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急 電影台詞:「你到底要哪個」 在哪一部電影有,或者類似的都可以
嗯,在那個。我是特種兵之火,藍刀鋒裡面有一場援救的時候,兩個人只能救一個的時候,那個出不出去,說了一句話,你到底要哪一個?
② 你到底想要什麼--影評 楊德昌《麻將》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麽。他們就等著別人來告訴他們,所以,只要你用很誠懇的態度告訴他,他想要什麽就對了。知道為什麽嗎?因為沒有人願意在失敗的時候承認自己的錯誤,他們寧願自己是上當被別人騙……」 這段台詞用不同的手法在《麻將》里演繹了很多次。太多所謂成功的人都會指導別人「你需要什麼」,而自己到頭來不知道自己何去何從,人人都是演員,成功人士的演技更勝一籌。紅魚,對著他爸滿口不屑的「我什麼都懂」、「世界上只有兩種人,騙子和傻子」、「要動腦筋而不是動感情」。最後呢,一個滿以為自己成功的紅魚,在情緒崩潰之下開槍殺人,騙了這么多人,沒動過一次感情。最後的結局卻是把自己騙了。善惡是這么說的,關於善的倫理定義顯得非常危險,因為我們缺乏對邊界的信任感。唯有像楊德昌這樣,用前面極端的惡和無序來襯托結尾的溫暖愛情,我們才能感覺到「善」的清晰度。慾望是惡之花,然後這些孩子的「惡」卻像只是醉酒之後的無稽,你又不忍去打斷和救贖。心靈上的迷失導致了不相信別人,不相信自己。如果,綸綸在導演的塑造下,代表了善,不也只能如此,他的羞怯和茫然也就註定了他不能真正成為一個少年冒險者和大善的化身。虛榮香港他們這些台灣小混混相信吻女人是會「衰」的(這似乎是一種隱喻,對應紅魚說的「要動腦筋而不是動感情」)。而安琪兒對香港說:我吻過的男人個個都是開賓士的。提到虛榮,我會突然想到兩年前紅起來的「毒葯」,幾乎就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男人,我知道無數女人為之痴狂。他是怎麼包裝自己的?紅色貴族,財富顯赫,出身名校,外表帥氣,冷峻溫柔。現在的年輕人已經逐漸懂得了權利、財富和外貌的重要性。誰都一本正經的否認,誰都不可避免的淪陷。然而,「毒葯」是一場騙局,虛榮是場更大的騙局。楊德昌險惡的讓每一個主角都往我們身上的軟肋插刀子,無論是紅魚、香港、牙膏還是綸綸,無論是安琪兒還是馬力特(她的一句「我只想知道你愛我還是不愛我」難道不也是一種扭曲的對自己感情認知的「虛榮」?)。麻將有人說楊德昌相當幽默的把觀眾耍了,麻將在影片里只出現了一次就被他用來作了影片名,確實我看之前滿以為這會是一部充滿麻將聲的文藝獨白。楊德昌是要說四個人組成「惡」的輪回,還是要說三缺一,又或者是人生就像打麻將:別人要什麼,其實你不知道。當然也有人說影片講的是四人游戲,彼此猜測其他人手中的牌,雖然有很大的運氣成分,但是通過算計牌面差的人卻不一定會輸,麻將的樂趣也就在於此。影片中四個男主角像互相依賴,彼此猜忌。其實電影中出現的所有角色都是人生牌局中的游戲者,是都市中的一個物慾符號,拚命索取,卻又不付出真誠。在楊德昌的電影里,這個世界上的人們都在一起搓麻將,而且不到死的時候,他們都不會「聽牌」的,於是,他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敘事楊德昌之所以選擇這個紫醉金迷的都市下的小混混群體來進行電影敘事,則是因為群體當中埋藏著豐富性和生動而細膩的生存神經。有影評這么說:一個群體的瓦解,象徵著這個群體當中每一根神經的震顫與破碎。它概括而濃縮,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義。它把觸角滲透到四面八方,然後目睹它們一點點地受到磨礪乃至破損,從而完成與實現內心整體的驚顫。這就像,哲學家說世界上任一個的死亡都代表了你和我的死亡一樣。不要懷疑一切,你是紅魚、香港、牙膏,你也是綸綸。你把惡放大到極致也把善用溫情點燃。其實開槍的是你,被開槍的人打死的也是你。楊德昌在講一個青春故事,一個把青春放在棋牌桌上的賭局。夢想錢是賺不完的,最後賠進去的是自己的命。
③ 對白:你說吧你到底是要老婆還是要魚的電影名字,很老的電影了
好不容細想起來,電影應該叫站直了別趴下。這個情節還慢經典的,電影里還是有很多深意的哈哈,可以仔細看看。
④ 你到底要幹啥,我就 我就問問,你光問問又不買,那不扯淡一樣嗎,對話是這樣叫什麼電影
廢柴兄弟第三季 修睿演的
⑤ 這是什麼電影: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你沒有動力,沒有實際目標
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該給想要什麼,沒有動力沒有目標,這種情況下你應該鼓起勇氣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勇往直前。
⑥ 《傲慢與偏見》的電影里達西向伊莉莎白表白說了很多話,然後伊利莎白問達西:「你到底要說什麼「
這個真不記得了,你可以重新看一遍電影啊,反正這電影多看幾遍沒有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