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邵氏電影公司為什麼要關閉
電視劇得到很大發展,搶走了一大批觀眾
⑵ 聊一聊邵氏電影公司為什麼不拍電影了
邵逸夫對中國的教育貢獻巨大,看看全國有多少逸夫實驗學校。
⑶ 邵氏兄弟電影為什麼現在會落寞
不是倒閉了
是在80年代末開始停止了影片的製作
到90年代末基本就沒有影片了
因為拍電影出品量很大了,但是已經沒有以前那麼賺錢了
直到現在,內地市場大大放開了
邵氏又殺回電影業了
但,估計回復輝煌還要很多時日
再在整個香港電影都在低谷期
不過,低估過後應該是市場的崛起啊
⑷ 邵氏電影是怎麼回事,現在還有嗎
沒有了,邵氏電影已經於2011年11月28日結束了。
全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於1958年在香港成立,由邵逸夫擔任總裁,邵氏已生產超過一千部電影。
1958年,邵逸夫與邵仁枚成立「邵氏電影公司」,在香港製作電影,邵逸夫任總裁。1961年,位於九龍清水灣的邵氏影城於12月6日正式啟用。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當時發展迅速的電視行業,與無線電視合作,培訓藝員。
90年代末期,本身已擁有嘉禾、金公主和德寶三間電影公司影片永久版權的衛星電視(STAR TV,即如今的「星空傳媒集團」)曾多次出價洽購760部邵氏電影的永久版權,以壯大其中文片庫的實力,但邵氏拒絕。
(4)邵氏電影公司為什麼垮了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1950年南洋影片公司由邵邨人收回並將之更名為「邵氏父子公司」,但是進入50年代後期,由於電懋的成立,香港電影業競爭越發激烈,「邵氏父子」的小成本製作策略已無力招架新挑戰。邵邨人萌生退意,收縮電影製作的業務,轉而大量收購戲院及從事地產業。
1957年邵逸夫從南洋來到香港,那年他已年屆五十,因不滿二哥作為,想接掌製片業務,以穩定片源,兄弟倆最終決定在業務上分道揚鑣。
1958年,邵逸夫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標識與兄長的「邵氏父子」的不同。自此,「邵氏父子」只經營戲院及影片發行,「邵氏兄弟」則主管製片業務。
⑸ 為什麼邵氏公司不拍攝電影了呢現在很多電影公司拍攝的電影都沒有邵氏拍攝的好看呀
邵氏公司的老闆邵逸夫自從加入TVB後就漸漸地不拍電影了。但是,2009年《學警狙擊》中的謝天天華憑借「laughting 哥「一角爆紅後,邵氏重新復出拍攝電影《變節》《潛罪犯》等電影(變相等於重新開始拍電影了)
1997之後,香港電影商為了擴大電影市場,很多都選擇北望神州(與內地拍攝合拍片),當然,有許多看慣純港片的人會不習慣。港產片的特點是反諷意味濃,內地片則拍得比較嚴肅。當然,純內地片也有很多佳作,推薦看《中國合夥人》。《神都龍王》。盡量看馮小剛的作品,張藝謀的請少看。
至於邵氏,從2009年開始只是拍攝賀歲劇和暑期檔。畢竟要考慮賺錢和成本。
2010《72家租客》
2011《我愛香港開心萬歲》
2012《我愛香港2012喜上加喜》
2013《我愛香港2013恭喜發財》
香港賀歲片現在基本上是曾志偉與黃百鳴分庭抗禮。黃百鳴的電影比較看重內地市場,也就是港味偏重的合拍片。
至於樓主你還想看周星馳,王晶,吳孟達聚首拍攝的新片?想想就行了,雖然我也想看。可惜他們都絕交了,還怎麼看?《少林足球》《功夫》這樣的電影沒辦法再出新的了。想當年整個90年代都是他們3人的天下。可惜了,各自的理想都不一樣。。。。唉。
⑹ 邵氏電影公司現在為什麼不拍電影了 1975年為什麼就不拍了那以後新浪潮電影很發達啊~
不看好電影市場。
⑺ 邵氏電影公司現狀
90年代末期,本身已擁有嘉禾、金公主和德寶三間電影公司影片永久版權的衛星電視(STAR TV,即現在的「星空傳媒集團」)曾多次出價洽購760部邵氏電影的永久版權,以壯大其中文片庫的實力,但邵氏拒絕,最後,邵氏於2000年宣布將該批電影的永久版權以4億港元的價錢售予由馬來西亞收費電視台ASTRO旗下的「天映娛樂」,該公司並花費2億港元作數位復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