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中國電影發展史
1 前言
自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的誕生到2005年,中國的電影已走過了整整一百年的歷程。在這百年的中國電影歷史長河中,中國電影的發展史離不開中國武術的熔入。
中國電影從無聲、單機、黑白影片到高科技、大投入、環繞立體聲巨幕電影,乃至全球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節,以武術及以尚武崇德的俠義思想為主題的電影占據了中國電影的重要地位。因此,可以說,中國武術促進了中國電影的發展;中國電影推廣和宣傳了中國武術。
2 武術與中國電影發展的三次高潮
2.1第一次高潮
中國電影第一次武術動作片高潮出現在20世紀的20年代至30年代。在當時,人們習慣稱其為「武俠電影」。 武俠電影隨著中國電影的發展而發展到了第一次高潮。這個期間各種各類的武俠電影紛紛出現。
其武俠電影的急速發展,是與當時的文化背景、武俠小說等都有一定聯系的。1928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根據武俠小說《江湖奇俠傳》改編並攝製成武俠電影《火燒紅蓮寺》。歷史上人們也一直認為《火燒紅蓮寺》是中國第一部武俠電影。
當時紅極一時的《火燒紅蓮寺》,其票房和社會人氣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在以後的3年內,為滿足觀眾的要求,《火燒紅蓮寺》的續集竟拍了有18集之多。就連今日的美國巨片《蝙蝠俠ⅰ》、《蝙蝠俠ⅱ》、《蝙蝠俠ⅲ》都會感到汗顏。《火燒紅蓮寺》說的是,湖南的瀏陽和平江兩地為爭碼頭而引發械鬥,涉及到武林中的昆侖派和崆峒派,以及紅蓮寺廟等。劇情可以不去深入,而《火燒紅蓮寺》的連續18集,事實上形成了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次武術動作片高潮。以後在1940年和1993年,香港又製作了兩集,從而使《火燒紅蓮寺》總共拍了20集。
在整個1929年至1931年期間,上海的50餘家影片公司,共拍了250餘部武俠電影,佔全部出產影片的60%。
由於日本侵華戰爭,中國電影受到了巨大的創傷,同時也導致了中國武俠電影第一次高潮的結束。
2.2 第二次高潮
中國電影第二次武術動作片高潮出現在20世紀的50年代末至70年代。在60至70年代,武術動作片和言情電影一樣,成為支撐香港和台灣電影業的兩大支柱。在這期間,涌現了一批代表這個時期武術動作片的最高水平的演員與導演。如李小龍、洪金寶等及以後的成龍、元氏兄弟等。
1958年,香港峨嵋製片公司首先拍攝了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和《碧血劍》,之後,台灣地區也出現了武俠電影,如1960年台聯影片公司的《七劍十三俠》等。
1973年,中國武術動作片翻開了重要的一頁。《猛龍過江》,是李小龍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是世人公認的遠征歐洲打入世界影壇,並獲得成功的武術動作影片。同年的《龍虎爭斗》是李小龍與美國好萊塢華納影業公司合資生產的影片,成為中國第一部與國外電影公司合作的武術動作片。《死亡游戲》是李小龍自編、自導、自演的最後一部影片,遺憾的是李小龍並沒有拍完這部電影就去世了。
此後,雖然香港和台灣的武術動作片還繼續在生產,但作為群體性的武術動作片創作、拍攝、效應等逐步減退了。
2.3 第三次高潮
中國電影的第三次武術動作片高潮出現在20世紀的80年代初。1980年,北京電影製片廠首拍了劉曉慶主演的《神秘的大佛》,打開了武術動作片的先聲。1982年由河南開封市演出公司和香港聯華電影聯合公司攝制的、李連傑主演的《少林寺》真正掀起了武術動作片的第三次高潮。在這期間,大量的武術動作片題材的影片誕生了,如1983年的《少林寺弟子》、《武當》、《武林志》等;1984年的《自古英雄出少年》、《木棉袈裟》、《大刀王五》等。同時,武術動作片有了將動作片與民族文化相融和的意韻。
由中國內地所引發的武術動作片與香港和台灣的武術動作片有一定的不同之處。即相比較而言,在敘述故事的前提下,更多的表現了一種民族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思想的熏陶。
步入90年代,香港的武術動作片又有了一個新的篇章,1992年的《新龍門客棧》、1993年《東方不敗》、《獅王爭霸》等對中國電影具有較大的影響。尤其是間隔了半個多世紀的《火燒紅蓮寺》,在1993年又拍了第20集的連續系列。以及1994年的《天龍八部》等等,都對武術動作片的第三次高潮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所有的武術動作片中,以出生於廣東佛山的黃飛鴻的武術生涯為題材的武術動作片達到了空前的程度。從1949年的《黃飛鴻傳》至今,已有了100餘部關於黃飛鴻武術生涯的故事片。
3 武術動作片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在整個武術動作片中出現了許多代表人物,而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主要從以下幾點探討。
3.1李小龍
在20世紀60至70年代期間,李小龍從武術的詠春拳開始創造截拳道,而後進入影視圈,轟動世界影壇。從而使中國武俠電影又進入了第二次高潮。
李小龍作品有童年時期的作品《富貴浮雲》、《細路祥》、《人之初》、《雷雨》、《人海孤鴻》;1969年《丑聞喋血》;1971年《唐山大兄》;1972年《精武門》;1973年《猛龍過江》、《龍爭虎鬥》;1973年《死亡游戲》(未完)。
在李小龍的電影中尤其是《唐山大兄》這部武術動作片,是由香港嘉禾電影公司所製作。該片成功塑造的中國英雄人物「唐山大兄」帶動了中國電影進入世界電影市場,主角李小龍由此而成為了一代國際電影巨星。
3.2 成龍
出生於1948年的成龍,數十年的從影使其成為全球的公眾人物。他的電影有很多,基本以《警察故事》系列、《醉拳》系列為他奠定了武術動作片的地位。此外,具有影響力的電影有《群龍譜》、《A計劃》、《蛇形刁手》、《奇跡》、《紅番區》、《霹靂火》、《簡單任務》、《我是誰》、《一個好人》、《尖峰時刻》等等。成龍1995年就獲得了香港浸會大學的榮譽社會學博士。他的《醉拳ⅱ》赫然登上了美國《時代》雜志,被評為十大電影佳片。成龍熱心於慈善事業和公益事業,尤其是為2008年的北京奧運當形象大使。
3.3李連傑
1996年在英國倫敦舉行了「李連傑作品專輯展映」,出現了異常熱烈的哄動場面,反映了李連傑已成為繼李小龍、成龍之後在歐洲備受矚目的中國功夫明星。李連傑的武打動作,除了傳統的中國功夫之外,又加入了好萊塢的動作特技效果。李連傑成功地打入了德國、比利時、美國、日本等西方國家。
李連傑作品有1982年《少林寺》;1984年《少林小子》;1986年《南北少林》;1988年《中華英雄》;1989年《龍在天涯》;1991年《黃飛鴻》;1992年《黃飛鴻ⅱ》、《笑傲江湖》等;1993年《獅王爭霸》、《方世玉》、《太極張三峰》等;1994年《洪熙官》、《精武英雄》及2004年《英雄》、2005年即將上映的《霍元甲》等。
李連傑的身價隨著其名聲業越來越高,從1982年《少林寺》的數百元,到1996年香港龍祥電影公司與永勝娛樂公司簽下了《黑俠》、《黃飛鴻ⅵ》等三部片子,達到了3600萬港幣;而以後的影片也在千萬美元之巨。
3.4 其他代表人物
《武當》中的司馬劍(趙長軍飾)、《塞外奇俠》中的卓已航(原文慶飾)、《武林志》中的東方旭(李俊峰飾)等。在眾多的武術動作影片中,以《黃飛鴻》為題材的影片可以說是達到了武術動作之最。而飾演《黃飛鴻》的演員也幾乎囊括了所有的武術動作片名演員。如成龍、李連傑、洪金寶、元彬、甄子丹、趙文卓、王群、邱建國等;還有不少其他名星。如譚永麟、劉家輝、梁小龍等。在這其中《黃飛鴻》中的黃飛鴻(關德興飾)。1940年開始,關德興飾演《黃飛鴻》,一直到1970年,整整演了99部以《黃飛鴻》題材的電影。
4 中國武術動作電影的發展趨勢
從《定軍山》到《卧虎藏龍》再到2005年周星馳《功夫》、徐克的《七劍》的中國電影百年的發展史中,可以看到武俠電影的發展趨勢。
4.1重視電影節的評選與獎項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電影節有3000多個,而國際製片人協會承認的國際A級電影節一共是11個。在這林林總總的電影節中,其中奧斯卡是國際A級電影節中舉足輕重的國際電影節,同時也是商業性最強的電影節之一。中國的電影界對此十分重視與關注,如張藝謀近年來的每一部大片似乎都劍指奧斯卡,而且都是與武術動作片有關的電影。
對於中國電影來講,奧斯卡不僅僅是一個在世界面前亮相的好機會,更是一個爭奪世界電影市場的契機。參加奧斯卡,得獎不易,既使獲得提名也同樣具有意義。而如果獲得獎項,則對中國電影的整體形象提升和世界電影市場的定位都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2001年的73屆在奧斯卡的獎項,稱為中國武術功夫電影的《卧虎藏龍》再一次使中國武術動作片亮相全球影壇。《卧虎藏龍》是由李安導演的,李安有著中國內地、中國台灣和美國的生活經歷。而整個劇組有中國內地、中國台灣和中國香港的演員以及美國和馬來西亞的華人演員組成。在獲獎的時刻,輿論界稱其為「世界華人的電影藝術成就」。
在奧斯卡的獎項提名中,《卧虎藏龍》得到了10個獎項的提名。最終得到了最佳外語片獎、最佳美術指導獎、最佳攝影獎、最佳原作音樂獎等4項大獎。這是中國電影首次在國際A級電影節奧斯卡中的舉足輕重的獎項。
有意思的是,這部配英文字母的華語片還在美國引發了學中文的熱潮,甚至有的學校將《卧虎藏龍》劇本當教材用。
2005年,中國電影有了一個嶄新的評選活動——中國電影排行榜。排行榜4個項目,每個項目有5個提名。我們發現最佳製片人中的5部電影有2部是武術動作片,它們是《功夫》和《十面埋伏》。其中《十面埋伏》有3個項目的提名。
4.2電影市場的票房價值杠桿
從票房價值來看,《卧虎藏龍》僅在北美就達到了近2 億美元的票房、台灣的會宇多媒體以8位數即千萬元的價格取得了《卧虎藏龍》全球獨家動畫版權、包括碟片和商業性合作的授權等,《卧虎藏龍》得到數億美元的收入是毫無疑問的。
同樣,《英雄》在2004年的76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之後,在美國兩個周末的票房達到了1800萬美元,最後在全球達到了1.7621億美元的票房奇跡,而《英雄》在國內的票房收入僅占其中的17.24%。《十面埋伏》的海外版權被「索尼經典」購買了以後,其票房突破了7200萬美元。來自影片發行方中影發行放映分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7月29日開始放映的徐克的《七劍》,全國首個周末三天票房總計2600萬元人民幣,這個成績和《頭文字D》的首周票房基本持平。同時頭3天在東南亞已取得過4000萬的票房成績,發行負責人翁立表示,「從《七劍》的首周表現來看,總票房達到七八千萬難度不大。」因此《七劍》的中國電影排行榜估計也將是前列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電影排行榜以電影的票房收入作為一個十分重要的指標。
4.3娛樂性的武術動作片將異軍突起
《我的功夫女友》被譽為2005年的中國「首部現代功夫喜劇」。它糅合了浪漫、搞笑、功夫、勵志等多種元素。《我的功夫女友》是繼韓國影視明星張娜拉的電視劇《明朗少女成功記》創下收視高峰,並捧紅了張娜拉的亞洲小天後地位之後的又一巨作。圈內人把其稱作是中國版的《明朗少女成功記》。雖然由於檔期的原因,張娜拉最終未能出演此劇,但《我的功夫女友》將中國功夫與喜劇的結合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許多海外的影片商也看好該片,希望引進現代功夫喜劇《我的功夫女友》影片。
2005年3月香港引進內地的首部電影叫《精武家庭》。它是集武打、動作、喜劇溫情於一體的武術動作電影。該片由成龍監制,「成家班」參加了全部的拍攝工作。總投資為4000萬元的《精武家庭》有驚險的跳樓場面和高難度的武打動作。
而香港另一武術動作片的明星洪金寶也在2005年的4月推出了「洪式」的喜劇功夫電影《龍威父子》。《龍威父子》取景於雲南和廣西一帶,秀美的自然風光和壯觀的瀑布河流更襯托出了中國武術動作影片的傳奇色彩。
在2005年的賀歲片市場里,以周星馳為主演的,作為新年賀歲片的中國功夫電影《功夫》展現了「電腦功夫」和武術真功夫的結合。此外,影片使這賀歲功夫片不同於普通的功夫片。《功夫》一片投資1.5個億港幣,片中仿效了不少好萊塢影片的經典段落,十分搶眼。
沉寂了3年以後的徐克又推出了武俠巨片《七劍》。該片目前拍攝完畢,已經於2005年7月29日與觀眾見面。
徐克認為,劍是兵器之王,象徵著中國武俠文化的精神,劍中蘊涵著俠義的風度和修養,並且有一種浪漫盪漾在其中,無論在攻擊時和防守時,你會發現那其中藏有哲學。關於劍,徐克認為有很多內容可以發展,一招一勢讓人們重新認識劍,劍不僅僅是一個打鬥的工具,它應該有七種精神,有七種顏色。
雖然《七劍》一直被稱為2005年最受期待的香港電影。但是,一部《琴魔》日前在香港試映後,有搶走《七劍》的風頭的趨勢。《琴魔》是一部古裝武術動作片,耗資數千萬,光道具「天音琴魔」就花費了10萬以上。業內人士評論,《七劍》和《琴魔》這兩部動作片的競爭,將帶動整個香港電影市場的進一步復甦。
4.4 武術與中國電影發展的互存互進
中國電影的發展離不開武術的源泉。武術的全球化宣傳與推廣離不開中國電影。在《定軍山》成功拍攝之後100年的中國電影風風雨雨中,中國電影的發展始終與中國武術發展互存互進。
20世紀70年代,功夫巨星李小龍使世界認識了中國武術,形成了一個中國功夫的熱潮。
80年代,李連傑的《少林寺》掀起了全國的武術浪潮,據不完全的統計,在《少林寺》及其他武術動作片放映之後的數年內,全國的武術業余學校如雨後春筍般地涌現出來,竟達到了萬所之多,少林寺的所在地,河南登封地區有100餘家武術學校。其中有不乏規模較大和檔次較高的武術學校。比如塔溝武校的習武學生超過了萬人等。同時,全球的武術熱也再一次升起。
2001年獲得奧斯卡4項大獎的武術動作片《卧虎藏龍》,無論在全球電影界的影響力、票房收入的市場因素,還是在中國電影和中國武術的宣傳與推廣,都達到了一個空前的程度。
在中國電影發展的100年中,武術動作片的走向全國、走向世界,不僅僅有提升中國電影的國際地位,擴大電影的市場效應的作用,而且更有宣傳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橋梁作用和宏揚民族精神的教育作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史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通過電影進行宣傳,從而使中國走向世界,使世界認識中國。如奧斯卡、如嘎那、東京電影節等等是中國影片成為世界各國了解中國的一個窗口。再如電影《霍元甲》的放映,使無數國人為之傾倒,從而使民族的凝聚力,民族的自豪感大大提高。
中國電影是中國武術走向世界的橋梁,中國武術是中國電影發展的源泉。兩者的互存互進將永遠延續下去。
5 結語
武術是我國特有的一項民族傳統體育,其內容繁多,門派林立,表現形式多樣,具有極大的健身價值和技擊價值,同時更富於娛樂價值。電影正是反映人們的文化精神生活的一個體現,而武術動作電影又在電影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武術能夠與電影結合起來,共同促進雙方的發展。
2. 什麼是電影
■電 影
電影的特性
19世紀末,隨著電學、光學、化學、機械學等諸學科技術的發展,人類可以將活動的物像用攝影機拍攝在膠片上,又能通過放映機將這些記錄在膠片上的活動物像投射到銀幕上從此,這種被稱為電影的「第七藝術」問世了。到20世紀末的近百年時間內,電影已發展成在我們這個星球上有著廣闊的覆蓋面的與人類生活發生密切聯系的嶄新的藝術。
電影的發展是以與其相關聯的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先導的。一個世紀的時間中,電影由無聲而至有聲又至立體音響,由黑白而至彩色,由單一銀幕而至多種銀幕。這種技術上的變革,使得電影在藝術上不斷變化,成為具有豐富表現力及較大可塑性的一門藝術。
電影在逐步的發展進程中,吸收了諸多藝術的積累及創造,並逐步將這種吸收與自身特點盡可能完善地結合在一起,既有其綜合性,又有其獨立性,使電影終於成為融文學、戲劇、音樂、舞蹈、繪畫、雕塑、攝影等藝術於一身的嶄新藝術,又成為覆蓋面最廣闊的傳播媒介。
電影是兼有視覺藝術、聽覺藝術特性的視聽藝術,是兼有時間藝術、空間藝術特性的時空藝術,是善於用分解和組合的方法,在運動中表現事物運動的藝術,是需藉助於必要的放映設施、以群體性、「一次過」的方式進行觀賞的藝術……。電影的這些特性,使其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電影經營管理、電影藝術創作、電影技術工藝、電影放映發行、電影理論研究等系統,各系統內又有細致的分工,各司其職。這種分工協作,保證了龐大的電影企業的正常運轉,維持著興旺的電影王國的繁衍發展,其涵蓋之廣、分工之細、整體協調性之強,是其他藝術種類所不及的。電影的綜合性是以現代大工業生產方式和經營方式進行統籌,得以體現的。因之,也可以說,電影的產生和發展是現代大工業生產、經營的發展在藝術領域的成果。
電影是一門群眾性的藝術。電影製作是有組織的、相互依賴的群體勞動;與其他藝術相比,製作成本巨大;影片以畫面為主體,直觀、形像,通俗易懂,便於多層次觀眾觀賞;復制簡便,易於傳播,早期無聲片及有聲片產生的配音譯制方法,使電影能夠超越語言障礙在世界范圍內傳播,這種特點使得電影始終是一門大眾化的「俗文化」。電影只能在尋求與社會的同一性中生存及發展。影片既是精神產品,有其藝術屬性,同時,也是物質產品,通過傳播渠道,進入市場流通,又有其商品屬性。電影觀眾既是藝術欣賞者又是商品消費者。成本巨大的電影再生產是無法依賴個人或集團承擔的,而只能依賴於社會,也就是廣大的人民群眾。因此,電影只能以各種方式求得盡可能多的群眾的認同,方能生存,方能發展。任何想把電影囚於「沙龍」和「象牙塔」內的想法和行動,都是難以成功的。電影只能偶爾充當「沙龍」及「象牙塔」中的匆匆過客,它生存的土壤仍在群眾之中。近一個世紀的電影發展的歷史,也就是電影工作者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以與之相適應的方法尋求社會容納、群眾認同的歷史。
為尋求社會容納、群眾認同,電影必然要實現與人民群眾、與社會進步的結合。電影問世之初,是以新奇的技術滿足吸引群眾的娛樂需要。然而,只具備純娛樂功能的電影「雜耍」、「游戲」時期很快就結束了,電影開始對現實生活進行能動地反映,逐漸具備教育、認識、審美諸多功能並努力將其寓於娛樂功能之中。無聲片時期崛起的天才大師C.卓別林的電影創作,就是這方面的傑出代表。在近百年的發展歷史中,電影雖程度不同地出現過扭曲、變異的不健康成長狀況,然而它終究要回到與人民、與時代、與社會進步相結合的道路上來,這是電影發展的主流。不論是美國的好萊塢電影、蘇聯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電影、義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法國的新浪潮電影,或是正在勃興的第三世界電影,都是在這一主流前進中騰起的一個個浪潮。在這一主流中,電影幾乎與20世紀人類生活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諸多領域發生了密切的聯系。電影既反映了人類社會的變革,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類社會的變革,成為人類社會生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雖然,隨著電子工業的興起而誕生的電視,曾一度危及電影的生存及發展,然而,現在它們已經日趨融合,走上了相互補充、相輔相成的發展道路。這是因為,電影已在百年來與人民、與時代、與社會進步的結合中,產生了自身生存、發展的活力。當然,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影還將面臨著更新、更多的競爭和挑戰,電影仍需在尋求社會容納、群眾認同中汲取生命的活水。
電影是遍及全球的世界性藝術,它在現代大工業生產比較發達的國家中首先興起並迅速發展,在美國好萊塢電影的鼎盛時期,曾以其為中心成散射狀遍及世界各地。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電影,在經過短暫的對外來電影的單純模仿階段之後,便進入將電影在本國家、本民族中移植的階段,即實現電影本體與本土的結合,使電影與本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相適應,與本民族群眾的生活風俗、倫理道德、文化積累、欣賞習慣相適應,只有這樣,電影才能在本土尋求到被社會容納、群眾認同的必要條件。幾十年過去了,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電影工作者,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在實現電影本體與本土日趨完美的結合中,各自從本民族文化傳統中汲取精華,創作出具有本國、本民族特色的電影,形成世界電影的豐富多樣,並以多點散射的方式相互滲透、廣泛交流,使得世界電影發展呈現出在宏觀上異中求同、微觀上同中求異的局面。
中國電影的產生和發展
電影是19世紀末由西方傳入中國的。一開始是由外國人在中國放映、攝制影片。1905年,北京的豐泰照相館攝制了京劇舞台紀錄片《定軍山》,揭開了中國人攝制影片的歷史序幕,至今,中國電影已走過了80餘年的路程。
中國電影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五個時期。
1905年到1931年是中國電影前輩將誕生在西方的電影藝術移植到中國、並在已被西方電影以絕對優勢佔領的中國電影市場上取得立足之地的拓荒時期。1913年,中國的第一部短故事片《難夫難妻》問世。之後,相繼有電影攝制機構出現,進行國產影片攝制與經營,但均為小規模的、時斷時續的、收效甚微的嘗試。1923年,明星影片公司的《孤兒救祖記》以豐厚的票房收入證實國產影片在中華大地立足的可能性,隨即吸引了一批投資者對民族電影的關注,相繼成立了電影企業。至1925年,在上海,就出現 100多個。從各種不同渠道湧入電影行業的投資者、創作人員各顯其能,各行其道,在與外國電影競爭的總背景上相互激烈競爭。經過一段時間的混亂發展,形成以明星、聯華、天一這三個初具規模的電影公司為主的製片工業,經歷了家庭倫理片、社會言情片、民間傳說片、神怪武俠片等類型片創作熱潮的起起伏伏。其中,神怪武俠片將中國武術、中國戲曲中的武打及電影特技巧妙地融於一體,以中國傳統道德中「俠義精神」為主,一度蜂擁而起,甚至泛濫成災,雖以粗製濫造者為多,但也使後來發展成中國特有的「功夫片」得具雛型。這一時期的中國電影,多以迎合城市市民觀眾趣味以保證票房收入。在內容上多宣揚傳統封建道德,在形式上多順應中國戲曲及文明戲以適應觀眾的欣賞趣味。拓荒時期的中國電影帶有濃厚的純娛樂性及純商業性,其根本原因是未與中國社會變革的主流——中國人民的民主革命運動發生緊密的聯系,與「五四」運動後文學、戲劇、音樂、美術諸多藝術領域中蓬勃興起的新文化運動格格不入。因而呈現出混亂、起落沉浮、變幻不定的局面。然而,中國電影事業拓荒者的功績還是不容抹煞的,是他們堅持不懈的奮斗,使得電影這門新生的外來藝術,在古老的中國紮下了根、站住了腳,在被外國電影壟斷的中國電影市場上爭出了一席之地,使中國民族電影成為中國都市人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也為中國民族電影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物質方面、人才方面、輿論方面的初步基礎。
1932年到1949年是第二個時期,是中國民族電影事業的探索時期。1931年9月,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東三省,翌年又發生了淞滬戰爭,國難當頭,民族矛盾尖銳。1932年由於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進入電影領域,中國民族電影再也不能脫離實際,不能不考慮廣大群眾的要求了,於是,中國電影開始成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一個重要陣地,電影舉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旗幟,確立了大眾化的路線方針,匯入中國人民民族解放運動、民主革命運動的時代洪流,發生了與人民、與時代、與社會進步相結合的歷史性轉折,開始與中國的社會變革相聯系。這一重大的歷史性轉折,為艱難求生的中國民族電影事業注入了時代的活力。電影工作者將創作的目光,由脫離實際的題材轉向現實生活,轉向廣大的勞苦大眾。通過對中國社會現實生活的真實描繪,反映了中國社會的民族危機、階級對立,與人民群眾反帝反封建的強烈要求呼應起來,在與中國社會變革的同步中獲得了社會的認同,博得了觀眾的歡迎。從1932年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中國左翼電影運動蓬勃興起,在泥濘中跋涉,荊棘中潛行,初步形成了這一歷史性轉折,製作了《三個摩登女性》、《春蠶》、《大路》、《神女》、《漁光曲》、《新女性》、《十字街頭》、《馬路天使》等比較優秀的影片,在拓荒時期的基礎上產生了較大幅度的質的變化。抗日戰爭時期,戰亂使中國的電影事業幾乎陷於停頓。由於攝制基地被毀和膠片來源中斷,上海幾家規模較大的電影公司被迫停產。1938年上海淪陷,除一部分人在香港、重慶、武漢、延安堅持很少的故事片和紀錄片攝制外,大部分電影工作者參加了救亡工作,一部分人轉入戲劇等其他領域。抗日戰爭結束後,與中國勞苦大眾共同經歷了八年離亂之苦的廣大電影工作者,與社會實際有了更多的接觸,對人民群眾的生活有了更多的體會,思想、藝術均較前成熟,長期的生活積累與被壓抑的創作熱情的結合,迸發出可貴的藝術火花,很快就推出了《八千里路雲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麗人行》、《萬家燈火》、《烏鴉與麻雀》等優秀影片。這些影片,以反映現實生活的真實、深刻,人物形像塑造的典型性,藝術手法的精美,整體水平的和諧而表現出相當的思想性、藝術性及兩者的較好結合。這些影片,迅速及時地表達了中國人民在民族壓迫、階級壓迫下的痛苦呻吟和強烈憤怒,反映了中國人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崩潰前夜的正義要求和革命呼聲,盡管在歷史條件的限制下,只能用比較隱蔽的手法來表現,仍然與廣大觀眾產生了思想感情上的共鳴。與此相應,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根據地與解放區,也建立了電影攝制機構,以拍攝紀錄片為主,為中國革命歷史保留了豐富而珍貴的電影資料。這一時期,是中國民族電影事業發展歷史上的重要階段。使得電影不僅在中國的土地上立足,而且通過與人民、與時代、與社會進步的聯系獲得自身發展的活力。電影在中國人民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也比以前大大提高了。
1949年到1966年是第三個時期。是中國人民電影的振興時期。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中國人民結束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苦難生活,開始當家作主,創建新生活。如果說,在第一、二個時期,中國電影的發展是在黑暗的社會條件、腐朽的反動統治、外國電影的壟斷包圍下艱難求生的話,那麼,在這一時期,電影是在人民政府的關心愛護下,獲得了廣闊的發展天地和前所未有的優越條件。首先,外國影片佔85%以上的電影市場的局面結束了,國產影片以絕對優勢佔領了中國電影市場;過去,只有上海一個地方有電影製片廠,抗戰時在重慶雖也建廠,但出品數量很少。建國後,東北、華北、東南、中南、西北、西南相繼成立了電影製片廠;1966年以前全國列入國家生產計劃的生產故事片的製片廠,規模不一,共7個,它們是:長春電影製片廠、 北京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珠江電影製片廠、峨嵋電影製片廠、西安電影製片廠和八一電影製片廠。過去,只有生產故事片的電影廠,建國後,相繼成立了新聞紀錄片廠、科教片廠和美術片廠,品種更齊全了;過去,沒有國產膠片、電影機械製造工業,建國後,電影膠片和電影機械基本可以自己製造了。過去,電影的放映發行只局限在都市,建國後,電影普及到鄉鎮、農村、工礦、部隊,形成了遍布全國的發行放映網;過去,沒有全國性的電影專業學校、電影專業團體、電影出版和電影科研機構,建國後,建立了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電影出版社、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這一時期的電影創作,由於社會條件的改變,電影工作者獲得更直接、更深入地了解人民生活、社會實際的便利,繼續堅持並發揚了中國電影與人民、與時代、與社會進步相聯系的良好傳統,反映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所進行的民主革命和經濟建設。過去沒有條件在銀幕上正面表現的各個革命時期的武裝斗爭和地下斗爭,建國後成了首先吸引電影創作者關注的題材領域。同時,中國人民建設新中國的英雄壯舉,也迅速及時地涌現在中國銀幕之上,出現了《橋》《鋼鐵戰士》、《中華兒女》、《白毛女》、《翠崗紅旗》、 《渡江偵察記》、 《祝福》、《李時珍》、《青春之歌》、《上甘嶺》、《林則徐》、《老兵新傳》、 《林家鋪子》、 《紅色娘子軍》、《早春二月》、《舞台姐妹》、《農奴》等優秀影片,不僅在題材內容上,比前兩個時期有了新的開拓,而且在整體藝術水平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影片質量明顯地超過以前。這一時期,建國前從影的老一輩電影工作者及建國後培養起來的新一代電影工作者結合起來,形成了一支可觀的電影專業隊伍這一時期,尤其是1958年以後,由於電影方針政策方面的「極左」思潮使電影創作生產一再受到不應有的干擾和壓制,特別使反映現實生活題材的影片創作方面的收獲很不理想。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到1978年是被稱為「十年浩劫」的荒蕪時期。「文革」十年,電影首當其沖地被全盤否定,全部打倒,成為受反革命文化專制主義迫害的重災區。大批電影戰線的領導幹部,藝術、技術、理論人材被打倒、批鬥、監禁,甚而迫害致死;幾乎全部影片被封、被禁,許多影片被當作毒草進行全國性批判;除新聞紀錄片廠外,全部電影廠停產數年;電影隊伍流失嚴重,專業創作活動中斷;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電影出版社都被解散。十年中,只生產了極少量的故事片和所謂的「革命樣板戲」影片,使中國影壇萬馬齊暗、一片荒涼。中國人民電影事業在創業時努力創造的興旺局面被窒息,中國電影事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停頓和倒退。
1977~1979年,由於電影領域仍處在十年動亂的餘悸之中,影片生產處於徘徊踏步的狀態。但廣大人民對電影的需求越來越迫切。為了迎接新的發展形勢,1978年國家又批准成立了內蒙古電影製片廠、天山電影製片廠、廣西電影製片廠和瀟湘電影製片廠,使列入國家生產計劃的故事片廠增加到了11個。
1979年以後,是中國電影恢復創傷、重新振興的第五個時期,由於全面否定「文化大革命」,肅清反革命的文化專制主義的流毒和影響,在改革開放的總方針指引下,廣大電影工作者在荒蕪的廢墟上重建家園。醫治創傷的同時,積極解放思想,不斷突破禁區,努力開拓視野,吸收世界電影藝術、技術,重新恢復了中國電影與人民、與時代、與社會進步相結合的優秀傳統,使中國影壇出現了嶄新風貌。創作出一批與現實聯系緊密、思想內容深刻、藝術上有所創新的電影作品。如《小花》、《歸心似箭》、《巴山夜雨》、《天雲山傳奇》、《西安事變》、《人到中年》、《沙鷗》、《野山》、《黑炮事件》、《原野》、《芙蓉鎮》、《黃土地》、《老井》、《紅高梁》、《血戰台兒庄》、《孫中山》等優秀影片,不論從思想上、藝術上都達到前所未有的質量水平;特別是近年來,相當一批中、青年電影工作者在實踐中成長起來,脫穎而出,挑起了振興中國民族電影事業的大梁,顯示出中國電影發展的樂觀前景。與此同時,國家又相繼批准成立了青年電影製片廠、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深圳影業公司、雲南民族電影製片廠、福建電影製片廠。到1988年為止,中國共有列入國家生產計劃的故事片廠16個。目前,隨著全國政治、經濟、文化領域改革的深入發展,電影領域的體制改革正方興未艾,預示出電影領域生產力進一步解放的可能性。
80餘年的中國電影發展歷史中,成就是巨大的。然而,總的來說,這80餘年的歷程也是步履艱難的,可以說依舊是一種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局面。「先天不足」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中國民族電影事業與中國人民一樣,處於艱難的生存環境之中。一方面是外國影片的壟斷,反動勢力的鎮壓、剿殺,進步電影的被壓制和遭禁映,經濟競爭的巨大壓力。另一方面許多投身於電影事業的進步人士,都沒有受過專門的專業訓練,基本上是白手起家,只能一邊模仿、學習,一邊實踐、創造,起點不高,基礎薄弱。再加上處於連年的戰亂及武裝革命斗爭的困難環境中,電影發展條件極其有限,這就使中國電影事業只能步履艱難地摸索前進。「後天失調」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雖然比舊中國條件優越多了,但是,從製片到發行放映,從影片的題材、產量到工作人員的培養任用,都一統到底,管得太多,限得太死,「吃大鍋飯」、「捧鐵飯碗」。這種體制對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發展很不平衡、文化素質不高的國家,顯然是不切實際的。此外,對電影生產領導管理上的黨政不分、政企不分以及過分強調電影為政治服務,歷次政治運動,電影總是首當其沖,種種「左」的干擾,使創作思想越來越被禁錮,電影工作者的創作積極性受到很大的限制。建國後,對西方電影採取了封閉態度,很少電影交流,限制了中國電影工作者的吸收、借鑒。而「文革」十年中電影所遭受的慘重破壞,更是大大地損傷了中國電影的元氣,造成人為的停頓和倒退,延緩了中國電影的發展速度。這種種弊端都使中國電影「後天失調」,發展受影響,不能很快地趕上或超過世界先進水平。
經驗與展望
中國電影在發展過程中,始終與世界電影的發展保持著一定的聯系。20年代時,主要受美國電影的影響,當然也受一些英國、法國電影的影響。1930年前後,中國放映了少量蘇聯電影,又從書本上接觸到..普多夫金、C. M. 愛森斯坦等電影理論,開始受到蘇聯電影的影響。作為左翼文藝運動一部分的左翼電影運動,主要是受蘇聯無產階級文藝理論的影響,但是當時在電影藝術方面可以借鑒的卻是能夠看到的美國、 英國、 德國、法國的影片。因此,30年代的中國電影,在電影藝術——特別是敘事法、結構、電影語言等方面受西方電影的影響是很深的。D.W.格里菲斯、J.福特、K.維多乃至E.劉別謙、C.卓別林的影響,都在早期的中國電影中反映出來。接觸到蘇聯電影之後,也受到普多夫金、愛森斯坦、..杜甫仁柯等人的影響。1950年後,中國不再放映美國電影,大量放映蘇聯影片,介紹蘇聯電影理論,派龐大的電影實習團赴蘇學習,聘蘇聯專家指導工作和任教,從體制管理上、創作上、藝術教育上照搬了蘇聯的一套,雖然學到了許多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但在吸收與借鑒外國電影藝術方面形成「一邊倒」。「文革」時期,除上映少量朝鮮、阿爾巴尼亞影片外,中國曾一度與世界電影隔絕。直到1976年粉碎「四人幫」之後,中國才對世界電影打開大門,電影工作者才又接觸到世界各國的影片和電影理論,從而開拓了視野。1980年以後,中國電影受到蘇聯、美國、法國、義大利等國電影及其理論的影響,經歷了由單純技藝上模仿、形式上照搬到與中國電影特色由表及裡的融化過程。這種與世界電影文化的開放交流,大大有益於中國電影工作者的吸收借鑒,有益於中國電影與世界電影的溝通,加快了中國電影質量提高的步伐。
中國電影80餘年的發展歷史中,貫穿了一條創立中國電影特色的主線,幾代電影工作者的努力,既有成功的經驗,又有失敗的教訓。然而,經過鍥而不舍、前仆後繼的奮斗,中國電影初步形成了自己具有民族特色的現實主義傳統。中國是一個經歷了長期封建社會的國家,中國有11億人口,中國有幾千年的燦爛文化,詩歌、繪畫、小說、戲劇都有獨特的美學觀念,世代相襲、潛移默化地薰陶,造就了中國人民的獨特審美習慣。這一切,正是電影由西方進入中國後所面臨的實際環境,是電影在中國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氣候和條件。適者方能生存,電影也是如此。從鄭正秋的《孤兒救祖記》到張藝謀的《紅高粱》,中國電影史上家喻戶曉、歷映不衰的佳作,無一不是採用電影這種「成套」引進的外國藝術形式,來塑造出具有中國特色(包括特定的時代、特定的環境)的人物性格,將典型的中國環境中的典型的中國人物呈現於銀幕之上,反映出不同於外國人的中國人的倫理、道德、行為准則、表情語調、風俗習慣,以其鮮明的中國特色而適應中國觀眾的審美需要,得到社會容納與群眾認同。對於中國電影創作生產者來說,實現電影本體與中國本土的完美結合,是中國電影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國的11億人口,是世界最大的電影消費市場,因之,中國電影走向世界應包括佔領中國市場這一重要內容,可謂「放眼世界,立足本土」。現在,中國電影正處在開放、搞活的社會背景之中,有前所未有的發展環境。中國的電影工作者應充分利用這一大好時機,認真總結歷史遺產,棄其糟粕、取其精華,繼承並發揚其優秀傳統;同時,積極吸收借鑒世界電影的一切科學、進步的成果,在縱向繼承與橫向吸收的交叉點上,達到新時代的電影本體與電影本土結合的新高度、新水平,中國電影的真正騰飛才能實現。
3. 以具體影片為例論述20實際三四十年代中國電影取得了怎樣的發展(請舉例)
東流
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拍攝於1947年,雲集了當年紅極一時的明星,如白楊、陶金、舒綉文、上官雲珠等。影片在1947年10月在上海公映後反應極為熱烈,出現「成千萬人引頸翹望,成千萬人踩進戲院大門」的壯觀景象。影片連映3個多月,創下解放前國產片的最高上座紀錄。觀眾的人數達70多萬人,佔全市人口的14.39%,即上海市無論老幼貧富,平均每7個人中就有一個人看過此片。這樣的成績就是當年的好萊塢大片《出水芙蓉》也無法與之比肩的。劇作家田漢曾評論道:「在中國電影界今天這樣貧弱簡陋的物質條件下,而有這樣的成就,算是電影工作者最高的成就了。」好萊塢華裔攝影師黃宗沾更贊道:「這是我所看到的國產片中最好的一部。」
影片《一江春水向東流》分為《八年離亂》和《天亮前後》上下兩集,將抗日戰爭前後十多年的歷史濃縮在一個普通的平民家庭里,通過這個家庭破碎的生活和情感的悲歡離合細膩地刻畫出當時的社會景況。該片融合了經典大片所具備的一切成功元素:宏大的歷史背景,曲折的人物命運,深刻的人性洞悉,嚴密的敘事結構,強大的演員陣容……,影片中四大主角張忠良、素芬、王麗珍、何文艷齊聚舞會的一出戲更是被當作教學的典範,在各影視學院的課堂上一講再講。
在這個夏天,好萊塢的大片依舊接踵而至,我們在爭睹完《史密斯行動》、《世界大戰》之後,不妨在涼夏夜晚走進中央數字電視《懷舊經典》頻道的「露天電影院」,看一看這部藝術成就非凡的老電影,體驗過去歲月中的輝煌,相信那是非同一般的感受。
4. 中國電影票房559.11億,中國電影經歷了哪幾個時期
電影是一種綜合性藝術,在成功發展過程中,它不斷地吸取著文學、戲劇、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攝影等各種藝術的成就與經驗。電影又是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高度後的產物,高度的綜合性和生產上的高度技術要求,規定著電影藝術不同於其他藝術的許多特點。電影的歷史發展,雖然有它自己的特殊規律,但是歸根結底,它也仍然是社會階級斗爭的一種特殊反映,所以它也不能脫離這個一般的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
另一種劃分則具體到時間:
嘗試時期(1905—1923)
探索時期(1923—1927)
商業競爭時期(1928—1932)
變革時期(1932—1937)
非常時期(1937—1945)
豐收時期(1945—1949)
新中國電影創建時期(1949—1966)
禁錮時期(1966—1976)
再探索時期(1977--1992