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摩根電影結局什麼意思

摩根電影結局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1-05-21 23:39:04

⑴ 七宗罪電影有何寓意,結尾有些看不懂啊

最後的畫面:黃昏,威廉獨自站立。對應最後的台詞,就算世界永遠不是美好的,也都值得為之奮斗。黃昏以後的黑暗和必然到來的黎明,必然永久對立。正是如此,威廉在黃昏中的身影,猶如黑暗中的守護者,讓人可以安心在黑暗中奮斗,前行。這也是《七宗罪》最後的精華所在,雖然陰郁充斥全片,希望之光在最後一刻卻如此的溫暖。

七宗罪,其最初是由希臘神學修道士龐義伐草撰出8種損害個人靈性的惡行,包括暴食、色慾、貪婪、傷悲、憤怒、懶惰、妒忌和傲慢。六世紀後期,天主教將8項罪行減至7項,以對愛的違背程度為准則,將自負並歸於傲慢,傷悲歸於懶惰,並加入妒忌,將其順序改為:傲慢、妒忌、憤怒、懶惰、貪婪、暴食及色,欲。

(1)摩根電影結局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但丁在《神曲》里根據惡行的嚴重性順序排列七宗罪,其次序為:

一)淫慾-不合法禮的性慾,例如通姦。(但丁的標準是「過分愛慕對方」,而這樣便會貶低了神對人們的愛)

二)暴食-浪費食物,或是過度放縱食慾、酗酒或屯積過量的食物。(但丁的觀點是「過分貪圖逸樂」)

三)貪婪-希望佔有比所需更多為之貪婪。(或是以但丁的觀點,貪婪是「過度熱衷於尋求金錢上或權力上的優越」)

四)懶惰-懶惰及浪費時間。(懶惰被宣告為有罪是因為:其他人需更努力工作以填補缺失,但應該的事情還沒有做好,對自己是百害而無一利)

均衡:一方比另一方付出更多。(從但丁的神學觀念上去看,懶惰是「未能全心愛上帝,未能全副精神愛上帝,未能全人之心靈愛上帝」-具體來說包括懶惰、怯懦、缺乏想像力、滿足及無責任心)

五)憤怒-源自憎恨而起的不適當(邪惡的)感覺,復仇或否定他人,在律法所賦予的權力以外,行使懲罰他人的意欲亦被歸作憤怒。

六)嫉妒-因對方所擁有的資產比自己豐富而心懷怨怒(對自己資產的喜愛變質成了忌恨其他更美好事物的擁有者的慾望)

七)傲慢-期望他人注視自己或過度愛好自己。因擁有而感到比其他人優越、把自己定位成比上帝或他人更優秀的存在。

四世紀當時的埃及僧侶伊瓦格里厄斯·泊恩太格司(Evagrius Ponticus),把這些罪行定為八種「致命的激情」(8 deadly passions),而在東正教方面,這些沖動仍然被描述為「致命的激情」,而不是深藏在他們體內的罪孽。而主動迎接這些「激情」或拒絕與這些「激情」對抗的人在正統基督徒道德神學(Orthodox Christian moral theology)方面是被定位成有罪的。

⑵ 最後的摩根戰士

◆簡 介:
1757年,英、法這兩個在歐洲大陸結下世仇的國家,在哥倫布發現的新大陸上又在進行一場爭奪殖民地的戰爭。
在哈德遜河西岸,居住著一個只剩下三個人的印第安部族-莫希干族,父親金卡加、兒子安卡斯和白人養子那達耶過著傳統、安寧的游獵生活,他們敬慕神靈,只為生存而狩獵。但英法兩國為了自己的私慾,將各印第安部族也拖上自己的戰車,使各部族陷入滅亡的絕境。
登肯少校帶領一隊英軍士兵護送門羅上校的兩個女兒可娜和愛麗絲與其父親團聚,休倫族的馬瓜是他們的向導,馬瓜的妻女早年被英軍所殺,對英國人的仇恨已在其心中埋藏多年,馬瓜將英軍帶入休倫族的伏擊圈,在可娜面臨危急之時,被路過的那達耶父子所救,並將其一行送到可娜父親所在的威廉亨利堡,使其父女團圓,經歷了共同的磨難後,丘比特之箭已射中了可娜和那達耶。此時的威廉亨利堡已被法軍圍攻多日,危在旦夕,為免被全殲,英軍只能同意交出城堡,全軍撤離,在途中英軍被馬瓜所帶領的休倫戰士所重創,可娜姐妹再次被那達耶父子所救,逃亡途中他們被休倫人追上,為了保留生存的希望,那達耶忍痛與可娜分別,並叮囑她:"無論如何要活下去,我會去找你,無論要多久,無論要走多遠,我都要找到你!」然後消失在瀑布下。
次日,那達耶到休倫族的駐地請求其酋長釋放可娜姐妹,登肯少校最終用自己的生命換得了可娜的自由。最終,在高山之巔、在綠蔭之下、在悠揚的琴聲中,三個莫希幹人與馬瓜進行了一場了斷恩怨的決戰,每個人都勇敢的直面自己的命運......
歷史背景:七年戰爭
seven years' war1756~1763年,英國、普魯士同盟與法國、奧地利、 俄國同盟為爭奪殖民地和歐洲霸權而進行的戰 爭。亦稱第三次西里西亞戰爭。漢諾威等少數德意志邦國參加英普同盟,瑞典、西班牙和薩克森等大多數德意志邦國加入法奧俄同盟。
主要參戰國的戰略企圖各不相同:英國試圖打擊和削弱法國,擴大殖民地,建立海上霸權;普魯士企圖吞並薩克森,並將波蘭變為其附屬國;奧地利企圖削弱競爭對手普魯士,奪回西里西亞;法國力圖吞並英王的世襲領地漢諾威,遏制普魯士的崛起,保護海外殖民地;俄國企圖奪取東普魯士和波蘭,向西部擴張領土;瑞典則要奪取普屬波美拉尼亞。此次戰爭是法國大革命前歐洲各大國捲入的最後一次歐洲大戰,戰場遍及歐洲、北美、印度和海上。歐洲是陸戰的主戰場,主要是反普同盟各國同普魯士交戰;在北美、印度和海上,主要是英、法之間作戰。戰爭爆發時,普魯士軍隊約20萬人,訓練有素,戰鬥力強,但四面受敵,戰線太長,兵力不足,其主要盟國英國僅能對其提供財政援助;法奧俄同盟戰爭潛力雄厚,總兵力約63萬人(法軍21萬、奧軍9萬余、俄軍33萬),但彼此戰略目標各異,步調不一,行動遲緩。針對這種情況,普王弗里德里希二世採取先發制人,各個擊破方針,決定首先打擊薩克森。
1756年8月28日,普軍主力9.5萬人突然侵入薩克森,10月擊敗前來增援的奧軍,迫使薩克森投降。次年4月,普魯士進軍波希米亞(捷克),5月在布拉格附近擊敗奧軍,但6月在科林地區被道恩伯爵指揮的奧軍擊潰。普軍被迫放棄布拉格,撤回薩克森。與此同時,法軍10萬人在哈斯滕貝克附近擊敗漢諾威軍隊,法奧聯軍一部6.4萬餘人從西面逼近普魯士。同年5月,俄軍7萬人開始進攻東普魯士,7月先後佔領梅梅爾和蒂爾西特,8月底在大耶格斯多夫地區擊敗普軍。9月,瑞典軍隊1.6萬人在波美拉尼亞登陸。面對險惡形勢,弗里德里希二世頻頻調動軍隊,抗擊各路敵軍,並親率普軍2.1萬人,於11月5日在羅斯巴赫之戰中擊敗法奧聯軍,以損失550人的微小代價取得殲敵8000人的戰果;12月5日在洛伊滕之戰中採取斜向沖擊法,再敗奧軍,殲敵2.2萬人。1758年1月,俄軍重新發起進攻,佔領東普魯士首府柯尼斯堡(今加里寧格勒),並向普魯士腹地推進。弗里德里希二世率主力迎擊。8月25日,俄普兩軍在奧得河畔的措恩多夫激戰。俄軍傷亡約2.3萬人,普軍傷亡1.4萬人。年底,俄軍撤回本土過冬。1759年7月,俄奧兩軍聯合行動,會師奧得河地區,爾後向普魯士腹地進攻。8月12日,弗里德里希二世率普軍5萬人在法蘭克福附近庫訥斯多夫與俄奧聯軍9萬人會戰。普軍仍沿用斜向沖擊法,遭慘敗,損失2萬餘人。與此同時,英軍在漢諾威的明登擊敗法軍。9月,奧軍佔領德累斯頓,並於11月迫使1.2萬普軍在馬克森投降。從此,普軍元氣大傷,轉入戰略防禦。由於奧、法與俄國存有分歧和矛盾,因而未能乘勝擴張戰果,使普魯士獲得喘息之機。1760年6月,普軍在蘭茨胡特被奧軍擊敗,但8月在利格尼茨附近取勝。10月9日,俄軍一度侵佔柏林,但對戰局影響不大。11月3日,普軍在托爾高之戰中擊敗奧軍主力,戰局出現轉機。
在海上和海外戰場,英、法兩國爭奪激烈。1756年5月,法國艦隊在地中海梅諾卡島海戰中擊敗英國艦隊。1757年,英軍攻佔孟加拉。1758年後,法國因深陷歐洲戰場,在海上和各殖民地的爭奪中連遭失敗。1759年,法國艦隊先後在拉古什和基伯龍灣被英國艦隊擊敗。1760年,英國佔領法屬加拿大、路易斯安那部分地區和西班牙殖民地佛羅里達。1761年,英國佔領法國在印度的主要據點本地治里等地。
至1762年初,交戰雙方已精疲力竭,普魯士幾乎瀕臨絕境。同年1月,俄國彼得三世即位,主張與普媾和,5月宣布退出反普同盟,歸還俄軍佔領的普魯士領土。同時,瑞典也退出戰爭。普魯士方轉危為安。7月,普軍在布克斯多夫擊敗奧軍。此後,各國相繼停戰議和。1763年2月10日,英、法兩國簽訂《巴黎條約》,法國將其在北美、西印度群島、非洲和印度的大片屬地割歸英國。15日,普魯士與奧地利、薩克森簽訂《胡貝圖斯堡和約》,規定西里西亞仍歸普魯士所有。戰爭至此結束。
此次戰爭後,英國成為海上霸主,法國進一步受到削弱,俄國加強了歐洲強國的地位,普魯士在德意志的特殊地位得到鞏固。戰爭中暴露了以平分兵力和切斷敵方交通線為主要特徵的警戒線戰略和呆板的線式戰術的弱點,顯示了野戰殲敵的優越性。
影片《最後的摩根人》改編於james fenimore cooper所著膾炙人口的同名小說,導演邁克爾·曼次後還執導了《盜火線》、《驚暴內幕》和《拳王阿里》。憑借片中盪氣回腸的配樂,本片榮獲第65屆(92年)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

⑶ 越獄特別篇最後一越里的摩根

Jodi Lyn O'Keefe 飾演 Susan B. Anthony即 格雷琴 摩根

Lyn O'Keefe
性 別: 女
職業:演員
出生年月:1978-10-10
出生地:美國 新澤西 (Cliffwood Beach, New Jersey, USA )
身高:178CM
興趣:聽音樂 拳擊
特長:芭蕾 TAB DANCE

電影作品
Dating former "Nash Bridges" (1996)
窈窕美眉 She's All That (1999)
H20抓鬼節 Halloween H20: 20 Years Later (1998)
鴉魔戰士 Crow: Salvation, The (2000)
愛你不論代價 Whatever It Takes (2000)
禁忌師生戀 Teacher's Pet (2000)
喬治·洛佩茲 George Lopez (2002)
Red Rove(2003)
好漢兩個半 Two and a Half Men (2003)
吸血鬼之傾巢而出 Out for Blood (2004)
殘屋驚雷 Mummy an' the Armadillo (2004)
Three Wise Guys (2005)
自作聰明三人行 (2005)
威尼斯地下黨 (2005)
證據 The Evidence (2006)
越獄第三季 Prison Break(2007)

人物介紹
她是三姐妹中最小的一個。她說自己小時候是個留著碗蓋頭的小傻瓜。Jodi說當初看到二姐當模特時便暗自決心也要試一試。她做到了並且說模特工作使她增強了信心並帶來了更多的朋友。
她說在天主教學校讀書時,身體開始瘋長。從班上最矮的學生長到5'8",變成一個更高的笨手笨腳的大傻瓜。但在初中,她中途離校參加肥皂劇《Another World》的表演。然後又得到《Nash Bridges》中的一個角色,扮演 Don Johnson的女兒。後來Jodi和母親搬到了好萊塢,所以剩下的學業是通過郵件完成的。
Jodi的演藝生涯很順利,1999年熱門青少年電影《She's All That》中的一個角色使她脫穎而出。在劇中她扮演Taylor Vaughn, 學校里最受歡迎(且自負)的女孩。 當被問及扮演這樣一個角色是否困難時, Jodi 回答,"每個人在高中時都見過像Taylor Vaughn這樣的人..參加各種表演, 每天都見得到這種女孩。"
Jodi一直在兩部劇里擔任演出,而《Nash Bridges》已於2001年完結。 她的上一部電影作品是Rose McGowan的鮮為人知的《Dearly Devoted》的續篇。她在劇中的擔任的角色叫Debbie Strong, 而 Rose扮演Debbie Strand, 這把影迷們弄糊塗了, 但仍在增加。
之後Jodi就被踢回家並一直參加角色試音。影迷們經常在論壇上留言,奇怪為什麼這樣一個年輕,有天賦且相對低片酬的女演員會兩年找不到工作?答案呢?她與Nash Bridges中合作過的Jaime Gomez相戀了。否則沒有其它理由了。在職業剛剛有起色時她卻消失了。不過她偶爾出現在電影首映式和晚會上。

⑷ 一部電影,主演是摩根·弗里曼,是在一個監獄里,主角可以感受他人的痛苦,並且引導犯人們,他們經常講一

摩根·弗里曼的是《肖申克的救贖》,但沒有感受他人痛苦的能力。


有感受他人痛苦能力的監獄片,片名是《綠里奇跡》,裡面有一隻比較神奇的老鼠。

《綠里奇跡》是弗蘭克·達拉伯恩特執導,湯姆·漢克斯等主演的電影,改編自史蒂芬·金的小說《綠色奇跡》。

講述30年代,保羅是位負責看守死牢的獄長。電影利用倒敘的方法講述保羅在老人院回憶起在當獄長時,高個子黑人殺人犯約翰·考菲來到死牢後發生的超自然事件。

影片對人性有著極為深刻的探討。

⑸ 摩根弗里曼有一部電影最後結局是他穿著白衣服在水上走是什麼電影

冒牌天神BruceAlmighty(2003)


導演:湯姆·沙迪亞克

編劇:SteveKoren

主演:金·凱瑞/摩根·弗里曼/詹妮弗·安妮斯頓/菲利浦·貝克·霍爾/凱瑟琳·貝爾/史蒂夫·卡瑞爾

類型:劇情/喜劇/奇幻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上映日期:2003-05-23

⑹ 摩根弗里曼最後的騎士結局是怎麼回事

以下觀點僅為在下一己之見,如有偏頗還望各位看官指點,包涵。

那麼我還是從頭講起吧,故事的開頭描述了一群精英士兵脫穎而出,踐行騎士道精神且效忠於一位同樣忠義耿直的主公巴托勛爵。巴托勛爵的一生我們不是非常了解,但從他部下的忠勇我們可窺知一二,他在皇帝陛下面前對自己「罪孽」的分訴中也可看出,他認為自己平生最大的過錯在於多年來對無道政策的抗爭不足,以及沒能親手誅殺奸賊,這不是一時血氣的口舌之快,乃是沉積於心數載的真實呼聲。巴托勛爵為 了自己的子民和地位曾隱忍持守中庸,但現在決意犧牲這些警醒世人,巴托勛爵的死不是一時糊塗,一生為了領地的居民做縮頭烏龜沒有理由在大限將至的時候親手毀掉這一切。電影開始不久,皇帝的特使離開後,勛爵和騎士有過一段對話,勛爵此時已身患絕症時日無多,此後賜劍給雷頓,希望他繼承自己的家姓,這不單是因為勛爵已無子嗣需要另立接班人,更重要的是勛爵清楚自己對抗朝廷新法的結局,包括犧牲性命,包括失去領地,子民可能會被流放。希望雷頓以後可以帶領自己的子民過屬於他們的生活。巴托勛爵是在皇帝和百官面前被雷頓斬首的,鏡頭一黑並無懸念。雷頓淋在雨中,那悲傷又憤怒如同狼的眼神成了蓋扎莫特攝政王難以擺脫的夢魘。故事中的皇帝並非愚蠢,他在蓋扎莫特提議處死雷頓未果離開後和當時的第一內閣大臣有過這樣一段對話——皇帝對內閣大臣說:我知道你不信任蓋扎莫特,但是他的野心和貪婪非常符合我的要求。這就不難看出皇帝的用意了,蓋扎莫特只是皇帝的棋子,國家的賦稅要增加,充盈國庫,也以此削弱貴族們的權力,這壞人需要一個人來當,最後黑鍋也由他來背,這個人就是蓋扎莫特。皇帝和巴托勛爵都很清楚彼此的立場,所以兩個人在朝堂上才如此例行公事的做了自己該做的事。後面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雷頓卧薪嘗膽一年,假意離棄妻子,「荒淫醉酒」,「嗜賭成性」,賣了主公親賜的佩劍,對主公的女兒被賣作妓女視而不見。這一切都是為了復仇,最終討回公道,他成功的騙過了蓋扎莫特攝政王的指揮官,與部下湊齊了所有復仇的條件,策劃了一個縝密的行動計劃。這里不得不提一下蓋扎莫特的指揮官,這是一位幾乎沒被提到過名字的騎士,也是一位真正的騎士,他知道自己主公的罪惡奸險,但因騎士的忠誠,他還是恪守和貫徹了自己的道路,沒有背棄自己的主公最終死在雷頓劍下,我們可以看到這位騎士很有人情味的一面,比如他殺死欺壓流放居民的士兵,他對雷頓墮落的嘆息,他在向主公回稟雷頓行蹤時的包庇,他在雷頓殺進內城,要與其決斗時恭敬行禮。各為其主,無奈刀兵相見。雷頓手刃了多疑、詭詐、虐妻、貪婪,精神分裂的蓋扎巴特第一內閣(前第一內閣去世後,他陞官接續了這個官職),伸張了正義,奪回了主公的榮譽,詮釋了騎士精神的信德勇力,雖然第七軍團損傷過半,但他們無怨無悔。

重點來了,雷頓最後在刑場到底如何了呢?他有沒有死呢?

答案是沒有死。

這里很多朋友都疑惑了,有的人認為是開放式結局,有的人認為是平行結局,當然我還是要強調一下這是我的一己之見。雷頓打算用自己一命抵罪,拯救自己剩餘的部下。有這樣一個畫面,他的部下們在經歷了這場浴血奮戰後回去與家人團聚,雷頓自己也帶著傷回去見了自己的妻子,這些事都發生在他去刑場之前。使我斷定雷頓沒有死的決定性理由不單是畫面最後雷頓睜開了眼睛(有人說這象徵了騎士精神不死,我也覺得有理),更多的是對皇帝立場的思考。皇帝為了稅收讓蓋扎莫特來背黑鍋拉仇恨,無奈還搭上了政見不和的巴托勛爵的命,在蓋扎莫特的利用價值用盡以後,皇帝和他在陽台上有過一段對話,大致意思是你也貪夠了,我稅收也夠了,我扶你當個高官,然後我來宣布減輕稅收裝個好人。從皇帝撤掉他護衛軍的時候就不難看出,這貨的利用價值到此為止了,已淪為棄子,再無實權,高官職權名存實亡。這個時候雷頓出來殺了蓋扎巴特皇帝是完全無所謂的,唯一的問題就是有傷皇家顏面,所以當著眾臣的面皇帝要拿出一個態度來,為了自己的權力和威嚴。皇帝當然知道巴托勛爵正直,知道他的騎士們忠勇,是國家精神的象徵,也不想節外生枝殺他們的指揮官激怒他們,不過戲還是要演的。當雷頓走進刑場,我就一下子明白了,這刑場並沒有設在喧鬧嘈雜的廣場,不是斬首示眾以儆效尤。這里是城堡後院,在場的士兵也不多。皇帝親自坐在長椅上看著雷頓,雷頓來到皇帝面前跪下,兩個人有一段眼神交流。這里雷頓單膝下跪和所表現出的態度並非單純禮節,而是一副效忠和遺願已了的神情。皇帝也知道他沒有反意,然後拍拍屁股走了。意思很清楚,你以後不要再出現了。雷頓最後應該是被流放或者自行隱居了,皇帝的所有目的都達到了,也無所謂殺不殺他,不殺的好處總多過壞處。以上觀點僅供參考,如有不當還望指點。

這部片子還有很多的細節和亮點,比如攝政王左手上不癒合的傷口(如同勛爵的詛咒),比如騎士們的生活和情感,他們的信仰和精神,攝政王的指揮官與雷頓之間的英雄相惜等等等等,我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了,請大家細細品味吧。

補充一下,關於上面我所說的「皇帝和巴托勛爵都很清楚彼此的立場,所以兩個人在朝堂上才如此例行公事的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我看到了一些朋友對皇帝的「不公正評價」覺得有必要展開說明一下為好,不是偏袒皇帝出來辯護,只是幫助大家梳理一下脈絡。與其說巴托勛爵是單純的與皇帝政見不合,不如說多少有些變相成全的味道。以下我們全部用「影片原文」說話。開篇,皇帝的使者來傳旨,主角雷頓對使者就很不客氣,使者走後,巴托勛爵甚至將聖旨扔在地上。這都不是沖著皇帝,而是沖著此時掌權的攝政王蓋扎莫特。皇帝的目的很簡單,就是鐵了心要從貴族們手中收回金錢和一定的權力,甚至不惜犧牲一位他明知正直的大臣,而且這位大臣還是開國功勛和立朝重臣的後裔,其本人也地位顯赫。勛爵在朝堂上的「認罪」實際上是在宣揚自己的政治主張,就是我不接受這種勒索,我不認同朝廷養奸。但開弓沒有回頭箭,皇帝的立場也不能輕易動搖,皇帝沒有表現出多麼震怒,只是順水推舟,殺雞儆猴,敲山震虎,以至於答應蓋扎莫特要求雷頓親自斬首勛爵的提議。處死,沒收財產和領地,流放子民,一竿子戳到底。連皇帝身旁的第一內閣都勸阻說:陛下,這樣的判決對貴族來說史無前例啊!但皇帝堅持,他要用勛爵送他的這顆人頭為自己的新法開路祭刀,可見其決心。第二個脈絡在前面提到的皇帝說要利用蓋扎莫特的貪婪,利用這貪婪做什麼呢?打壓貴族,收回貴族的財產。平分勛爵的土地給貴族們乃是權宜之策,打個巴掌給個甜棗。第三處脈絡是能夠說明通篇皇帝用意的重點,就是陽台上與蓋扎莫特的對話——在專制和民主之間需要有平衡,你對第一委員會的態度將會對貴族和臣民減輕賦稅。蓋扎莫特回答說:為您效力是我一生的榮幸。皇帝繼續說道:你的任命(攝政王晉升第一內閣)同時是你對所有貴族索賄的結束之機。說得非常透徹吧?皇帝糊塗嗎?不糊塗。皇帝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從決定開始減輕賦稅就能看得出來,最後黑鍋還是蓋扎莫特來背,好人皇帝當,給你升個官作為獎勵,你拿了多少錢我是知道的,而且這些錢是我讓你拿的,也要交還給我。皇帝之前給攝政王各種權利,對其索賄視而不見,表示默許的態度是蓋扎莫特敢於直接和勛爵叫板的王牌,但從天台對話後,蓋扎莫特作為棋子的利用價值也就結束了。最後皇帝放了雷頓一馬,刑場做局保全皇室威儀,讓雷頓消失,也小小的補償了對巴托勛爵的虧欠。

關於一些朋友表示雷頓回家探妻是倒敘,實則是在影片最後殺了刑場的衛兵甚至皇帝後逃走了,這完全說不通。首先要明白雷頓去刑場是去幹嘛的,是去赴死的,為了抗下誅殺朝廷命官的大罪,他的死是要成全律法,保全部下,也會青史留名,他在進入刑場的途中,衛兵們對他的態度也是十分尊敬的。如果他想逃命,應該在殺死蓋扎莫特之後就率自己的眾部下連夜逃走,甚至家眷和財物都可以在他們復仇計劃開始之前准備妥當或先行讓他們出逃,他又何必回去呢?只為了殺幾個刑場的衛兵彰顯一下自己神勇再逃跑?我實在是不能理解這種脫褲子放屁的行為,再說手刃內閣大臣已經足夠神勇了。那麼他是想殺皇帝嗎?當然更不可能。要考慮這事的後果,殺個蓋扎莫特還要夜間行動攻其不備,與隨後趕來的大部隊硬碰硬也傷亡甚大,那麼公然與皇帝為敵是什麼結果可想而知,無論刺殺成功與否,他主公巴托勛爵的榮耀都會盪然無存,他們也將徹底淪為亂臣賊子,那些被流放的子民也將會遭到屠殺,這就與他們至今的所有行為相左了。主公是開國元勛後裔,手下的兵卻謀反?難道勛爵從一開始就是想預備他們弒君篡位的?人言可畏。主公死後還會被摸黑,他們和他們的家眷,屬地被流放的子民都要被殺盡,一切都將毀於一旦。雷頓在進刑場之前,對副官託付了主公曾向他交代的遺命——帶領他的子民。這也說明雷頓是極力的想要保全他們,而不是讓這些人跟著自己成為謀反者的同黨,一生東躲西藏,被殺戮,漂泊不定。所以這問題就很顯明了,雷頓在刑場殺死衛兵甚至是皇帝後逃跑回家去見妻子的假設是完全不能成立的。

⑺ 美國電影《魔法奇緣》的結局

網路里有介紹但是不詳細,我又去網上找了找,搜到了個挺好的的影評,里邊介紹的很詳細,包括結局。以下是答案。樓主有空了看看,挺不錯的。首先註明一點兒,結局是:王子最終解救了公主,然後回到童話世界,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本片採用了動畫和現實拍攝相結合呈現方

《魔法奇緣》劇照(20張)式。
當經典的迪斯尼童話世界遭遇現代的紐約市……對於美麗可愛的吉塞爾公主來說,出生在動畫國度--安大拉西亞的她,過著有如童話故事般美好的生活。吉塞爾擁有一個完美公主應該具備的一切:美麗的容貌、純潔無瑕的心靈、動聽的嗓音、能夠與小動物交流的奇特本領。她和所有的公主一樣,期待著有朝一日能和真愛分享最甜蜜的初吻。
幸運的是,擁有一切的吉塞爾還具備了無人能及的好運氣,她的願望在遇見愛德華王子之後,變成了美好的現實,這位帥氣灑脫的勇士,是通過吉塞爾快樂的歌聲,在森林裡尋覓到了她的倩影……四目相接之時,他們知道真愛就站在眼前,雖然只相識了一天的時間,吉塞爾已經和愛德華定下終身的誓約,相邀第二天舉行婚禮。
enchanted然而,在去婚禮的路上,吉塞爾卻遇到了阻礙,她碰到了邪惡的娜麗莎女王,愛德華王子的繼母,一個嫉妒心極強的女巫,她不能容忍威脅到了她的王位的吉塞爾,化身為一個老乞婆,將吉塞爾推進了無底的泉眼……那是一個逆轉時空的漩渦,穿越了漩渦的吉塞爾竟然來到了一個遠離童話的地方,那裡不再是豐富多彩的音樂之鄉,更沒有動畫人物。吉塞爾自己也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女人,出現在一個永遠都不可能相信魔法的存在的世界--曼哈頓。
在這個全然陌生的環境中,一個嚴肅實際的離婚律師羅伯特和他的小女兒摩根,向這個天真無邪、穿著公主裙的女孩伸出了援手,為她提供了一個暫時的住所。與此同時,吉塞爾的白馬王子也不顧一切地沖過魔法漩渦,來到現實世界中拯救自己的愛人,與愛德華一起的,還有他的僕人納撒尼爾和吉塞爾最好的朋友,一隻名叫皮普的花栗鼠。雖然現實是冷漠且殘酷的,吉塞爾卻用她無邊的熱情和快樂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經歷了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的沖擊與碰撞之後,吉塞爾最想知道的,仍然是童話故事中「王子和公主永遠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在現實世界裡是不是依然可以存在?

⑻ 電影《割喉島》中,摩根抵達割喉島的時候,只剩下大概不到20人,最後她船上為什麼那麼多人

他非要個v

⑼ 越獄第四季16集被打傷的那個女特務格雷琴 摩根後來怎麼樣了

是的,一直沒有交代。
不過傳聞會在稍後的外傳中出現。。。
以下是網上的消息:

另外兩集外傳會在7月21日以DVD的形式推出,不過英國天空電視台聲稱會在5月26日(當地時間)搶先播出,不過未經證實。也敬請期待~!
增加的兩集的"《越獄》外傳"分別名為《The Old Ball and Chain" 》和《Free》,有點電視電影的感覺,故事獨立。劇情發生在第四季大結局之後的幾天。FOX電視台透露這是「邁克爾(Michael)獨自面對的一個非常高難度的越獄挑戰」,而且,格雷琴(Gretchen )也會再次出現在劇中。

⑽ 摩根弗里曼演的一部電影,結局最後一個人對摩根弗里曼說rabbit jump求電影名字!

《尋求正義》(其它譯名:餓兔子跳,飢餓的兔子跳起來)是Ascot Elite Entertainment Group發行的一部驚悚動作類電影,由羅傑·唐納森執導,尼古拉斯·凱奇、詹紐瑞·瓊斯和蓋·皮爾斯等聯袂主演。該片於2012年3月16日在美國上映。該片講述了一個男人的妻子成為一場殘酷罪行的受害者,隨後,他陷入一個復雜的地下秘密組織的故事。

閱讀全文

與摩根電影結局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泰迪熊電影在線觀看免費國語 瀏覽:598
變成魚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48
抖音開直播怎麼看電影 瀏覽:162
夜場的女人電影有哪些 瀏覽:694
推薦諜影重重一樣好看的殺手電筒影 瀏覽:901
3D電影竟什麼格式的 瀏覽:978
在英國如何下載愛奇藝電影下載 瀏覽:262
買好電影票怎麼進場 瀏覽:304
電影解說大全好看 瀏覽:903
信仰電影多久 瀏覽:300
如何報迅雷下載的電影剪輯 瀏覽:35
推薦好看愛國電影 瀏覽:137
電影院超大桶爆米花多少錢一份 瀏覽:989
誠信教育電影有哪些方面 瀏覽:137
電影畫幅怎麼設置 瀏覽:100
關於電影的ppt免費下載 瀏覽:544
印度神傳奇電影有哪些 瀏覽:33
他往我的碗里吐口水是什麼電影 瀏覽:932
電影背叛講的什麼 瀏覽:461
拍好電影怎麼上院線 瀏覽: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