」
這場戲完全打到我心坎里。每當我們用「自以為是」的同情心,在幫身心障礙朋友想辦法時,卻忽略了「設身處地的替他們著想」。想幫助人卻沒有「同理心」的話,這所謂的「同情」才是真正傷害身心障礙者最深的利刃。天闊的盲點,也就是一般人的盲點。所謂的「偽善」,其實比絕對的惡意,要來得更具殺傷力。
《聽說》是一部結構完整且輕松自然的愛情喜劇,但聽說只拍了一個月。在拍過四、五部預算低、拍攝行程緊的人生劇展的訓練之下,鄭芬芬似乎也練就一身快拍的好身手。《聽說》從前制拍攝後制到上片只花了不到五個月的時間,快手速度直逼韓國導演金基德。而且
出來的質量也不差。若日後每部國片都能用這種速度來拍,一年一百部絕對沒有問題的啦!
不過,《聽說》不是一部全然沒有缺點的作品。鄭芬芬的致命傷,就是喜歡說教,而且是「用文字」說教。這個特(缺)點在鄭芬芬的第一部電影劇情長片,《沉睡的青春》里頭表露無遺。不論是干擾觀眾情緒的文字/文案,或是猶如剪接特效大全的波紋效果,都讓觀眾有種被導演惡搞的感覺。盡管導演闡述自己的創作理念是「希望能夠呈現如繪本般的青春」。但是要像繪本,應該要著重在美術或是攝影上面,怎麼會是在畫面上面加字呢?中島哲也的《幸福的魔法繪本》,從第一幕到最後一幕都像是翻開童話故事書般的鮮奇艷麗,也沒看到畫面上有打上一個字呀。
而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聽說》的片尾。如果硬要在《聽說》裡面挑骨頭的話,我會說片尾那段「激勵人心的字幕」是最大的敗筆。為何不讓影片就停留在天闊和秧秧二人看著比賽的場景就好了呢?硬是打出字不但破壞畫面,濃厚的說教成份也會讓熟悉鄭芬芬的觀眾想說「怎麼又來了」的恨鐵不成鋼呀!
不過有人說,每一個導演,其實都在追求自己的浪漫。或許,在畫面上打字,就是鄭芬芬的浪漫吧。《聽說》這類輕松愛情都會喜劇的出現,比《愛到底》的無厘頭笑劇上乘,也沒有一般國片沉重的包袱。讓這一整年呈現較嚴肅悲情的國片市場,開創了一股清新風格。即便戴立忍的《不能沒有你》橫掃最近國片的口碑與影評,但《不》片不論在命題上或是社會責任上,對一般觀眾來說,忒顯得沉重許多。但《聽說》沒有這種包袱。雖說是為了聽障奧運量身訂做,但工商服務的程度其實已經降到最低。特殊的聽障題材在帥哥美女的清新詮釋下,加上一些巧妙的回馬槍,讓觀眾看得賞心悅目,能夠帶著微笑離開戲院,才是《聽說》這部電影,最大的服務目地吧。
❷ 一個眼神迷倒了一堆女孩,彭於晏的電影《聽說》好看嗎
在我們的心目中,彭於晏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男明星了,而且他的長相也非常的帥氣,讓我們感覺他十分的適合演一些偶像類題材的電影。而在2009彭於晏跟陳意涵也是演了一個電影,名叫《聽說》,可以說這部電影讓我們覺得非常的感動。
彭於晏他在聽說這部電影裡面飾演的是一個非常陽光,帥氣並且活潑的大男孩,我們看了之後也都非常的喜歡他,而他當時也是每天就在自己的父母煲仔店裡面幫忙。當時是一個智力上面有殘缺的人,在我們看完這部戲之後,認為彭於晏的演技真的是十分的厲害了。
在後來他們也成功的在一起了,讓我們覺得非常的開心。而彭於晏他飾演的聽說這部電影也真的是非常的好看,希望大家也都能夠去看一看。而很多電影只有我們自己在看了之後才能夠清楚這部戲好不好看,因為每個人的欣賞眼光都是不一樣的,我覺得這部戲還是挺好看的。
❸ 聽說電影好看么
很好看,《聽說》是為了宣傳台灣聽障奧運會而拍攝的,萬分慶幸的是這部電影並沒有純粹為了宣傳而宣傳,而是巧妙地在融合了聽障主題後又獨立成為一部具有純觀賞價值的電影。電影沒有強行地向觀眾灌輸不歧視聽障朋友的理念,而是將這種理念化身成為愛情橋段出現在電影里。 劇情簡介 ······ 陽光男孩黃天闊(彭於晏 飾)的父母經營著一家便當店,某天,他在為聽障游泳隊送便當時邂逅了清純美麗的姐妹花——小朋(陳妍希 飾)和秧秧(陳意涵 飾)。姐妹倆的父親是一名傳教士,常年在非洲工作。為了保障姐姐順利參加聽障奧運會,秧秧擔負起賺取家用的重任。她每日來去匆匆,辛苦打著幾份工。本身即掌握手語的天闊自然而然融入了姐妹倆的生活當中,為了接近心儀的秧秧,他時常在體育館門口做生意,還費盡心思為秧秧製作愛心便當。相識時間雖短,卻讓兩個年輕人的心越走越近。然而某次約會中,一個小小的誤會阻斷了他們的交往,與此同時,小朋也遭遇了一場災難……
❹ 你覺得《聽說》這部電影怎麼樣
《聽說》是雨中即景式的愛情,淅淅瀝瀝的雨聲會遮掩住黃天闊和秧秧的聲音,讓他們誤以為對方是聽障人士,而秧秧的姐姐就是為了參加聽障奧運會的選手。
你聽說過下雨天巧克力和音樂更配,陳意涵是「巧克力女孩」,吃一塊全身就充滿元氣,《花兒與少年》里你已經看到了她穿男裝喝紅酒,劍橋長跑和仰卧起坐一氣呵成,《聽說》里的陳意涵一天打幾分工,體力充沛,初嘗口裡的巧克力苦味,她總能品嘗出絲滑般的香甜,這又與陳意涵出道之前打工被星探發現不謀而合,這塊巧克力融化掉能夠浸潤味蕾,《聽說》里的艱辛陳意涵早已吃過消化,這才有了她眉眼裡不做作的達觀和勵志。
❺ 如何評價電影《聽說》
近10年最打動我的愛情片,非《聽說》莫屬。
《聽說》是2009年的一部愛情電影,以其小清新的風格和深情的敘述方式,觸動了無數觀眾的心。不同於一般浪漫愛情片的套路,《聽說》在愛情故事的基礎上,巧妙地融入了聾啞人生活的真實體驗,展現了無聲世界中的愛情之妙。
電影講述了一段發生在聾啞人之間的愛情故事。黃天闊和秧秧,兩人因一次偶然的相遇而產生了微妙的情感聯系。黃天闊對秧秧的深情一見鍾情,而秧秧的姐姐小朋則懷揣著游泳夢,這三條線交織在一起,構成了電影的主體。
黃天闊為了追求秧秧,學習了秧秧的手語名字,以「十萬火急」的速度將其送到了醫院,同時也獲得了秧秧的MSN賬號。在得知秧秧為支持姐姐的游泳夢想而忙碌時,黃天闊展開了暖男式的追求,為她定製愛心便當、約看電影等,展現了他對秧秧的深情。
然而,秧秧為了支持姐姐的夢想,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個人生活。她把姐姐的夢想視為自己的夢想,同時也成為了自己的負擔。在面對黃天闊的追求時,秧秧選擇迴避,但內心卻充滿了矛盾和掙扎。
電影中的高潮在於一次長達6分鍾的無聲吵架戲,通過演員的肢體動作、表情、眼神和一段舒緩的音樂,將角色內心的情感狀態展現得淋漓盡致。這場戲不僅讓觀眾感受到姐妹情的糾結復雜,也見證了兩位年輕演員影後級別的演技。
《聽說》是一部充滿溫情與感動的電影,通過無聲的愛情和深沉的姐妹情,展現了愛的力量與美好。電影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充滿了匠心獨運,無論是小朋和秧秧之間的姐妹情,還是黃天闊一家的親情,都讓觀眾感受到了愛的真諦。
四年後,小朋實現了自己的游泳夢想,秧秧和黃天闊也為她搖旗吶喊。《聽說》不僅是一部愛情片,更是一首贊頌夢想與愛的頌歌,讓人在感受愛情之美的同時,也對夢想的力量有了更深的理解。
❻ 怎麼評價電影《聽說》,你看完有什麼感受
《聽說》這部電影正如題主所說,的確與眾不同,這是當然,因為手語對白本身就能給觀眾帶去不一樣的觀影效果,再加上台灣電影本身的製作水準,三位主演的精妙演技,不難讓觀眾感覺到這是一部與眾不同的勵志愛情小清新電影。
相對於手語來說,口語對白的優勢太多,無論是從設定人物、表達情感方面,還是鋪設線索、推進劇情方面,口語都能完爆手語,畢竟口語是絕大多數觀眾最熟悉的語言,有先天優勢。而作為生活中甚至影視中也並不常見的手語,想要在電影中讓觀眾體會感受到人物的情緒和想法,是極為不易的。所幸,雖然不易,但三名主演仍然扛起了大梁,不僅熟練的用手語將這門特殊語言表達得酣暢淋漓,也用演技完美的詮釋了角色的內心世界,過程行雲流水,渾然天成,簡直不能再棒。
❼ 好像是一部台灣的電影,男主角天闊是彭於晏扮演的,女主角開始裝是聾啞人,後來去見彭於晏的家長時說話了
該影片是《聽說》。
《聽說》一部由鄭芬芬編劇並執導,由彭於晏、陳意涵、陳妍希主演的勵志愛情電影,於2015年6月26日在內地上映。
影片講述了秧秧和便當店男孩黃天闊互相以為對方是聽障人,發生的一段奇妙美好的愛情故事。
影片評價
與偉大的人物相比,平凡的人最能帶給人感動,《聽說》這部電影就是這樣。有時候沖著著名導演,著名影星拍的大片,看後每每讓人失望;而沒有過多宣傳,不需商業運作的一些電影,卻往往無意的讓你感動,點綴你的雙眼。
台灣電影《聽說》在剛剛開始上映時,知道的人並不多,該片最初是為了迎接殘障奧運會而拍攝,因此並沒有過多的修飾與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