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不重拍上甘嶺電影
《上甘嶺》這部影片非常震撼,講述了60年前我們的前輩為了我們現在的和平,付出努力和犧牲的故事,想想都覺得心潮澎湃。
而且這部影片也可以說是一個時代的標志性作品,如果這個導演沒有資深的閱歷以及拍攝的技巧,是完全不可能超越原作的。
說起上甘嶺的故事,我家的爸爸就會滔滔不絕,因為他曾經是一個軍人,因為軍人骨子裡的那股血性讓他不敢忘記前輩們的犧牲。
而爸爸說起現在的戰爭片時都是一副不屑的樣子,因為他感覺現在的影片都偏商業化不真實,所以很多大導演也看到了這一點,不敢貿然重拍。
『貳』 上甘嶺電影梗概
《上甘嶺》是中國長春電影製片廠1956年攝制的戰爭電影(黑白),講述的是朝鮮戰爭中上甘嶺戰役的事情。影片並沒有面面俱到地反映這樣一個震驚中外的戰爭,而是通過志願軍某部八連這樣一個連隊從接收陣地,由防禦戰轉入坑道和最後發起反攻,收復主峰的43天戰斗經歷,再現了那場驚心動魄的戰役,熱情謳歌了志願軍戰士為追求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無私無畏的獻身精神。其主題曲《我的祖國》成為紅色經典歌曲。
1952年秋,朝鮮戰爭進入最後的關鍵階段。美國侵略者竟在板門店談判休會期間,調動六萬多兵力,在三八線附近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企圖奪取上甘嶺陣地,進而攻佔五聖山,用武力獲得他們在談判桌上得不到的東西。堅守上甘嶺陣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與敵人浴血奮戰,打退了敵人二十多次的瘋狂進攻。此後,他們又根據上級指示,退入坑道堅守陣地,拖住敵人,使之無法前進一步。在坑道里,他們遇到了各種難以想像的困難。不僅與外界的聯系被敵人切斷,而且缺水缺糧,生存艱難。但為了祖國、為了朝鮮人民,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堅守了二十四天,從而贏得了時間,使中朝軍隊取得了大進攻的勝利,並使整個朝鮮戰場的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美國侵略者被迫重新坐下來談判,無可奈何地在停戰協定上簽了字,朝鮮人民得到了和平。
『叄』 你可知道當年拍攝《上甘嶺》電影時的一些故事嗎
電影《上甘嶺》是沙蒙,林杉制導的一部抗美援朝的經典影片,是根據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改編而來,取材於著名的上甘嶺戰役。
影片講述了在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在連長的率領下,堅守陣地,與敵人拚死奮戰,最後取得勝利的故事。
這部電影在挑選演員時,為了把張忠發的形象塑造的更加突出,沙懞直接決定讓高寶成來飾演。
影片中張忠發和戰友們一起抓松鼠的一段,原本計劃是抓鳥的,但是沙蒙覺得這個設計有點不對勁,戰場上槍聲一響,鳥就飛走了,該怎麼抓呢。後來就決定了抓松鼠,這段設計對戲的節奏起到了很好的調節作用,表現出了志願軍戰士們的樂觀的革命精神,將人物的刻畫體現的非常到位。
為了更好的拍攝這部電影,也為了能夠更加真實的展現當時戰場的激烈和殘酷,劇組前往朝鮮上甘嶺進行實地考察。
當大家到達五聖山上時,還是被當時情景震撼到了。雖然上甘嶺已經沒有了硝煙,但是山上都是光禿禿的,連一顆樹木都見不到。山頂的石頭都被炸翻起,嶺上到處都是厚厚的子彈殼,炮彈皮。
劇組雖然面臨著很多困難,但是為了再現當年的場景,最後決定在安東附近造出了一個「上甘嶺」。為了體現戰爭的殘酷,在拍攝時,非常注意場景的轉換,比如坑道的石頭塊在炮火的轟擊下變成了一堆碎石等等,非常注重細節。讓觀眾更能體會到當時的情節。
所以才有了最後的《上甘嶺》,讓觀眾更加的震撼,更能感受到戰爭的殘酷,體會到志願軍的無私的奉獻精神。
1、《上甘嶺》軍事顧問是趙毛臣,他是上甘嶺戰役中四連指導員,親自在坑道里指揮戰斗的。拍攝電影時,他曾操作郭留諾夫重機槍射擊配合錄音,因此電影中你聽到的重機槍聲音都是他打出來的。
2、片中八連連長張忠發的原型並不光是134團七連連長張計發,雖然他們名字差不多。他的原型還包括特功八連連長李保成和四連指導員趙毛臣等人,張忠發當過師長警衛員這段應該取自15軍警衛連連長王虜,他曾經是秦軍長的警衛員,犧牲在增援上甘嶺的路上。
飾演張忠發的演員高保成名字和李保成也相近,不過這是巧合。
3、師長的原型是時任45師師長崔建功,他是東北軍出身,在直羅鎮戰斗中被紅軍俘虜,後來成為開國少將。
4、最後反擊犧牲的通訊員楊德才原型並不是黃繼光,而是用胸膛頂住爆破筒和敵人碉堡同歸於盡的苗族小戰士龍世昌。
事實上,整個上甘嶺戰役中和敵人同歸於盡的戰斗英雄記錄下來的就有38人,僅僅在黃繼光犧牲的那天夜裡就有四人,除了黃繼光之外還有賴發均、龍世昌和歐陽代炎。
所以,楊德才的原型也可以說並不止一個。
5、衛生員王蘭的原型一般認為是王清珍,不過她並沒有進入坑道一直在後方工作,坑道里是沒有女衛生員的。這一點在電影上映後被很多志願軍老戰士指出,但和同樣虛構的小松鼠一樣,這也是導演為增加藝術感染力所做的設計。也有很多志願軍老戰士看了電影之後非常感動,他們認為坑道里有女衛生員很好。
6、一排長說的「望梅止渴」故事被他加工過了,事實上曹操的「望梅止渴」並沒有吃酸梅這段,不過一排長改編的非常好,讓觀眾聽了嘴裡都會有酸水。
7、喬羽在寫《我的祖國》歌詞時,導演沙蒙的要求是等什麼時候這部電影沒人看了,你的歌也有人唱,事實上喬羽做到了。
8、《我的祖國》里的那條大河是不是長江?喬羽說是的,之所以不直接說長江,是因為幾乎每個人的記憶里家鄉都有一條大河,如果具體指到長江就狹隘了。
9、《我的祖國》作曲是劉熾,他和喬羽合作過很多次,比如《讓我們盪起雙槳》。《我的祖國》第一句「一條大河」非常經典,幾乎一聽就讓人有想流淚的感覺。事實上,這句歌詞的旋律來自於抗戰歌曲《盧溝問答》的第一句:永定河~~~......
10,最關鍵一條,電影中拍攝的坑道內景是在長影廠的攝影棚拍的,導演將坑道變寬了變高了,條件也變好了。事實上,電影放映後,軍事顧問趙毛臣曾被倖存的戰友責備:毛臣啊,你呆的坑道是這樣的嗎?
現實中的坑道更窄、更小,人都站不直身體只能擠坐在一起。坑道內空氣污濁氣味難聞,缺少食物、葯品和飲用水,有些重傷員送不下去在坑道里犧牲了。此外,坑道里遭受到的危險比電影中嚴重很多,戰斗也更激烈。
電影的原型之一特功八連先後增補過800多人,幾乎是一個小團的人數,戰後只剩下6個人,原來的八連只剩3人。
也就是說,現實的戰斗比電影《上甘嶺》要殘酷很多,很多!
趙毛臣的兒子趙振軍是54軍160師479團的戰士,1979年對越反擊戰犧牲,榮立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