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蝴蝶效應》講的是什麼
為了拯救愛人,阿什頓.庫切不停的時空間來來去去忙個不停,可一次次的努力最終徒而無功。好多次嘗試了,先是如願以償同愛人雙宿雙飛,但不久的一次不冷靜送自己進了大牢。為取得獄友信任不惜回到少年進行自殘我暈。改變歷史脫獄後竟成了雙手殘廢,女人跟好朋友跑了,媽媽也得了肺癌……
最終來來回回折騰了幾次後阿庫終於受不了了,想出個終結辦法。以自己的生命來換取周圍人的幸福,真是愛之深情之切。對應了影片中途女巫的話:你沒有生命線,你不屬於這世界。
片採取一條線索正敘訴說劇情,主人公一到歷史的交叉口就短暫失憶。要命的是這幾個斷點都是某情節的緊張時刻,正把你一顆心提的老高老高時突然咔嚓一聲一片空白,氣得我不知問候了導演的爹娘多少遍~~~隨後那幾段時空邏輯解釋的還算合理,不像大話西遊裡面那麼多悖論。例如自稱盤絲大仙後朱茵擋劍殉情,那春十三娘和白骨精五百年後還拜哪個盤絲大仙為師??
在描述改變歷史來影響眾人命運時,導演疊加各自照片展現其變化。明顯借鑒《羅拉快跑》,只不過羅拉的狂奔能改變結果,這里帥哥卻無能為力,活在世上總歸有些不快樂,總是有東西值得為之悲傷。欲改變又能改變什麼呢,只是悲傷的重新排列組合,令人唏噓。好似《時間機器》中無論蓋.皮爾斯怎麼回到過去,女友終究一死,唯有變換著各種死法而已。悲劇比喜劇更有力度,悲劇更能打動心靈,悲劇更痴心絕對,悲劇總是美的,悲劇總是深刻難忘,悲劇總能不朽……
《隔世情緣》為愛放棄爵位,《大話西遊》更厲害為愛神仙都不做了,《時間線》中愛在千年前,人們在穿越時空的同時總要拉上愛情。這兩者揮舞著翅膀,情牽一線。
⑵ 美國電影:《蝴蝶效應》講的內容是什麼意思我怎麼看不懂
蝴蝶效應( 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這是一種混沌現象。蝴蝶在熱帶輕輕扇動一下翅膀,遙遠的國家就可能造成一場颶風。
⑶ 電影蝴蝶效應到底在講什麼想告訴觀眾什麼
一點點小事、都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主人公發現自己能夠通過某種方式回到過去、於是就想通過一次次的「穿越」讓生活變成他理想的樣子、想「拯救」他的愛人和朋友、可是現實卻只變得越來越糟、一次次的失敗後、他選擇回到一切開始的時候…在開始之前讓一切結束
⑷ 電影蝴蝶效應1到底講的是什麼
男主小時候總是短暫性失憶,發生了很多很不好的事情,比如女主和男主被女主的變態老爸拍表態電影,女主的哥哥殺了男主的狗,他們因為雷管害死了一個婦女和她的寶寶。長大後的男主發現他可以通過讀日記或看錄像回到過去,他就回到過去希望阻止那些不好的事情發生。可是每次都會把事情搞糟。男主去占卜的時候得知自己是一個沒有靈魂,本不該出生的人,也知道了他的母親之前曾多次流產。男主最後選擇回到他母親懷他的時候,用臍帶繞頸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三個玩伴都獲得了幸福的生活。
⑸ 《蝴蝶效應》電影講述了什麼
《蝴蝶效應》電影講述伊萬(艾什頓·庫奇 飾)在小時候經歷了一系列糟糕的事情,損壞了他原本完美的人生。在童年可怕記憶的折磨下,伊萬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醫生鼓勵他把發生的事情一件件詳細記下來,但是事情變得越來越糟糕。
在童年可怕記憶的折磨下,伊萬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醫生鼓勵他用旅行來放鬆自己,此外,每天把發生的事情一件件詳細記下來。如今,在旅行和寫日記的幫助下,進入大學的伊萬突然意識到,記錄自己每天所做事情的筆記本,可以幫助自己找回孩童時候的記憶。
(5)電影蝴蝶效應講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幕後製作
對於編劇出身的埃里克·布雷斯和J·麥凱伊·格魯伯來說(驚悚片《絕命終結站》及其續集就是他們的劇本),《蝴蝶效應》是他們獨立執導的第一部電影,這部電影構思時間長達7年,終於在2002年開始在溫哥華的大街小巷拍攝而成。
為了更加真實可信地展現埃文的時間旅行所造成的現實轉變,同時也為了讓這部頭緒眾多的影片看起來更加清晰明了,兩位導演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們改寫和完善劇本的時間長達6年,以至於真正開拍之後,不管多麼復雜,次序安排都已經清楚地銘記在心。
⑹ 蝴蝶效應這部電影說的是什麼
其實兩個版本除了結尾的不同沒有太多差別。男主角發現了一種通過自己的日記回到過去,並通過改變過去而影響未來的方法,以此來挽救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和愛人,但實際每一次的改變又會在其它方面造成意想不到的影響,而無法得到一個令人滿意的完美結果,就像「蝴蝶效應」,在南美的一隻小蝴蝶扇動了一下翅膀所形成的氣流,可能在跨過半個地球後變成一場颶風。無論哪個版本,男主角都是在最終回到了一切厄運的根源處,在蝴蝶扇動翅膀前停止了一切,並犧牲了自己的愛情甚至是生命。類似的電影還有很多,比如說「生死頻率」(Frequency),也有點兒這個意思,不過結尾更明亮些。
⑺ 電影《蝴蝶效應》講什麼
伊萬最近感覺有點迷失,這個有著不幸童年的大學生,在小時候經歷了一系列糟糕的事情,損壞了他原本完美的人生。可怕的是,這些事情就像消失進了黑洞一樣,伊萬怎麼也想不起來。孩童時的那些可怕記憶殘留在他的腦海里,纏繞著他現在的生活,令他無法安心,他只依稀記得那時自己是和幾個好朋友生活在一起:凱蕾、琳妮和湯米。在童年可怕記憶的折磨下,伊萬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醫生鼓勵他用旅行來放鬆自己,此外,每天把發生的事情一件件詳細記下來。如今,在旅行和寫日記的幫助下,進入大學的伊萬突然意識到,記錄自己每天所做事情的筆記本,可以幫助自己找回孩童時候的記憶。很快,伊萬通過記事本找回了記憶,這些記憶讓他察覺到了自己的過錯,並因此失去了幾個好朋友。尤其是凱蕾,他童年時候暗戀的女孩。在童年記憶慢慢恢復下,伊萬慢慢的想起了小時候的許多事情,這時他才驚訝的發現,自己當年做錯了那麼多的事。找回了記憶的伊萬並沒感到快樂,相反,內疚代替了黑洞開始折磨他,令他痛苦極了。在痛苦的邊緣,伊萬希望能夠徹底擺脫童年的陰影,於是,他幻想著用自己現在的意識,潛入童年的身體,去重新挽回那些做錯的事,並且珍惜與童年好友的友誼,好好地去愛每一個人。顯然,伊萬希望能通過改變自己的過去,來改變現在。但是,伊萬在過去改變的每一件事,當他回到現在時都發現它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結果,而且損害更加嚴重,事情變得越來越糟糕。為了彌補錯誤,伊萬又再次返回過去試圖消除痕跡,但事與願違,他的所作所為只能再次導致現實世界的漸趨崩潰。於是反反復復,他奔波於日益混亂的過去與現實之間,直到不可挽回的結局。伊萬試圖改變過去,希望能與他暗戀的凱蕾一起幸福生活的夢想,也成為了泡影……
製作花絮
在片中,埃文每次從過去回來都會發現自己身處一個完全不明所以的情況之中,其中有一幕,是他發現自己在一所全州最大的監獄中醒來,這里到處都關著最危險的犯人。「我們大約請了100個真正的犯人來做臨時演員」導演麥凱伊·格魯伯透露說,「他們中的大部分在服有期徒刑,但也有一些人來自死囚房。我曾經想要找一個出現在車上的臨時演員,也看中了一個人,但監獄官告訴我說:『這個人是個殺過10個人的連環殺手。』我不知道到底該不該用他,還有一次,一個大個子忽然沖到我面前對我說:『先生,你說到底我有什麼作案的動機?』」
對於艾什頓·庫奇來說,能夠提供他對新片最終信心的恐怕是他的媽媽,「我絕對不會拍一部我媽媽不喜歡的電影,我要始終讓她以我為榮。」庫奇說。「不過這部片子我一開始並不太肯定,所以我就把劇本給她看,她一開始也沒太搞清楚,但最後還是覺得這片子不錯,她對我說:『你只要向人們展示現實就好了,別藏起它也別給想給它包上糖衣,忠實現實最要緊了。』這話真是酷死了!」
製作背景
對於本片來說,由於一直在過去和現在的不同時間中跳躍,同時現實又出現了好幾種不同的虛擬情況,因此影片的調和問題就顯得十分重要,導演必須不停把握扮演同一角色各個時期的不同演員的表現,以把握人物性格和形象上的前後一致。「真正操作起來比我們事先想的還要困難,」製片人克瑞斯·班德說,「我們有12個演員來演4個角色的三個不同時期,機會似乎一直在和我們作對,好在演藝之神看起來沒有放棄我們。」
為了更加真實可信的展現埃文的時間旅行所造成的現實轉變,同時也為了讓這部頭緒眾多的影片看起來更加清晰明了,兩位導演付出了巨大的努力,6年來他們一直在改寫和完善劇本,以至於真正開拍之後,不管多麼復雜次序安排他們都已經清楚的銘記在心。「我們清楚這個大迷宮的每一條小路,那是因為在拍攝之前對每一個鏡頭處理,拍攝次序乃至細節,都經過了幾百次的討論。」兩位導演說,「不過,我們也覺得,能夠將超現實主義和現實主義結合起來是一種技術,這能夠給導演充分的空間來處理那些富有挑戰性的情況。」
在技術處理的方面,為了能夠將各部分劃分更加清晰明白,導演在影片各個不同的虛擬現實部分使用了不同的色調。並為此特別邀請了著名攝影師馬修·拉內蒂掌鏡。他們嘗試了柯達所能提供的各種膠片來展現現實世界的不同變化,採取了包括經典黑白片,黑色電影和藍調彩色在內的多種色彩感覺的表現形式。拉內蒂說:「也許我們的攝影技術不是最正統的,但對這部妙趣橫生的電影來說,也許恰恰是一個優勢。」他的確在電影中使用了許多非常規鏡頭,比如手持鏡頭,傾斜拍攝,一些變速運動鏡頭和小景深鏡頭等等,並希望這些鏡頭能夠展現出男主角埃文在時間中穿行對未來和現實都全無把握的心情和感受。
⑻ 蝴蝶效應這電影講的是什麼道理
無可選擇的選擇 很偶然地看到一個關於電影《The Butterfly Effect》(《蝴蝶效應》)的帖子,介紹影片有幾個版本的不同結局,很有些意味;重新勾起了我對這部電影的感觸。 It has been said that something as small as the flutter of a butterfly』s wing can ultimately cause a typhoon halfway around the world. -Chaos Theory 這是混沌理論中最通俗、也最為人所知的表達了,「蝴蝶效應」的提法最初出自1972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混沌學開創人之一E.N.洛倫茲在美國科學發展學會第139次會議上的論文:「巴西叢林一隻蝴蝶偶然扇動翅膀,可能會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掀起一場龍卷風」。一個混沌系統是無法預言、操縱和控制的,而且對於系統的初始條件具有極端敏感的依賴性,在系統初始任何一點點細微的改變,都會在系統後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埃文在發現自己可以通過閱讀過去的日記回到那個時間點、並找回失去的記憶時,為了得到最理想的現在,他一次次地回到過去,可是每一次的改變都是「猜到了開始,沒有猜到結局「:記起了對凱莉的愛,凱莉卻間接地因此而死亡;和凱莉成為了戀人,卻殺死了她的弟弟;解救了小狗,卻使得倫尼殺死了湯米而被關進精神病院,凱莉也內疚地墮落成吸毒的妓女;救了塞姆普太太和她的孩子,自己卻成了殘疾,倫尼和凱勒則成了幸福的一對兒……每一次的追回時間都以為可以通過已知的結局改變最終的「現在」,沒想到改變的還僅僅只是開始……每一次不甘的閃回,像極了《大話西遊》中用月光寶盒攔下自刎的劍;但後者幸運的是只要改變時間的快慢,而埃文卻在無奈地同隨之而變的「現實」抗爭…… 導演一共安排了四個結尾,可真正用到的結尾只有兩個。一個是導演加長版的結尾,埃文看到的家庭電影是埃文的母親即將產下埃文,進入歷史的埃文決定自己結束這一切,他用雙手掐住了臍帶,結束了自己剛要開始的生命,現實的生活中沒有埃文,凱莉跟湯米被離婚後的一母親監護,遠離了那個BT父親,自然也就沒有了雷管事件。劇場版的結局是埃文看到的家庭電影是第一次認識凱莉的聚會,回到從前的埃文罵了凱莉,他與凱莉沒有成為好朋友,凱莉跟湯米的監護權也由母親得到。工作後的埃文在街上偶遇凱莉,但卻沒有相認。另兩個結局也是按劇場版的結局設定的,一個是埃文遇到凱利後,返身去追凱利,另一個是兩個相認。 我不幸地看到的正是那個更具好萊塢式的劇場版結局——當初就隱約地覺得這個結局略顯倉卒和蒼白,現在想來是為了迎合市場溫情的需求吧。而我,是願意選擇前一個結尾的。 我們常常會後悔、後悔當初的選擇,於是會說如果我當初如何如何,今天就能如何如何了——真的會是這樣的嗎?知道了結局,就能改變起因嗎?埃文擁有的能力可以說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一副用之不盡的後悔葯。用它,可以收回一句失言、彌補一個過失、追回一個愛人、挽回一場戰爭……——但,真的可以「反悔」嗎? 混沌理論在時空傳送中的應用就是在時間的「過去」作出的一小點改變,都會導致時間的「未來」無可預知的劇變;所以,意圖通過改變過去而影響現在的做法唯一的結果就是——不可預料!因此,對過去選擇的後悔和假設都是無義的,它未必能夠導向優於現在的可能;所以,我們只能(也必須)相信:每一次的選擇都是最好的選擇了! ——然而這,還不是最大的悲劇! 想到了古希臘悲劇、想到了俄狄浦斯王。希臘神話中的「神」(或者是「命運」)也隱隱約約地在埃文的身邊露出臉來,前者的神諭(或是先知的話)和後者的「現在」都是一個不可扭轉的必然——些微的差別只在於當初的「神」更加地專斷,現今的命運卻允許有所不同;但它們的結論是趨近的,共同趨向於不完美的、悲劇的肯定!!任何的抗爭都是徒勞的,埃文一次次在已知的結局上去修改發生的原因,但「每一次掙扎都只是使命運這張網收得更緊一些罷了」——而這,恰恰是古希臘悲劇中最震撼的地方!如果俄狄浦斯王、這位生下來就註定要弒父娶母的悲劇之人可以選擇,我想,他也是會寧可切斷臍帶、不要有這個生命的開始吧! 這是一部可以有很多理解和歸屬的電影。可以是玄疑片可以是心理驚悚片,可以是講述為愛犧牲的言情片也可以是預想時空旅行的科幻片——但我更願意把它理解為對命運抗爭的迷茫和無奈、並最終只能以自我的結束作為妥協……這也許恰恰揭示了人生的一些真諦吧! 這是豆瓣上的 http://www.douban.com/review/1011251/ 還有時光網上的也不錯 http://www.mtime.com/movie/10825/comment.html#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