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伯爵夫人的影片評價
《伯爵夫人》描寫的是美國盲人外交官傑克遜為實現在舊上海開一家最浪漫、最完美的酒吧,而與流落於上海的喪夫俄國貴族索菲婭伯爵夫人邂逅而展開的一段微妙情感旅程。精彩的人物塑造、精緻的畫面影調、精妙的音樂旋律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節發展,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上海的光與影中,人性、愛欲、仇恨、動盪重重疊疊,傳遞出融合中西的人類情感和人性溫暖。
電影眾多人物的塑造果真出彩,幕後陣容堪稱豪華。傑克遜的雖已落魄卻孤傲、執著,索菲婭的高貴不再,卻依然在大庭廣眾之間妖艷、清高,回到逼仄的住所則無奈、失落,還要遭受來自親人們的冷眼相看和迴避女兒的目光。他和她在異國的土地上,頑強地與命運抗爭著,艱難地追求著夢幻般的理想。片尾,傑克遜終於向索菲婭發出愛的呼喚,是那麼的含蓄而又那麼地紳士,而索菲婭的回應又是那麼的自然和真切,簡直是「簡.愛」的再版,令人拍案叫絕、回味良久,一種悠遠的凄涼的美感油然而出,從中也折射出了人世的滄桑感。
影片攝影杜可風延續著他那精雕細琢的藝術風格,濃抹重彩地表現出人生的長流和生活的無情。索菲婭年少富貴時,一身白衣白褲,無憂無慮地揮舉著白色的網球拍,整個畫面純潔無暇、高雅經典;尚未失明且有抱負的傑克遜,牽著女兒的小手走在兩邊松樹成林的小道上,鬱郁蔥蔥、生機一派。然而,動亂的上海,盡管不失絢爛,卻也陰雲密布,成千上萬難民逃亡的離亂場景,真實流暢,觸目驚心。尤其是松田最後跨出傑克遜酒吧時,隨著彈簧門的來回晃動,傑克遜臉龐上的光線時明時暗,鮮活地映照出了傑克遜內心的激盪和較量,形象生動,過目難忘。諸如此類的傳神遞情的畫面和影調,貫穿於全片,也震撼著觀眾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