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拍微電影需要多少錢的設備
設備真心沒多少錢,幾萬就可以。最起碼懂點拍攝吧,對機器要有一定的了解吧,這些都是硬體還好說,學就可以。最主要是後期費時費力。前期你地劇本,策劃,場地,分布,剪輯,基礎特效等等等。這些都不懂能拍出什麼好的微電影。現在微電影不比前兩年好做,現在做的人太多了。最起碼有幾百萬人在做。前幾年也就幾萬人而已。賺小錢很容易,大錢就難了。
② 拍攝微電影需要哪些器材
拍攝微電影需要哪些器材經過考驗和專家推薦如下:
拍攝微電影最基本的配置,VG20E套機,三腳架,加上一個腳輪。
後期的軟體用初學用繪聲繪影基礎用pr做片頭,佳能EOS 5D MARK II+REDROCK的支架+跟焦器+RODE VIDEOMIC +ZOOM H4N數字錄音機+瑞鴿LED監視器+福萊仕DSLR RIG肩托+螳螂臂+手持穩定器+MINI軌道佳能EOS 5D MARK II是大部分人的首選。就個人經驗而言,佳能EOS 600D在拍攝視頻時已經夠用了,而且翻轉屏在拍攝過程中還能帶來很大的便利。
為了實現更接近視頻拍攝的操作體驗,附件也很重要。一些國產品牌的產品也非常好用,性價比很高。視頻拍攝不再讓他人獨美尼康D800/D800E支持以FX、DX兩種畫幅格式錄制全高清和高清視頻,通過使用B 幀數據壓縮模式,能在H.264/MPEG-4 AVC 格式下以30幀/秒的速度錄制1080p全高清視頻並獲得更高的動態影像質量,D800/D800E可錄制清晰的立體聲,內置有外置立體聲麥克風輸入的介面。
經典之作的實用小升級佳能EOS 5D Mark III,高清畫質的幀頻增加了50fps。以慢動作播放也能得到自然的慢鏡頭影像表現。EOS 5D Mark III使用SMPTE制定的規格為基準,以時/分/秒/幀的形式表示時間碼。此外通過用新增的耳機端子連接市售耳機,能夠一邊確認錄音狀態一邊拍攝短片。小投入大產出佳能600D+曼富圖701雲台腳架+RODEVIDEOMIC+反光板+LED燈+高速SD卡。或者iPhone 4S+app,app的選擇很多,我們推薦VidEditor,免費版本就夠用了。
3大問題 要小心
1.從工業設計上來說,單反相機的設計是不適合手持拍攝連續、穩定畫面的,所以通過專業的支架進行改造是必須的。
2.相機鏡頭的變焦、對焦行程都太短了,很容易失焦。使用跟焦器是個不錯的方案,或者用超焦距這類的技巧。
3.要求照相機的錄音很精準本身有些「強人所難」。解決辦法就是買一個小MIC。對於個人創作的短片,劇本肯定是第一位的,編劇基本就是導演,所以推崇導演中心制,找來志同道合的朋友當演員和攝像師、錄音師,自己剪輯,輸出、上傳到網上。 商業微電影項目,就像是一個植入了產品廣告的短片。修改幾十遍劇本是很正常的,然後就簽合同開始拍攝,拍攝過程往往會被甲方打斷,不斷發過去讓甲方確認。最後時間實在不能再拖了,你們的微電影就做出來了,帶著「遺憾和無奈」上傳吧。
③ 拍微電影需要哪些器材
單反一台、挑桿話筒一個、錄音筆一隻。
一、錄音筆、挑桿話筒
如果用單反拍微電影,聲音是個必須解決的問題。
單反具備錄音能力,但功能太差。
話筒不行,又沒有降噪、防風等功能。
所以拍同期聲的話,必須配挑桿話筒、錄音筆。
實際上錄音筆是必要條件,可以說如果沒有錄音筆和挑桿話筒就沒法拍微電影。
但想拍出電影風格的畫面,還需要很多的附件。
二、小滑軌
小滑軌可以說是微電影拍攝利器。
從用途來說,小滑軌已經脫離了軌道的范疇,有了自己的用法。
功能與傳統的軌道已經不同了。
用小滑軌可以完成傳統軌道的跟功能、推拉鏡頭功能。
還可以完成部分小搖臂的功能
例如將軌道斜側鎖定,可以完成升降拍攝……
三、小斯
拍微電影的話,小斯坦尼康當仁不讓。
有了小斯你可以拍出手提長鏡頭風格。
當然用這玩意你的有臂力,還得練功的說。
四、跟焦器
少啥也不能少了跟焦器。
沒了跟焦器,別說跟焦了,聚焦都費勁。
可以說是拍微電影的必備品。
五、小搖臂
如果從影視劇拍攝的角度看,小搖臂是必備品。
不誇張的說,在影視劇中一半鏡頭離不開小搖臂。
六、遮光斗
關於遮光斗,一直很有爭議。
有些朋友認為很有用,另一些則認為是「樣子貨」.
實際上遮光斗在控制雜光方面確實很有用,但這要看的質量要求標准。
如果要求畫質精確,就得用遮光斗。
七、軌道
如果有條件,還是帶上軌道吧。
穩定、可靠!
如果你拍一個微電影,有這些固然好。
沒有,也沒關系!
其實微電影的概念就是「拿起來就拍」……
④ 拍攝微電影需要什麼樣的高清攝像機(設備)
REDONE比較合適。33mm畫幅,最高4K的解析度。目前很多微電影、電視電影、小投資的故事片兒都是這款攝像機拍攝的。
RED ONE是數字電影攝像機,其可拍攝水平像素高達4096(4K)的高質量清晰圖像,並直接將圖像以電子格式存儲在硬碟存儲器里,從而實現了全數字化製作。
(4)拍微電影需要什麼設備擴展閱讀:
Big RED ONE最大的看點來自於那枚1100萬像素的Mysterium CMOS,24.4×13.7mm(APS-C畫幅是22.5 x 15.0 mm)的尺寸顯示這是一款16:9規格的感光元件。
聯想到不久前有關索尼新型CMOS的報道,很顯然07年高端影像設備感光元件市場將是CMOS的天下,這款產品2540p的解析度將會對現有的主流1080p專業高清DV造成巨大的沖擊。
2006年美國NAB設備展上,與眾多佔統治地位的知名攝像機廠商相比。RED ONE只能算是一個無名小卒,甚至在當時被誤認為是一個騙子公司。
但就是這樣一個低調的小公司,在給我們提出一個全新概念後,在短短的兩年內攪亂了整個攝像機的市場。
⑤ 拍攝微電影(高清)需要哪些設備
如果是紀錄片形式的並且一個人干,我建議你只要考慮手持dv,或者租個攝像機吧。單反的話,價格和攝影效果性價比不高。
設備配件主要是你沒資金啊,總不能要求你租買個斯坦尼康、搖臂、軌道等等的,另外手持的晃動感更能體現記錄片的感覺吧。沒經驗沒資金,配件就先別考慮啦。還有人手問題,想拍個稍微有點看頭的,都要湊個拍攝組<劇組>。場記、場務、燈光...這些都是基礎。
主要是看你的能力了。記住鞋子要合腳。
⑥ 拍微電影 適合用什麼設備
一般平民可承受小成本微電影
軟體方面:最重要有一個好的本子
硬體方面:主器材 1、一般畫質 普通愛好 DV(推薦sony pj-350以上版本,價格3000左右)
2、高品質高畫質 專業攝像機(推薦索尼HXR-NX3 價格17000左右)
3、高品質畫質 單反相機 (要求攝像專業技能很高,運動極易虛焦,需要精確跟焦,也可以買馬達跟焦器,成本不低於第二種,優勢在於畫面有別於攝像機,縱深更強烈,易於營造畫面)
輔助器材:標准: 三腳架 遮光罩 反光板 紅頭燈
專業級:肩架穩定器 2-3米級搖臂(價格1000左右) 軌道車(3000-5000) 航拍器(5000左右) 排燈 射燈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⑦ 拍微電影一般都用的什麼機器啊
要看你什麼要求,影視是最燒錢的,如果是一般人或者學生拍電影的話,一般的DV就可以,或者有條件的話HD攝錄一體機是必要的,尤其對影視專業的學生來說,用DV就實在有點一般了。再好一點的話可以是廣播級HD攝錄一體機,一般的HD攝錄一體機,像索尼PMW-EX1R,這個真正嚴格來說只能拍紀錄片或者婚慶,包括廣播級的,廣播級可以錄制電視視頻,一般的HD機要幾萬,廣播級至少也10萬以上,這是一個節點。這之下的這兩種機器,之所以不能跟電影院放映的影片相比的根本原因是畫面,因為真正好的電影都是用膠片拍的,數碼攝像還是無法跟膠片效果相提並論,畢竟色彩柔和性等諸多方面差距太大了。不過也有畫面能跟膠片攝像機相比的非膠片攝像機,不過那叫數字攝像機,拍出來的片子也就是所謂的數字電影,不過效果跟膠片電影基本沒差,這類機器最實惠的當然是RED ONE和索尼F3,尤其是前者,基本上如果想要拍畫面好的片子的話,性價比最高的肯定是租用或者購買RED ONE了,RED ONE其實就極為專業了,裸機是沒法弄的,必須一整套配置,整個下來也要好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當然如果你更有錢或者大製作,直接弄一套阿萊什麼的膠片機,那一套幾百萬上千萬都不止了……當然還有一個最討巧的解決辦法,就是用5D2,價格沒HD攝像機那麼貴,但拍出來的效果都能與膠片機媲美了,說實話我一直不明白RED ONE以下檔次的HD機有什麼存在意義,就是因為5D2的拍攝效果遠遠優於這些機器,價格還便宜很多
⑧ 自己拍微電影,至少要准備什麼器材
拍攝微電影最基本的配置,VG20E套機,三腳架,加上一個腳輪。
後期的軟體用初學用繪聲繪影基礎用pr做片頭,佳能EOS 5D MARK II+REDROCK的支架+跟焦器+RODE VIDEOMIC +ZOOM H4N數字錄音機+瑞鴿LED監視器+福萊仕DSLR RIG肩托+螳螂臂+手持穩定器+MINI軌道佳能EOS 5D MARK II是大部分人的首選。就個人經驗而言,佳能EOS 600D在拍攝視頻時已經夠用了,而且翻轉屏在拍攝過程中還能帶來很大的便利。
為了實現更接近視頻拍攝的操作體驗,附件也很重要。一些國產品牌的產品也非常好用,性價比很高。視頻拍攝不再讓他人獨美尼康D800/D800E支持以FX、DX兩種畫幅格式錄制全高清和高清視頻,通過使用B 幀數據壓縮模式,能在H.264/MPEG-4 AVC 格式下以30幀/秒的速度錄制1080p全高清視頻並獲得更高的動態影像質量,D800/D800E可錄制清晰的立體聲,內置有外置立體聲麥克風輸入的介面。
經典之作的實用小升級佳能EOS 5D Mark III,高清畫質的幀頻增加了50fps。以慢動作播放也能得到自然的慢鏡頭影像表現。EOS 5D Mark III使用SMPTE制定的規格為基準,以時/分/秒/幀的形式表示時間碼。此外通過用新增的耳機端子連接市售耳機,能夠一邊確認錄音狀態一邊拍攝短片。小投入大產出佳能600D+曼富圖701雲台腳架+RODEVIDEOMIC+反光板+LED燈+高速SD卡。或者iPhone 4S+app,app的選擇很多,我們推薦VidEditor,免費版本就夠用了。
3大問題 要小心
1.從工業設計上來說,單反相機的設計是不適合手持拍攝連續、穩定畫面的,所以通過專業的支架進行改造是必須的。
2.相機鏡頭的變焦、對焦行程都太短了,很容易失焦。使用跟焦器是個不錯的方案,或者用超焦距這類的技巧。
3.要求照相機的錄音很精準本身有些「強人所難」。解決辦法就是買一個小MIC。對於個人創作的短片,劇本肯定是第一位的,編劇基本就是導演,所以推崇導演中心制,找來志同道合的朋友當演員和攝像師、錄音師,自己剪輯,輸出、上傳到網上。 商業微電影項目,就像是一個植入了產品廣告的短片。修改幾十遍劇本是很正常的,然後就簽合同開始拍攝,拍攝過程往往會被甲方打斷,不斷發過去讓甲方確認。最後時間實在不能再拖了,你們的微電影就做出來了,帶著「遺憾和無奈」上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